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西游记》中最气势磅礴的妖魔王国,当属青狮、白象、大鹏三大魔王构筑的狮驼国无疑。然而这只是一个和红孩儿类似的伎俩,只不过别人己经用过的不能再重复,如来这次的阵仗搞得更大,诚邀整个佛界共同见证他舅喜获正果。老鼠精也说自己是李天王的家属,既然所谓私臣是皇帝的私人关系,那私臣的家属呢?家属的家属呢?
26.1气势镑礴的妖魔王国
取经团终于从可怕的壬寅宫变中走了出来,不过立即又步入一个更可怕的妖魔王国!太白金星主动守候在狮驼岭示警,这在取经路上异常罕见。但这也说明某些神仙非常清楚这伙妖魔的情况,只是不打算收伏,甚至都没向天庭报告,现在就是要取经团你们自己解决。
猪八戒去向太白金星变的老者咨询,听闻此处是八百里狮驼岭,内有一个狮驼洞,有三个魔头、四万七八千小妖,而且都是有名字带牌儿的,分工细密,组织完善,当即被“唬出屎来了!”孙悟空认为太白金星夸大其词,入洞去侦查,还把妖魔戏耍了一番。而且他在洞口见了妖怪训练的阵法整齐,反应竟是“这大圣心中暗喜道:‘李长庚(太白金星)之言,真是不妄!”’他知道这伙妖怪很正规,不是野妖怪。而且这么大的规模天庭也不管,说明是有关系有背景的人设的卡,如果真来刁难取经团没准儿还是有求于俺老孙一事实确也如此。只是听说大鹏有个阴阳二气瓶,能将人一时三刻化为脓水,稍微有点担心。
这个瓶确实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孙悟空入洞侦查被大鹏识破,捆起来放入瓶中,刚开始不说话,任何反应都没有。谁知这瓶装的声控开关,不说话没事,一闻得人言便放出龙、蛇、火攻击。孙悟空百般应付,不一会儿居然脚踝都烧软了,只怕确有性命之忧!这时,观音给的三根救命毫毛终于发挥了作用!猴子全身的毛都己软熟,唯独这三根还硬枪,连忙将其变作金刚钻,钻穿了瓶底逃得性命。这瓶儿本来“内有七宝八卦、二十四气,要三十六人,按天圼之数,才抬得动。”现在泄了阴阳二气,顿时成了废物。
这法宝威力倒是不小,但缺陷也多,一则没有主动攻击方式,二则过于笨重,有点像68吨的T-U构型热核弹头,其实没有实战能力,有人分析这是太上老君炼器的次品,被大鹏捡了来。这瓶儿也暗喻了官场上的一个潜规则:祸从口出。只要您别开口,什么事都没有,一开口得罪了人便遭打击报复,所以官场上练就了无数噤声不言的人。成化年间政治晦暗,高层被蔑称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鄙夷他们钳口不言的状态。不过就算在这种环境下失口获罪,万贵妃的三根救命毫毛也还能救你一救,说到底还是权力主宰一切。
孙悟空逃得性命,回去见了师父,说明这是一场超大规模战役,再次强调了他的军事指挥权,令沙僧留下保护师父,他率八戒前去搦战,三大魔王依次接战。他们先大战降服了老魔青狮,同意送唐僧过山。二魔白象却又不服,于途中设计偷袭,一度生擒八戒。孙悟空将八戒救出后又一番大战,用很多驯象的技艺降服了白象,“呆子举钯柄,走一步,打一下,行者牵着鼻子,就似两个象奴,牵至坡下。”这段描写颇有意思,明代御马监本职是驯养皇家礼仪用的驼马,设有马房、驼房、象房等。正德帝还建了一个豹房,传说甚至养过狮、虎等大型猫科豹属动物。马、驼自不必说,明皇室还爱用大象来承担一些礼仪,所以御马监也传承了很多象奴技艺。另一方面,御马监人手不足,遇到大型场合也需从锦衣卫甚至军队借一些仪仗人员。大象主要产自南亚,明代又引进了非洲象,均由海军走水路送至北京。所以这里信笔来一段御马监小太监和海军元帅联手驯象的小插曲,应该是李春芳这个江南人到了北京开的眼界,收入了写作素材。
老魔、二魔心悦诚服,愿送取经团过山,三魔却又不服,定计送取经团过狮驼岭,到狮驼国时再行擒拿。孙悟空升空侦查狮驼国,“见城池把他吓了一跌,挣挫不起。”原来太白金星说狮驼岭有四万七八千妖怪都是谦虚,老魔、二魔再厉害也是按妖怪的规矩在山里作怪,三魔完全霸占了一个人类国度,将全国人吃光,如今国中全是妖魔!而且豺狼虎豹们在这妖魔国度安居乐业,井井有条,天庭完全不管。“那大圣正当悚惧,只听得耳后风响,急回头观看,原来是三魔双手举一柄画杆方天戟,往大圣头上打来。”小妖己抓了唐僧去,三个魔头与三个徒弟捉对厮杀,最终技高一筹,将师徒四人都抓进狮驼国宝殿。
魔头畅谈吃唐僧肉的讲究,总之就是不能急着吃,要慢慢整治。吴闲云认为他们很专业,甚至引申出大鹏是佛教高层,所以知道佛教五百年来靠吃唐僧肉渡劫的奥秘。其实正如前文所说,唐僧肉没什么神奇功效,他们这样无非是更合理地拖延时间而己。果然,他们像黄眉老怪一样,将师徒四人放在蒸格上便自顾去睡觉。拖戏男北海龙王敖顺又来了,他变作一条冷龙,护住锅底(可见他自己才是冷龙,当时羊力大仙是召唤他,而不是在茅山炼制的)。孙悟空趁夜解放了师父、师弟,而且这一次他又说不能急着逃命不要行李,蹑手蹑脚去把马匹、行李偷了出来,但这一次没有惊醒妖魔,连看蒸格的小妖都保障了睡眠质量。
那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当然只有魔头自己醒来咯!三个魔头不约而同醒来,凭空就说“走了唐僧”。小妖赶紧去看,果是走了。妖魔大举来抓,只走脱悟空一个,师父、师弟依然抓回。看来还是这帮妖怪训练有素,东宫那帮没经过实战锻炼的雏儿就是嫩得多。
魔头依然不吃唐僧,只是放谣言说等不得蒸,夹生吃了。孙悟空听信了谣言,大哭一阵后跑去找如来要个说法。到了灵山,守门的四大金刚喝道:“这里比南天门不同,教你进去出来,两边乱走!咄!还不靠开!”嘿嘿,有趣。国门可以随便进出,私苑反倒如此严格。有些人完全搞乱了国法礼制和私人关系,可以想象他们在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方面又是如何处置?
如来听完孙悟空哭诉,刚答了一句:“你且休恨,那妖精我认得他。”就等你这句!孙悟空“猛然失声道:‘如来!我听见人讲说,那妖精与你有亲哩。”’如来也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连忙喝止:“这个刁猢狲!怎么个妖精与我有亲?”如来本意只是说这妖精我认识,你别太狠,谁知被刁猢狲逮住了把柄,只好供出是他什么亲戚。原来老魔、二魔是文殊、普贤坐骑,金翅大鹏雕是如来干娘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的弟弟,也就是他娘舅。这佛母整本书没露过脸,弟弟、儿女惹的祸却不少。这是后宫私臣自带属性,私臣本人在皇帝身边,或许还相对收敛,他的家属衙内在民间横行霸道起来,往往更加残暴无束。孙悟空现在也老练多了,其实三个魔头以动物形态出现,己经将身份透露给他,但他也不敞口乱说,而是逮住如来一次说漏嘴,顺势逼他承认是自己的亲戚犯罪。
如来点起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并请过去、未来两尊佛和文殊、普贤二菩萨随行,堪称倾巢出动。青狮、白象见了主人,立即现原形回到主公**,大鹏依然不服,还要继续追打悟空。其实现在大鹏被灵山全明星阵容团团围困,己穷途末路,如来一声令下,瞬间可将他轰杀至渣。但佛爷又怎会这样对待自己的舅舅呢?如来把自己的头变成一块鲜肉,大鹏嘴馋来叼,被如来用手一指,使大法力困住了他。舅舅被困急,呵斥外甥。外甥修养比观音姐姐还好,说你在这儿只能犯罪,跟我去,还能加官进爵。舅舅说出为何不去他那里当菩萨的缘故,原来是嫌西天吃素,太过贫苦,还撂了句狠话:“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外甥忙好言相劝,说“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大鹏才勉强给个面子皈依,做了佛祖驾前火焰护法。可见也是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嘛。
西天取经就是因为如来管不了最富裕的南赡部洲,才挖空心思搞的一场戏,这里却大言不惭地说“我管四大部洲”,俨然全天下的肥缺任他支配,正如大闹天宫时口一张便对猴子说他能决定谁当玉帝。这种领导就是善于夸大神通,让人觉得跟了他啥肥缺都能捞到。他这话不仅仅是说给大鹏,更是说给所有人听,提前宣示一统天下的愿景,勾动所有人的贪念,萌生跟着自己混的念头。
26.2大鹏为何将天赋带到狮驼岭
很多人想不通,狮驼岭三大魔王中,金翅大鹏雕为何甘当老幺。
论身份地位,老魔、二魔是文殊、普贤的坐骑,而三魔却是如来的舅舅,跟两位哥哥简直是有阶级鸿沟。太白金星说:“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常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其实细看他的关系网倒不是高层,只是诸如佛教的五百罗汉、道教的星曜、阎王这个级别的中层,不过寻常妖怪都是被城管执法小队临聘人员撵得满街跑的级别,能听说过中层的名字己经很了不起了,何况认识。
论本事,大鹏更在哥哥之上。三对三时,青狮对八戒,白象对沙僧,大鹏对悟空,这显然不是田忌赛马,而是双方切实的战力评估。而且以往孙悟空打不过至少能跑,筋斗云很少有人追得上。但这大鹏号称“云程万里鹏”,掮一翅就有九万里,掮两翅就能赶上猴子。所以这次是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了,这样的妖魔在《西游记》中恐怕绝无仅有。更重要的是大鹏那种藐视权威的桀骜风姿,明明己经被擒,还当着全佛教的面,喝得如来连连放软,就算齐天大圣的巅峰也不过如此啊!所以大家就更想不通他为何甘居人下,敬陪末座了。
按小钻风的情报,最初只有青狮、白象是狮驼岭的山大王,而大鹏五百年前就占据了狮驼国,近年来打探到唐僧取经的情报,但怕一人战不过孙悟空,才上山找二位哥哥合伙。若说先来后到,他确实应该当小弟。但狮驼国的国力远在狮驼岭之上,就算要合伙,也应该是大鹏招安青狮、白象才对。就像美国觉得竞争不过苏联,所以拉了个北约,但北约也是以美国为核心,拉其它小国入伙,而不是美国屁颠屁颠地跑去认英法德当哥哥,所以大鹏为了扩充实力就甘当小弟依然说不通。
那他到底图个啥?其实也无非就是想借取经的机会在体制内混个正果而己,只不过被红孩儿抢了先,他不好依样画瓢,所以才被迫更费周折。大鹏虽然占据了一个偌大的狮驼国,吃尽一国老少,堪称妖界翘楚,但他的发展模式显然不可持续。你把一国人吃尽了,然后吃什么呢?狮驼国虽然建成一个气势磅礴的妖魔王国,但最基本的资源一人肉己然耗尽,其实己经维持不下去了,所以他只好去找姐姐帮忙:“呐,老姐!你儿子那么厉害,快让他给老舅谋个出路啊!”
佛母:“唉,弟呀!人家背景再硬的妖怪也只是做山大王,你跑去吃尽一国人,公然在国都里做妖!要不是神仙们都顾忌在你外甥背后捅刀子的嫌疑,没秉报玉帝,你那什么狮驼国早就被天庭剿灭啦!你现在还要给人家添麻烦,合适吗?”
大鹏:“少他妈废话!还当我是亲弟弟吗?这算啥麻烦,人家刘瑾、魏忠贤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荫公诰侯,他呢?”
佛母拧个苦瓜脸:“哎哟,我当你是亲爹行了吧!现在还是唐朝,别总拿明朝的死太监说事儿行不?”
大鹏:“哼!舅舅不管,死心塌地地给他那什么狗屁徒弟金蝉子谋正果,有一小半心思放家里也好呀!对了,这金蝉子不是正在搞什么取经吗?老子去把他抓来,看他还管不管老舅!”
佛母吓得屏都开了,赶紧找到如来:“儿呐!你就帮帮你舅吧,算干娘求你啦!”
如来长吁短叹:“唉,也是我照顾家里人不周。不过说真的,他想借取经谋个正果这主意不错,取经可是玉帝老儿的大事,咱家己经趁机向他要了不少东西。嘿嘿,就顺便让他再把舅舅的工作解决了也不错呀!嗳!动作还得快点,要是让太上老君那个牛鼻子老道抢先这样做了,咱家也不好让人笑我偷学。”
这时文殊、普贤进来报告:“秉报佛祖,太上老君借取经的机会,让观音菩萨给他私生子红孩儿解决了个善财童子的果位哟!”
如来大怒:“妈的!还是被牛鼻子抢了先!万贞——哦不,观音这婆娘倒是会做人情,连小牛鼻子都收。哼,你俩过来,好好合计合计。”
文殊:“秉报佛祖,吾有一计,可为舅爷爷谋成正果!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只是此法过于复杂,容易穿帮,到时候玉帝老儿认不认就只能求菩萨保佑啦!”
四位聚拢合十,齐声祷祝:“南无大慈大悲观世……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
《西游记》设定孔雀、大鹏是万羽之长凤凰所生的一对儿女,那大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男,孔雀就是传说中的扶弟魔,这种姐弟溺爱有时比对私生子的溺爱还要严重。扶弟魔去找如来办凤凰男的事,如来本想:“关我舅子事。”转念一想,嗳!还真就是关我舅子事!红孩儿也无非是在一个贫瘠山涧当当山大王,大鹏这种公然占据一个人界国度的做法,不光是《西游记》,在任何神魔小说中都罕见!这正是出于扶弟魔对凤凰男无原则的帮扶,所以大家以后相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细看如来为大鹏解决正果的做法,其实和红孩儿的技术路线完全一致,只是为了以示区别,更费心思地包装了更多过场动画而己。不但需要青狮、白象来帮忙演演大哥,连过去佛、未来佛、文殊、普贤、五百罗汉、三千揭谛都来捧场当临时演员,无非是为了把戏做足。最终,青狮、白象回去继续当坐骑,大鹏却得了如来驾前火焰护法之职。第八十六回孙悟空训斥南山大王(花豹精)时提到一句:“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似指大鹏的席位比如来更高。
至于大鹏当年吃尽一国凡人的罪孽,再也无人提起了,估计佛教内部是把账算在他两位哥哥头上的,他只是从犯,不严重,不严重。乌巢禅师向唐僧预告西行路时有一段:“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应该便是描述狮驼国,但他只说“狮象尽称王”,不提半个“鹏”字,显然是佛教集团当时就己经拟定了报告,将狮驼国这摊子事儿全算在狮、象头上,不影响大鹏的仕途,或许这才是大鹏不招安青狮、白象到狮驼国,反而将天赋带到狮驼岭的真正原因吧!
26.3老鼠精说我也是家属
既然眼见红孩儿、大鹏相继获得正果,自然还有人打这个主意,取经团遇到一个山寨大王,她的手段集过往妖魔之大成,但细看全是山寨,毫无创新,所以最后也没能捞得便宜去。
取经团来到一片黑森森的原始森林,唐僧听得有人呼救,过去一看,是个女子被绑在树上,半截身子被埋在土里,这姿势透露了她的真实身份一半截观音,其实是个金鼻白毛老鼠精。半截观音向唐僧呼救,编造家人遇到强盗,被抢光了绑在这儿。这不完全抄袭人家红孩儿的说辞吗?不过红孩儿变个七岁小孩儿,她变个美艳女子。姐,这招真的己经用滥了—好吧,对唐师父还是挺管用。
救出她来,唐僧又说女子脚小不能走路,要徒弟背她。这第几次了?不过他这次不要孙悟空背,转要猪八戒背。您这是为了显示略有创新精神,不完全是山寨?取经团带着女子走了二三十里,来到一座镇海禅林寺借宿。唐僧生病住了三天,女妖每夜都偷吃两个小和尚,一共吃了六个。后来孙悟空变成小和尚戳穿了她,动起手来,不意被她摄了唐僧去。此妖抓唐僧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吃,而是配合取元阳。三个徒弟去营救,这女妖本领倒也稀松,就是老鼠会打洞,在陷空山无底洞建设了一个庞大的鼠与地下城。孙悟空每次进去也找不到人,不料找到一个供桌,供奉着“尊父李天王之位,,“尊兄哪吒三太子位”。
孙悟空见是熟人家属,便不再追打,直接上天告御状。李天王大怒,痛斥孙悟空诬告,因为他三个儿子都有正经工作,另有一个七岁女儿,都不可能下界为妖。他气得用缚妖索将孙悟空捆住,还拿出砍妖刀要砍猴头。哪吒急忙用斩腰剑架住砍妖刀,反倒把李天王吓了一跳,以为他要弑父,连忙将如来赐的黄金宝塔托在手中,才细细听他说来。这里作者岔开讲了一下李天王的家事。
托塔天王李靖及其子哪吒三太子,也算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不过他家流传的事迹更多以《封神演义》为主,和《西游记》有较大出入。《封神演义》写李靖本是殷商陈塘关总兵,有三个儿子金吒、木吒、哪吒。哪吒实为女娲娘娘护法童子灵珠子转世,所以天赋神通,幼时下海洗澡,杀了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并在天宫阻截上访户龙王敖光,将其痛殴。龙宫大兴索仇,哪吒为了不连累父母,自戕谢罪。其师太乙真人用莲花化身,收其魂魄复活。后李家归属武周伐纣,功成道教神仙。燃灯道人(佛教的过去佛燃灯古佛)赐李靖一座七宝玲珑塔,用于镇压变作妲己的九尾狐,故称托塔李天王。
但在《西游记》中,哪吒的事迹就没这么感人了。《西游记》并未交代李家的详细来历,只说李天王长子金吒,做如来前部护法;二子木叉,做观音护法,法名惠岸行者。这个三子哪吒,同样有下海洗澡的情节,但祸事远没有杀了龙太子那么大,只是踏倒水晶宫,捉住蚊龙要抽筋。注意,捉的只是普通蚊龙,不是龙太子,而且也只是要抽,尚未实施,龙宫也并未来寻仇。但“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怒而用刀割肉剔骨,还了父精母血,魂魄跑去西方极乐世界告佛。如来以碧藕为骨,荷叶为衣,收其魂魄复活。后来哪吒收降九十六洞妖魔,成为佛教大将,来弑父报仇。李天王求告如来,如来“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所以这两父子心存芥蒂,甚至担心对方有杀身之念。哪吒神通高,但李天王有佛赐的宝塔镇压儿子,这种父子关系在中国人看来可谓扎心。
在《西游记》中,李天王家是典型的佛教神仙,为何市面上普遍误解他家是道教的国防部长呢?其一是《封神演义》设定他家是道教神仙,仅就哪吒一家的事迹而言,《封神演义》的影响比《西游记》更大;其二则是众多读者对《西游记》中天庭、道教、佛教的关系理解有误,认为李家在天庭任职,所以便是道教神仙;其三可能是李天王的形象糅合了唐代名将李靖,历史上的李靖便官至卫国公、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
其实在《西游记》中,李天王的工作是天宫卫戍部队,御马监的真相一章我们讲过,明朝的禁宫卫戍是皇帝私兵,不是正规明军,李天王的几个儿子都在佛祖、菩萨手下供职,所以李家是典型的内宫私臣而非外朝文官,这自然是佛教而非道教神仙。不过如来、观音收了李天王前两个儿子任职,偏偏将关系最恶劣的那个留在他身边,甚至让两父子随时担心对方杀自己,这便是私臣头子分化瓦解,在下属中制造矛盾对立的卑鄙权谋手腕了。
不过这一次哪吒倒不是想弑父报仇,而是解释了这个老鼠精确实是李天王的干女儿。原来她三百年前成精,在灵山偷吃了佛祖的香花宝烛,所以号称半截观音,下界为妖又名地涌夫人。当年如来差李天王父子天兵捉拿了偷吃的妖精,本该打死,如来却铙了她一命。这估计是由于李天王父子求情,所以老鼠精感天王父子恩情,认作干爹、干哥哥,设牌位供奉。不过显然李天王没把她当回事儿,以至于忘了个干净,甚至牌位摆在眼前都完全想不起,直到哪吒作证才信。李天王当即认错,急请旨下凡去助孙悟空降妖,很快抓住老鼠精。结果呢?给她弄个善财童子还是火焰护法?想得美!哪吒捆了她,带回去问罪,“老怪也少不得吃场苦楚。”
应该说老鼠精亦步亦趋地模仿红孩儿、大鹏,并且略去了侮辱神仙的一环,为何结果迥异?我想她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1)她的背景远不如红孩儿、大鹏硬。李天王的能量还不足以和太上老君、如来佛祖相提并论;
2)她和“背景”的关系也不及红孩儿、大鹏亲密。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的儿子,大鹏是如
来的舅舅,她却只是单方面认的一个干女儿,连李天王都不记得她了,这让领导怎么帮你?混私臣圈子,不管什么关系,常走动很重要;
3)她的事不幸捅到了玉帝面前。哪吒说:“这是玉旨来拿你,不当小可。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当然,这本质上还是关系太软,大鹏作的恶比她严重多了,愣是没捅到玉帝面前,连乌巢禅师都帮着打掩护。
说到底,老鼠精千错万错,最终错在关系不够硬。到此就要说说在《西游记》的设定中,李天王到底是个什么角色?
有些分析说李天王是天庭的国防部长,这简直太高看他了。国防部长,那就是明朝的兵部尚书?要知道明代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于谦也就才当到兵部尚书(不过彼时尚未形成完善的内阁制,尚书己是文官极致)。而且尚书是典型的文官,不是武夫。宋明以来推行文官掌兵,兵部尚书这个职位是清流文官的上品,绝无旁落之理。李天王多次带兵打仗,其实都是带的天宫卫戍,不是对外的野战军,相当于明朝锦衣卫或御马监辖下的腾骧四卫、勇士、旗军等皇帝私兵而非正规明军,《西游记》中出现过的正规军有且仅有猪八戒一人。按天庭神仙的设定,大致三清是内阁大学士,四帝是六部尚书,李天王虽算得上核心私臣,但在四帝面前还不够看,他只是个私兵体系中的将领而己。
那李天王具体算玉帝私兵体系中的什么角色呢?首先,他肯定够不上锦衣卫一把手这个级别;其次,他也不像是御马监的太监。玉帝私兵中比较明确的是四大天王,显然是腾骧四卫的指挥使,但若说李天王是他们的领班就不太符合明军的编制思路了。腾骧四卫是四个相对独立的卫所,其上并没有一个都指挥使统领,而是分别直辖于御马监。就像五军都督府是五个相对独立的督府,理论上统领它们的大都督不实授,五府分别直辖于皇帝(实质上是内阁)。事实上,“托塔天王”这个名号和佛教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天王)是重叠的。在佛经中,毗沙门天王就是四大天王的领班,而且唐宋对天王的信仰集中于毗沙门天王,而不包括另三位。
传说唐玄宗天宝年间,有一次西凉城被蕃军围攻,不空三藏法师念经诵佛,毗沙门天王在空中出现,放出一批金鼠,咬断了敌军弓弦,唐军得以获胜。唐玄宗(李隆基)得报大喜,赦令以后军营中都要建一个天王堂,供奉毗沙门天王。唐宋一直保持了这个传统,《水浒传》林冲雪夜上梁山前,就是住在河北禁军沧州草料场的天王堂中。同时,毗沙门天王是印度教和早期佛教的财神,手持黄金宝塔,所以唐宋毗沙门天王的形象是手持黄金宝塔,带有金鼠。看来印度人不忌讳“硕鼠”这种说法,财神公然养鼠。后来中国人觉得不太对劲,至明末《封神演义》,托塔天王从四大天王中独立出来,剩下的那位毗沙门天王沦为四大天王之末,四大天王的形象定格为分别手持琵琶、宝剑、灵蛇、伞和银鼠。汉传佛寺也受此影响,其实己经偏离佛教原典很远了。
托塔天王李靖可以肯定是天宫卫戍部队的高级将领,地位可能在四大天王之上,和御马监关系密切,也和老鼠有极大渊源。但在长期的流传演变中,托塔天王和原本毗沙门天王的重要伙伴一鼠渐渐失去了联系,或许这就是作者写李天王忘了小老鼠的灵感吧?
26.4私臣家属的失控滥封
作者花了不少笔墨写私臣的家属待遇问题,本来明朝有完善的荫官制度,但随着私臣权力膨胀以及法度废弛,这个问题逐渐失控。
功臣荫及子孙本是一种优秀的制度设计,但荫及的名额须有法度控制,否则便成暴政。明代第一次出现私臣名额大规模失控是成化帝绕开选官制度,直接授了上千名官职,称“传奉官”,主要授予万贵妃及其座下太监、宫女的亲属。成化二十一年(1485),首相商辂率内阁、九卿(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九个部门的长官)、六科给事中(专管奏事的言官)、十三道监察御史联名进谏,极论传奉官之弊。成化帝有所省悟,同意停止错误做法,并裁撤了之前滥授的传奉官。
第二次当属嘉靖朝陆炳当红时期,锦衣卫由一个理论上编制5600兵的卫所,扩充为至少六万名堂上官、十几万兵员的庞大组织。在锦衣卫的带动下,另几个荫官衙门尚宝司、中书科、上林苑监也出现了恶性膨胀。
有意思的是,刘瑾当权时期并没有出现滥封荫官的情况,这个底线他偏偏守住了。但魏忠贤掀起第二波阉党行情时,滥封家属的问题彻底失控。就拿他本人来说,天启二年(1622),魏忠贤刚刚得宠,其叔魏志德授都督佥事(正二品武职),外甥傅应星授左都督(正一品),侄魏良卿授锦衣指挥佥事(正四品),署南镇抚司。之后随着不断“立功”,荫及的范围和程度都不断加大,天启六年(1626)半年间,魏忠贤家族就获荫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四人、指挥同知(从三品)三人、指挥佥事(正四品)一人。至天启七年(1627),魏家己累计有十七人荫及锦衣卫指挥使,同知、佥事、镇抚使不可胜数。他的族孙魏希孔、魏希孟、魏希尧、魏希舜、魏鹏程,以及一大帮姻亲均官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高级军职。侄子魏良栋、侄孙魏鹏翼尚在襁褓之中,竟己得授太师、少师!最亲信的侄子魏良卿初任锦衣指挥佥事,五年间屡封肃宁侯、宁国公,后来甚至代天子主持祭祀。魏忠贤本人的家属如此滥封,其座下的太监、宫妃可想而知。
私臣给家属额外荫官的方法主要是叙功。理论上功勋是比科考更高贵的得官路径,但叙功这种方式毕竟比考试主观得多。选官方式越客观严格对平民越有利,越主观灵活对权贵越有利。早年大家都有底线,随着时光的侵蚀,标准越来越“灵活”直至失控。阉党分子向魏忠贤邀宠的手段就是冒功,把很小一件事说成魏忠贤的大功,奏请朝廷封赏。修成一座宫殿,说成魏忠贤的功,这还勉强说得过去。后来边镇修成一座堡垒,也说成远在北京的魏忠贤主功;抓住一个间谍,也是深宫里的魏忠贤的功;编成一部书,也是文盲魏忠贤的功......
归功于权臣是奸党邀宠的一大法宝,比如你干成某件小事,本来正常论功可官升一级,但只要你归功于魏忠贤,他拿到手可以让自己的子侄官升五级,你也可以官升三级。这似乎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所以阉党纷纷钻营献功,由是封赏泛滥。论功行赏本来理所当然,但任何无规则、无边界、无约束条件的所谓制度,最终都只能走向发散。你和魏忠贤的子侄都额外多升了官,国家和人民就増添了额外的负担,更是让那些真正的功臣寒心,所以这并不是帕累托最优,而是对社会的严重侵蚀。
其实叙功都还算是比较高端的理由,像红孩儿、大鹏这些人根本连功都没有,装一个投降的过场,就杀人放火受招安了。至于老鼠精这种还没成功的更是数不胜数,这代表了这种机制冒头后,全社会形成钻营幸进的风尚,这样一个社会必将走向沉沦。很多人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认为世袭藩王制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藩王开枝散叶,到明末成了一个庞大群体,国家要负担沉重的藩王俸禄,所以筹不够赈灾款,甚至连镇压起义的军费都筹不够。其实这种印象不是很准确。
明代不继位的皇子可封藩王,但藩王也仅有嫡长子一人可以世袭这个王爵,其余子侄不能像西方封建领主那样获封较低的公、侯爵位,所以不存在开枝散叶。明代的藩王世系其实并不多,《明史?诸王世表》清楚地记载了全部世系:太祖有二十三子封王;懿文皇太子(朱标)有三子封王,但均未世袭;建文帝无子封王;永乐帝有二子封王;洪熙帝有八子封王;宣德帝仅二子,即明英宗、景泰帝,无子封王;明英宗有七子封王;景泰帝无子成年;成化帝有十子封王;弘治帝仅一子,即正德帝;正德帝无子;嘉靖帝仅一子封王,且未世袭;隆庆帝仅一子封王;万历帝有四子封王;泰昌帝仅二子成年,即天启帝、崇祯帝,无子封王;天启帝无子;崇祯帝殉国,明朝终。
满打满算,明朝共55个藩王世系,且大多没有世袭到明终。很多人说藩王几何级数式地开枝散叶超出了太祖的想象力,其实55个世系比起太祖所建的23个世系也就翻了一倍多一点点,也别把他的想象力说得如此贫乏吧。
作为一个在袁隆平之前就人口上亿的超级帝国,这种世袭规模即使比起现代人口只有六千万,贵族世系就上万的英国也算很少很少的了。只是中国早在宋朝就废除了世袭藩王制度,明朝来恢复显得是开了历史倒车。具体到财政负担,藩王的俸禄不可谓不重,但明中后期很多世系己经断了,而且拖欠俸禄的情况也很严重,并未全部实发。真正负担沉重的恰是那些滥授的传奉官、锦衣官和宠幸宫人的家属,动辄数以万计,一人一千两就得几千万两。更可怕的是这些人不仅仅是虚领俸禄,还要侵入国政,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负面影响就难以用俸禄来衡量了,这才是真正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