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氏严于自照,与孔门慎独之功亦有相近处。独者,人所不知而已所独知之地也。慎者,戒怏,防其有非几之萌也。几者,动之微。非者,不善之几。非凡才动,当下斩绝,便省事,善几则扩而充之。此孔门克已之法门也。然佛氏骨子里,确与孔子之道全不相通。孔子洞彻人生之本性,其道以敦仁为宗,仁道广大,无所不包通,成已成物,一切皆依于仁。(成已者,成就自己。成物者,于所亲近之人,皆相扶勉而成就之。乃至位天地、育万物,皆成物之事。然己与物本是一体,成己必须成物,成物即是成已。)专向至善发展。《大学》言“至善”,只是以仁成已,以仁成物,做到至极处,名为至善。实则至善是所悬之的,究不可说有一定之至极处可息肩也,故《大易》言“自强不息”。慎独工夫固以扩充善几为主,善几,即仁之端也。而谨防非几之萌有碍于仁的发展。此圣人敦仁日新之学所以异于二氏之日损也。佛氏只说众生由痴惑而生,此义当详于篇下。其道以断尽一切痴惑为主,而其修行万善皆所以对治痴惑。此一语是佛法宗旨所在,儒、佛天渊悬隔正在此。对治者,如医师用药,对症而治之也。如贪是惑之最大者,则特修无贪的善行以对治贪惑;痴是惑之最大者,则特修无痴的善行以对治痴惑。举斯二例,可概其余。佛法的全副精神只是对治。学佛者必了解佛法是对治,方许见佛法真相。今当说明如下:一,佛氏专从坏处看人生,其道在反人生,抗拒宇宙大生广生之洪流,所以专力对治一切痴惑,务令断绝,此与孔子从人性之善端一直向至善发展无已止者,根本不同,无待言。二,孔子是从人性固有之善端扩充而成万善,有本固不竭也。佛氏只从一一惑相相者,相状。作一一对治,其所行万善不是从本性发出,而是因惑起修。吃紧。如因有贪惑,便修一种无食的善,以作对治。其他善行,皆此类。三,佛氏视一切痴惑皆如幻事,所以皆可对治,令其断绝。至于痴惑灭已,则其由对治而修之善,亦如幻事,亦复不留。如上三义,第一义是根本。佛氏见众生从痴惑生,故导引众生修善以作对治。此乃佛氏根本错误,而从来学佛人莫之省耳。孔子之学认清性命,性命,犹云生命。而以慎独之功防治内心之贼有害于灵性之发展,灵性,谓性命。内心有不善之几生,即贼也。此是生命力战胜寇贼而益发展,是可贵也。佛氏以为众生从痴惑生,是则众生无有焰明纯粹的本性。诚如此,痴惑遇对治而灭尽,众生毕竟空。苟非有抗拒造化之奇想,何至发此怪论乎?造化,谓宇宙大生广生之洪流。

有问:“大乘菩萨不住涅槃,涅槃者,寂灭义,即是实体之名。佛家所谓实体,是寂灭性故。寂者,寂静,无有变动。灭者,诸惑灭尽,实体离障故。何可说佛法是反人生?”答曰:大乘菩萨不趣入寂灭者,为度众生故,不是改变出世法之本旨也。抗拒造化,是出世法之本旨。《大乘庄严经论》卷三云:“不住于涅槃,由众生无尽故,无究竟。无究竟故,不住涅槃。”又云:“诸佛如来于一切时随逐众生。何以故?大慈大悲无断绝故。”按大乘

反对小乘之自了主义,故提倡菩萨道,发大慈大悲心,长与众生为缘而度化之,众生无尽,我愿无尽,不含众生,是为菩萨道。菩萨,犹云正觉。此其所以为大也。倘疑大乘改变出世法本旨,则大乘有一法印曰实相印,详见余之《体用论》。实相毕竟是寂灭相,无为无造。此中下一相字,是相貌之相。大乘化导众生同得实相,还是共趣寂灭耳,而谓其改变出世法可乎?龙树《中论·观四谛》等品,说“涅槃即世间,世间即涅槃”云云。此谓众生如果断尽一切惑,尔时众生沉沦生死之世间便已灭尽,故说“世间即涅槃”也。有众生沉沦生死之世间,故导众生求得涅槃。(得涅槃,即离生死。)若无世间,涅槃亦无,故说“涅槃即世间”。其肆高浑,与贪、嗔、痴即是菩提,同一美妙。惜乎学人每兴误解。问者之意以为不住涅槃即是不舍世间,殊不知佛氏以人间世为众生沉沦生死的苦海,何可云即是涅槃乎?

问:“佛氏断绝痴惑,即一切灭尽,岂不同于空见外道?印度古代有空见外道,说一切都空。”答:否,否。佛氏力破空见外道,经籍可考。大乘有实相印,实相,犹云宇宙实体,真如、涅槃、法性、法界皆实相之别名也。离生死而得实相,离者,脱去。佛氏以世间为生死苦海,众生沉沦于其中,生而死,死而续生,生死轮转不断绝,苦之至也。舍杂染而证清净,含者,灭尽之谓。杂染,谓痴惑。实相本来清净,既得实相,即自证清净之乐。证,犹知也。何至堕空见乎?《大乘庄严论》曰“诸佛于无漏界建立第一我,是名法界大我”云云。无漏,清净之谓。漏,谓痴惑诸杂染。譬如破器常有漏落,不堪容受。一切杂染不能容受清净,故名有漏。清净者,杂染之反,是名无漏。法界之界字,佛书中作体字释。法界,犹云万有之实体,乃实相之别称也。佛氏含弃杂染的宇宙而有清净的法界,即于清净界建立第一我。第一者,言其至大无外,非数目之一,乃绝对义也。法界大我四字作复

词看。法界即是大我也。佛氏盖以众生的生命是杂染,是如幻如化,本不实在。唯宇宙实相,是一切众生的大我。佛氏以大雄无畏对治一切痴惑,消灭虚妄的小我与不净之世界,其所求得者,法界大我耳。《涅槃》《华严》诸经皆以实现大我为归宿,此无着所本也。《庄严论》,无着所造,印度人明友于唐贞观初年来华译出。此论颇有大义,为世亲一派所英能及。有问:“佛家断绝有漏之小我,只承认法界大我,更无小我乎?”答曰:如无着学派之说,有漏小我灭已,仍有无漏小我续起,无垢识是也。但此中不欲牵涉太多,姑弗详。

佛家在宇宙论中将性、相割裂为二界,性,犹云实体。相,犹云现象。实体是不生不灭,是真实,是清净寂灭。现象是生灭,是杂染,是如幻如化。故说裂成二界。详在《体用论》。明明与《大易》体用不二义互相违反。据体用不二而谈,人生之本性即是乾元实体,乾元实体四宇作复词用,《大易》以实体名之为乾元。故斯人本性皆有焰明、纯粹诸德,此皆乾德。万物皆票受乾德,以为其性命。见前文。不可说人生从痴惑而生也。孟子昌言“性善”,其根据在《大易》,汉人称孟子通《易》。荀、杨性善恶混、性恶诸说,皆未达本原,不足攻孟。本原,谓人之本性。吾当申辨于篇下。

佛法根柢究是宗教思想,自释迦氏开宗,传至小乘,皆以众生各有神我,沦溺生死苦海,急图拔出,是为其本愿。佛法虽破外道之神我,而彼实与外道同持神我论,但其成立神我之理论确有胜于外道,此其所以破外道而立自宗也。佛氏不用神我之名而别立名称,兹不述。及大乘菩萨崛兴,盛宣五蕴皆空之论,蕴,犹聚也。释迦至小乘,皆将心、物两方面的现象总为五蕴。俗所谓宇宙万有即此五蕴,所谓人亦即此五蕴。大乘空宗诸师乃深观五蕴皆空而盘张其说,仍以释迦为宗。上穷宇宙实相,穷者,参究之谓。直承认实相为大我。言大我者,以其为众生所共有的,故名焉。今以大乘义与释迦氏原始思想注重救拔神我者两相比较,则大乘离小我而皈大我,确乎视释迦为超旷矣。小我,谓各人自有的神我。大乘传至有宗,一方仍承空宗,归本实相大我;一方注重赖耶,即神我,保存释迦根柢。世亲唯识一派,此种意思显然易见。奘、基师弟即世亲嫡嗣也。昔与友人林宰平志钧谈此事,彼亦云然。大乘虽深穷实相,不拘限于神我之论,但其理论终有不可弥补之缺憾在。彼之实相是不生不灭,无有变动,而心物诸行是互相为缘而生,不由实相变动而成。诸行,犹云现象,参看《体用论》。然则实相超脱心物而独存,何可说为心物诸行之实相?此殆横通之论也。世俗斥无理之谈,曰横通。以其为说于理不可通而强通之,故谓之横。大乘经论固以虚空为实相之喻,喻者,学喻。实相虽不变成心物诸行,而遍容受心物诸行,故可说为诸行的实相。譬如万象在虚空中显现,虚空遍含万象,可说万象以虚空为体。大乘之意如此。然其虚空之譬,适自彰其败阙。论非能立曰败,有过曰阙。所以者何?虚空本来空空洞洞,无生无造,未尝变作万象。万象不碍虚空,亦不待虚空含受。虚空与万象,各循自然之分。今若谓万象以虚空为体,此乃意想作是主张,而实无此事理。是故佛氏以虚空之喻藉显实相,显,犹说明也。精虚空之喻,以便说明实相也。适乃明示实相如虚空,未尝变作心物诸行,不可说是心物诸行之实相也。总之,大空之学大乘空宗之简称。超出释迦神我之范围,又力破天神之教,而上穷宇宙实相。佛教之成为哲学,自龙树开基,龙树为大空学派之祖,首以实相一印表示大乘学之宗主,以自别于小乘。其功不可朽也。独惜其未悟体用不二,其实相竟是不生不灭的寂灭境界。龙树继承释迦氏反人生的思想,专以日损的方法为道,不究乎寂灭不止也。不生不灭、寂然不动、无生无造的实相,不谓之空,而将何说?

余之《体用论》只印二百部,而信佛者见之,便纷纷詈余毁佛。有来诘难者曰:“先生何故说释迦是反人生的思想?”答之曰:老夫无精力作长谈,姑举《杂阿含经》卷二有云“信心善男子,于色多修厌离住,五蕴首色蕴。色,犹云物质。自吾一身以及周围的物质宇宙,佛氏通称为色法。佛书中法字,是万物或万有之公名。此教学者对于自己的身躯乃至物质世界,常修习厌和离的观想。(离者,出离,犹俗云脱离。)住,犹止也。厌和离的观想既起,却要不间断,须常住止于此种观想而不放失,修习工夫只如此。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住,五蕴,色蕴列在首;次受蕴,即心作用的感情方面;又次想蕴,即心作用的知识方面;又次行蕴,即心作用的意志方面;又次识蕴,指心的自体而言。前一蕴总括一切物质现象,后四蕴略析一切心理现象,故五蕴不外心、物两方面。所谓人者,只是依此五蕴而唤作人耳。于受等四蕴修习厌和离,与厌离色之修法完全一致。故于色得厌,由于自身乃至一切物常修厌故,乃于物得厌患之,而不染也。于受、想、行、识得厌。准上可知。厌已,已,犹了也。离欲,对于五蕴不起欲故,曰离欲。解脱。众生有欲故,遂为五蕴所缚,离欲便解脱。离欲、解脱,知见我生已尽,已于五蕴离救、解脱,即我已断尽此染污的生命。梵行已立,清净之行已立定。所作已作,清净之行所应作者皆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云云。死复再投生世间,即是受后有。今灭染修净,故自知不受后有。

上引经文,余更申叮咛之意:一,此类语句指上所引。在全经中重复不已,释尊自发心以至成道,发心是修道之因。其根本义旨确在此。古哲经籍多重复语,不独佛书如是,中国古典亦然。董仲舒曰:“言之重复,其中必有不容已者焉。”仲舒当西汉初期,见古书多,故有此言。余谓读书至重复处须深心寻玩。二,此类语句前贤翻译决定无有错误,因其明白指定于五蕴修习厌离,不曾涉及玄机妙趣,何至有误?三,于五蕴修习厌离,易言之,即是于自己的身心起厌求离。身躯是物质,属于色蕴。又明明说“我生已尽,不受后有”,此是反人生否?是毁宇宙否?对于色蕴修厌离,则不唯舍弃一身,而物质世界皆其所必舍。是抗拒造化否?造化,谓宇宙大生广生之洪流,非谓有造物主。余在《体用论》中尝言佛氏出世法与厌世思想绝不同。厌世者,深感“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百姓为刍狗”,而乃自为苟全之术,以弱为用;深知人情险诈,而不务扶导善类以消奸慝。此所以悲观世运,寄怀古昔,反知而皆文明,绝欲而思朴素。道家皆是此流。佛氏则观察众生性命元是一大迷暗势力,性命,犹云生命。生命不是迷暗性,佛氏不悟。遂乃决定直从根本消灭,便于五蕴起厌求离,单刀直入,绝无系恋。真切勇猛,感召人天,诚至德哉!小乘犹是自了生死,大乘菩萨为众生起大悲,永劫不舍众生,化度不倦,弘愿、强力,无得而称矣。然佛之出世法甚偏而不可以训,余服膺其愿,而未敢以为宗也。佛法东来,垂二千年,僧徒居士一致崇信,不生疑问。佛法主旨究何在?其为启示人生正常之大道欤?抑为反人生、抗造化之非常异义欤?中国学佛人,自后汉至于近世,确无有发此疑问者。崇信者莫知所以而崇信,反对者亦莫知所以而反对。理学诸儒反佛者亦只坚执五伦之教条以相拒耳,而绝不研究佛法,且虑一读佛书易为所诱,其颇固如此。余判定佛法为抗拒造化生生之非常异义,深求之佛典,确实如此。人类本有灵明、正大与黑暗、污杂两方面。佛氏从黑暗、污杂方面看去,毅然抗造化,亦足表现人生有自决之智慧与勇气,未可轻于非议也。然以此道度尽众生,则终成虚愿而已。孔子主张裁成天地、辅相万物,如此作去,自有实效。众生将皆离黑暗而发其灵明,远污杂而归诸正大,远者,屏去之谓。毋须抗造化,而造化实由吾人掌握,岂不休哉!

佛氏日损之学,以断尽一切惑为极则。其实彼所谓惑,尽有不必是惑,而彼不复辨,乃一切以惑视之,以为非断尽不可者。两彼字皆指佛氏。姑举一例。佛氏分析一切惑以贪为首。贪复有多种,略举其要:一,自体贪,此言自体,相当于身躯的意义。谓于自体爱护备至。自微虫以至人类,皆有此贪。二,后有贪,谓求续生不断故。人情贪长寿,即此贪也。宗教家迷信有神我或灵魂者,则希望死后再生于人间世,亦是后有贪。三,嗣续贪,谓求传种不绝故。四,男女贪,谓男女相恋慕故。五,资具贪,谓乐聚敛多财故。如上五贪,在佛氏皆视为人情之大惑。然试平情以思,凡有生命之物莫不有此五贪。倘五贪灭尽,则生物将绝其类,而宇宙大生命,所谓大生广生者,自当随生物俱绝。洞然太空,漾然大荒,宇宙如可使之至此,余亦何系之有?然天文学家推测诸天体成长之年龄,若不必是妄,则更可推想现有的诸天体未成长以前,太空原有无数天体在前期毁灭,曾成一段洪荒无物时期,然后吾侪现见的诸天体又诞生出来。太空从无始以来,天体之成而毁,毁而复成,不知多少次。余相信宇宙不是无生命,其成毁不停,生灭不已,正是生命力常在舍故创新中无穷无尽而已。是故大乘菩萨观空,余且观有。有乾元,有生命、心灵,有物质、能力,乾元者,宇宙实体之名。生命与物质,皆实体之功用。宇宙其可空哉!上文言“字宙大生命”云云,今补注于此:万物各有的生命,即是宇宙大生命。宇宙大生命,即是万物各有的生命。先儒有天地万物一体意思,正透此理。学者切勿误作两层会去。

五贪为有生命之物之通性,前二贪凡物皆有,不待说。草木保护其种子,犹动物有嗣续贪也。花蕊有雌雄,犹男女也。植物吸取土膏等,动物多积资粮,犹人之敛财也。皆本于生命力之推**不容已,而亦自然有则。则,犹理也。如自体、后有二贪,固有生之物所不能无。然激于义愤,则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赵构作儿皇帝,杀岳王以事虏;而岳王庙祀,千古崇隆,赵构则后人唾弃。可见人性不以苟生为然。生命神圣不可污。人非习于卑下,则无肯违生命之正则以图苟活者。乞食之饿夫,若遇人以侮辱之态度而授之食,宁饿毙而弗受。孰谓人生只有自体贪、后有贪,而无正理存于其间乎?嗣续贪,本自然之理。万物莫不贵生。岳峙渊停,水流花放,何处不是生机洋溢,此乃天德至盛,不可遏也。《中庸》以天为实体之称,非谓上帝。天德,犹云本体之德。人道莫不乐于有嗣,无嗣则亦安之,人类决不断绝,何必吾有子而后快乎?个人嗣续有无宜任自然,但不可以嗣续贪为惑耳。男女之爱,人道之基也。孔子删定《诗经》,《关雎》居首,乐得淑女为匹,终不可得,仍不失其崇高之爱敬而无邪僻之私,此人性之大正也。圣人存此诗,意深远矣。此诗旧注皆谬,详在《原儒》。男女贪,亦是自然之理。人类正夫妇之礼,互助为要,合群之爱,自此开端,不可谓惑也。资具贪,为人生发扬其生命所必需。民生在勤,勤者,劳动生产。勤则不匮,古之训也。但古代统治阶层剥削劳动群众以自私,人失其正性。孔子始倡天下为公之论,后哲理论愈精,规制愈密,今后人类当共跻于大道无疑也。是故五贪皆不可云惑,而佛氏悉目之为惑,此其反人生之思想不得不至乎是也。五贪,可参考《缘起经》及《瑜伽师地论》五十五。

有问:“佛家修行,严密至极。如修戒、修定、修悬等等,通称修行。德用盛大,不可称量。德用者,修行之所成也。不可称量者,不可得而称道,不可得而计量也。公乃谓佛法只是日损之学,可乎?”答曰:佛氏为对治一切惑故,

始起一切修行与德用。为字读若卫。《庄严经论》云:“譬如强幻王,击退余幻王。”强幻王,以比喻一切修行与德用。其强力足以摧惑,故称王。幻者,言此修行、德用不可执为实在,故视为幻。余幻王,以比喻一切惑。一切惑都不是实在的东西,故亦言幻。有势力故,亦称王。一切惑被修行与德用所击破,故只可称幻王而不曰强。参考《大乘庄严经论》卷四。此论无着菩萨造,印度高僧明友译。序称大、小乘悉以此论为本,于此不通,未可弘法。据此,可见佛氏一切修行、德用均为对治一切惑而设,易言之,修行、德用只是对治一切惑之方术与工具而已。若乃孔子敦仁之学,则其存之为德、见之于动者,一切皆是刚健、焰明、纯粹之生命力充塞流行。《大易》以“雷雨之动满盈”形容性命,《中庸》以“渊泉时出”形容仁,至矣哉!余无得而赞之矣。《易》言万物皆禀乾德为性命。性者生生义,命者流行义,性命犹今言生命。《易》以乾为仁。仁者,生生不息真几,此即生命之德。《易》于乾言知,言大明,(知与大明即是心。)生命、心灵不可分而为二。《乾卦》宜玩。充塞,言生命力无在无不在也。“雷雨之动”云云,说见《体用论》。渊泉,如地下伏流之冥海,其随时流出地面者永无穷竭,此以形容仁心是无尽藏,其流通无匮也。圣人之仁直与并时以及未来世有生之类相贯注而不舍。然人人皆有仁心,但为小己之恶习所蔽,不易发现耳。

佛法自释迦氏说五蕴而修厌离,见前。说十二缘生而趣寂灭,不随流转,流转者,即流转于生死海之谓,俗言轮回是也。所以为日损之教,断尽杂染。小乘之徒自了生死,卒归自利,非至德也。大乘空宗崛起,始提出实相印,倡导大悲,不舍众生,不舍世间。佛法至此确是一大变。有宗继兴,建立法界大我,仍申空宗之旨。法界即实相之别名。然众生的生命是生灭,是杂染,是如幻如化;法界大我是不生不灭,是清净、真实。据此而谈,法界大我与诸众生各一世界,互不相涉,众生本无善根。众生与法界大我本是各别的。众生不是从清净的大我而生,所以说众生无善根。此与《大易》体用不二之论绝无一毫相近处。佛法开端是度脱生死海之宗教思想,大乘空、有两宗犹保存其根柢。余衡以体用不二之义,佛法毕竟反人生。

《庄子·天下篇》以关尹列在老聃之首,二子当是道家之祖。而六国季世,渐有黄老之称,不及关尹。唯《庄子》书中间称引关尹及列子语,并有神妙不可测之趣。秦汉之际,道家已定老氏为一尊,黄老并称益普遍,盖假黄帝以重老也。道家一致宗老,其所由来今亦不可考。

老氏为日损之学,以去知去欲为不可易之规。关尹、列子之徒,其道术当不异老也。道术,犹言修道的方法。凡道家言,皆以养神为主,上极于全性保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可谓至矣。神凝敛则气充,神清明则气定。故言养神,而养气在其中矣。性者,性命。人桌精神以有生,故精神者,人之性命也。神得其养,无亏损,无障蔽,即性命全。保真,犹全性,复词耳。与天地精神往来,此《庄子》语也。人若为形骸所役而丧其神,则与天地万物便完全隔绝,无可相通。有道者充养其神,不为形散所困,乃与天地精神往来。往来,言不隔也。道家以为,养神莫急于去知,好知则强于逐物,而神不得敛于内矣;庄生责患子强于物之言,可玩。养神之道,须向里收敛,道与佛皆有静定工夫。养神莫急于去欲,从欲则迷以狂逞,而神不得正其位矣。《管子》曰“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云云。(心,神也。体,犹身也。君,主也。)按此言神主乎身,故曰君之位也。众生从欲而动,无有屡足,速乱狂逞,则神受障碍,而不得立乎主位。道家绝欲、黜知,非不持之有故,融知,犹云贬斥知识,而不以求知为务也。独惜其边见太过。佛家力破边见。边,犹偏也。边见未可入大道。夫神之主乎身,感物而动,自然有知也,自然有欲也。任其自然之知,则可以养恬,何劳之有?从其自然之欲,则无过分之求,何迷之有?老子之言道也,曰“冲而用之或不盈”。余年六十左右,时有疑问发生,自觉从前好为强探力索,往往悖于正理,忽体会到老子“冲而用之”之旨。自此以后,每遇难决之疑问,则游心于虚,未尝以疑问滞胸际,多方索解,亦未尝舍弃疑问,惟纵心所之,不系于一方。不固执过去的见见闻闻为定案,亦于未知的事物虚怀体会。古德云:“恰恰无心用,恰恰用心时。”正与老子“冲而用之”者相合。吾每于此有新得也。善用思者不须竭尽心力,要当不自动私意或成见以阻碍本心自然之明几。实事求是毕竟离不得主观,主观方面有障非澄清不可也。譬如镜子上有尘垢,照人物必不可得真相。心之动也神,不测之谓神,此中不及详说。不同于机械之动。机械发动必发得满足,譬如案上钟表,其发条之开拨必到足数才可走动。心则不然,须顺其自然。顺自然者,冲而用之也。强探力索之功有时固不可少,而神解焕发恒在冲虚之时。使用心力而务满盈,此际正是粗心浮气乘权而神已丧。粗心浮气何可周察事物而得其理乎?总之,养神不可废知,不可遏欲,神不离物独存,何得无知无欲乎?无知无欲,神亦死矣。老子应教人以用神之道,冲而用之则知不劳而欲不过。绝欲、黜知非所以养神,将丧其神而已。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云云。此老子所以反知也。老氏盖谓求知则用心于逐物,逐者,追求义。而耳目等官实为逐物之工具。五色交于目而目盲,五音交于耳而耳聋。聋盲之害,经耳目而入乎心,此乃修道之大障。是故无事于求知,则不用耳目以外逐于物,栖心于内,《老子》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心不外逐也。“光而不耀”,此《老子》五十八章语。王弼《注》不必符其本旨。光者,庄子所云“自明”也。不耀者,不驰散也。返其所始。所始,谓道也。道者,人之所从生,故云所始。此用王弼《注》。老子云:“不窥牖,见天道。”详在《老子》四十七章。是其反知之密意也。《老子》四十七章与释迎守护根门及禅师返已之旨,确有同符。庄子之道术亦本于此。王弼《注》虽不无是处,而未窥真髓。老子之学确与禅通。

道家去知,殆将黜耳目、遗视听以绝物,此大悖孔子之道也。孔子曰:“视思明,听思聪。”见《论语·季氏篇》。思者,思维。此则五官感摄外物时,心实尽其思维之力以明了与制御乎外物,而显其主动之胜能。如目接万物之色时,心则运其精思,谨于析物之术,明解事物之规律,深彻事物之底里,是谓视之明,不至有目盲于色之患也。耳接万物之声时,心之精思于物,必多方以考核物理人事之情实,而后可审决吾所听闻之妄与不妄,决不至以习闻古今人之陈说、谬论,先入为主,受蔽而不觉。至于所闻事理,对于自己过去先入之见或有不合,则不宜遽作否定;对于自己一时意想或有所合,更不宜轻于印可。偏听而不思,必违于正理;轻听而不思,必离于实事。轻之过尤甚于偏。慎思而不轻,未有流于偏者也。慎思不苟,无轻无偏,是谓听之聪,不至有耳聋于声之患也。是故刚健、焰明之心,揭然常存而不放失,则其运用耳目等官以酬酢乎天地万物者,无在不致其精思、慎思,恰得万物万事万理之真是。无在不三字,一气贯下。慎思者,详究方法之当否及征验之是否充足,故谓之慎。精思者,探索造乎深远,分析极其细密,故谓之精。是故孔子日新之学,敦仁以立其大本,爱智、格物以行其达道。大通之道曰达道。道家反知而绝物,岂不悖哉?

道家言去欲,而于欲无所简别,便一切去尽。佛氏抗拒造化,归诸无生,谓一切欲皆是惑,固无足怪也。无足怪者,佛法归无生,自当绝一切欲。道家本异于出世法,胡为去一切欲,此道家之大阙也。六经残缺,孔门论欲者今难详考。然孟子有言“可欲之谓善”,见《孟子·尽心篇》。此必七十子后学相传之辞。孔子教学者以其可欲,则唯恐其欲之不强。如《易》《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云云。此欲如不强,其能成就德业乎?《论语》“子曰:子,孔子也。曰,孔子说也。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云云。朱子云:“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放,犹失也。)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程子曰:“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余谓此章之意重在一“欲”字。人或习于卑贱,无求仁之欲;或偶动此欲,而不能继续,乍起乍灭,则其欲不强,终无由至于仁矣。又《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字,阳明训为良知,极是;朱子训为知识,大误。致者,推致出来之谓。致知在格物”云云。格,至也。物,谓物质世界。格物者,言良知要推致到一切事物上来。朱子《格物补传》极是。象山倡异议,以格去物欲为释,却变乱圣言,大误后学。据上引经文,五个欲字义极深广。《大学》第一章,朱子审定为孔子之言而尊之为经,余从之。余确信全人类皆有此五欲,今后发展益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盛德大业,极乎天地位、万物育,一切无不成办。欲其可绝乎?又考之《孟子》书,有云:“得天下之民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天下之民,谓世界人类。得者,言领导人类者必欲天下之人人皆鼓舞兴起,相与戮力改造世界,如孔子云天下一家,此谓之得。何由而得乎?领导人类者必顺人类之所共欲而竭诚扶勉之,使众志合作,将一切所欲,如求财富、求知识技能、求安全、求快乐、求作业乃至种种所需,都集聚完备,无有一毫缺乏,俾其公同享受。至于信仰、思想、言论等等自由,皆无阻碍,但宜互相批评,导之于正。庶几所欲毕聚,人道大畅矣。总之,欲不可遇,引归正当发展是不可易之道也。所恶勿施者,人类之所共恶,如剥削、压制、侵侮种种作法,实不可施之于人。施,犹给与也。给与天下人以所恶,害人终以自害。今之帝国主义国家危亡莫救,是其证也。以上参考《孟子·离娄篇》。孟子虽曾闻《春秋》,而仍守小康思想,详在《原儒》。孟子主张圣王治理天下,却是谬想。然其言使民完聚其所欲,勿施以所恶,则根据《春秋》太平义也。

余故酌采而引申之于此。余观老子以使民无欲为至德,而孟子述《春秋》之旨,则期于人类合作以完聚其所欲。孟学孔而老反孔,故两家论欲不同也。儒学以成己成物为一贯,凡人之欲从大而戒小,此中大者,即孟子所云大体也。小者,即孟子所云小体也。吾人与天地万物元是一体,此谓大体。个人是大体中之一分,此谓小体。所欲务从大体而以偏私小体为戒,则大体利矣,小体自无不利。若乃人各纵其小体之欲,则大体将溃亡,而小体能独存乎?从公而戒私,准上可知。则欲即是理,未有不善也。成己成物唯在导其欲于大与公,为正当发展而已。若去欲务尽,则乾元真性、生生不已之几其将熄乎?

古哲日损之学,至博大者莫如二氏。二氏,道与佛也。上来论二氏,而皆以孔子之道绳正其失。兹不复赘。科学日益之学,前曾提及,今更有言者。中国科学思想,自伏羲画八卦,已启萌芽;至孔子作《六经》,天道、物理、人事皆备焉。《中庸》赞之曰:“致广大,尽精微。”又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云云。圣人,谓孔子。言《六经》之道洋洋乎盛大,发育万物,其高峻至极,直与天同德,无所不覆盖包含也。又孔子之天通论,是以体用不二义推翻上古天帝的迷信。孟荀二子虽属小康派,而于天道犹不失孔子本义。至汉儒,则恢复上古天帝之教,而变乱孔子之天道论以拥戴皇帝。宋儒犹不悟也。陆王不惑于汉儒,又染禅宗之唯心,莫辨体用。此中不及详。庄生称孔子之学有内圣、外王两方面,余甚赞同其说。内圣学一词,当俟后文随机解释。粗略而言,不妨说内圣学是为道之学。天道论即内圣学之根柢也。此中姑不论。今所欲明者,孔子首倡导科学,实从其内圣学中体用不二之根本原理而来,唯其洞见即根源即现象,两即字正明其不二,下仿此。即真实即变异,即无对即有对,既非无源之论,亦不向现象以外寻求根源。因此,不离现实以皈仰天帝,不离现实以返虚无,不离现实以趣寂灭,此科学思想所由兴也。孔门经传千万数,经,则孔子所作,或孔子口说而弟子记之,亦称经。传,则弟子承师说而推演者为多。千万数,见《史记·太史公自序》称其父谈所说。汉廷废之而不传,遂尽亡失。参考《原儒》。其中有无科学思想之专著,今无从考定。《易大传》有倡导科学之论,余在《原儒·原外王篇》采集其文而附以注,可参考。其义旨宏深至极。近代科学发展之伟绩,颇与先圣孔子之远见有相符者,岂不奇哉?“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以吾人之知能制驭与改造大自然,使其变化,无有过失。曲成万物而不遗”,物质则操纵之、改造之,使其质与能起重大之变化;动植物则变其品种;人类则互相扶勉,皆得发挥其德性才能。凡此皆曲成之事,而不遣,尤难矣。此上二话皆见《易大传》。今后科学之任务正向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而努力,圣人之理想终必完全实现,无疑也。

孔子倡导科学之论出,而后墨子、惠子、黄缭之伦并以格物之业风动一世,科学萌芽已油然生矣!独惜老氏以无知无欲鼓吹于当时,天下闻其风而好之。庄子以奇才奇文,承老氏之学而盛衍之。自是道家几夺儒者之席,又逢吕政开专制之局,而科学萌芽斩绝矣。

庄子与惠施为至友,惠子盖有科学天才,惜其书不传。庄子责惠子为逐物之学,今人鲜不谓其反对科学。然庄子之于科学,犹不是极端排斥,较之老氏专主无知无欲则宽容多矣。惠子,《汉书·艺文志》列在名家。今考之《庄子·天下篇》,称南方畸人黄缭叶,异也。北游,访惠子,“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子不辞而应,不以其问之难答而辞避之,乃直应之也。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患子为黄缭普遍广说万物之理也。说而不休,多而无已”云云。据此,则惠子乃科学家。黄缭所发之问皆自然科学中之大问题,北方称黄缭为畸人,亦是著名科学家也。今录庄子责惠施之言,约为二义,如下:

一,“散于万物而不厌”,“逐万物而不反”。

二,“弱于德,强于物,其涂隗矣。”隍,曲也。曲者,偏义。

如上所述,第一义,庄子所责惠子者,正是科学之特殊优点。科学所治之领域本是宇宙万有现象,广漠无量,复杂无穷,故研究重在分工,划分无数部门,而各选择一部门,以专力于其间。然每一部门之内还是复杂至极,宛尔一小宇宙。累世学人继续钻研,随时改正旧误,随时创发新知。积世、积人、积智之所发见,尚无几何,总觉小宇宙亦是无尽藏,何况无量数小宇宙互相联系而为一大宇宙,其至赜大有,可得而形容乎?至赜,见《易大传》。赜,犹繁也,多也。至,犹极也。《易经》有《大有》一卦,大者,赞词,宇宙繁然万有无穷尽也。凡研科学者,莫不将其心力分散于万物,钻之弥坚而卒摧其坚,索之甚隐而卒洞其隐,析之细密而终入其密。彼之所为既勤亦苦,然其乐为而不厌者,游乎无尽藏,时时有新获,足以偿其勤、慰其苦。如农夫终岁劳动,而庆仓库之丰盈,利在日益。情无厌倦,固其宜也。

逐万物而不反者,反,犹返也。逐,追求也。庄子以谓,凡为日益之学者专集其心力以向外追求于万物,不复能返到内心,体认我生固有一大宝藏是为吾人生活之源泉。不复能三字,一气贯下为句。我生,见《易经·观卦》。固有者,本来有故,非后起故。一大宝藏者,谓我之生命即是宇宙大生命,是乃有实体而非虚妄。(譬如腾跃的众沤,有大海水为其本身,而非空幻。大海水比喻实体,众沤比喻大生命。)宝藏一词,借用佛典。生命有实体故,其生生不息,德用无竭,故赞之曰宝藏。庄子悲夫世人之聪明只用之以向外逐物而绝不反己,故其书有曰“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彼,谓万物,下彼字皆同。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云云。不自见而见彼,不自闻而闻彼,庄子谓之丧己于物。参考《庄子·外篇》。有问:“庄子必欲人之皆以其聪明尽用之于自闻自见,将遗弃万物而置诸无何有之乡,一切不闻不见。以是为道,奚其可乎?”答曰:汝未得庄子意也。

庄子悲夫世人尽用其聪明于万物而绝不反已。庄子所谓反已之已字,是会通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名之曰己,非俗情所私之小己也。会通天地万物而名曰己者,此不是一个意想或一种理论,盖确实见得、信得我之生命即是宇宙大生命,宇宙大生命即是我之生命。(此中宇宙一词,乃天地万物之总称。)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曾引在前文。)是其明证,非余以已见附托庄子也。此等大道理,儒、道皆有大同处,而大同之中又不无大异。其所以同而异者,则视其于体用是否真洞彻耳。兹不及详。反已之反字,是对向外逐物而言。科学本是向外逐物之学,其研究之对象即是物理世界,其方法博而精、严而密,毕竟以实测为基、分析为要。宇宙大生命宇宙大生命即是我之生命,此理已见上注。不是科学实测之术所可施。分析术只可用之以穷物理,断不可以分析而见生命。

吃紧。生命是全体性,斡运乎物质中而无迹可睹,如吾园内丰草长林皆有生命之物也。今若随取一株,而将其形、色、味等等一一剖析而观之,其有生命可得乎?生命不可以剖析而得,遂疑万物无生命,可乎?客难曰:“剖析则物死,诚不可得生命。若取动物而刺之,以观其受刺时所发生之动作,犹可察其生命之情。先生必谓非实测与分析之术所可施,无乃太过乎?”答曰:汝之来难,吾非不知,但汝实未彻了生命,故难会吾意耳。夫生命由潜而显,本在生物出现之时。生物未出现以前,生命只潜隐于物质中。草木皆有生命,但其显露之征不过生活机能而已。及由植物进至动物,乃于保留生活机能以外,更渐渐发展知觉与本能等作用。本能者,过去经验之储集而成也。凡有生命之物都能保留其过去的一切经验而不丧失,如鼠生而即知畏猫,此从种族的经验遗传得来。佛书中曾说及此。高等动物进至人类,则一方仍保留动植物时期之生活机能与知觉、本能等作用,一方更发展最高的智慧、道德与一切特殊的知识等等高级心灵作用。此中以科学上专精、细密、准确的知识,谓之特殊。知识与智慧究不同类,兹不及详。动植物的机体构造太粗笨,生命犹未得完善的工具以资发展。生物的机体即是生命运用的工具。动植物的机体犹未达于完善地步,故生命之发展不能顺利。在此期中,此期者,谓动植物时期。生命尚未得遽离物质的障碍。如植物之生活机能,动物之知觉、本能等作用,皆受形躯之影响最重,而生命之自动力颇微弱。形,谓植物之形干。躯,谓动物之躯体。故研究动物心理者可从动物之躯体而实测其心理活动的状态。吾主张心与生命是一而不二,《体用论》中即明此旨。故心理活动即是生命力的活动。然而动物的心理活动实际上却是生命力为躯体所役使而无有自动,因此,应说动物之心理活动只是躯体的活动。即物理的活动。儿童的心理活动亦近于动物。客之来难,以为可实测者只此耳。人类的机体始足为生命发展的优良工具,故自人类出现,而生命的德用乃可以完全显露出来,生命始能不受躯体的役使,而显发其刚健、焰明的盛德与胜用。“生命始能”云云,言其可能也,实则犹须吾人努力,爱护生命,而以自力发展之。孔子云“人能弘道”是也。

人生元有两方的可能:一方仍保留动植物受锢于形躯的余习,一方因自识其生命而能爱护与尊重生命,不忍自甘暴弃。由前一方言之,人生有下坠之可能;由后一方言之,人生向上之可能毕竟强大。动植物为躯体所限制,生命犹受障碍,即本心未得露出。人的躯体既足为生命、心灵所凭以显发之利器,以下即单用心灵一词,生命一词或不重举。凭者,凭藉。利器,犹言工具。人已能从心灵认识吾人与天地万物本来一体,故人类不当保留动植物受锢于形躯之余习,当顺从本心而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量。心灵亦称本心,此心是本有故。全者,言不可亏损之也。余尝见农村妇人偶破损一杯子,猝尔变容,连发太息之声。余曰:“此小物也,购之易得,所养无几。”彼笑曰:“我并未想及再购,只怜惜他破了。”余曰:“杯子破,尔心乍动,殆若伤汝一指,未觉杯子是外物也。此何故欤?”彼复笑而无言。余私叹曰:人皆有本心在。本心视天地万物皆与我一体也。妇人怜惜杯子之念,直发于其本心之不容已耳。彼本无存养之功,人虽皆有本心,却须存养而勿失之,否则私意常起来作主,而本心亡矣。偶尔天机乍动,终不能常保也。天机,谓本心自然之机。人之本心固常在,但为私意所蔽而不得显出,则谓之亡。(譬如太阳本常在,而为云雾所障塞时,则人皆曰无太阳。)人虽以私意障其本心,而本心究未尝不在,故其自然之机或随感乍动,独惜人知存养者殊少耳。

人类出现时期,心灵之刚健、焰明等德性确已显露,则以人的机体不甚障碍心灵之发展故也。动植物之形躯,其构造犹未精利,生命无好工具,未能遽破物质之圆闭而显其德性。人的机体便大不同于动植物。有问:“生命幹运乎物质中,当能改造机体。”答曰:生物自植物、动物以至人类,步步改造其机体,此是显著的事实。生物机体的改造,自是生命力主导乎物质,但不可妄猜他是有意识地设计怎样改造。

有问:“人固皆有心灵为其一身之主,而人复有造恶,其心不能统御乎身,何耶?”答曰:心必以身为工具,而心有时亦为工具所利用。如动物有知觉运动之灵,谓此灵不是从刚健、焰明的本心发用出来,此灵何从生乎?谓此灵即是刚健、焰明的本心之德用欤,而此灵则于护持躯体以外,却是顽然冥然一无所知。故应说此灵只是躯体的活动,究不是刚健、焰明的本心也。心为工具所利用,正好于此处体会。工具,谓身。朱子于此颇有见而不甚明了,王船山于此体会较深而其文辞大晓畅。人的身体构造完善,虽已超过动物甚远,而心作用往往为身体所利用,不得自行其主动之权。如临财欲苟得、临难欲苟免之类,不可胜举。古人有“心为形役”之言,虽未详明其理,而其对于生活的颠倒状态确有体察,此宜慎重服膺而不可忽视也。心为形役者,形谓身体,此言心将受身之役使也。心主乎身是为正常的生活,心为形役便成颠倒。佛说众生常在颠倒中,足资警省。人道本当爱护生命,存养心灵,不可保留禽兽受锢于躯体之余习。而人之能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者,盖求之千百人中而未易一二遇,此真人道之戚也。“危然处其所”云云,《庄子·外篇》语。危然,郭《注》:“独正之貌。”处其所者,立乎人道崇高之地不下坠也。性者,性命之简称,性命犹生命也。镧于身躯,即丧失生命。存养心灵,即生命无亏损,是返其性。

心虽未免为身躯所役使,即是为工具所利用。此患究不在身躯,而实由于吾人之不自爱、不自强,所以随顺身躯顽冥之动与下劣之欲,遂至昏然亡失本心,而无自悟自拔之期也。欲之类无可数计,小之如饮食、男女、财货、名声种种希图,其变态何止万状;大之则权力欲,如济以宏才,则可横溢而成滔天之罪恶。但欲不可一概谓之下劣,凡不背于公、不损于人、不违于正义者,则欲无大小,皆莫非善也。若其欲至于背公、损人、违反正义,则无论大小,皆下劣至极也。问:“禽兽只有维护躯体之欲,不知其他,亦是下劣否?”答:当然是下劣。但禽兽虽因欲动而横噬,亦不能加以罪恶之名,彼本无知故。人类造罪,则不可宽恕。老子说,人之大患,在于有身。佛氏以萨迦耶见为万恶所从出。萨迦耶见,若译其义,则为身见。以众生恒有爱护其自身之见念念不舍故,是名身见。此乃自私之根,万恶从之而出。佛老对于身躯只作坏东西看,此大错误。殊不知形虽可以役心,上文云“心为形役”,可复看。而离形又哪有心可得乎?生命、心灵与物质本同体故,无可分开。身者,心之藏也,心之具也。心以身为藏蓄处,譬如稻禾的生机即以稻禾的根干等为藏凿处。工具,简称具。心的流行发现即以身为其工具。身载心,而心则备具生生、刚健、焰明乃至无量德,身之所负荷大矣哉!至尊严而不可亵者莫如身。孔子既作《六经》,别为《大学》一章,总括《六经》纲要。其结论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犹一切也。皇矣圣言!万世无可易也。

人身最可贵者,即在其构造达于完善,而心灵得以赫然显露出来,常为吾身内在之监督者。人之所以修其身者,无他道,此中道字,犹术也。术,犹俗云方法。唯在不违本心之监督而已。本心,见前。违,犹背也,叛也。不违者,不背叛吾之本心也。孔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仁者,本心之名。本心备具生生、刚健、焰明、通畅诸德,总括而称之曰仁德,故本心亦名为仁。终食者,一饭之顷。仁心,吾身之主也。君子一生之中常顺从仁心之监督,虽一饭之顷为时至暂,犹无敢背叛于仁也。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急遽苟且之时。颊沛,祸乱流离之际。两是字皆指仁。言人当造次颠沛极不易保持仁心,君子则必守其仁而不忍失之也。参考《论语·里仁篇》。有问:“仁之德即是生生,此于古训无不合。刚健等德亦属之仁,此乃先生创说耳。”答曰:汝若深玩《乾卦》,当知非余之创说也。乾为仁,此汉人所存孔门流传之古义。乾德生生,不待说。生生不息,正是刚健。不刚健何能生生不息?故《易》称乾德,特以刚健为主。乾之为仁,正以其刚耳。乾有大明之德,焰明犹大明也,仁德岂是迷暗性乎?通畅即是乾之亨德,此德正与闭塞相反。宇宙大化流行不能偏从反的方面去看。没有反,固无从起变,然相反,乃所以成其太和,太和即通畅之谓。相反不是相仇。若一味相仇,将闭塞不通,而大化熄矣。宇宙以乾坤相反而成化。乾为心,坤为物。乾主动以开坤,即是心主动以开物。明乎此义,当知心不是闭塞性,而是通畅性,通畅谓之仁。失其通畅,即失其本心。汝须在日常生活中体察自心,方信吾言不妄。孔子亦言“仁者爱人”,爱人正从生生与通畅二德发出。生生之德,故能爱;通畅之德,故能爱。朱子说仁是柔嫩的意思,便以温情为仁,大有病在。仁固有温情,而温情不必是仁,甚至大违乎仁。仁德中包含刚健、焰明二德,岂迷惑的温情、姑息的柔嫩意思亦可谓仁乎?且仁德不容私欲私见等,非刚与明,何能去私?又仁是积极性,孔子许管仲匡正天下之功为仁,可见仁德广大。宋儒杂老庄之虚静以言仁,殊不知仁心未尝不虚静,而沦虚溺静却非仁。《论语》此章极重要。汉宋群儒皆不识一仁字,吾举《大易》乾德以明之。学者知乾为仁,则知仁德即是乾德,实统万德万善,而生生、刚健、焰明、通畅诸德尤为仁德之主干。非返已而自识生命之德性者,难与言仁。孔子此言,托于君子而不自居,实则自道其存养之功耳。其庄敬日强,直无有一瞬一息松懈,至于真积力久,则亦行所无事矣。有问:“孔子似是专作存仁的工夫。今人求学问、求知识遑然常苦不及,且事业日繁,人无得安坐者,何暇专力来存仁?”答曰:吾子以为于日常求学求知及任事操业之外别有存仁的工夫,此大误也。须知仁即是汝之本心,此心不是离一切事物而独在。汝求学求知时,即此仁的本心用在学问知识上。汝心只是好学,好求真知,动于不容已,别无为名为利的私念,(两为字均读若卫。)此便是仁。有一毫名利念头起来,立即斩断,此便是存仁。求学求知常遇到极困难而不易解决的问题,此时若起畏难、短趣、退屈等念,便不是仁。克治困难才是仁。孔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富哉斯言!(获,犹得也。先要历尽千难万难而后有所得。若不务深思,安于偏见或浅见,不肯实事求是,妄冀不劳而得,苟且以求速成或小成,又或半途而废,凡此都是麻木不仁。)学人识量要大,德量要大。孔子曰:“博学以知服。”(此语见《礼记·儒行》,盖孔子之言而七十子后学辗转传述。)学博则识广,方能见得、信得理道无穷。我所研究之范围在无穷之理窟、无尽之道奥中,(奥者,幽深处。)其狭小殆如蜗角中之建国者耳,(蜗虫,至小之虫也。其左角中有建立国家者,右角中亦有建国者,两角之诸国相攻,伏尸百万。此《庄子》书中之寓言。)何足以此自是而轻他?故博学者必于我所研究之范围以外知有其他学术而绝不敢忽视。知业哲学者或轻科学,业科学者或轻哲学,皆未可也。即在同业之中,尤宜虚已服善,不敢萌一毫自足之念,不敢挟一毫标榜之私。(标榜即私结徒党以竞于世,而实学将绝。)学术界实当培养博学知服之仁风,亭林船山诸老先生其遗范可师也。(亭林虚已奖善,人皆知之。船山则人疑其批评古人过严刻。殊不知汉以后学风太陋,船山激于世变,不得不绳正前人之失。后之议者无其卓识,故以为严刻耳。船山于方密之以丈人事之,甚敬爱,非不服善也。)学术分途,各有所明,即各有所蔽,彼此不能无是非。如此执所长以攻彼,能中彼之短,诚是幸事。倘不获中彼之短,则其过在攻者,当时后世不患无辨正之人。余以为批评不可无,但不可挟宗派之私见耳。总之,求学求知随时随地皆当返而自问:吾用心处是发自仁的本心,抑发于私意私见?不违于仁,则更扩充之。抉私而失仁,则痛戒之。存仁之学,如是而已,岂是教汝废尽其他一切学术,归于无知,而可谓之存仁哉?吾已就求学求知说明如上。至于任事操业,则于事业中随时随地皆当返问:我于事业克尽其仁心与否?此则不待详说。凡人毕竟皆有仁心在,不难自发见也。圣人之学不可视为过高,而不切于日用,更不可视为过去,于今全用不着。大道毕竟是平平常常,如布帛菽粟然,古人不可一日缺,今人乃至未来之人还是不可一日缺。老夫之勤勤于圣学而不避迁固之讥者,诚见其为道之所在耳。圣人存养工夫深密,故常不违仁。常字,注意。一般人则犹保留禽兽锢于身躯之余习,其一切知识乃至权谋机智,凡所运用施为,皆以维护与扩大其小己之私图为本。人皆认定其一身为自己,是谓小已。恶习日深,则不止违仁而已,终必丧尽仁心而无自悟之期,真人类之悲境也。如近世帝国主义国家之当权者,犹欲保持其侵略与剥削弱者之威权。今若推究此等罪恶之所从来,虽旧制度之不良有以酿成之,而主因究不在制度。人类颇保留禽兽之余习,常纵其小己之私欲与野心,虽已临覆灭,犹不悟耳。

禽兽非无仁心,但其躯体组织未臻完善,心灵尚未得显露。心灵,亦名本心,亦名仁心。故禽兽之知觉与本能只是躯体的活动,于遂其躯体之欲以外不知其他。人类则因其身体构造精利,仁心已显发出来,实主乎吾人之身。然仁心即是生命力之发现,此不唯在吾身,亦遍在天地万物。吾人与天地万物,从形体上看来,自是各各别异,不可言同;若从仁心发现时而体会生命,便识得吾人生命与天地万物的生命浑然为一,本来无二无别。浑然者,不可分之貌。故仁心之主乎吾身,常于吾人一念乍萌乃至著乎行动之际,恒诏示吾人以可与不可。其可者,必其超脱乎小己之私图,高履公道、正义者也。其不可者,必其同于禽兽只遂躯体之欲,不知其他,背公道而叛正义者也。大凡上智之资,直率性而行。古言性者,犹云生命。吾据《大易》以乾为生命,即生命与心灵为一,是生生不息的一大势力。此义本见前文,吾不避重复而又加注者,诚以汉宋群儒对于《大易》生命、心灵为一之旨,多未发见。阳明颇有见而犹有隔在,此不及论。又吾书中言生命与时俗习用之生命一词殊不同旨,所以随文加注。古人性命一词,有时单言性,(单言性者最多,不必举例。)有时单言命,(如《大戴礼》云:“万物之本命。”)其性、命两字连用者,首见《易经·乾卦》。性者,生生义。命者,健动义。(见《易经·无妄卦》。)性命一词,旧社会通行。农村中有病危者,皆曰性命将不保。近四十年来,生命一词最普遍。余以为学术上名词有可以采用世俗通行之名,即不妨采用之而董正其义。如生命一词,一般人虽无真解,但他总知道生物是有生命的。他如肯反在自身体会,自然发生正解。率性,见《中庸》。率,由也;性,即是吾人与天地万物共有的生命。吾人之仁心即此生命之发现。上智者常不违仁,其起一念、行一事皆由仁心作主,自无小已之私,故云率性而行,中人之资,则不能念念率性,事事率性,时有小己的私欲即禽兽镧于躯体的余习。乘机窃发,而其仁心则常监督于中。如临财欲苟得时,不问合义与否,姑苟且以得之,曰苟得。仁心自然诏示以不可;临难欲苟免时,仁心亦必以不可苟免诏示之。当此际也,小己的私欲必谋一逞,仁心始终峻拒。俗谚有“一心中理欲交战”之说,此乃一般人同有之经验也。俗谚“一心中”三字,确大误。

据理而谈,只有仁心才是心,私欲不可说为心。而亦有以私意私欲等说为心者,此乃随世俗而说耳,却须辨明。交战,自是仁心与小己的私欲战,不是仁心中有理、欲两方也。

如上所举二例,皆足证明仁心决不承认小己之私欲为可。第一例是就实际生活中财物交涉而言,第二例是就遇危难时生存与正义冲突而言,此为两大问题。财物是生存的资源。禽兽犹集聚物资,何况于人。故小己之私欲莫大于贪财。任何私欲皆与财有关,且多为贪财之变相,相字读为相状之相。如名誉欲、权力欲,其本质与贪财无甚异也。贪财是一切私欲之根,是与身躯或小己密切固结、不可解脱者。然吾尝晤乡之善人,自述其经验曰:“曾遇财物交涉,在可以取、可以毋取之间,取之于正义上无大失,而于已有小补,是可以取。然亦无应取之义,是可以母取。其时持两端而不易决者,盖问诸良心,明知于义不应取,则不取为是;俗称良心,即仁心也。而又见为无大损于正义,则取之为便。迟疑良久,而后决定不取也。”善人之自述如此。余语之曰:“君所谓两端不易决者,非事情上有此两端。事情,谓其所遇财物交涉。财物来时,衡以正义是不应取。君之良心既直下判断,事情已定于一个正义,何有两端乎?

而君所云,又见为无大损于正义者,此见不是出自良心,乃私欲起而贪得此财,遂作诡辩,以避良心谴责也。君未察及私欲之诡秘,乃疑事情上有可取、可毋取之两端,此大谬也。幸而君犹未违良心之判断,卒不妄取,从此不至为下流之归,乃大幸耳。君若果从私欲之诡辩,违良心之正示,此端一开,后来便步步殉私欲而叛良心,终于良心丧尽,岂不悲哉!”殉,犹死也。狎酒而不戒者必死于酒,顺从私欲而不觉者必死于私欲。善人曰:“闻公之教,而后知私欲之诡辩可畏也。不察私欲,良心殆难保矣。”余曰:“君之经验,人人皆有,非君一人独有之也。但能不误于私欲者,恐少耳。”

余深信中国先圣发见天地万物一体之义,盖从一切人皆有仁心而体会得来。仁心本不限定在我之一身,实遍在乎天地万物。故仁心之动,常是全体性,决不随顺小己之私欲。《大易·乾卦》表示生命、心灵之德性,曰刚健,曰中正,曰纯粹,其旨深远极矣。不为形气的个体所镧,是其刚健。不随顺小己之私,是其中正。纯有二义:一者纯净,无染污故;二者纯一,无杂乱故。粹者,美之至也。如上诸德,遍含而无偏,大正而无系,故是全体性。遍含者,天地万物皆其所普遍含入,无有偏私。大正者,不为小己之私欲所缠缚,故云无系。

余以为,任何人如肯返已体会,便见得人生本有仁心在。仁心常为吾人内部生活之监督者。吾人每动一念、行一事,仁心之判断恒予小己之私欲以适当的对治。恒字,注意。此一事实,万不可不注意。有人说,从功利论的眼光看来,仁心并非人生所本有。只因利害关系,人与人要相给合,结合则不得不各自节制小己之私,由此养成习惯,遂有仁心。余曰:功利论太浅薄,对于宇宙人生全不穷究,浮妄立说,不可据也。人生如本无仁心,即人与人之间无有精神相流通,无有道义相联系,纯靠利害来结合,人类早已互相吞噬,绝种矣。夫利害,随时可变易者也。朝以利相结,暮亦可以利相食矣。且人若本无仁心,唯利是图,而贪利则恒无餍足。人皆如此,又何由结合得来?古之建言曰“利令智昏”,人皆昏昏然争利,亦不会有结合之智也。今世资本主义国家始终结合不成,盖早已丧其本有之仁,而昏然唯利是图,未有不互相伐以同归于尽也。自今以往,立人、立世界可不知本乎?问:“先生上追孔子而言仁,道则高矣美矣。然从古以来,人间世多不仁之感,奈何?”答曰:人类前途毕竟离黑暗而向光明,不可偏于悲观也。社会随世变迁,逐渐扩大其团结力,不容否认。继自今将实现孔子天下一家之理想,盖可断言。人类发育日盛,亦足证明人生本有仁心,为其互相给合之根,故能创造一切,蕃殖其类也。从古以来,不仁之事虽不少,然斯人之仁心终未尝一日绝也。譬如三春阴雨,人皆曰无太阳,其实太阳常在,否则阳光全绝,万物都无生理。汝无一瞬一息不受阳光庇荫,而可谓天阴即无太阳乎?持功利之见以否认仁心,余未知其可也。仁心之特征,即在其常为吾人内部生活之监督者,常予小已之私欲以适当的对治。于此不自识,是放其心而不知求之,放,犹失也。人道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