黄帝问道:古代的医学书籍中提到,天地的变化是遵循自然界的规律的,阴阳的升降是通过寒暑的更替来展现的。我也听过您讲述五运的变化规律,但关于六十甲子的运势确定,特别是鬼臾区所说的土、金、水、木、火五运与甲、乙、丙、丁、戊等年份的对应关系,以及司天之气与子午、丑未等年份的关系,这似乎与我之前了解的阴阳理论有些不符,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解释道:这其实是在讲天地间五运六气的阴阳变化规律。我们容易理解的阴阳之数,是人体内的阴阳,可以通过计算得知。但天地的阴阳之数,我们不能直接计算,只能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推测。
黄帝说:我想听您详细讲讲运气的理论。
岐伯说:您问得很好!根据《太始天元册》的记载,古人观察天象时,发现不同颜色的天气与不同的星宿和方位有关联。这些观察结果是推算时令和自然规律的基础。比如,奎、壁二宿当秋分时,日渐短,气渐寒,是天地阴阳变化的重要标志。
黄帝又问:我听说地的气是静止的,但您为什么说地的气是向左运行的呢?
岐伯解释道:天地的动静变化其实是非常复杂的。虽然鬼臾区的理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还是有不能完全阐明的地方。天地间的变化,就像植物的根和枝叶一样,虽然天空很遥远,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上的物象来了解天的变化。
黄帝继续问:大地是在下面吗?它是怎么在太虚中间保持稳定的呢?
岐伯回答:大地确实在人的下面,太虚的中间。它是被太虚中的大气托浮着的。大气中的各种气,如风、寒、暑、湿、燥、火,都会影响大地的状态。比如,风气使大地运动,湿气使大地润泽。这些气的影响,使大地能够化生万物。
黄帝又问:司天、在泉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何从脉象上诊断出来呢?
岐伯说:司天、在泉之气的变化,其实并不能直接从脉象上看出来。但我们可以根据每年间气应于左右手的脉象来推测。比如,如果脉气与岁气相应,那么人的体气就平和;如果脉气与岁气相违背,那么人就会生病。
黄帝最后问:寒、暑、燥、湿、风、火这六气,是怎样与人体相应和的呢?它们对万物的生化有什么作用呢?
岐伯详细解释道:六气的变化在天、地、人之间都有体现。比如,东方的风气与酸味、绿色、春季等相应,能滋养人体的肝脏和筋;南方的热气与苦味、红色、夏季等相应,能滋养人体的心脏和血。这些气的影响使万物得以生长和繁荣。但如果这些气过盛或不足,就会导致人体生病。因此,了解六气的变化规律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五方之气按照一定的次序更替主宰时令。如果气与主宰时令的方位相合,病情就轻;如果不相合,病情就重。同时五气之间也存在相互克制和反侮的关系。在了解这些规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然界和人体内的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