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圣王善于运用他人的智慧和才能,就像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一样,这是因为他们通达人君之道。作为君主,自己要保持虚心素服,不显露智慧,这样才能让众人的智慧得以发挥。自己不显露才能,这样才能让众人的才能得以施展。自己能坚持无为,这样才能让众人有所作为。虚心、无能、无为,这是君主应该把握的原则。而人主常犯的错误则不同,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比拼智慧,用自己的才能去比拼才能,用自己的作为去比拼作为。这其实是臣子的职责。如果臣子想要不阻塞君主的道路,即使像舜那样贤明也是做不到的。
周武王有五位辅佐他的大臣,武王对于这五位大臣所做的事情并不擅长,但是世人都说取得天下的是武王。这是因为武王善于运用他人的智慧和才能,通达人君之道。通达人君之道,就能让智者为他谋划,勇者为他战斗,辩者为他游说。就像一匹马,由伯乐相中,造父驾驭,贤主乘坐,就能日行千里。没有驾驭和相马的辛劳,却能享受到马的功劳,这就是因为贤主懂得如何乘坐。
现在请客吃饭,酒酣之际歌舞升平,鼓瑟吹竽,第二天客人不去拜谢陪自己娱乐的人,而去拜谢主人,这是因为主人让陪客娱乐的人这样做的。古代圣王立功名也与此相似。他们让众人的智慧和才能得以发挥,从而立下赫赫功名,但是功名并不归于辅佐他们的人,而归于君主,这是因为君主让辅佐他们的人这样做的。这就像建造宫室一样,必须任用巧匠,为什么呢?因为匠人不巧,宫室就建不好。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国家治理不好,那危害难道仅仅像宫室建不好一样吗?巧匠建造宫室,画圆必须用圆规,画方必须用矩尺,测平直必须用准绳。宫室建成后,人们并不知道规矩绳墨的作用,而只是称赞匠人的巧妙。同样的道理,国家治理好后,人们并不知道具体治理者的功劳,而只是称赞君主的英明。这个道理不能不认真考察。不通达人君之道的君主则不是这样。他们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却又任用贤者,并且厌恶贤者与不肖者议论国事。这就是为什么功名受损、国家危亡的原因。
枣树生长在荆棘丛中,裘皮来自狐狸身上。我们吃枣子、穿裘皮,这是古代圣王善于运用他人的智慧和才能的一个例子。商汤和周武王在短时间内就拥有了夏商两代的民众、土地和财富。他们让民众安居乐业,天下没有人敢危害他们;他们分封土地,天下没有人敢不高兴;他们赏赐财物,天下人都争相效劳。他们没有耗费自己的财力物力,却让天下人称赞他们是大仁大义之人,这就是因为他们通达人君之道,善于运用他人的智慧和才能。
白公胜得到荆国后,却不能把府库里的财物分给别人。七天后,石乞说:“祸患就要到了,如果不能分给别人就烧掉它吧,不要让别人用它来害我们。”但是白公胜还是做不到。九天后,叶公攻入城内,打开太府分发财物给众人,并拿出高库里的兵器武装百姓攻打白公胜。十九天后白公胜被杀。国家本来就不是白公胜的,他却想要占有它,可以说是贪心到了极点。他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却又不能任用贤者来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可以说是愚蠢到了极点。他就像猫头鹰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吝啬自己的财物和权力。
卫灵公在天寒时凿池筑台,宛春劝谏说:“天寒起役恐怕会伤害民众。”卫灵公说:“天寒吗?”宛春说:“您穿着狐裘坐在熊皮垫子上,屋里还有火炉取暖,所以不觉得冷。但是民众却穿着破衣烂衫无法修补、鞋子破了无法编织,您虽然不冷但是民众却冷啊。”卫灵公说:“好。”于是下令停止工程。左右近臣劝谏说:“您凿池筑台不知道天寒,而宛春却知道。您因为宛春知道天寒而让他罢免了工程,这样福就会归于宛春而怨就会归于您了。”卫灵公说:“不是这样。宛春只是鲁国的一个普通百姓而已,但是我却举荐了他。民众还没有看到他的才能和品行呢。现在我将要通过这件事情让民众看到他的才能和品行。宛春有善行对我也有好处啊。”卫灵公对宛春的评价可以说是通达人君之道的体现啊。作为君主本来就没有什么具体的职责可言而只是根据各种职位来授予相应的职权罢了。工作做得好坏是下属的事情;赏罚是法律的事情;君主又需要做什么呢?如果这样做了那么接受赏赐的人就没有什么感激之情而受惩罚的人也没有什么怨恨之心了;人们只是反省自己罢了;这才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