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底线思维划定边界

在谈到领导方法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科学方法,更是推动新一轮改革的治理智慧。

㊣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

底线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于某种事态心理可以承受的下限或某项活动预先设定的期望目标而要达到最低要求或最起码保证。底线有追求向上和限制下行两种不同的意义。追求向上的底线,是主体对达成和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低要求、标准;限制下行的底线,是防止蜕变,必须把持坚守、不可逾越突破的基本原则、准则。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注意限制下行底线的束缚思维。

2013年8月,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在中央电视台新址举行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就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共守“七条底线”达成共识。这“七条底线”是: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这就是运用底线思维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典型案例。

底线思维,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基于某种现实需要,设定和确立最低目标,特别是形成下行限制的边界,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或避免突

破某种边界的潜在危险性的警惕。当然,从积极地方面来说,这种思维方式有别于俗话说的“破罐子破摔”,而能及时调整人们的心理定位,使人们在萎靡中奋起,以积极的心态获取行动的力量。就像我们日常所说的“触底反弹”一样,用底线激发人们的斗志。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领导思维和领导方法时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从本质上来讲,底线思维就是要求人们认真计算风险,要有风险意识,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能接受这种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整我们的决定和心理定位,做好各种准备措施,从而直面困难、积极奋起。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运用底线思维来想问题、办事情。在《礼记·中庸》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预”就是要求有备无患,其中包含着对底线思维的运用。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利用底线思维激发士气取得胜利的典型例证。不仅古代如此,就在当今的时代,底线思维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出台一项政策时,我们要考虑到群众接受的底线。在完成一项工作时,我们也常常会说最低应该达到什么程度,若不能及,就没有意义了。这些都是对底线思维的运用。

底线之所以被人们视为警戒线,是因为它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保障。如果没有了底线,可能会取得暂时的利益,但是最终结果都会趋于灾难和灭亡。我们经常说,做人要有追求,更需要守住底线。因为没有底线的限制,人很可能忘乎所以,孤注一掷;在竞争面前,会不择手段,无法

无天;在欲望面前,会利令智昏,为所欲为。特别是对领导干部来说,如果没有底线,最终只会滑向犯罪的深渊。一个没有底线的人是危险的,一个没有底线的领导干部更是可怕的。

对于一名领导干部来说,底线是无形的,突破底线招致的结果却是多种多样的。个别领导干部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的结果是肥胖成疾;个别领导干部随心所欲、娱乐无度的结果是劳民伤财;个别领导干部冶游纵欲、怡情花柳的结果是妻离子散;个别领导干部恶俗媚俗、声色犬马的结果是道德沦丧;个别领导干部任性妄为、**不羁的结果是害人害己;个别领导干部奸佞自私、背信弃义的结果是声名狼藉;个别领导干部为官不廉、为富不仁的结果是民怨沸腾。这些挑战底线的领导干部一步步逼近危险而不自知,不断地逾越底线,随之而来的就是身败名裂,自取灭亡。

底线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巧,更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然而,有的领导干部不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对事情往往不爱做最严重的估计、最底线的打算。比如,搞工程或举办活动,一味地想着如何将活动做大、做新、做奇,以显示自己的辉煌政绩,但是往往忽略了这些工程或活动的风险有多大、困难有多少。更不知,一旦出现变故、发生意外,如何随机应变、化险为夷。不容否认,一心寻求胜利和渴望成功,固然是一种干事热情、创业自信的生动体现,但是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提前做一些坏的打算。正如打仗一样,事前要考虑到:如果规定时间内久攻不下某高地怎么办,如何从多方面寻求补救措施,有没有别的战法,如何请求援兵,等等。唯有如此,才能把握主动权,避免出现最坏的结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