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伯良治中国文化史。先生语之曰:汉魏及李唐两次大变端,极须注意。汉魏之际,是中国文化浸衰而将变的时机;李唐之世,是印度佛化统一中国成功的时期。两汉承周秦余烈,民德不偷,(是时民俗,任侠尚义,故武帝卫霍能用之以夷胡虏。)国力极盛。(北逐强胡,西通西域,西南拓地亦复广远。)推迹政治,则地方制度之良、吏治之美,饶有民治精神。器不梏恶,工艺足称,商旅远涉异域,不避险难,可谓盛矣。独以大一统之故,天下习于一道同风,朝廷又开禄利之途以奖经术,于是思想界始凝滞而少活动,则衰象已伏于此时矣。又自光武弘奖名教,士大夫皆思以气节自见,始于激扬,终于忿矜,气宇日以狭小。晚周先民各用其思而莫不渊广、各行其是而莫不充实,不尚众宠,不集一途,浩**活泼,雄于创造之风,于斯尽矣。夫标名教而使人矫拂天性以奔赴之。历久,则非人之所能堪也。故曹氏父子兴,始倡文学,恣情欲,尚功利,求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其为汉氏之反动思想也甚明。文学者,本以摇**情感。倡之者既主邪僻,绝无深根宁极之道,则率一世以为猖狂混浊,逞兽欲而失人性者,势所必然而莫之能御也。故五胡乘中夏无生人之气,得入而据之,以恣其杀戮,所以招致者渐也。故夫中国文化自两汉盛时已伏衰象,迄于曹魏,而破坏遂不堪矣。是时中国民性固已稍颓,然奋厉之气,犹有存者,则魏晋间文学披靡之余,乃复有上探晚周思想,玄言宏廓深远。名、数、礼典、音律、医术,精擅者亦众。工艺复极其巧。魏马钧为木人,能令跳丸、掷剑、缘红倒立,出入自在,尝试作指南车,又为发石车,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又作翻车灌水,更入更出。钧巧若神变,惜未尽试所作,傅玄序而叹之。(见《魏志杜夔传》)又魏世为陵云台,先平众木轻重,无锱铢相负,揭台高峻,常随风动摇,终无倾倒。(见《世说·巧艺篇》)略征一二事,足见当时制造已极精矣。至其社会政治思想,则盛倡自由。鲍生之论,则为无政府主义者导先路。郭象《庄注》亦曰:“伯夷之风,使暴虐之君得恣其毒,而莫之敢亢也。”(见《让王篇》)向秀明治道之极在于物畅其性,而恶夫为治者之自任而宰物。其言闳深,异乎嵇康辈只为愤辞者矣。(郭象《庄注》,原出向秀)汉世,帝制之势已高严。自汉已降,而奸雄草窃,迭起不穷,生灵涂炭,惨酷已极。此自由之声,所为疾呼。然内乱未弭,五胡又乘之,真人道之大厄也。要之,六代衰乱,实汉氏之结果,而曹魏亦助长焉。
中国文化在汉世顿呈凝滞不进之状,思想界已僵固而无活气,空以名教宠章,牢笼天下,其积弊之深,必将发泄于后,固事理所必至者。曹操虽反名教,然彼实生于思想涸竭之世,而纯为名教陶铸之人物。值汉德衰,不能明白以自树立,乃伪托文王之迹,故虽富于机智,而识见不能超特,局量不能宽宏,气魄不能伟大,毕生精力尽耗于猜忌与掩饰之途。其卑小如是,比于新室,已不足当仆圉。及司马氏效之,其细益甚。故石勒小胡犹得窃笑于其后。识者观魏晋开基,已卜世运升降之机矣。(魏晋已下,大领袖人物遂不多见,故民质日以脆弱。)是时所幸者,则思想界承两汉积衰之后,而忽呈奇伟之观。自玄家逮于众艺,纷纷崛起,辨物理,达神旨,浸**反于九流,是《易》所谓“穷则变”之兆。盖中夏民族,本伟大之民族也。所资者深,所蕴者厚,宜其剥极而必复也。此转变之机势,虽经胡尘**,不少衰息,延及隋氏,遂一南北而纾祸乱,迄乎初唐,威武广被于四夷,文教普及夫群蛮,固泱泱大风也。此岂一二君相之力骤致于一旦者,盖六代已来,哲人艺士之努力所蕴蓄于社会者,深且大故也。夫自汉魏之际,肇始变化,爱及隋唐,国力既盛,宜其文化日益发展,不至夭殇。然而初唐之盛未几,社会复归混浊,政治乱于武夫。六代已来之学艺,造端虽宏,至此而一切斩焉绝迹。此何以故?则印度佛教思想正于初唐之世而告统一中国之成功,是以举中国之所固有者而尽绝之也。此治中国文化史者所万不可忽视之一大变也。
佛法东来,本在季汉之世,僧徒多来自西域,初亦不能盛行。唐窥基法师《唯识述记序》:“在昔周星阙色,至道郁而未扬。汉日通晖,像教宣而遐被。多睹葱右之英,罕闻天竺之秀。音韵壤隔,混宫羽于华戎:文字天悬,昧形声于胡晋。”据此,可想见推行之困难矣。及罗什来华,以其精通三藏,又门下多材,盛事翻译,玄风始畅。然犹乘三玄余焰,附之以彰,未能独旺也。盖佛法东来,得餍乎国人之心者虽原因不一,而主要之因,则以玄家喜谈形而上,(三玄于形而上之理,只是引而不发。魏晋玄家,才偏重及此耳。)极与佛家接近,故迎合甚速也。如远公著《法性论》曰:“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罗什见论而叹曰;“边国人未有经,便暗与理合,岂不妙哉?”远公故玄家,而特歆净土,以逃于佛。其理解固未尝得力于佛也。罗什之言可证。又僧肇著《般若无知论》,罗什览之曰:吾解不谢子,文当相揖耳。肇公此论,亦不出玄家见地。当时玄家既接近乎佛,而佛者亦乐援玄以自进,故佛法未遽独盛也。时国内释子,颇多坚苦卓绝,只身渡穷塞、犯瘴疠、履万险,求法天竺者甚众。然发生重大影响于祖国者,盖亦罕见。及唐玄奘西渡,研精群学,在印土已有大乘天之称。回国已后,而太宗以英伟之帝,竭力赞护,于是聚集英俊,大开译场。高文典册,名理灿然,沃人神智。况复死生问题,足重情怀,则自汉魏已来,缓兵进攻于中国思想界之佛法,至此得玄奘与太宗之雄略,大张六师,一鼓作气,遂举中国而统一于印度佛化之下。自此儒道诸家,寂然绝响。此盖中国文化中断之会也。佛法既盛,不独士大夫翻然景从,而其势力直普遍齐民,愚夫愚妇莫不响风而化,祷祀殷勤。盖社会观惑所系,不在学校而在寺宇,不在师儒而在僧徒矣。汉魏之际,方变而上复晚周,萌芽骤苗,遽折于外来之佛教。此固当时华梵间不可思议之遇合,不可阻遏之潮流。(佛法急图东展,而中国之玄学与其环境又恰与之应合。)然佛教徒亦未免过于倾向外化,而将固有学术思想摧抑太甚。如佛道论衡,诋毁老庄,其词多顽鄙不足一笑。僧徒既不习国学,又妄以偏心嫉异己,此所以造成佛教大一统之局。由今观之,不得不谓为吾国文化史上之大不幸也。夫佛家虽善言玄理,然其立教本旨,则一死生问题耳。因怖死生,发心趣道。故极其流弊,未来之望强,现在之趣弱,治心之功密,辨物之用疏。果以殉法,忍以遗世,(六代僧徒多有焚身殉法者,然莫肯出而救世。)沦于枯静,倦于活动。渴望寄乎空华,(求生西天。)盲修绝夫通感。近死之夫,不可复阳。此犹有志苦修者也。若夫托伪之流,竟权死利,患得患失,神魂散越,犹冀福田,拜像供僧,诵佛修忏,其形虽存,其人已鬼。复有小慧,稍治文学,规取浮名,自矜文彩,猥以微明,涉猎禅语,资其空脱,掩其鄙陋,不但盗誉一时,抑乃有声后世。苏轼、钱谦益、袭自珍皆是此流。今其衣钵,授受未已也。至于不肖僧徒,游手坐食,抑或粗解文辞,内教世语,胡乱杂陈。攀缘势要,无复廉耻,等诸自桧,亦无讥焉。是故自唐已来,佛教流弊,普遍深中于社会,至今方蔓衍未已。民质偷惰,亦有由来,凡在有知,宜相鉴戒。然则佛法可绝乎?曰:恶,是何言?昔者佛法独盛,故其末流之弊愈滋,今则势异古昔,扶衰不暇,而可令其绝乎?佛家卓尔冥证,万事一如。(事事皆如,故曰一如。所谓一叶一如来也。)**然无相而非空,寂然存照而非有。智周万物,故自在无挂碍;悲孕群生,惟大雄无恐怖。(虽悲而无怖于险难。)仰之莫测其高,俯之莫极其深,至哉佛之道也。是故会通其哲学思想,而涤除其宗教观念,则所以使人解其缚而兴其性者,岂其远人以为道也哉?
中国文化既被佛家倾覆了,直到两宋时代,大儒辈出,才作中国文化复兴运动。他们都推本于晚周的儒家,定孔子为一尊,却无形地踵了董仲舒汉武帝的故步。魏晋人上追晚周,派别却多。(后人提及六朝,便以清谈家了之,而不肯细察当时学术流别。)宋人比之,似觉规模狭隘,然而他们所以宗主儒家,也有道理。儒家有两个优点:一是大中至正,上之极广大高明而不溺于空无,下之极切实有用而不流于功利;二是富于容纳性,他的眼光透得远大,思想放得开阔,立极以不易为则,应用主顺变精义,(儒家根本思想在《易》。)规模极宏,方面尽多,善于采纳异派的长处而不专固、不倾轧。他对于道家、法家等,都有相当的摄受,这也是不可及处。(《大学》格物的主张,与名家不相忤。荀子言礼治,亦有法家影响。《周礼》言政治经济,也有法家精神。《易·系传》谈治理,大致在辅万物之自然,决不自任以宰物。儒家各派都守这个原理,是与道家相通的。)我和宰平在北海快雪堂曾谈到儒家这两个优点,他也和我同意。所以宋儒特别提出儒家来,做建设中国文化的基础。他们在破坏之余,要作建设事业,自然须有个中心势力,不容如魏晋思想那样纷歧。
因此,宗主儒家,尚不算他们规模狭隘之征。自佛教入中国已来,轮回之说普遍于社会,鬼神和命运的迷信,日益强盛。(佛教分明是多神教,不过他的说法很巧妙。他把旁的神教如大自在天等极力驳倒,所以人说他是无神论。殊不知,人家的神打倒了,他的神又出来。试问十方三世诸佛,非多神而何?又如人人有个不
死的神识,非多神而何?所以,信佛教者,必信鬼神。其教义固如是。若乃三世因果之谈,则为世俗命运观念所依据,这个影响极坏。)人生屈伏于神权,沉沦于鬼趣,侥幸于宿定,(贪求世间利乐者,则妄计命运或可坐致,人情侥幸大抵如此。)这不能不说是佛教之赐。(三百篇是中国先民的思想的表现,都是人生的、现世的,无有迷于神道者。如二南于男女之际及凡日常作业、习劳之间,写出和乐不**与仁厚清肃勤厉之意,表现人生丰富的意义、无上的价值。孔子曰:“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其得力于是者深矣。故迷信鬼神之风,非吾先民所固有也。古时虽重祭祀,特由慎终追远与崇德报功,以致其仁孝不容已之心耳。战国迄汉世方士,始假神怪以骗人主,然民间不必被其风。自佛教东来,而后迷信普遍于社会。)幸有宋诸先生崛起,倡明儒家之学,以至诚立人极。(《通书》阐发此旨。)形色不得呵为幻妄,日用壹皆本于真实。(念虑之微,事为之著,无往非至诚所发现。)原吾生之始,则此生非用其故。(若有神识,则是故物传来。)是生本创新,而新乃无妄而皆诚。故君子至诚无息,以其日新而日生。迄夫形尽于百年,则虽生随形尽,而曾有之生、曾有之诚,其价值则亘古常新而不以百年尽也。又何待有个别的实物,遗于当来而后为快乎?(神识即个别的实物。)若果有之,则生生者将皆用其故而莫或创新,造化亦死机尔。岂其然哉?是故杜绝神怪,以至诚建人极。道尽于有生,(未知生,焉知死。)知止于不知。(生何自来,此不可说,所谓不知也。然已曰不知,岂真不知哉?故冥会于斯,而存诚以践形,则生之所自,即生是已。知至此而止矣,何必以私意推求,妄执有个别的实物若神识者,以为吾生之所自哉?)物我同乎一体,而莫不各足;(物各足于其性。)显微彻夫一实,而无有作伪。(抑不愧,俯不怍,至诚塞乎天地。)饮食男女,凡生人之大欲,皆天则之实然。循其则而不过不流,故人欲即天性,而不可丑恶。尼父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至哉斯言乎!自周张二程诸儒崛兴,绍宣圣之绪,而后知人生之尊严而不可亵侮也,人生之真实而不为幻化也,人生之至善而不为秽浊也,人生之富有而无所亏欠也。(本性具足,故发为万善而通感不穷。)故鬼神既远,人性获伸。这是诸儒莫大的功劳。
然而他们却有短处,现在不妨略为说及。他们涵养本原的工夫,虽说绍述孔氏,却受佛家禅宗影响太深,不免带着几分绝欲的意思。实则欲亦依性故有,不一定是坏的东西,只要导之于正便得。如孟子教齐宣王好色好货,都可推己及人,使天下无旷夫、无怨女,及使百姓同利。这欲何尝不可推扩去做好的。如果要做绝欲工夫,必弄得人生无活气,却是根本错误。或谓今人纵欲已极,正要提倡绝欲以矫之,不知讲学唯求其理之真而已,如何存得一个矫弊的意思。(矫又成弊。)俟鸟兽之风息,人道反诸正,将皆投诸真理之怀抱,而何至纵欲无已乎?我辈服膺儒先,不要漫无拣择。他们因为主张绝欲,故用功亦偏于主静。如伊川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静坐本是他们共同的主张。后来李延平更看得重要,尝曰:“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见,虽一毫私欲之发,亦退听矣。久久用力于此,庶几渐明,讲学始有力耳。”在他们的理论,动静是一致的,所谓即动即静、即静即动的。他们根本不承认是废然之静。这个理论,我也未尝否认。不过道理是很古怪的,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差谬,大须注意。静中固然不是没有动,但吾人才多着意在静,便已把日常接触事物的活动力减却许多。(此处吃紧。)所以他们虽复高唱格物致知,而其弟子已沈禅悦,而惮于求知。他们虽复不忘经世致用,而卒以养成固陋偷敝的士习,因为他们把主静造成普遍的学风,其流弊必至萎靡不振,这个是不期而然的。后来陈同父、叶水心一辈人才起来反抗他们的学说。同父思想虽粗,却甚可爱。那时候确少不得同父一派的功利思想。(同父云:“禹无功,何以成六府;乾无利,何以具四德。如之何其可废也。”)同父和朱晦翁辩论的几篇书,极有价值。最要紧的是两个意思:一是反对他们尊古卑今而否认进化的思想;二是反对他们自信未免于狭,而又把道理说得太高,所以误视三代已下的人都是盲眼。同父是个文学家,只惜气力太虚浮,毕意振作不起来。水心思想较同父稍细,而不及同父开张。他是一个批评家,颇似汉王仲任之流,然本领不大,虽博辩而无宏规足以自树,故虽有一时摧陷之功,终亦不能别辟生路。
总之,周程诸儒虽复树立儒家赤帜,而实受禅宗影响太深,未能完全承续儒家精神。虽则学术不能不受时代化,亦不能不容纳异派的思想,而他们却于儒家有未认清处,所以骨子里还是禅的气味多。他们主静和绝欲的主张,都从禅家出来的。这两个主张殊未能挽救典午以来积衰的社会。因为群众是要靠士大夫领导的,而当时士大夫都去做绝欲和主静的工夫,玩心无形之表。用超世的眼光看他,诚然超越人天,大可敬服;用世间的眼光看他,不能不说是近于枯槁了。
问:宋明儒绝欲工夫,却能保持非功利的生活,于此见得人生无上价值,似未可反对也。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意思。我不是主张纵欲的,但用功去绝欲,我认为方法错误。只要操存工夫不懈,使昭昭明明的本心,常时提得起,则欲皆当理,自不待绝了。如果做绝欲工夫,势必专向内心去搜索敌人来杀伐他。功力深时,必走入寂灭,将有反人生的倾向。否则,亦好执意见以为天理,因为他一向孤制其心,少作格物的工夫,结果,自非拿他的意见来做天理不可。宋明末叶的理学家都是好闹意见,至国亡而犹不悟。……孔孟都没有教人绝欲。孔子举克己复礼之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是教颜子在视听言动间操存此心,不流入非礼处去便是了。这工夫何等切近,何等活泼。至于孟子教人集义以养浩然之气,(集义便是致和,便于事事物物知明处当。)分明不是离事物而孤求之心,只集义养气,则欲不待绝,而自无违理之欲。所以,我觉得宋明儒的方法不对,还是上求之孔孟为好。(以上评宋明儒绝欲,实太过。理学诸儒尚未至绝欲。但节欲工夫不可无耳。欲不可绝,而不可不节也。今仍存旧说者,志吾过故。十力记。)
原载《高赞非记语》,《十力语要》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