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孩儿定当不负爹爹的厚望,此去东都求学,定当悬梁刺股,闻鸡起舞!”

岑三郎在家门口对着自己的父亲岑文本郑重的如此说道。

“三郎,你要记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了洛阳,对于学问一途,要勤加苦学,仿效先贤刻苦求学之精神,方能对得起我和你娘对你的殷殷期待啊。”

岑文本看着已然快和自己一般高的岑三郎,又想到从出生开始就从未离家的岑三郎要去远行求学,不禁心有感触,眼眶就有些许的湿润了,为了不让三郎看见,岑文本挥一挥衣袖,不带着丝毫的留恋:

“你且去吧,到了洛阳写封信回来就成,途中莫要被琐事分心了。”

“是!孩儿这就出发了!”

岑三郎郑重的对着岑文本说道,又看了一眼边上一脸欣慰的母亲,随后毅然决然的出发了。岑三郎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只带了一个伴读小书童,随行侍奉,这回子出了城门,岑三郎才往后看看,嘿嘿,老爹没跟出来。

看着眼前广阔的平原,在远方有山有水有洛阳,心情不禁畅怀不已啊。

“郎君,我们快去码头吧,趁着时辰还早,现在坐船,中午之前能到下个城镇呢。”

跟着岑三郎身后的书童如此说道,他是岑文本派来跟在岑三郎身边的,自然也是有着督促岑三郎学习的意思。

岑三郎听到这书童的声音,才想起来老爹安排的眼中钉还在边上呢,赶紧将脸上喜上眉梢的表情收起来,现在还不能太高兴,等到了洛阳,到了周王殿下的地头上,那才能彻底放松安心下来呢!

“恩,你说的有道理,我们赶紧走吧。”

岑三郎点点头,很是沉稳的如此说道。

主仆二人一路走到了渭水河畔的码头前行,从长安到洛阳,要走崤函山地北缘的黄河水道,路途顺利的话,两天就可抵达洛阳了,当然全程水路也是不现实的,三门峡这地方太过凶险,一般情况是坐船半天就换陆路,走过之后再换水路。

当然,最普及的还是走陆路,出长安,走华山北麓,出潼关,进秦函谷关,经崤山北麓(崤函古道),进汉函谷关,过谷水古镇,即到洛阳。李毅以前往返长安洛阳两地时候,多半也就是走的这条路了。

两人走到了码头边上,船还没到,也就找了煎茶铺坐着稍候等待了,那边岑三郎才刚坐下来还没点茶水呢,就有人走到他后面拍了一下他肩膀了。

岑三郎眉头一皱,来了来了,周王殿下小说里的情节来了!怕不是哪个武林人士看自己穿着普通,以为自己是普通富家子弟来讹诈自己来了!

哼哼,没想到吧!我其实是中书令的儿子!看我扮猪吃虎!

“三郎,好巧啊,没想到碰见你了。”

啧,这声音有点耳熟啊!岑三郎一回头,嗨,神特么竟然是李晦!李晦这会不该在上班的吗?怎么跑码头来了啊?对了,一定是来送自己一程的!

想到这里,岑三郎不禁欣喜交加,为了能有这样子的好兄弟由衷的感觉到高兴,虽然还没离开长安城的地界,但是此刻他仿佛已经是出了远门,在外地遇见家乡故友一般的亲切了。

“李晦?你是来送我的吗?哎呀,实在是……”

岑三郎不禁眼睛里有点湿润了,那边李晦笑了笑说到:

“可不是送你的,我也去洛阳上学去,对了,不禁我,还有长孙南,尉迟环他们,都要去上学。”

李晦这么一说,那边岑三郎都傻了,啥情况啊,大家都去啊,怎么没听你们说啊?正懵逼着,那边哗啦啦十几个人就过来,岑三郎一看,好家伙,全都是认识的纨绔们啊!当时就感觉有点泪崩了,也没有半点要离开家乡的惆怅感了,虽然本来就没多少。

那边纨绔见纨绔,两眼泪汪汪,十来号人把三个桌子拼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就聊了起来了,对于以后的洛阳求学生活,大家显然都是相当的期待啊。

没等多久,一群纨绔们就上了船,顺流而下朝着洛阳的方向去了……

……

李毅回到了洛阳,只感觉浑身上下都要散架了,这段时间不是在赶路就是在赶路的路上,到了长安城还一顿心惊胆战,好在没有发生什么意外,该处理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除了公孙二娘的事情还没解决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害怕的了。

洛阳一切运转正常,现在到了八月中旬,水泥工厂早就已经开始运作,并且源源不断的为李毅的格物学院提供着水泥用来建筑房屋,只不过没有钢筋来配合就有点可惜了,不过李毅也不是要搭多高的屋子,现在做的房屋基本都是平房,毕竟一开始招生也没打算招收多少,一百人顶天了,要多大的屋子啊?

大唐钢铁年产量具体有多少李毅没算过,也没那个机会接触数据,但是北宋时期,仅华北地区钢铁产量就有十五万吨,而英国在1788年工业革命后才7.6万吨的钢铁产量,大唐虽然经济和工艺水平不如北宋时期,但是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李毅估摸着现在大唐的钢铁年产量少说有二十到三十万吨。看上去似乎不少,但是这点钢铁产量大部分都补充到了军备之中了,剩下能有多少给李毅造钢筋?就算有,很多钢铁的质量也都是不达标的。

所以想要造钢筋混泥土的房屋,关键还是要等着李毅的平炉炼钢顺利研究完成,这个时候研究院那边已经把蓄热室处理的七七八八了,平炉炼钢最关键的技术蓄热室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花费大力气制造炼钢平炉出来了,李毅自然是有图纸的,但是什么炉头,上升道,沉渣室,换向装置等等这些东西,看着李毅就头大,其中很多的行业术语,李毅也根本不懂,付二他们就更不用说了,一切基本都是从头开始研究。

虽然很艰辛,但是想要提高钢铁产量,满足李毅对钢筋混泥土结构房屋的需求,还有以后铺设铁轨的构想,平炉炼钢是必须要有的,只要能有一座平炉出来,就算是照葫芦画瓢的,炼出来的钢铁不如现代的精钢那么厉害,但比起贞观年间大部分的钢铁还是甩了八条街的,无论质量还是产量都是不得了的事情。

不过这平炉炼钢这事情急不来,李毅这些年赚的钱大半都投进去了,参与的工匠也是一天比一天多,剩下的事情也就只能慢慢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