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标世说新语假谲篇前条注云:

旧义者曰:种智有是,而能圆照。然则万累斯尽,谓之空无。常住不变,谓之妙有。而无义者曰:种智之体,豁如太虚。虚而能知,无而能应。居宗至极,其唯无乎。

寅恪案,孝标所引新旧之义,皆甚简略,未能据此,遽为论断。然详绎「种智」及「有」「无」诸义,但可推见旧义者犹略能依据西来原意,以解释般若「色空」之旨。新义者则采用周易老庄之义,以助成其说而已。

僧肇不真空论云:

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元康肇论疏上释此节云:

心无者,破晋代支愍度心无义也。世说注云:「愍度欲过江,与一伧道人为侣云云。」(已见上,不重录。)从是以后此义大行。高僧传云:「沙门道恒颇有才力,常执心无义,大行荆土。竺法汰曰:此是邪说,应须破之。乃大集名僧,令弟子昙壹难之。据经引理,折驳纷纭。恒仗其口辩,不肯受屈。日色既暮,明旦更集。慧远就席攻难数番,问责锋起,恒自觉义途差异,神色渐动,麈尾扣案,未即有答。远曰:不疾而速,杼柚何为?坐者皆笑。心无之义于是而息。」今肇法师亦破此义。先敍其宗,然后破也。「无心万物,万物未尝无」者,谓经中言空者,但于物上不起执心,故言其空。然物是有,不曾无也。「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者,正破也。能于法上无执,故名为「得」。不知物性是空,故名为「失」也。

寅恪案,元康引世说假谲篇前条竟,附以「从是而后,此义大行」之语。是其意与世说相同,皆以心无之义创始于愍度。其所引高僧传之文在慧皎书伍法汰传中。其意盖以为心无之义至道恒而息也。此等问题关于心无义之传授,当于(丁)章论之。今据肇公之说,知心无义者,仍以物为有。与主张绝对唯心论者不同。但心无义乃解释般若经之学说,何以转异于西来之原意?此其故当于(丙)章论之。

安澄中论疏记叁末云:

疏云:「第四温法师用心无义等」者,此下第三约心无义而为言之。山门玄义第五云:第一释僧温着心无二谛论云:「有,有形也。无,无像也。有形不可无。无像不可有。而经称『色无』者,但内止其心,不空外色。」此壹公破,反明色有,故为俗谛。心无,故为真谛也。不真空论云:「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述义云:「破竺法温心无义。」二谛搜玄论云:晋竺法温为释法琛法师之弟子也。其制心无论云:「夫有,有形者也,无,无像者也。然则,有象不可谓无,无形不可谓无(有?)。是故有为实有,色为真色。经所谓『色为空』者,但内止其心,不滞外色。外色不存,余情之内,非无如何?岂谓廓然无形,而为无色乎?」高僧[传]中沙门道恒执心无义,只是资学法温之义,非自意之所立。后支愍度追学前义。故元康师云:破支愍度心无义寻末忘本。

寅恪案,上列日本注疏所引中土已佚古书,足资考证,至可珍贵。今综合有关心无义之旧文,推论其说之所从出,及其正确解释。至法温法琛之为何人,与支愍度追学心无义之说,则关系心无义之传授,当于(丁)章论之。

高僧传肆康僧渊传略云:

康僧渊,本西域人,生于长安。貌虽梵人,语实中国。容止详正,志业弘深。诵放光道行二般若,即大小品也。晋成之世,与康法畅、支敏度等俱过江。后于豫章山立寺,去邑数十里,带江傍岭,松竹郁茂。名僧胜达,响附成群。常以持心梵天经空理幽远,故偏加讲说。尚学之徒,往还填委。后卒于寺焉。

康僧渊之于支敏度殆亦世说所谓同谋立新义之伧道人乎?不过与俱过江为不同耳。今就僧渊所诵之放光道行二般若及偏加讲说之持心梵天经考之,足见此三经实为心无义所依据之圣典。僧渊与敏度之同过江,其关系决非偶然也。

(一)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二十卷,西晋无罗叉共竺叔兰译。其壹假号品第三云:

舍利弗!用色空故,为非色。用痛想行识空故,为非识。色空故,无所见。痛空故,无所觉。想空故,无所念。行空故,无所行。识空故,不见识。何以故?色与空等无异。所以者何?色则是空,空则是色,痛想行识则亦是空。

据此,法温心无论之

经所谓「色空」者,但内止其心,不滞外色。外色不存,余情之内,非无如何?

等句中,其所称之经,即指放光般若波罗蜜经而言。然则此经乃心无义之所依据。是一证也。

(二)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后汉支娄迦谶译。其壹道行品第一云:

何以故?有心无心。舍利弗谓须菩提:云何有心无心?

据此,心无之语,实出自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开宗明义第一章之文。至其误解之处,暂置不论。然则此经亦为心无义之所依据。是又一证也。

(三)持心梵天所问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其卷二问谈品第六云:

于是持心白世尊曰:至未曾有,天中之天,诸佛世尊,而无有心,因慧名心,心本清浄。

据此,持心梵天所问经中亦有心无之说。僧渊与敏度结侣过江,而于此经偏加讲说,殆非无故。然则此经亦为心无义之所依据。是又一证也。

心无二字正确之解释果如何乎?请以比较方法定之。

与上引道行般若波罗蜜经道行品中「有心无心」之文同本而异译者,中文则有

(一)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壹上行品之

是意非意,浄意光明。(寅恪案,此又可与上引持心梵天所问经问谈品之「而无有心,因慧名心,心本清浄」之语对勘。)

(二)苻秦昙摩蜱共竺佛念译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壹道行品之

心无心,心者浄。

(三)姚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壹初品之

是心非心,心相本浄故。

(四)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伍百叁拾捌第四分妙行品第一之一之

心非心性,本性浄故。

(五)宋施护译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壹了知诸行相品第一之一之

彼心非心,心性浄故。

等。藏文则有八千颂般若波罗蜜经(天清番经局本第三页下第一行)之

即梵文本八千颂般若波罗蜜经(A??asāhasrikā Praj?āpāramitā, ed. Raj Mitra, Bibliotheca Indica)之

cittam acittam prak?tic cittasya prabhāsvarā

据梵文本及中藏诸译本,知道行般若波罗蜜经道行品之「有心无心」之句,即梵文本之cittam acittam。「心」即cittam。「无心」即acittam。而「无心」二字中文诸本除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及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外,其余皆译「非意」或「非心」。故知「无心」之「无」字应与下之「心」字联文,而不属于上之「心」字。「无心」成一名词。「心无」不成一名词。心无义者殆误会译文,失其正读,以为「有『心无』心」,遂演绎其旨,而立心无之义欤?但此不仅由于误解,实当日学术风气有以致之。盖晋世清谈之士,多喜以内典与外书互相比附。僧徒之间复有一种具体之方法,名曰「格义」。「格义」之名,虽罕见载记,然曾盛行一时,影响于当日之思想者甚深,固不可以不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