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答书,承布之《晨报》“思辨”[专栏],弟已见过。稍错落几字,亦无关宏旨。顷奉惠书,敬悉尊意亦复印可。昨宰平过此,谓西人哲学一词,本为知识的。而弟以中国学问为哲学,却主张知识与修养一致。此恐为治西洋哲学者所不许。何若不用哲学之名词为得,云云。弟以此问题,要详细讨论,便极麻烦。若扼要而谈,亦自易易。数年前,吾兄似尝言,于宗教哲学外,宜有一种东西,非宗教、非哲学,而亦兼此二者之性质。弟当时曾佩服兄之此说。以为东方学问,当属此类。然最后卒不赞同。盖以为学术只宜分科哲两途。孔德谓哲学兴而宗教便成过去。此说甚是。至谓科学兴而哲学便成过去,此则无理。关于本体之参究,当属诸学问,而无可属诸宗教。此不待烦言而解。本体论,既是学问的,非宗教的,而科学确不能夺取此一片领土。则哲学终当与科学对立。此又不待烦言而解。弟坚决主张划分科哲领域。科学假定外界独存,故理在外物。而穷理必用纯客观的方法,故是知识的学问。哲学通宇宙、生命、真理、知能,而为一,(知能解见前答兄信。)本无内外,故道在反躬。(《记》曰,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此义深严。)非实践无由证见,故是修养的学问。如此说来,则不必于哲学外,另立一种非宗教非哲学的名目。分类贵简而能赅。毋取过为烦琐。宰平谓西人形而上学,亦是知识的,与中国人修养的学问毕竟不类,如何可通称哲学?弟以为哲学之领域,既经划定,即以本体论为其领域。而中西人对于本体底参究,其方法与工夫,各因境习而有不同。(境者环境,习者习染。)因之,其成就亦各不同。此足征夫一致而百虑,终无碍于殊途同归。驰求知识者,反己自修,必豁然有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喻意,寻思熄处,冥证真理。)专事修养者,大本既立,毋须绝圣弃智,(老云圣智,即谓知识。)将见一切知识,皆是称体起用,所谓左右逢源是也。严又陵云,行履五洲,学穷千古,亦将但见其会通而统于一而已矣。又陵尚有此识量,不审今人何故自狭自小乃尔。又今人知识,在枝节处似有进步,但绝无宏通深远之虑,日趋浮浅。此甚可忧。若辈动诮人开倒车,实则若辈所倡导者,在今日西洋人视之,又何一不是倒车。又弟尝以为哲学上凡能自成其为一家言者,必有确实见到处,亦必有许多错误处。真理之旁,隐有错误。错误之中,伏有真理。吾人不能如今日青年一般见解,以为过去底哲学思想,都应打倒。须知真理无古今。而一切错误,又恒为真理之伴侣。真理常繁复的不绝的在错误之中发现。故古人错误处,由今观之,皆有可贵。而古人确实见到处,则其理万劫常新,而无可易也。安得谓过去悉可舍弃,而唯时尚是崇耶?今人对旧学观念,除唾弃不顾外,只有玩古董之心理。此所以无温故知新之效,虽读吾先哲古书,究与躬行无与。如此士习,未知他日有转机否。暑热脑闷,语无伦次。唯兄教之。
原载《十力论学语辑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