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明听了,抬头向厨房里喊起来:“兰兰她妈,咱家里还有没打开过袋子的大米吗?”
兰兰妈正要回答:兰兰连忙替她母亲做了回答:“爸,前几天我才帮妈领回一袋子大米没动过呢!”
“那就让给小官吧?”
听见父亲答应了,兰兰急忙转身进入厨房里,顾不上和母亲讲话,将大米袋子拎起来跑出门外往自行车上一放,跨上自行车就使劲地蹬起来。
五一农场党委常委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热烈,场党委专题扩大会议正在召开。各常委们围绕如何开展职工群众业余文化工作,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党委书记潘希泉首先发言:“这几年,我们五一农场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职工群众拿到的超产奖一年比一年多,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他们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强烈了。在这方面,三分场给我们全场带了个好头。前不久,工会已经成功地在三分场举办了一场文艺晚会,并命名为‘五一农场金秋文化艺术节’,前几天夏主任已经向我谈了他的想法,想让场党委和工会借鉴三分场的做法,在全场继续举办这样的大型文化艺术节,以此推动职工群众文化活动向前发展。”随后,他要求夏侯霖将具体情况再向各常委们作个反馈。
夏侯霖将工会如何在三分场成功举办了“五一农场金秋文化节”的情况、举办过程、效果如何等等,如实地向各常委们作了反馈,并将三分场文教方锐的出色表现介绍了一下。
听完夏侯霖的介绍,潘希泉说:“我们的农场是缺乏人才的。未来的竞争最主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是外国一家公司想从另一家公司挖去一名专业人才,另一家公司当然不答应。为了得到这名专业人才,这家公司索性将另一家公司收购过来,这名专业人才自然也就成了这家公司的了。他们的用人观念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我们在用人机制上,也应该抛弃传统的思维方式,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积极发现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努力培养人才。要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五一农场党委常委、主管全场农业工作的副场长许长春听到潘希泉对人才如此重视,也接过他的话:“我觉得潘书记对人才的发现、选拔和使用放在各项工作第一位的高度了。是呀,我们的农场地处偏远地带,外地人才不愿到我们这里来,如果我们身边的人才又不能很好地任用起来,那样就会限制我们自身发展了。”
场长贺志诚虽然一直没发言,却十分认真地听着各常委们的发言并且快速地记录着。
各常委们继续提出自己的看法。
夏侯霖扶了扶眼镜:“我认为,要全面加强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工作,必须党委主动抓,工会全盘抓,分场全力抓、团委配合抓,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协作成一体,分工不分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否则,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仍然是一盘散沙。”
因为是党委专题扩大会议,工会主席杨建成虽然不是常委,却按照场党委的安排,列席参加了这次专题工作会议。潘希泉看见杨建成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或是旁听,或是记录,知道他不敢也没资格发言,就问他:“杨主席,开展职工群众的文艺活动工作是你们工会牵头主抓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唻!”
听见潘希泉点名要自己发言,杨建成就不再推辞了,清了清嗓子说起来:“潘书记,贺场长,各位领导,从场党委在三分场开展的文化节来看,让职工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只要加强引导,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就行了!”
杨建成说出的这几句既没实质性也没可操作的话,各常委们听了后,略微沉寂了一下,又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许长春进行了提议:“潘书记、贺场长,听说三分场的文教方锐是咱们五一农场第一个上完大学后要求回来工作的农场职工子女,又是一个文艺方面的人才,听说文章写得也不错,我们能不能将她任用起来,让她发挥文艺或文学方面的才能?如果对她的工作能力不是很清楚的话,可先用借调帮工的方式,让她来机关工作一阶段怎么样?这样既为她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又方便组织部门对她进行考察。如果她真有这方面的才华,可以将她正式调到机关工作;如果她不胜任这方面的工作,就说借调帮工的时间到了,让她回三分场继续担任文教工作,这样既将她退回原单位去了,也不驳她的面子。各位领导看看这办法如何呢?”
主管干部考察任用和管理工作夏侯霖也赞同许长春的意见:“我觉得许副场长的办法不错,因为机关里有借调人员时间到了后,返回原单位继续从事原工作的先例。”
潘希泉、贺志诚和其他常委们也对这一建议表示认可。
会议结束时,五一农场党委书记潘希泉根据大家的意见,作出决定和安排:将场党委和工会在三分场举办的文艺晚会和三分场及其他单位举办的几场文艺晚会合起来,统称为第一届“五一农场金秋文化节”。根据杨主席调研情况,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拓展文化节的内涵,丰富活动内容,将第二届“五一农场金秋文化节”改名为“五一农场金秋文化艺术节”,由场党委牵头举办,工会具体负责相关事宜。内容扩大到绘画、书法、家乡戏演唱等等,不然只能称得上是职工文艺活动,谈不上文化艺术节了。同时,为了保证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五一农场党委拿出一定经费作为举办文化艺术节的开支。由于三分场已经举办过几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综合各常委们的意见,将三分场文教方锐借调到对口部门即场部宣传科帮工,这样便于对口部门的管理,先参与年底五一农场社火表演和主持春节文艺演出活动,年后参与筹办第二届“五一农场金秋文化艺术节”的相关工作。方锐的吃住和来回交通问题由场办公室负责协调,有什么情况直接向他汇报。
贺志诚也当即作了表态:“我觉得潘书记的安排已经很全面了,我是没意见的。我再强调一点就是,我们要在抓好筹办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将生产工作放在首位,做到筹办文化艺术节和抓好生产管理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争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高,双丰收。”
各常委们对潘书记安排这次文化艺术节的工作表示无异议后,五一农场党委将举办文化节活动交由场工会具体操办。
夏侯雨的消息就是灵通,党委常委会上刚刚研究完将方锐借调到五一农场机关宣传科帮工的决定后,他就得到了消息,并且在第一时间里,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方锐。
方锐心里也很高兴。在她看来,去不去机关工作倒是无所谓,关键是场党委能考虑到三分场举办文艺晚会的重大意义,说明钟海涛和自己以及官洪、张欣、官洪等人的心血没白费。但同时她又担心起来: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大型文艺活动,自己没有十分把握,也很不自信。当她听到五一农场组织科长岳默涵找自己谈话并且明确说明是帮工时,又宽心了,因为借调到宣传科去帮工,那也意味着自己最终还是要回到三分场的。凭自己知道的,就有好几位帮人员帮工结束后,又回到原单位上班了。但她心里仍然没有确切的把握,觉得还是要和钟海涛好好商量一下。多年来,她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许多事情都要和钟海涛商量,由他作出最后决定具体怎样办理后,心里才会踏实些。
其实,听到方锐借调到机关里帮工的消息,钟海涛比方锐还高兴。
所以,当方锐找钟海涛商量这件事情时,钟海涛不仅积极赞成,还极力劝说方锐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五一农场金秋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小锐,你机关后,要少说话,多听话。这个听话,不是要听领导们的话,主要是认真听听工会和宣传科的人员讲述有关文化节方面的事情,这样有利于你全面了解举办文化节方面的方法。虽然我和你一样,没想那么多,但我觉得,你能够参与五一农场举办的大型文化艺术节活动,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回到三分场后,我们还可以在一起举办更多、更上档次的文艺活动了。再说了,场党委常委会上的集体研究决定的事情,谁也不能轻易更改的,也由不得你想去或是不想去了。小锐,虽然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职工,甚至连机关大门也很少踏进去过,但我也经常听闫书记、刘场长等领导说过‘党委常委会上集体研究过的事情是不能轻易更改的’之类的话。所以既然是常委会上决定的事情,都必须按常委的要求去办的。”
钟海涛的话,让方锐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金秋送爽,棉田银光。当第一抹金色爬上树梢,当碎金余晖游离窗格,叶片纷纷扬扬拉开风的序幕,秋天探出脑袋一展清亮歌喉,沙海胡杨尽显迷人色彩,丰收画卷美哉金色的晨光与万亩金色稻田交相辉映,为秋天增添了一份别致与浪漫。
夏侯雨不愧是领导干部家庭的子弟,消息来得就是快,不仅将方锐参与筹办第二届金秋文化节艺术活动的消息掌握得清清楚楚,还听说办公室要给她找房子,准备交通工具了。他坐在副主任胡后成的办公室略微思考了一下,便来到行政办公室主任陈建忠的办公室里。
陈建忠正戴着老花眼镜在一张图表慢慢观看着,见夏侯雨进来了,他把图表往旁边一推,摘下眼镜笑着问:“小夏,有什么事吗?”
夏侯雨并没直接回答陈建忠的问话,而是笑了笑反问:“陈主任,忙得很吗?要不要我来帮忙?这会儿许副场长组织生产科全体人员召开生产工作会议,我没什么事可做,有需要我帮忙干的活,招呼一声就行了。”
“小夏,我这会儿没什么事,正在看看哪里有空闲房子呢?你可能也听说了,方锐要借调到机关来帮工了,我不仅要给她准备房子,还要给她准备交通工具呢!”说完这话,陈建忠揉了揉眼睛,又将眼镜片擦了擦后重新戴上。
“哟,官不大,待遇还不错呢!借调到机关来帮工,也有这么好的待遇呀!”夏侯雨装着有口无心地说。
“唉,小夏,你不知道了吧,这是潘书记在常委会上亲自安排的呢,如果考虑得不周到,潘书记会说我连这点小事情都办不好呢!真要是将她正式调到机关里来上班,事情反倒好办了,想办法找间空房子分配给她也就没事了;借调机关帮工就不同了,房子要临时找,吃饭和接送问题也要考虑进去。我这会儿正在场机关住房分布图上看看哪里有空房子呢!看了半天,也没能找出一个空闲的单间。你是知道的,机关的住房本来都很紧张,让我到哪去腾出一间空房子嘛!唉……”陈建忠说完,又连连叹气起来。
“诶,我说大主任,这点小事也让你为难?咱们不是有招待所吗?那么多的房间,也不是天天都住满了人,随便找出一个小单间给她住不就行了吗!接送问题嘛,也不难,最多也就一个星期回去一次嘛,忙起来的话,一个星期也不一定能回去一趟的,派个驾驶员接送一下不就完事了嘛!”夏侯雨仍然装着漫不经心地和陈建忠闲聊着。
“对呀!小夏,你还真提醒了我呢!就是嘛,将招待所那间堆放杂物的房子腾出一间给她住不就行了嘛,反正那间小房子原来也是客房,里面有卫生间,可以解决住处问题了。吃饭问题的嘛,也不难,到招待食堂去就行了,再向潘书记反馈一下,多少给她一些补贴,可以让她少掏一点生活费不就行了嘛。只是这车子嘛……”陈建忠低头想了想,“诶,谁的车子闲了就让谁的车子接送一下吧,反正,机关里还有两辆拉货的小车子呢,凑合一下就行了!又不是送场党委主要领导,不用讲究那么多的。”
“陈主任,我觉得那样不妥,派人接送的车子最好还是要固定一个驾驶员。指定一个驾驶员接送,一来不用你为经常这件事情考虑来考虑去的;二来万一你出差了,或是事情多忘记了,没人安排这件事,没什么事情倒好,万一有什么事情,让领导知道了过问起来,最后的问题还是出在你这里,恐怕也不好交代的。这样吧,陈主任,我和方锐是同学,你又这么相信我照顾我,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帮你办就行了。万一我不在家,就和其他驾驶员说一下,仍然不会让你为这点小事情去操心的,我能做到的,只有这点了,也算是替陈主任分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