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7月的气温,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般一路狂奔,热得正在检修机车的王昌盛不停地擦了几把汗水后,俏皮话也多起来:鸡蛋不用煮了,放在铁皮上就熟了;蚊子不叮人,只叮冷水管了;衣服洗完,可以直接穿了;买了个凉席,睡上面变电热毯了;桌子太烫,刚把菜端上去,居然糊了……

刘兰兰听了,笑了起来:“昌盛,天气是热,可也没你说的那么邪乎吧!”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春华知道自己虽然得罪了冰棍厂那位上了年纪的“鬼眨眼”,但冰棍的生意还是要做下去的。她知道自己没别的出路,只能牺牲中午休息的时间,去做这样的小本生意,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卖冰棒让她感到,做这种小本生意,本钱不多,风险又小,销路也比较好。天气炎热,人们不在乎花上一毛钱,买上一只既能解渴又能消暑的冰棍。因此,虽然对昨天中午发生的事耿耿于怀,但又不得不去这个令她十分不快的地方。

像往常一样,李春华来到冰棍厂后,照例将自行车停靠在墙角的一边,把箱子搬到车间门口后,照例排队等待交钱领发票,再凭发票去领冰棍。

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交钱时,收钱的人抬头看了看她:“你先到后面去等着吧。”

“为什么?我又没插队,轮到我交钱了,为什么再让我在后面去等着?”本来等待得时间够长的了,心里就比较烦躁,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交钱了,却又要让自己到后面去排队去,李春华气不打一处来,大声质问起来。

“叫你到后面等着你就到后面排队去,吵也没用。”收款人的脸色像离他不远的生产车间里的冰棍一样冷冰冰的。

李春华还要说什么,收款人偏着脑袋看着李春华身后的人大声喊起来:“下一个,赶紧将钱交过来!”

李春华一看,再吵也没用,人家有权啊,想让谁先交钱,想让谁先装,那还不是一句话?她只好悻悻地离开窗口,走到后面重新排队去了。

好不容易再次轮到自己交钱取发货单了,收款人又冰冷冷地说:“没货了,不再收钱了。

李春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即与他大吵起来:“先是轮到我交钱的时候,你让我到后面再排队去,我按你要求做了,这回明明还有货,你却说没有了,你到底想干什么嘛,是不是太欺负人了嘛?”

“没有了就是没有了,怎么啦?谁也没规定厂里的冰棍偏要卖给你。我想卖给谁就卖给谁。”收款人说完,收起账本,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春华看到再吵也没用,有气无力地将自行车推出冰棍厂大门外,顾不上有人在旁边,坐在墙角下委屈的抽泣起来。

李春华正在抽泣,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走过来。刚才李春华买冰棍受刁难的一幕被她看得清清楚楚。她蹲在李春华身边关切地询起来:“姑娘,你是不是得罪这个收钱的人了?不然的话,他怎么会这样对待你呢!”

李春华听见有人问话,一抬头,见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便如实地把昨天中午发生的事向她说了。

“你得罪了他,就不好批发到冰棍了。他是冰棍厂里的负责人,我们都知道他是个老色鬼,别说你是个小媳妇,他对有些大姑娘都敢动手动脚的。他姓肖,名字叫肖致兴,别看他动不动就眯起眼睛不住地眨巴着看人,大伙背地里都叫他“瞎眼猫”,可在这个地方,却是很吃香的角色呢。”

“那可怎么办呀?阿姨,我家确实很困难,丈夫在外面上学,需要花销,一个孩子还小,我又没有别的挣钱路子,就出来卖冰棍了。没想到做这小本生意也这么难!”李春华说完,仰起脸,求救似的看着上了年纪的妇女。

中年妇女沉吟了一下:“我老头子和他关系还不错。这样吧,你别吭气,我把我今天批发的一百多支冰棍让给你,你最好别让他知道了就行了,我以后多批发一百根,你就从我这里来拿吧,只是别让他看到了。”

听完这话,李春华立即擦了擦眼睛,连忙感激地站起来:“阿姨,谢谢您!谢谢您了,阿姨!”

中年妇女推着自行车,领着李春华来到离冰棍厂稍远的地方停下来,把自己的木箱打开,将一百多支冰棍全部让给了她。

付完钱后,因为已经耽误一些时间了,李春华便心急火燎地跑出去卖冰棍了。

毕竟经验不足。李春华忽视了一个细节,就是冰棍不能在外面**的时间太久了,否则会很快融化掉的。平时都是在冰棍车间里装箱的,不仅装得及时,而且不会**得太久。这次是在外面重新倒腾了一下,受热空气的影响,冰棍融化得很快,等到她卖出去几支后才发现,冰棍已经开始软化了。

李春华很后悔,埋怨自己办事太急躁了,早知如此,就应该把那位阿姨的箱子搬到自己的自行车上,把自己的空箱子再给她使用,这样对换一下冰棍箱子,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俗话说:“人倒霉,放屁都扎脚后跟。”李春华越是着急,冰棍化得也越快。有人来买冰棍,接过来一看,已经软绵绵的了,又将冰棍退给她。

李春华知道今天的生意是亏定了。她再也没心思高声叫卖了,也没力气再跑来跑去了,骑上自行车就往回赶。

快到三分场时,李春华感到实在太累了,看到这会儿许多人正陆续到地里去干活,她害怕被别人发现了不好解释,就坐在离三分场不远的一片红柳树下休息一会儿。

想想生活如此艰难,连做冰棍的这种小本生意也是这么费劲,李春华坐在红柳树下越想越伤心,不禁号啕大哭起来。

李春华正在哭泣,刘兰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她跟前了。李春华抬起头,看见刘兰兰的自行车已经放在自己的冰棍箱子旁边,慌忙擦了擦眼泪站起来:“兰兰,天这么热,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我听赵副场长说过几天这几个地号都要打药,要我自己过来看看先打哪块地合适。天太热了,我感到口渴,看到这边有冰棍箱子,就跑过来了,没想到是你在这里!春华姐,你什么时候开始卖冰棍啦?”

李春华简单地把自己卖冰棍的情况和昨天的遭遇向她说了一遍。

听了李春华的讲述,刘兰兰连忙问:“春华姐,你还有多少根冰棍没卖出去?”

“好像还有九十多根。”

“这样吧,我到农机房去看看有没人要买,他们都在检修机车,不在乎这点钱,我把钱先给你垫上,等卖完了再结账。”说完,刘兰兰从上衣工作服口袋里掏出一张十元钱递给李春华。

李春华抬头看了看刘兰兰,眼睛里流露出狐疑的神情。刘兰兰立即明白她的意思了,赶紧解释说:“春华姐,不要紧,冰棍卖不掉的话,还是你的,我先把钱给你,是让你别着急,他们不给别人的面子,不能不给我面子的!我会把冰棍卖掉的。”

李春华还是没有接钱,因为她知道,冰棍已经融化了,根本卖不出去,亏本是无疑的了。

刘兰兰看了看李春华那副绝望的神情,知道不好再勉强,也不管她答不答应,骑上她的自行车就向农机房奔去。

刘兰兰来到三分场农机库房大院里,听见有许多人在叮叮当当地敲打着铁器声和大声询问声,钟海涛、张大中正在保养打药机,便先拿出几支冰棍递给他们俩,然后走到姚昌盛面前笑着说:“昌盛,刚才还在叫唤热,俏皮话也一说起来没个完,这会儿我请客,请你吃根冰棍!你看我为了请客,把人家一箱子冰棍都给搬过来,算是诚心诚意的了吧?”

“哟,兰兰姐,今儿个有什么喜事啦,是不是姐夫找好啦,请我们吃根‘喜冰棍’?如果是找个很一般的,我们也不会答应哩;找了个好姐夫才请我们吃一根冰棍的话,未免也太小气了吧!”姚昌盛又开始说俏皮话了。

“就你能耍贫嘴!嘴边没毛,办事不牢。”刘兰兰愠怒地看着姚昌盛。

高大魁梧的郑长顺也跑过去接过一支,看到冰棍软绵绵的,也开玩笑起来:“兰兰,姚昌盛说你小气,看来还真没说错呢,请我们吃冰棍,还将冰棍减少了一部分,连我也要说你小气了,要不,怎么你请客,冰棍就变成这样了呢?”

“嗳,讨饭的还嫌饭稀?这么热的天,能有根冰棍吃就不错了。”调皮鬼姚昌盛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一边吃着冰棍一边又说起俏皮话来。

“嫌小了?那好,每人再增加一根!喜欢吃的还可以再增加。”刘兰兰说完,从姚昌盛开始,每人又发了一支。

尽管每人又增加一支,刘兰兰还是没能处理完箱子里的冰棍。她在箱子里扒拉了几下,看看剩下的冰棍几乎变成水了,就把张大中叫过来,两人一起把箱子卸下来,刘兰兰将里面的薄棉套拿出来使劲拎了拎,然后抖了抖。张大中不明白兰兰怎么卖起了冰棍,嗡声嗡气地问:“兰兰姐,你怎么……”

“唔,是这样,春华姐家里比较困难,想利用中午时间卖冰棍挣点钱,今天遇到了点麻烦,我帮她卖一下。你带零钱了没有?快帮我把十块换成零钱!”

“我没带那么多钱,我再去找几个人帮忙换一下吧!”

张大中很快把零钱换回来后又问:“兰兰姐,你把化掉的冰棍倒掉了,他们吃的你也不要钱,你又是帮人家卖的,收不上来钱,春华姐不是要吃亏了吗?”

刘兰兰笑了笑说:“大中,别问那么多了,你来帮我清点一下化掉的冰棍到底有多少,我来计算送给他们吃的,看看一共有多少支!”

张大中在清点着全部化掉并倒出来的冰棍小木杆,刘兰兰在计算着发出去的冰棍,两人将数字一合计,总共是九十五支。

刘兰兰对钟海涛、张大中说:“海涛,大中,我们的机车已经检修好了,剩下的就是保养机车了。你们把水箱再检查一下,没什么事的话就可以回去了。噢对啦,走之前别忘了把工具都收起来,这帮家伙,见到一只小扳手也要拿走的,我们的工具快被这帮小贼娃子们偷光了。”

“唔,知道了,我马上和海涛一起收拾。”钟海涛还没开口,张大中已经答应下来了。

李春华还在那片红柳树下焦急地等待着。看见刘兰兰悠然地骑着自行车来了,从自行车箱子分量上来看,知道刘兰兰真的把已经融化了的冰棍处理完了,连忙站起来迎上去。

刘兰兰把钱递给李春华:“春华姐,一共九十五根冰棍,九块五毛钱,你看看对不对。

李春华连连点头:“对的,对的,是九块五毛钱。兰兰,太谢谢你了。”

刘兰兰淡淡一笑:“春华姐,快回去歇歇吧,一会儿你还要下地去干活呢!我也该回去准备一下了,明天还到地里去打药呢!”

有了第一次融化冰棍事件的教训,李春华多了个心眼,再去批发冰棍的时候,她就直接和那位阿姨调换了一下箱子,这样冰棍就不会化掉了。

这天中午,李春华来到南山农场七分场,这地方离批发冰棍的地方不是很远。她想换一个农场卖一次试试看,她觉得总在五一农场卖,容易被熟人发现。她倒不是嫌卖冰棍被熟人发现了,是件很丢人的事,而是害怕被熟人特别是让三分场的人发现了,会让他们说三道四的。

看到这个单位占地面积比较大,职工的住房也比较整齐,卫生也很干净,李春华心头一喜,这么大一个单位,居住的人口应该比较多,冰棍应该卖得更快些,于是便高声叫卖起来。

李春华在大声地叫卖着,旁边已经有几个人在买冰棍了,李春华将头上的草帽往上推了推,一边低头取冰棍一边收钱。一个穿着时髦的女人走出来,手里攥着一把零钱在旁边等待着。轮到她买时,李春华随口问:“你要几支?”一抬头,看见是自己老乡汪本芝,吃了一惊。汪本芝也一眼认出了她,连忙问:“咦,是你,春华,你怎么干起这生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