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的三大探索及其历史贡献

潘叔明

提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近一个世纪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了许多可以载入史册的奇迹,建办经济特区就是其中重要的创举。中国经济特区在其30年发展中,进行了三大历史性探索,在率先突破改革开放、继续引领科学发展、不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中,取得了历史经验,做出了历史贡献。同时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的关切,积极回应国内外对“一国两制”的关切。

关键词: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祖国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近一个世纪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了许多可以载入史册的奇迹,建办经济特区就是其中重要的创举。中国经济特区在其30年发展中,进行了三大历史性探索,在率先突破改革开放、继续引领科学发展、不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中,取得了历史经验,做出了历史贡献。同时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的关切,积极回应国内外对“一国两制”的关切。

一、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做出突破性的历史贡献

1980年,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决定建办经济特区。首批经济特区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些经济特区全过程经历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改革开放方面进行突破性的探索,做出了如下重要贡献。

率先实行商品经济,突破计划对市场的束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传统的认识中,计划经济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一。所以当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时,当然会有思想认识上的阻力。从1979年至1992年,邓小平10次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一直在理论上通过解放思想,不断推动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此同时,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转进“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原则,承认了市场调节与计划体制的相容性;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中强调“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基本目标。而中国经济特区的建立,从1980年一开始就搞商品经济,同时大胆探索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机制中率先采取覆盖全社会的市场机制,并从根本上在实践中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陈旧观念,有效避开了不必要的干扰。可以这样说,当1992年中共中央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中国经济特区已经在大胆探索和科学实践中建立起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的讲话,旨在肯定南方经济特区的探索与实践,并期望在中部与东部实现同样的市场经济的突破性进展。此后,上海浦东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开发区的试验及其成功,同样证明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正确的。

率先实行非公有制经济,突破传统所有制性质和结构,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所有制问题上,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是当然的,并被我们坚持着,但是单一的且是“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并未释放出应有的巨大的经济活力。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开始出现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促使市场经济释放出巨大活力。因为市场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允许和鼓励所有合法经济主体进行公平竞争的制度,否定或排斥公有制或非公有制的所有制都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在传统的所有制性质和所有制结构上有所突破。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中国经济特区一开始就大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或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大胆探索和科学实践中,实际上突破了传统的所有制性质和所有制结构,并大胆探索出所有制的股份制实现形式。它所提供的经验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除此,对于全国改革有影响的,还有经济特区对微观企业组织的探索和实践,也为中央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提供了某种实践经验。

率先实行与世界经济接轨,突破脱离经济全球化局面,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改革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中国的对外开放,很自然地从沿海开始,然后开放沿江、沿边城市以及各省省会及一些有条件的城市,接着开放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全国范围的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但是对外开放的重大突破,首先是从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始,主要是利用国外、境外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种试验已取得很大的成功。与其他地方相比,它在如何开放和如何提高开放水平问题上,有更多的大胆探索和科学实践。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特区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方面,有了更广和更深的拓展,较早地与世界经济对接,把“中国因素”引人注目地带到全球经济中,同时也把“国际因素”探索性地引入中国经济。因而在资本项目开放、服务贸易自由化、汇率制度选择、国际政策协调等方面,为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经验,或者提出了某种有价值的前沿性、战略性问题。经济特区同时也在经济全球化中经受风险考验,但它历经风险仍能做到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与此同时,经济特区本身也获得巨大发展。深圳经济特区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地区生产总值从1.96亿元增长到8201亿元,年均增长2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6万美元。厦门经济特区从2.5平方公里的湖里开始发展到全岛,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成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3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2%,2009年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珠海经济特区,也是从一个经

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滨海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61亿元增至2009年的1038.6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720元增至2009年的69889元。汕头经济特区,实现了从以农业经济为主向现代化工业、服务业综合发展,经济总量增长82倍,人均GDP增长48倍。

二、继续引领科学发展的探索初步取得重要的历史经验

进入新世纪,中国发展的重大探索围绕着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经济特区一方面继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发挥示范和带动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胡锦涛于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就开始谋划科学发展问题。仍然以大胆探索、科学实践的精神,争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及其政策安排,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继续引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探索。经济特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既针对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注意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或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方式,或转变理念重新规划,都较早地根据各自特点作科学发展的再出发。并都初步取得重要成果和经验。深圳在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大胆创新、科学实践中,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它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率先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至2010年,专利申请及授权量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厦门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其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珠海坚持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实施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注重环境保护,对污染排放进行严格控制,因而今天在人均优势突出的前提下仍然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我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的城市。汕头主打目标是逐步定位在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幸福汕头。建立幸福汕头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努力实现幸福指数和发展指数同步提升。

继续引领加快建立健全生产要素市场的新探索。一个时期以来,出于中国发展所处的阶段,地方政府不得不承担过多的经济职能,同时又不得不由粗放经济起步,所以造成了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的发展方式。因此一些地方已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资源衰竭,环境破坏。许多生产要素,特别是稀缺的土地、自然资源能源,未能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情况下被不当开发使用。经济特区也很难避免这种情况。经济特区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区政府率先探索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恢复的补偿机制,微观主体节能减排机制,资源能源财税体制,同时整合这些机制体制,以推动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健全,在科学实践中,总结有效抑制对资源和稀缺要素过度需求的经验,以转变重物质投入所引发的外延扩张的增长方式。

继续引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进行6次比较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但尚未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经济特区经历了由特区管委会管理体制到特区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积累了一些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有价值的经验。所以经济特区在全国率先通过继续大胆探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除了解决政府职能配置,政府规模确定,政府结构优化,政府决策、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政府依法行政确保,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建设之外,在率先突破政府的市场主体身份,全面承担起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职责等做了多方面的新的探索,特别是向市场微观主体提供有关的政策、信息、机制及其相应的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公共服务产品方面取得不少有益的经验。

继续引领加快自主创新的新探索。用人才和知识产权优势取代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经济特区经过一个时期的探索,加快了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经济评价指标或指标体系,以改善GDP的结构。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看,其所提供的指标性数据表明是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这些指标性数据是研发占GDP的比重及其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业比重及其年增长率,新兴产业(新经济形态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及其年增长率,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产出占本土工业企业产出比重及其年增长率。经济特区完全有可能在此基础上突破测算技术难关,提供比较完善的新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国民经济统计创新,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继续引领加快改革分配制度的新探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而关键是居民消费如何拉动,由于传统的轻国内需求发展方式影响,国内最终消费需求被抑制,长期以来,我国GDP增长中最终消费贡献率与世界平均消费贡献率有较大差距。经济特区最早感受到这种压力,因而加快分配制度改革,特别是通过调整分配格局,在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上,做预期突破的探索。一些经济特区政府较早提出按照经济增长实际水平,制定收入分配改革的约束性指标如国民收入倍增或高于倍增等,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探索是通过分配结构调整带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发挥其在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经济特区在继续引领科学发展中不断探索与创新,正以新的优势,在国际经济重组中,站到新的国际经济平台上去,以其典型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卓绝经历,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的关切。

三、不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探索,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国家主权丧失和领土破碎,是中国近代社会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的结果。这主要发生在从1840年至1949年110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救亡的伟大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任务。但还有历史遗留问题,如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继续存在。这些问题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中全面解决。民族复兴历史运动内在地包涵着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平统一有机联系的各项任务。经济特区在履践这些历史任务中,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并做出历史贡献。

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平统一的同一历史轨道上前驰。党在创办经济特区伊始也同时决定对外开放、并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祖国和平统一方针。经济特区就其地缘来说,恰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相毗邻,首先发展起华人经济的互动关系,同时也促进了港、澳、台经济以大陆为广大腹地的巨大发展。这为此后建立“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提供了天然的经济条件。对外开放,包括对所有国家的开放,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实行开放政策,不仅为大陆与港、澳、台的交往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整个中国包括这些地区与国际的交往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一国两制”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学习、借鉴、合作的关系。实行“一国两制”,要求我们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香港、澳门和台湾较早吸收了这些成果,并在文化包容性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大陆是在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因此在吸收资本主义积极成果方面,尤需努力,尤需做这样的借鉴和吸收,以便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因为大陆和港、澳、台之间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因而在借鉴、吸收方面有更大的相似性,在实践上也有更多的直接性而内在于一个伟大祖国的母体中。这对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与全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社会亲和力和不竭的历史驱动力。

经济特区对促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做出历史贡献。先是经济特区在办区后就和香港、澳门建立起密切的经贸、文化的交往与合作,在加强沟通、建立互信、深化共识方面,都起了先行先试的作用。经济特区和全国一起共同努力,按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实现香港回归和1999年12月20日实现澳门回归,国家主席江泽民亲临香港、澳门出席政权交接的庆典大会。从此结束了中国百年屈辱史。接着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投入很多精力,发挥很高智慧来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共同发展”,就是为了充分实现港澳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经济特区在“一国两制”的实践中,严格遵循这一方针,并创造性地推进与港澳之间的进一步密切合作。港澳人民不但实现了被宰割被殖民的历史不再重演和违背港澳同胞意愿的殖民政权或专制政权不再重现,其高度自治也进一步获得广阔的国际空间,而在主权统一下也进一步获得广阔的国内空间。经济特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在构建更加紧密的全面关系中、在和台湾建立两岸和平发展更加紧密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关系中正进行着积极的大胆探索和科学实践,党和国家支持经济特区在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粤港澳“世界级新经济区域”的建设中继续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随着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目前正以独特的国家组织形态列入国家制度史。作为一个极富创造性的国家理论、国家思想,它科学地处理了两种制度在一个统一主权国家中的国家制度同社会制度的关系、国家职能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国家的社会属性同民族属性的关系、民族主权国家同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之间关系。经济特区奋力推动它的历史性进展,积极回应港、澳、台和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的关切。

经济特区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继续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经济特区不同程度地与台湾有着更为密切的地理、历史、人文和社会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虽有百年相隔,也依然不能割断,说它因“台”而设,实有根据。经济特区特别是厦门自觉地把自己看成中央对台政策和发展两岸关系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在推动自身经济社会进步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通过经贸交流厚植共同利益,相继出台鼓励台胞投资一系列地区性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台胞的正当权益,台商从只身探路创业到举家安居乐业,已完全融入经济特区。至2010年,仅厦门经济特区就已有台商投资3716项,合同利用台资109.9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75.85亿美元。通过文化交融密切民族精神纽带,加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的天然联系,深耕草根阶层,共同维护两岸同胞的中华文化共同财富。通过人员交往增进骨肉情深,两岸民间社团的交往合作的各种平台与机制也已形成。通过这些平台和机制的延伸,有大量来自基层的台胞到经济特区来参加各种活动。同时经济特区率先开展两岸基层政党、市县政府和各界之间的相互参访,直至为两岸政党高层交流合作平台、经济高层交流合作平台、文化高层交流合作以及“三通”广泛交流合作平台的建立做了大胆的有益探索,经济特区和所在地各级政府,通过突破性探索,近年来提出许多先行先试的前瞻性议题,包括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建设两岸人才强势高地以应对人才资源全球配置日益增强的趋势;世界经济重组中的ECFA的后续谈判与合作;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率先试验对台离岸金融、资金清算等;国际体系深刻变化中的两岸立法实践交流与合作;文化产业合作和发展,以及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与中华经典资源库的建设等。并建议就适当的议题形成和展开,适当的新的平台建立与建设,适当的体制规范与完善,适当的机制创新和激发,展开活络而切实的探讨。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但存在着20世纪40年代后期形成的历史遗留并被延续的政治对立,在这政治对立结束之前,两岸一直处于这种特殊的政治关系下,因此每一公权力部门在两岸关系中取得某一领域或某一议题突破之前,往往由经济特区的民间社团和基层民众进行先期的艰苦探索、不断地积累两岸共识和不断创造各种先期条件方得成功。两岸民间社团和基层民众的交往合作,经历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各个历史阶段。现阶段集中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政策议题上,两岸政党、民间社团和基层民众的交流合作将更趋活跃,将更有成效。因此,两岸政党、民间社团和基层民众的互动可以广泛地在舆论影响和公共决策中致力于政治对立的进一步改善,台海局势进一步稳定。经济特区在许多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起到了重要的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我们已经看到随着两岸特殊政治关系的每一步的改善,两岸和平发展将不断地得到拓展和深化,直至祖国的和平统一与全民族的伟大复兴,经济特区将继续为此做出光荣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建办的经济特区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和世界瞩目的奇迹将永载史册!我们谨以此文纪念党的九十诞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