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创新观

共产党员与时俱进的一种素养理念

所谓创新观,就是关于创新的各种概念、思想、理论的总和,体现着人们对创新的认识与态度。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不仅把“创新”提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上来认识,而且还从“治党治国规律性”的角度,把握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地位和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大贡献。它既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机制、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创新中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之所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在于不断创新。因此,深刻认识创新的时代意义,树立正确的创新观,从而在推动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上有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既是共产党员在新世纪的重要使命,也是共产党员“基本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创新观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汇,它含有改变、更新、创造等不同层次的语义。但是,创新作为一种素养、一种理念、一种理论的形成,则只有不到一百年的时间。1912年,美国学者熊彼特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从经济的角度提出创新的理论,使“创新”由一个词汇变成一种理论,有了新的意义。随后,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又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带来了管理创新的观念。而到现在,“创新”不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都有了新的扩展,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广义上讲,创新并不仅指技术、管理方面的创新,创新是对传统观念、理论、体制、技术进行革命性扬弃的过程,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指导新实践,求得新发展的过程。创新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尽管创新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其本质的要求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就是说,创新的使命是为人们改造世界开辟认识和实践的道路。

在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正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巨大动力,谁要想获得发展的高速度,谁就必须发展高新技术,而高新技术则是创新的结晶。在当今时代,不创新就不能发展,不创新就会被时代淘汰。个人如此,企业如此,地区如此,国家如此,执政党也是如此。所以,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都大做科技创新的文章,希望通过创新增强本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能力。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让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以创新作为完成这个伟大使命的持续动力。而我们要进行的一切创新活动,是立足于改革基础上的。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之后,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需要继续改革的地方,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创新的任务无疑变得更为重要。时代的挑战,决定了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必将与创新紧密相连。因此,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确立正确的创新观是十分重要而且迫切的。

首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激发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由于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建立了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因而,它比以往的社会更具生机和活力。但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并没有持续地发挥出来,有的国家还因此而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普遍地关注和思考。有的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将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和在某些国家的失败归咎于社会主义本身。对此,邓小平给予了坚决的否认。他认为,社会主义遇到的困难和曲折,并不能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实践社会主义的人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长期固守一种僵化模式的结果。社会主义蕴含着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这种生机和活力持续发挥出来。基于这种认识,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陆续实行了一系列适合新情况的重大政策,使全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社会主义要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不仅要从纵向比较中体现出对以往社会形态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在横向比较中体现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优势。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点,再吹牛也没有用

。经济发展速度和效果是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准,但怎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新的观念支配下,通过新的手段和方式,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实施全面改革和创新,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扫清障碍。社会主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清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陶醉于已经建立起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之中,孤芳自赏,难以自拔。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社会主义一旦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和劣势,并在重新觉醒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创新,就能像新的社会制度诞生那样,以经济上的重新崛起,充分证明自己优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发达国家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中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必须寻找一条能超常规地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途径,而这条超常规发展的道路必须靠创新之斧开辟出来。因为,创新不仅意味着对传统观念的革命、对陈规陋习的突破,更意味着行动的超常规性。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创新不是照搬前人的创新成果,也不是依照“本本”上的教条,而是应该根据时代发展、根据中国当前的国情选准突破口,从而保证发展的持续进行。众所周知,没有小岗村包产到户的突破,就不会出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特区经济的突破,就难有市场经济的全面登场;没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突破,就不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三步走”的发展格局。这些突破既是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的结果。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启示我们:任何时候要想有新发展,就应该选准突破口,打破传统的束缚,大胆地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共产党员的新要求

新的时代所要求的创新,不仅是一个人的行为,更是全党、全社会都应该坚持的实践活动,是一个能够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大体系。在当今,为了迎接竞争日益加剧的全球化挑战的国际浪潮,美、欧等国纷纷完善和加强国家创新体系,通过增强创新能力来加速经济增长,尤其是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能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政治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因此,创新也应该是多方面的。而且,多方面的创新又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创新,并使多方面的创新产生互动,才会产生综合效应。也就是说,从国家、民族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必须形成一个能够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大体系。创新的全面性、综合性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必须是全面的和深刻的,它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一致的。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涉及一个“全面性、综合性”的问题。它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上,充分体现在实现“五个统筹”上,以创新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是前所未有的事业。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要有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这对广大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党员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前提。树立创新意识,必须实现观念创新,以观念创新推动体制创新。观念不创新,体制创新就无从谈起。现在,部分党员、尤其是一些干部头脑里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等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创新。要着力消除妨碍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脱离出来,充分考虑各个阶层的利益,以利益驱动来促进体制创新,以价值取向来引导体制创新。同时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创新观。我们倡导的观念创新,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做到以人民利益为重,进一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要树立执政为民的政绩观,不唯个人利益,不谋个人政绩。破除创新就是高指标的观念,破除创新就是形式新的观念,破除创新就是立竿见影的观念,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工作,更加自觉地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其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党员具有创新勇气。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利益调整过程,肯定有阻力和风险,也可能会遭遇挫折、失败,甚至会掉“乌纱帽”。只有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时代紧迫感和革命事业心,以敢于超过前人、永不满足现状的拼博精神,以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以高尚的境界和宽广的胸怀,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才会有非凡的胆略和勇气,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创新局面。创新是对传统的扬弃。古人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要创新就要有大胆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不迷信权威,不固守经验,不拘泥陈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尊重事实与科学的基础上,用客观、科学的态度分析取舍,根据形势的变化与事物发展的规律,大胆创新决策。

(三)切实增强创新的素养和能力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备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是衡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的一把重要的尺子,也是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切实增强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必须保持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个党员、一个党的领导干部、一个党组织,是不是坚持与时俱进、具有锐意创新的风范,有没有实干的作风,是否具有奋发有为的硬劲和韧劲,对推动创新至关重要。要看到,面对战略机遇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党在新世纪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我们的各项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解决那些事关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式,更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立党为公的浩然正气,勇于和善于根据新的实践进行创新,以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完成历史赋予的庄严使命。

其次,要切实增强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在党内大兴学习之风。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加强对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学习,工作中就没有发言权。共产党员要进行有效创新,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视野不断开阔,经验不断丰富。共产党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会有创新的追求,才会有创新的能力,从而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在实践中丰富、提高自己。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党员干部增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创新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的创造是丰富多彩的,囊括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共产党员要及时学习、总结这些宝贵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创新的内在动力。

第三,要切实增强创新的素质和能力,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创新是不断尝试的过程。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共产党员勇于创新、乐于创新、争相创新,不断提高创新素质和能力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要允许失误,宽容失败。在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失败,甚至会犯错误,不能把这些问题简单地看成党员自身的问题,更不能求全责备,一棍子打死。成功的探索可以接近真理,失败的探索也是接近真理的过程。给创新者改正错误和继续创新的机会,既符合创新的基本规律,也是获得创新成功的必要前提。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必须维护每一个人的创新权利,尊重每一次创新实践,重视每一个创新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要开动脑筋,善于发现新思想,大胆鼓励新方法,坚决扶持新事物,为创新摇旗呐喊,鸣锣开道,形成全党、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获得极大解放,把潜在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第四,要切实增强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建立一套能够激励创新、考核创新成效的体制、制度、规章,为推动创新提供可靠保证。创造良好的创新制度、机制尤其重要。一方面要把创新能力和创新实绩作为党员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真正把那些能够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做出突出业绩的人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形成鼓励创新、支持“敢为天下先”的用人导向。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降低创新成本,正确区分创新过程中的方法错误和动机错误,既防止个别动机不纯的人假创新之名谋取私利,又要切实保护好以群众利益为重的创新的积极性;既要敢于为创新“买单”,又要防止付出高昂“学费”,使党员、干部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切实得到更大发挥和不断提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