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临时政府的难处,当然不是章太炎所能理解的,不过他提出的这些问题也确实是个问题。南京临时政府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这一点在章太炎确实有了明确判断,他不愿接受孙中山的聘任,其根本原因或许就在这里。
章太炎不看好南京临时政府,并不是出于感情方面的原因,也不是因为他与革命党人过去的矛盾,而是因为他在当时所接触的人,所获得的信息,都使他确认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不是孙中山,而是袁世凯。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三年前因故被开缺回籍,由于那个时候正值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在一天之内相继大行,又由于接替两宫主持朝政的是光绪帝的弟弟摄政王载沣,特别是因为1898年政治逆转时告密不告密的传闻一直纷纷扬扬,袁世凯在故里隐居的三年中一直带有相当神秘的色彩,谁也搞不懂这个正值盛年的老政治家在下野的日子里在想着什么。
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袁世凯
悠闲的退隐生活肯定没有阻止住袁世凯的思考,政治上的敏感性使他对朝廷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了如指掌。所以当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的判断和抉择一环扣一环,在后人看来简直就是设计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10月14日,朝廷紧急征调赋闲休养的袁世凯出任湖广总督,节制该省军队及各路援军。袁世凯在几度请辞后还是接受了朝廷的征调。21日,袁世凯开始调兵布将,至10月下旬,冯国璋的第一军和段祺瑞的第二军都相继抵达武昌前线,与黎元洪、黄兴统领的武昌义军隔江相望。如果袁世凯此时痛下决心,清军完全有可能踏平武昌三镇,恢复秩序。
问题在于,武昌起义爆发后不过一个星期,列强就宣布民军为交战团,各国严守中立。这个严守中立实际上将清政府推到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原本可以作为叛军、会匪进行剿灭的,现在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所欲为。而且,由于列强的态度发生如此变化,实际上又鼓励了各省仿效武昌起义,相继宜布独立,宣布光复。
袁世凯大军压境,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平定暴乱了,同时由于武昌和相继独立的各省对清廷都有一个基本的政治期待,就是加快先前已经答应而迟迟没有兑现的政治改革,而这一点大约也是袁世凯和北洋诸将领的真诚期待,所以他对南方各省义军也就抱有一分同情,大约也就是后来人所说,袁世凯有拿南方去压清廷的意思了。
适度的压力确实对清廷有很大触动。10月30日,朝廷以皇帝的名义下诏罪己,宣布开放党禁,宣布将宪法条文提交资政院讨论;稍后,清廷解散皇族内阁,宣布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重组政府。11月3日,清廷颁布《宪法十九信条》,理论上实现了先前数年想实现而不曾实现的君主立宪制。应该说,清廷对武昌起义及各省压力作出了积极回应,在政治改革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一切似乎都晚了,清廷的让步并没有赢得各省同情,各省独立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11月9日,黎元洪通电独立各省派代表前往武昌筹组临时政府,这实际上是与清廷分庭抗礼,南北对峙局面大致形成。
同一天,南方战时总司令黄兴致函袁世凯,衷心期待袁世凯能够顺应民情、顺应大局,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南北各省必定拱手听命。
南北对峙的局面已经形成了,对袁世凯和清政府来说,硬打当然也是一条出路,但风险大,胜算少,于是南北和谈成为惟一选择。
强势或得势的南方在谈判底线上丝毫不让,早已不再满足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以为国体不必讨论不可讨论,必须实行民主共和,可谈判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你袁世凯如果反正,可望被举为大总统。在此前后,黎元洪和尚在国外的孙中山也都认为袁世凯是合适的大总统人选。
“非袁莫属”成为各方基本共识,按照这个共识,南北双方进行了艰难谈判,障碍主要还在政体究竟如何确认,北方坚持无论如何应该召集一次临时国会,就国体实行共和还是实行君主立宪,举行公决。
参加选举大总统会议的各省代表合影
北方的犹豫彷徨使南方各省很不耐烦,为了促动北方早作决定,不要对君主立宪再存幻想,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在同盟会的主导下,于12月26日决定成立临时政府,选举刚刚回国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以此刺激袁世凯尽快逼退清廷,结束国体争论,实行民主共和,孙中山答应一旦清帝宣布退位即辞职,虚位以待袁世凯。
章太炎并没有参加同盟会决定成立临时政府的会议,但他是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代表。不过,章太炎认为,都督府代表不系国民,不当有选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因此力辞代表,好像并没有出席12月26日的选举会。
而且,章太炎还认为,当此天寒地冻之际,南方军队确实很难北伐,很难用武力迫使清廷屈服。在此情形下,与北方议和,通过谈判达到推翻清廷的政治目的,当然也是可以的。只是章太炎始终坚持他过去曾与孙中山达成的共识,本以破坏相期,不敢以建树相许。换言之,推翻清廷是他们那一代人的使命,功成身退,也是一个必然选择。所以章太炎并不赞成临时政府还要选举什么临时大总统,而是主张推举一个大元帅就够了,至于大总统,应该虚位以待北方之英。
有章太炎同样想法的在南方也为数不少。但孙中山和他周围的一些人并不这样想。孙中山认为,要选举,就选举大总统,不必选大元帅。因为大元帅的名称,在外国并不是国家元首,没有办法以大元帅的名义办外交。至于各方代表要求将大总统一职暂时留给袁世凯,孙中山的答复是,只要他袁世凯真心拥护共和,我就让他。
孙中山的想法和说法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但在章太炎看来,孙中山的这些做法和临时政府的一些举措,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当孙中山醒悟过来要聘请章太炎为枢密顾问时,章太炎坦然敬谢不敏,不愿合作。其实,章太炎此时已通过赵凤昌、张謇等各方面关系和袁世凯建立了联系,而且他像当时许多政治家名流一样,发自内心认为就是一个“非袁莫属”。所以在稍后的建都之争中,章太炎坚定地站在孙中山和临时政府对立面,认为从战略格局,从文化背景看,北京都是惟一选择。章太炎还认为,既然将大总统让给了袁世凯,袁世凯既然成为大总统,那么就应该给大总统充分信任,不应该以什么调虎离山之类的雕虫小技去折腾大总统为难大总统。就算袁世凯真的到南京就职,谁有把握说他一定就会坚持共和,坚持你同盟会的那些主张呢?
章太炎的思想倾向是当时国内知识界一个具有共性的主张。清帝退位,重建统一后,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央政权,是一个弱势的松散的联盟,还是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呢?鉴于俄国正在策动外蒙独立,日本正在加强在东北地区的活动,几乎所有负责任的政党、个人都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这是章太炎此时政治构想的大前提。
坐而言起而行,是章太炎的人生特色。当他意识到袁世凯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时,他便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他、支持他。1912年3月1日,章太炎以中华民国联合会会长的身份发布一个通告,宣布与预备立宪公会合并组建统一党,宗旨为统一全国建设,强固中央政府,促进完美共和政治。第二天,召开改党会议,章太炎的主题演讲强调统一党不取急躁,不重保守,惟以稳健为第一要义。他在稍后发布的《统一党宣言书》,更强调本党集革命、宪政、中立诸党而成,无故无新,惟善是与。只求主义不涉危险,立论不近偏枯,行事不趋狂暴,在官不闻贪佞。
在统一党成立会议上,经投票选举章太炎、程德全、张謇、熊希龄、宋教仁5人为理事;汤寿潜、赵凤昌、唐文治、陈荣昌、邓实、应德闳、王清穆、叶景葵、庄蕴宽、蒋尊簋、唐绍仪、汤化龙、温宗尧13人为参事;黄云鹏、林长民、孟森、章驾时等为干事。从人事构成看,统一党显然是接近于袁世凯的“总统党”,是袁大总统手中可以凭借的重要力量。
章太炎和统一党坚定地站在袁世凯方面,而同盟会在不得不将政权移交给袁世凯的时候,便急于制定一个专门约束袁世凯权力的《临时约法》,不仅大幅度削弱大总统的权限,而且因人而异改变政府体制,由孙中山时的总统制改变袁世凯时的内阁副署制,这就为后来的政治变故留下了契机。
对于孙中山、同盟会的这些约束制度,章太炎认为没有必要,甚至认为同盟会那些人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以他在主编的《大共和日报》上一再发表否认《临时约法》的文章,指责参议院只不过是各省都督府说指派,既非民选,就没有资格代表国民行使主权制定约法,强行因人而异制定的什么《临时约法》不过是以揽权猜忌之心,制定一部荒谬抵触的法律而已。章太炎的意思很明白,既然已经推举袁世凯当大总统,既然袁世凯已经郑重宣誓效忠共和,你还这样像防贼一样的防着人家,这不是让国家元首没有面子,丧失威权,无法有效履行职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