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继承人选是每个组织最敏感的话题,佛教教义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理论,正好对应王朝有先帝、当今、太子。不过既然佛教是皇帝私臣,那三世佛也就不是三代皇帝,而是三代私臣。明朝的礼法制度极其严苛,其实从未在继承人问题上上演过所谓宫斗,反倒是太子东宫的私臣比较敏感。弥勒佛作为未来佛,相当于太子东宫的私奴头子,取经他也有话说。

24.1猪八戒披荆斩棘甘当掏粪男孩

扫**了碧波潭龙宫这股倭寇势力后,取经团继续西进,来到一座八百里高岭,漫山荆棘。猪八戒再次勤紧,使出法天象地,变作二十丈高身躯,披荆斩棘,为唐僧开路。中途见一通石碣,上书“荆棘岭”,下有两行小字:“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八戒笑道:“等我老猪与他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真是体现了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乐观主义革命情怀。连唐僧都心疼徒儿,说天色己晚,睡一觉明天继续。八戒却说:“师父莫住,趁此天色晴明,我等有兴,连夜搂开路走他娘!”‘哪长老只得相从。”

没有退路的下属是最好的下属,猪八戒现在就是比孙悟空更好更勤奋的下属了。孙悟空得了如来成佛的承诺,相反猪八戒却惨了:碧波潭的场子被砸了,而且一定程度上应该怪他没保住,最要命的是还留了个龙婆当活口,说不准哪天就从她嘴里吐出点什么。现在玉帝随时拿你,老君心中怪你,海军没法保你,连去万圣龙宫当倭寇的路都断了,你除了一路向西还能如何?

其实钉耙除点荆棘还不算啥,之后取经团又遇到一个七绝山稀柿衝,是一条八百里山谷,千百年来积存了大量腐殖质,臭得来孙悟空都不敢近前。其实这暗喻了所有建筑群一包括皇宫必不可少的一个系统一粪污排泄,专业一点叫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我们说蝎子精这种粗妇是后宫的底层,其实掏粪工更低。这里也有妖怪,是一个勉强修成人形,但还不通人言的红鳞大蟒,可见作者将其设定得多么低贱。也难怪,他在皇宫进进出出几十年,恐怕还真没跟这种人说过一句话,干脆写人家不会说话。

此妖也偶尔吃吃当地居民,居民请了些法师来除妖,但都不奏效。取经团答应为他们除妖,妖孽的神通当然远不如孙悟空,但它一打不过就现出本相往粪堆里钻,孙悟空捏着鼻子不敢过去。猪八戒不怕脏不怕累,赶上去打。蟒蛇钻到洞里,孙悟空用金箍棒捅,这是在捅马桶吗?蟒蛇逃出来,猴、猪紧追不舍。蟒蛇忽转头一口吞掉孙悟空,谁知被孙悟空在肚里活活搞死了。孙悟空多次钻进妖怪肚子里,逼迫妖怪讲条件,唯独这个不讲,直接练死。也怪蟒蛇自己修为太低,不会讲人话,所以未经启蒙的最低阶层连讲讲条件的方法都不知道。

不过这蛇精明明死了,猪八戒还要赶上一顿钯,大师兄还在蛇肚子里呢!孙悟空从蛇肚子里钻出来,质问他怎么还打。猪八戒搪塞道:“哥啊,你不知我老猪一生好打死蛇?”有人分析老猪受背后大佬指使,企图打死猴哥,所以到了朱紫国猴哥要那么多药来疗伤。其实这就是明军抢功的伎俩,在朱紫国孙悟空将小妖有来有去的尸体扔在庭中,猪八戒也是冲上去一钯,留下九个孔,抢记军功。当然,说起来也可怜。灭了蛇精后,取经团还是要过稀柿衝,孙悟空只管捏着鼻子说难。“三藏见行者说难,便就眼中垂泪。”孙悟空说只有猪八戒变个大猪,拱开路。猪八戒见派他这么脏臭的活儿,起初不愿意。唐僧却说:“悟能,你果有本事拱开衡衕,领我过山,注你这场头功。”

嘿嘿,等了多久,就等您这句话啦!虽然唐僧的级别比如来低得多,但好歹有了个承诺。猪八戒“满心欢喜,脱了皂直裰,丢了九齿钯,对众道:‘休笑话,看老猪干这场臭功。”’掏粪男孩本应是三人组合,但现在另两个不接脏活,那就只有老猪独个变成大猪,一路拱开粪污,拱了两日,累得不行。众人送饭来,掏粪男孩吃了继续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终于拱开千年稀柿,拱出条干净大道请团队通关。

然而唐僧承诺“注你这场头功”是如何践行的?根本没有。猪八戒挑担十万八千里,最苦最累,还干这样的脏臭活,最终却得个极低的果位。如来口封净坛使者给猪八戒时,八戒不服争辩,这时唐僧为何不站出来帮两句?可见“注你这场头功”屁用没有。唐僧这种人就是这样,老鳖驮他过八百里通天河,请他帮忙问问佛祖几时能修得人身,唐僧满口应承,最后也没有践行,表面上是忘了,其实还是他不肯开口。

混这种没有明规则的私臣圈子就是这样,很多领导轻口许诺,骗得你一时卖命,到头来给个什么全凭他一句话。所以绝大多数人还是好好读书,去考功名罢!那边读书虽苦,至少规则是明确的,考上状元就授修撰,榜眼、探花编修,二甲主事,三甲知县,举人局长,秀才科长。像如来、唐僧他们这样口头许诺,看似充满想象,不可限量,实则看不见、摸不着,很多到头来白白卖了命,只得一场镜花水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考公务员那么热,倒不是公务员这个工作多么好,毕竟是吏而不是官,但好歹有个考场,您说的那些好工作,肉眼凡胎看得见路子去吗?

24.2陪落第考生聊聊诗

取经团行至荆棘岭深处,遇一座木仙庵,在这里幸会了最高雅的一伙妖精,他们不吃唐僧肉,也不取什么元阳,只是留他吟诗作对。唐诗果然举世闻名。

第一个妖怪以仙翁姿态出现,当着徒弟们的面将唐僧掳到一个颇为清雅的烟霞石屋,继而请出另三位皓发苍颜的仙翁。四人分别叫十八公(号“劲节”)、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之后又来一美女,称作杏仙。几位雅致清妖跟唐僧吟诗作对,兼谈哲理。这一段篇幅颇长,但估计各路导演觉得不如神魔打斗精彩,往往也就忽略了,事实上此回隐喻了相当核心的问题。

古典诗词最爱引经据典,妖精与唐僧赛诗,引用了大量与其原形植物有关的典故,暗中透露真身。但说真的,他们的诗词水平真不高,勉强押韵,平仄、对仗完全牛头不对马嘴,只能算打油诗。这绝对不是李春芳状元的水平,倒有点像吴承恩。但他们的哲学拆解却一度折服唐僧。尤其拂云叟一句“你执持梵语。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甚么?”唐僧听罢,立即“叩头拜谢”,本来不愿交往,此时也欣然随他们入庵品茗畅谈,似乎发生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摇,这才是取经事业最危险的一刻!

话说植物能成精吗?当然能,《西游记》的设定便是“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人类并不垄断修仙的资格。所谓九窍,是指哺乳动物的面部七个阳窍和下体二个阴窍,但事实上此句也只是表个意,并非严格限制。二十八宿中的翼火蛇是蛇,轸水蚓是蚯蚓,并无九窍,照样修成天仙,所以植物也没问题。其实玉帝本人也不是人类,因为“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算下来2.268亿年,可见玉帝的幼年处于三叠纪和株罗纪之间,那时根本没有人类,只可能是恐龙甚至三叶虫修炼成仙,三清四帝则应是稍晚的猛犸象、剑齿虎等物种,总之不可能是人。后来孙猴子大闹天宫,似乎昭示了灵长类的崛起。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玩笑,不过很好地体现了《西游记》的核心思想:“我命由我不由天”“金丹大道”的客观标准就在那儿,你只要勤修苦练就能成仙,无须什么高贵门第,亦无须祈求神佛恩赐。这表达了中国社会人人都能读书考学以求上进而不受门第限制的传统观念,这和西方的贵族制度、种姓制度恰恰背道而驰。西天取经,不是去取什么先进的东西,反而是将西方的一些落后意识形态引进中国,以保障某些门阀权贵的私利。

那这帮树精到底是现实社会的什么角色呢?其实就是那种落第考生,读了不少书,修养也还不同凡夫,可惜终究没能考取功名,也就当不了天庭仙官,只能在凡间吟诗作对聊作遣怀。说起来吴承恩就是这样一种身份,但我相信他不会把自己写成树精,只有李状元才会这样调侃小吴。其实李春芳这种进士级的文人往往不会跟不熟的人纠缠辩论,恰恰就是这种民间文人,空有满腹经纶无处施用,只能过过嘴瘾,这次逮着个取经的和尚,较起真来还不放人家走了。有没有想起一个更通俗的文学形象?没错一孔乙己。这群人就是《西游记》中的孔乙己,只不过李春芳比鲁迅笔法更隐晦。

最后徒弟们找到师父,妖精赶紧变回植物想隐藏,孙悟空戳破了他们:“十八公乃松树,孤直公乃柏树,凌空子乃桧树,拂云叟乃竹竿。”这里作者隐藏了一个小机关,从名字看,显然劲节十八公才是竹子。“劲节”在古诗词中从来都是形容竹子一节一节的形态,暗喻清高、刚直、昂扬向上的气节。张居正12岁时便作了一首震惊文坛的名诗《咏竹》:

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

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所以在“九头鸟”之前,也有人赠了“劲节”这个外号给年轻的张居正。而晚年的张居正却成了一个独夫民贼大贪官,尤以打击劲节之士最为人所痛恨。他提拔了很多人,有些成了他的走狗,但也有不少劲节之士反对他的独裁。张居正很清楚这是一些品行高尚的人,但他甩出一句恶狠狠的名言:“芝兰当路,不得不锄。”意思是再高贵的花草,挡了他的路,也得锄掉!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无数忠贞刚直的劲节儒士正如松柏桧竹惨遭取经团虐杀一样,惨遭他的打击。

李春芳在这里生硬地插入一个外号“劲节”的十八公,或许只是在怀念张居正年轻时那种理想主义情怀,感叹这官场怎么就把曾经如此刚正清直、胸怀理想的大好青年染成了如今这个独夫民贼?其实,他又何尝不是感慨自己。一入官场深似海,不忘初心是年轻人许给自己最奢侈的承诺。多少纯洁的少年怀揣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踏入黉门,十年,二十年,回头再看,如今的自己似乎正在变成当年最鄙视的那个人,轻抚着年轻时那首像贾府门口石狮子一样干净的诗篇,眼角有什么炽热的东西滑过。

而拂云叟才应该是高耸入云的松树,但他引用了七贤、六逸、淇澳、渭川千亩、湘娥、汉史、子猷(王徽之)等大量与竹有关的典故,只是孙悟空并未参与赛诗,没有听到这些诗,他为何判断无误呢?所以这一个机关,作者设置得比树精的诗才都生硬。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以素雅的植物暗喻人品清高的笔法。南宋词人陆游在落魄之际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咏梅》,用一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来表达自己虽得不到任用,但坚持高尚的独立人格,不愿投身在某些权贵门下。唐代名相张九龄被奸臣排挤罢相,写下一首《感遇》,用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来表达自己坚持本心,不向权势低头,不愿曲意逢求皇帝、权臣的赞许。就连《西游记》的真正主角张居正也是用“芝兰当路”来形容品性高洁的儒士。不过这种高洁的品性结局如何?篇末,猪八戒挥起钉耙,将这些树精打得鲜血淋漓。唐僧有所不忍,孙悟空却说:“师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猪头又将他们全部拱倒,断了根。

是啊,现在还是小怪,拱倒无妨,成了大怪你们这帮私臣还敢杀么?大奸臣严嵩便是杀了小有名气的杨继盛、沈炼,激起公愤,导致严党倒台。所以说私臣对这种自命风雅,考不上功名但也不愿投身在私臣圈子的人更加忌恨,因为这种人才是真的身负气节,在外面当孔乙己还好,一旦让他们考进了体制,最难妥协,最让奸臣头痛,如果己经当到一定级别就连杀都不能杀了,所以就要趁他们还在当小妖,没升为天庭神仙之前,赶紧断了他们的根哩!

树精这一回首先是点出了明代科举制度的一大缺陷:对人才的浪费。科举虽然较好地将顶尖人才提拔到了高位,但对次优的落第考生的开发利用却相当匮乏。李春芳自己也曾落第十余年,深有感触。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清流”这个概念是指进士出身的高级文官,这是通过客观、公正、严格的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不是后来那种空口自诩、自命清高的酸腐文人。这些树精乍一看颇有几分才情,但考试是手底下见真章的活儿,考不上就是考不上,情怀再清高,自吹再卖力也是妖怪,不叫清流。

其次,这一回更重要的意义是表达了当时的社会基础。为什么在某些时代清高文人能占据高位,掌控政权?正因为树精这些段位稍低的文人虽然没能考进体制,但他们构筑了体制内文官的社会基础,支撑着他们引领社会主流。靠权贵宠幸而非才华晋身的私臣集团虽然正在崛起,但在这种社会基础上,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仍处下风,难以把控主流。而现在他们似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开始避开文官的正面防御,向他们的社会基础下手。用钉耙打得鲜血淋漓也只能平添血染的风采,用猪嘴拱倒才是断根之法哩!海瑞、杨慎、杨继盛这样的高级文人可以与私臣集团战个气壮山河,名垂青史,树精这个级别的就只能一拱一大片了。这样下去,充当清流文官社会基础的树精们还剩多少?多乎哉?不多也!

24.3弥勒佛祖为太子东宫发声

取经团屠杀树精的行为堪称血腥,马上就遭报应,下一回开篇词写道:“这回因果,劝人为善,切休作恶。”暗示这一回他们“四众皆遭大厄难”是因果报应。取经的通用模式是唐僧或八戒、沙僧遭擒,孙悟空去救,但这一回堪称孙悟空被困得最惨的一次。

取经团过了荆棘岭,行许久到一座高山,见一所恢弘殿阁。孙悟空升空侦查,他的经验很丰富,能凭祥光或妖气判断这里是仙还是妖,唯独这一次他也看不真切,只得报告“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结果四众走过去一看,居然是“小雷音寺”,难道是如来的行宫?果然进殿一看,佛祖带着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四金刚、八菩萨、比丘尼、优婆塞、无数的圣僧、道者,一个都不少。但这反而暴露了是假,孙悟空虽看不真切是神是妖,但佛祖他还是认识。胆敢冒充佛祖,管你是神是妖,打了再说!

但那假佛祖神通极高,抛出一副金铙将悟空合在其中,众小妖上前捆了另三人。取经团一路也遇了不少厉害妖怪,但这是第一次连妖怪面目都还没看清就团灭,果然报应。

这金铙号称关了孙悟空,限三昼夜化作脓血。孙悟空百般不得解脱,而且确实浑身燥热,只恐确实正在被脓血化!既然这次师徒四人团灭,就只有暗中监视的五方揭谛动动腿了。揭谛“须臾间闯入南天门里,不待宣召,直上灵霄宝殿之下,见玉帝俯伏启奏。”这一方面体现了救人心切,一方面他们可以不宣召直接觐见,而且称玉帝为“主公”,不称“陛下”,可见他们是亲近私臣,而非外朝文官。

玉帝听说孙悟空“看看至死”,慌忙传旨二十八宿去救。救兵星夜赶到小雷音寺,群妖己睡。孙悟空让星宿打破金铙,放他出来。星宿却说恐惊醒妖王,不能打,只是用尽掀、捎、钻,想在铙上弄点破口放他出来。但这金铙恰是一种记忆合金,锐器挫过,立即复原,留不下破口。最终还是亢金龙想到个办法,他先将角变成针尖细,钻进金铙,再变成碗口粗。虽然金铙也随着角周变化,紧紧噙住,不留缝隙,但孙悟空在角上钻一个洞,身体藏在洞里,被亢金龙带了出去。

二十八宿对孙悟空可谓披肝沥胆,但猴子却真是坑人。他一出来,二话不说就打碎金铙。人家说得清清楚楚,一打碎就要惊醒妖王。这下果不其然,妖王披挂来拿众人,祭出一个更厉害的旧白布搭包儿,功能类似于镇元子的乾坤袖,一下把取经团和二十八宿全装进去。半夜孙悟空解脱绳索,救了众人,谁知他去取行李时又惊醒妖王。妖王依旧祭起布包,孙悟空倒是机灵跑了,众人却依旧被装去。

孙悟空的行迹相当可疑,按说他是个机灵鬼,二十八宿那么大一群人都能保持安静,他一个人却次次惊醒妖王。不过说真的,问题不在他,而在于这妖王太不负责,每次抓了人就倒头大睡,要是取经团就这么悄悄过去,少历一难,你负得起责吗?机灵鬼这才是在想办法。

接下来启动满天找救兵模式。孙悟空依次去找了道家的武当山太和宫**魔天尊、佛家的盱眙山大圣国师王菩萨,两位都派出大批援兵。但那妖王管你来多少人,反正一褡裢装进去了事。不过装了也不蒸不煮,就捆在那儿等你来救。这场面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模仿独角兕大王,只不过这布包没金刚镯那么高端,每次把朋友们囫囵装了,有几分狼犰。

见连累了这么多救兵,关键是拿妖王一点办法都没有,孙悟空不由得望空悲啼。见他哭鼻子都不再去求救了,正主弥勒佛祖只好主动出现,解释这妖王“是我面前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那搭包儿是我的后天袋子,俗名唤做人种袋。那条狼牙棒是个敲磬的槌儿。”不过

这算最麻烦的一次,一般主人一来,童子、坐骑立即伏法,这次弥勒变作一个瓜农,让孙悟空引黄眉到瓜田,变作一个西瓜,瓜农将这个瓜递给黄眉吃了,孙悟空才在肚子里逼他投降。

弥勒收了黄眉童,飘然而去,孙悟空解放众神。有意思的是,黄眉怪刚做了午饭,还没来得及吃,取经团吃个现成。可见黄眉怪是吃素的,确系佛门,不是野妖怪。他抓取经团的动机就更不是吃唐僧肉了,而是宣称他要去西天取经,果证中华。值得注意的是,他说他取代唐僧去取经,不是像六耳猕猴那样冒充取经团去,而是要灭了唐僧取经团这个竞争对手,自己接下这单项目。可见,他们是完完全全的佛门内部人士,只是没接到取经这个项目,所以跳出来吼一吼。那他们到底是佛门内部什么人物呢?

佛教教义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理论。其中,如来就是现在佛,也就是当权的老大。过去佛有很多,《西游记》中以燃灯古佛为代表,而未来佛主要是弥勒佛。由于中国文化非常憧憬未来,所以弥勒佛在汉传佛教地位颇高,形象也不断美化,最终形成一个大肚罗汉笑哈哈的形象。汉传佛寺一般进门便是弥勒殿,很多还配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深显佛教汉化之精髓。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便是四川乐山凌云寺的弥勒坐像,也就是著名的“乐山大佛”。

孙悟空在见弥勒时用了一个很奇怪的称呼“东来佛祖”,但佛教从无这个称谓,有人分析系作者讹传,应作“未来佛祖”“当来佛祖”。其实不然,作者生造了一个“东来佛祖”,正是明示——太子东宫。

佛教“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理论很容易让作者联想到中国的先帝、当今、太子,而太子一般居住在皇宫东侧的东宫,所以“东来佛祖”显然是指从东宫来的佛祖。不过不要误会,弥勒一党不是指太子本人,而是指太子东宫的一帮私臣,也就是俗称的“太子党”。现代有一种俗语,将一大群高官的子女称作“太子党”,但这种用法至少不是最初的习惯,古语中“太子党”是指围绕在太子身边的一群近臣,而不是指一大群太子亲自结成一党。

西天取经是现在佛如来运作的一项大工程,将极大増强佛教的利益,与弥勒一党也息息相关。但从黄眉童子不断表露出的不满情绪来看,似乎他们中有人对取经将他们完全排除在外不满,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与这个利益重置过程,才好将利益尽可能多地切块到自己盘子里。说难听点,他们也是在跟现在佛的人马抢盘。那孙悟空是如何回应的呢?

首先,孙悟空要让他们得到圆满答复,而不是置他们的诉求于不顾。所以孙悟空没有偷跑过境,而是适时地唤醒妖王。当然,这次这个妖王工作态度很不负责,不然不需要猴哥这么出丑。

其次,孙悟空找的救兵其实就是巧妙答复。第一次二十八宿来救,这是揭谛直接找玉帝派的救兵。孙悟空自己出来后,找了两轮救兵,分别是**魔天尊和国师菩萨。遇到这么厉害的妖魔,为何第一反应不是找玉帝、如来这两个大佬(太上老君就不指望了),而是去找两位归隐山林的前大佬?这两位派出的援兵也算不上精兵强将,更没带他们的法宝,所以都只是意思意思。这就是孙悟空故意示弱,表明不打算拿出现在佛的实力跟未来佛硬拼,只是找过去的两位老叔伯来说和说和,咱们在他们面前都是晚辈。

所以找完这两轮救兵,弥勒也略知其意,主动出现。而且也不是直接擒下黄眉,而是配合孙悟空演了一场略显复杂的戏,表明老叔伯拿不下的妖怪,晚辈我也没那么轻松。不过各位也好好听听我的声音:“认得我么?”招呼悟空时是这句,在黄眉老怪面前显形还是这句。世人大多目光短浅,只认得台上的当权者,不识得未来的成长股,所以有机会时要提点提点你们。弥勒建这小西天小雷音寺,明白告诉所有人:我这里是小朝廷小皇宫,正宫的一切要素我们都具备,而未来是属于我们的,你们现在那些位置,每一个我们都有人预订好了。

24.4东宫私臣比太子本人更敏感

宫斗夺嫡本是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法制越完善,宫斗的空间就越少。明朝堪称礼法制度最严苛的一朝,有严格、客观的继承法,人选天生天定,所以没什么宫斗、夺嫡之类戏码。明朝太子从小圈养在深宫,没有任何露脸的机会,某天老爹升天,他突然就成了皇帝。这种过程实在没什么好说的,连宫斗戏都编不出来,所以有些人认为明朝政治晦暗,其实只是不够精彩而己。但这并不意味东宫就与政治斗争绝缘,只是斗争的主体从太子本人转移到他身边的私臣而己。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私权力大于公权力的时代,整个朝廷都是某人的私臣,一旦换个当权者,整个朝廷都跟着换。但随着权力公共化、制度化,这种情况似乎改观。明朝文官全是科举进士,不是谁的私臣,换天子对朝臣反而是好事,每换一次,n朝元老就+1。难道这才是天天骂皇帝想把人家气死的真相?

但对私臣而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况反而更严重了。所谓东宫私臣,大多是和太子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太子登基他们立即就权倾后宫,成为新的“现在佛”。最典型的便是正德帝从东宫带到正宫的八个小太监,后来都成一代权阉,号称“八虎”。尤其是为首的刘瑾,成为著名的阉党头子。更好的范例是嘉靖帝发小陆炳,因为嘉靖帝只是正德帝堂弟,没当过太子,他的入继相当突然,陆炳这帮人翻身翻得更陡。不过反之私臣没有制度保障,以往只要获得公职,还能相对固化,宋明以来纯粹的私臣无非是件马甲,皇帝真身一死,你就是块破布。魏忠贤一度权倾朝野,完全仗了天启帝对他放纵式的信任。天启帝一死,继位的崇祯帝杀他比踩死一只臭虫都容易——其实根本连踩都懒得踩,是扫地出门让路人踩死的。可见明代所谓权阉,和曹操、董卓甚至就和唐朝那些真正掌握着皇帝废立生死的太监李辅国、仇士良比,完全是两码事,所以玩儿法也大不一样。

既然明白东宫这个属性,有远见的人就会提前布局,张居正、冯保这对内外组合便是一个成功范例。冯保早在嘉靖中期入宫,但他目光长远,知道嘉靖帝某天一死,他们这帮老奴就只能堕入冷宫,他必须提前布局。冯保的做法是一方面和东宫太监交好,一方面和讲习东宫的文官张居正交好。一般来说私人圈子是很难打进去的,虽然你是当权大太监,但东宫太监们恐怕也没那么容易接纳你这个外人。然而冯保又巧借张居正这个教师,直接和太子建立了联系,所以太子登基后也很信任“大伴儿”,让他这个前朝老奴继续担任太监头子,令原东宫的发小们都俯首听命于他。当然,张居正死后冯保失势,被他压制多年的原东宫太监们对他的报复也很严重,毕竟不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

最后说个轻松点的。所谓东宫太子,就是皇帝的儿子,既然说到后宫生殖卫生,作者又没忍住安插了一些污言秽语。那黄眉老怪用来装人的旧白布褡包儿叫“人种袋”,似乎是个接生的工具。该词前文用过两次,一次是车迟国通天河陈家庄,老陈将准备献祭给灵感大王的那对小姐弟一秤金、陈关保称作“人种”。这个还好,第二次是取经团进入西梁女国,满街的妇女围观欢笑:“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污秽。过分的是,黄眉老怪用的兵器是个什么“短软狼牙棒”,而且孙悟空为了诱妖王入瓜田,左手写了弥勒的符咒,所以单手抡棒。哎哟,您打个仗,怎么狼牙棒还是短软的?可不,这位御马监的小公公,太子爷这根狼牙棒又短又软,您可有良方?行啊!您看我单手抡棒,试试他又长又硬起来!封建小说果然诲**诲盗,我不禁单手推开键盘,陷入了大贤者状态,沉吟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