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红的鲜血从许知的脖颈之间喷涌而出。
沈司意上前,一把扶住许知:“蠢货!”
许知却笑了。
这是在这么多年以后,苏春影头一次见到许知的笑容。
好像总算是有一直都压在他肩头的担子,被卸下来了。
他伸出手来,抓住了沈司意的手:“这些年……是我错了。”
用尽最后的力气,不管血液已经从口中涌出,许知也仍旧要说完最后的话:“沈司意,若可以的话,照顾我妹妹。留她一条性命,让她自在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无所求了!”
最后的话,只有这些。
而后便是手颓然落下,许知的眼神空洞地望向了天空。
苏春影没有想到,曾在西北也叱咤沙场的许知,竟然这么轻易地,就死在了他自己的剑下!
此刻太阳已破晓而出,天光大亮之间,他们的眼前尸横遍野。
阳炎军终究还是杀了进来,许知已死,没有了统帅的威北军,只能缴械投降!
苏春影没想到,他们就这样守住了龙晨宫。
此刻皇上也从楼上走了下来,顺着天光照亮的方向,看向了远处的阳炎军。
他也轻叹一声:“总算,赢了!”
是啊,他们总算是赢了。
皇上低头,又对许知的尸首叹息:“可惜了,他也算是将才。”
而后皇上便踏着晨光,走向了前方。
——
那一夜之后,偌大的盛京,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不知是不是为了他们父子最后一次“结算”清楚,皇上亲自带兵去了东宫。
太子知道大势已去,自己根本无处可逃,甚至没有反抗,就被皇上带回了宫城。
后来皇上的处置,可以说是雷厉风行。
赐死太子,囚禁五皇子,却不牵连其他人,已是皇上对太子最后的仁慈了。
沈司意也按照答应许知的那样,还是将许绯鹤保下来了。
可许绯鹤在盛京的处境,实在是难熬。
她是东宫的人,东宫落败,几乎没有容身之所!
何况许知已死,盛京她再无家了。
最终她还是选择落发为尼,从此常伴青灯古佛,实在是叫人心中唏嘘。
这一次东宫谋逆,自然牵扯到了整个朝堂。
沈家大房,是逃不过去的。
新账旧账一起算,皇上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将这事儿直接交给了刑部。
刑部的手段,大房如何能扛得住?
很快就说出此次与太子一同谋逆之事,不仅如此,在刑部的严刑厉法之下,他们还说出了几年前在西北,正是他们和那些想要坑害沈司意的人串通一气,给沈司意下了毒!
大房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得到安阳郡王之位。
还好,虽沈泗鸿和苏夏云还没签下和离书,但有了和离之意,当日过年的时候双方还在苏家的见证下签过类似的书文。
所以这事儿,才堪堪没有连累到苏夏云和苏家。
——
盛京之中这一场反逆贼的声势浩大,一直持续了大约一月之久。
直至开春的时候,才稍稍消停下来。
而皇上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下了诏书,立二皇子为太子。
与此同时,偌大盛京之中,虽沈家大房锒铛入狱,可沈家二房,却如日中天。
皇上将安阳郡王之位,还给了沈司意。
并且还给苏春影封了正四品的诰命夫人,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也是开朝之后,第一位商贾之女,能坐到诰命夫人的位置上。
何况沈司意如今还年轻,他们二人日后的前途,可以说是不可限量。
这些日子,那些要来恭贺苏春影和沈司意的人,几乎踏破了沈家二房的门槛。
苏春影一改平日里温柔和善的样子,对这些来客统统回绝。
说是身子不适,不便见客。
外人自不好多言,何况沈司意宠着她,不管旁人如何,他唯有一句:安阳郡王府之事,自有我夫人做主。她若不想见的人,不见就是了。
沈司意乐得她整日在家里休息,只是他发现……这两日的苏春影,好像有点儿不对劲。
有些……抗拒他?是因为他这些日子太忙了吗?
所以开春之后,沈司意特意早早地回府。
不仅如此,他还早就让天机给他备好了热水。
将自个儿洗得干干净净之后,他才凑到了苏春影的跟前儿:“夫人,今日是个良宵美景的好天气,咱们两个人要不要……”
苏春影瞥了沈司意一眼,就将他推开:“不要。”
沈司意有些受伤:“夫人拒绝得这般干脆果断,可是这些日子为夫做错了什么?”
还是……她又生了要离开的念头?
越是这么想,沈司意的心里就越发难受起来。
没等苏春影开口,他干脆走出门去,拉了潘氏就找到了沈老夫人:“祖母,阿影她这些日子冷落孙儿,您得给孙儿做主!”
老夫人看着他撒娇的样子,啼笑皆非:“你如今都是堂堂安阳郡王了,怎么这世上还有你没法弄的事情不成?”
沈司意越发委屈:“如今人人都向着阿影,倒是无人管我死活了!”
他叹息一声。
还是潘氏上前,拉了沈司意一把:“你糊涂啊?没瞧着这些日子阿影的身体……”
“她怎么了?”
沈司意急急拉住了潘氏:“她病了?”
沈老夫人看他这模样,都无奈地敲了敲他的脑袋:“阿影怀孕了!你没瞧着她这两日总是恹恹的?你在外头忙你的事情,连和她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平日看你挺聪明的,如今怎地是个蠢笨的了?”
“啊?”
沈司意呆愣在了原地。
他讷讷回头,果然在春光明媚之间,看到了那个填满心中的身影,正朝着屋子里走来。
苏春影一如既往的温柔:“想着这两日就同你说,没想到你来告状。”
“阿影!”
沈司意忽而走向苏春影,将她拥入怀中:“阿影,谢谢你!”
苏春影要的,从来都不是谁的感谢。
日子总要自己过出来。
她抬眸,看着窗外冰雪消融,风光柔丽。
心中自然知晓,他们的好日子,总在后头。
岁岁年年,不管旁人如何改变,只要他们二人不变,就足矣。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