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又攻来了?

姜黎立时看向秋玉,秋玉面色不变,只低声说道:“是昨日入夜时分发生的事情。不过他们虽然来得突然,但还是被鬼面将军带人拦了下来,丢下一千多具尸体后,落荒而逃。”

姜黎松了口气。

是了,慕凌川那人,怎会容忍外族之人在他面前蹦跶?

“姑娘,我们先进去吧。”

秋玉将院门推开,“看看院子里还差什么,咱们也好在天黑之前买回来。”

姜黎忙收回了飞远了的思绪。

这座小院是慕凌川特地买下的,院子不大,但从房屋到屋内陈设,无一不是新的,透着他的一些小心思。

比如正房那张拔步床,就是雕了满满的奈花,是姜黎看到就知道他生了何种念头的巧思。

姜黎脸颊发烫,她偷偷看了秋玉一眼,生怕秋玉也察觉到奈花的特殊之处。

好在秋玉的注意力并不在拔步**,而是在梳妆桌前。

“主子这手雕工可真是练了出来。”

听到这话,姜黎心口就是一阵急跳。

她看了过来,就见秋玉握着一把簪子,有木头的,也有玉制的,但无一例外的是,它们全都雕成了奈花的模样,或是花苞、或是含羞待放、或是灿烂盛放,无不不让姜黎的呼吸乱了起来。

秋玉似有所觉,一抬头就看见姜黎通红的脸,吓了一跳,她大步走来,抬手就按在了姜黎的额头:“姑娘是哪儿不舒服么?怎的脸红成这样?额头也有些烫,但好像不是发烧?”

秋玉不确定起来,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她是练武之人,体温本就偏高一些,对比一下,还是她的烫,这才稍稍放下新来。

“不像是发烧。”

秋玉认真的看向姜黎,“姑娘这是怎么了?”

姜黎本想敷衍过去,可秋玉这样认真,她便不想瞒她。

她靠近秋玉耳边低语了几句,秋玉一脸的恍然大悟,视线从手中的一把簪子,又落在了拔步**,露出了微妙的神情。

不过看在姜黎快要烧熟了的模样,秋玉十分体贴的揭过这个话题。

“虽然小院里缺的东西不多,但还是差了一些东西,不如姑娘随我一起出去转一转?等回来再一起收拾?”

姜黎自是察觉到了秋玉的体贴,连忙点头应下,只是脸上的温度一直没能退下去。

……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城中不时传出羌族突袭边城的消息传播开来。

但除了最初几次,还会让城中的百姓慌乱,后来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

姜黎也逐渐适应了在边城的日子。

虽然苦寒,但是心灵前所未有的自由。

她可以每日天不亮便起床,钻进厨房准备好她和秋玉两人的早膳,等秋玉起身后一起用过,就跟着秋玉一起打拳,虽然还是打得软趴趴没有模样,但姜黎有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比之前好了许多。

稍作休息后,她便踩着晨光去早市,买了新鲜的食材回来准备午膳。

有时她会连着慕凌川的那一份一起做好,让秋玉送过去。

用过午膳后,她会小憩片刻,起身后她都会先写上一会儿大字,再看一看秋玉带回来的一些游记。

一个多时辰后,她就去厨房准备晚膳。

晚饭出锅时,秋玉也会回来,给她带来城外的一些消息。

前两日,秋玉还在说大军已经到了飞鸟村,最多不过三日,大军就会压境而至。

这一消息,无疑是让人振奋的。

而今晚,秋玉带回了城隍庙所出的鬼面面具的后续。

“那个庙祝没什么问题,是大兴人,在边城有家有妻有子的,胆子也不大,原本只想趁着鬼面将军名声大噪的时候,搭个顺风车赚上一笔银子,毕竟他儿子就要到了前往桃园书院求学的年纪了,他们家中却很难拿出束脩所需的银子来,这才剑走偏锋。”

“他可有说青金石是从何处得来的?

“他说他不知,那些颜料是一直都在城隍庙里放着的,是十年前修缮城隍庙剩下的,他一直收在仓库里。前些日子拿出来用时,就有青金石做成的靛蓝色颜料。”

秋玉摇头:“我探过了,他应该不曾撒谎。”

姜黎抿了抿唇:“那岂不是断了线索?”

“也不全是。”

秋玉想了想,说道:“主子那边应该有顺着城隍庙这条线摸到了一些事情的轮廓,只是未知真相,就不好对人言。我也是从乌韭口中听到了一些风声,具体的情况也是一概不知。”

“姑娘若是想要知道的话,我可以找乌韭打听一下,想来他是不会瞒我的。”

姜黎恍然,又连忙摇头道:“不用。我怕我不小心说漏了什么,坏了大人的安排。”

秋玉想说她不是这样的人,但见她紧紧抿着唇、思绪明显飘远了的样子,便干脆住嘴,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说,当个锯嘴葫芦。

姜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不曾注意到秋玉这短暂的异样。

又过了两日,这天姜黎和以往准备好慕凌川的午膳时,就见秋玉神色匆匆的回来。

“姑娘,你快随我来。”

“要去哪儿?”

姜黎脱了围裙,就听秋玉语速极快的道:“大军来了,是少有的盛况,主子让我带姑娘去城头看一看我大兴将士的雄姿!”

大兴将士?!

姜黎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

她无措的拍了拍身上根本就没有的尘土,局促的道:“我可以吗?会不会有些太过于冒犯了?”

“还有大人的午膳……”

姜黎看向了还没来得及装进食盒里的饭菜。

秋玉一拍脑门,手脚麻利的装盒起来:“那就多装一些,等看完了大军,姑娘和主子用膳就是了。”

“那姐姐你……”

“我送姑娘过去了就回来吃饭!”

“……”

一时间找不到其他推辞的姜黎只能看着秋玉装好两人份的午膳,一手食盒,一手她,提着上了房顶,极快的去了城头。

这是姜黎第一次来到西城门的城墙上。

此前,她只在西城门城内的墙根下逗留过,只知它的巍峨和雄伟。

但真正到了墙头,她才发现一切都有了不同。

城墙依旧巍峨、雄伟,可它也是凝重的,肃穆的,是缝缝补补却不失顽强的,是凝聚了无数代守兵英魂和厚重历史的。

也是这一刻,姜黎才惊觉自己的描写来。

“姑娘,你看那边!”

秋玉的声音从姜黎的右侧传来。

她下意识顺着秋玉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只见西南方向,尘土飞扬,将湛蓝的晴空染成了半边的灰色。

在那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灰色之中,成片的黑影极速靠近,好似眨眼之间就从遥远的天际,突破到了边城的城门之下,宛若神兵突至。

肃杀的气势呼啸而来。

姜黎顿被骇得完成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