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社的大成功,出乎李毅的意料之外,因此而带来的种种问题,比如长安无纸,洛阳纸贵这样子的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了,起码文人士子们的生活收到了不小的影响,想要写点东西,画点画子都成困难了。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只是一时的,商人们逐利而往,看到哪里有需要,自然就会有人愿意上前堵上,一瞧见周王殿下开办了集英社,还弄了《周刊少年》卖的热火朝天的,还放言一周更新一期,这张纸的需求量可想而知了,早就有聪明的造纸商人不声不响的开始扩大生产规模了,也有人想下场分一杯羹的,新建造纸作坊什么的,不过新建这一类作坊,必须要和朝廷官署申请,雍州别驾刘德威最近案头上就摆了不少的这一类申请,那真的是头都大了,唐初这回不存在什么耕地不够分,人口过多耕地紧张这样子的问题,贞观年间,大唐几乎年年拓土开疆,李世民也已经开始重视南疆的开发,就刘德威和朝廷的态度而言,恨不得大唐百姓每个人都去种田去,把肚子填饱了才是硬道理吗,要是人人都去开造纸厂,做手工业生意去了,谁来种田啊?

这年头又没有什么机械化种田,耕地全靠人和牛一点点来耕,收成也多看老天的脸色,动不动的过几年还来个发水,蝗灾什么的,虽说大唐今年府库粮食充足,但是谁还没饿过肚子啊,谁敢说东西就一定够吃啊。

刘德威作为雍州别驾,要是让雍州京畿之地无缘无故的发生了粮荒的话,那真的就是要命的事情了。

这些新开设的造纸厂自然是统统予以驳回,当然有些实在是关系比较铁的也没办法,就只能批准开张了,其中就有李毅自己的想要开的造纸厂,没办法啊,李毅实在是买纸买的要吐血了啊,这年头没想到买纸还能这么贵,集英社虽然卖的火,但是不挣钱啊!因为李毅一开始定价就不贵,第一期刊说了是六十六铜板就是六十六铜板,一个子也没多,这么卖当然一方面原因是为了打响名气,二方面呢,李毅以为漫画这东西没啥吸引力的,想着万一卖贵了,没人买的话,高阳公主知道了肯定会非常的难过吧?哪想到各方面原因以综合起来,神特么竟然天天卖的断货脱销,现在整个长安城里,买到了《周刊少年》的人,那走路上都是昂着头走路的,趾高气扬的别提多神气了。

漫画卖的火是好事情,但是如果有钱不挣,那就是傻子了,长安纸张和洛阳纸张那真的是贵的李毅已经看不下去了,啥也不说了,我买不起我自己开一家造纸厂,我自己造行不行?

造纸厂当然不是李毅一个人开,这东西必须要带上纨绔们,毕竟李毅虽然住在长安,但是对周边还有专业技术人才什么的,那真是两眼瞎,让纨绔们来处理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他们虽然混,但是他们家族里,他们身边的人不混啊,随便从家里找一个人出来轻轻松松就开起来了,造纸又不是什么高技术活,以前近代中国,农村就会自己用稻草做草纸呢,现代中国也多有用稻草做原谅制作纸张的,做出来的纸张质量还颇为不错呢,写文书都没问题。

李毅把自己的想法跟程处亮和李晦他们说了一声,两人就愣住了,稻草还能做纸啊?咋做啊?

李毅一听愣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稻草虽然也有用作制作纸张的,但是主要原谅却还是树皮之类的东西,稻草只是随便加进去而已,实际上历史上什么时候用稻草开始作为主要原料制作纸张的,已经多不能考证了,估摸着大概也就是唐朝这会的事情。

稻草作为主要原料制作纸张,似乎还没有被人发现,李毅虽然知道稻草可以用来造纸,但是具体的流程环节什么的,李毅只知道个大概,电脑里面虽然有流程,毕竟以前自己存了那么多的乱七八糟的资料,但是这东西很多都是专业性的,说实话,李毅很多都看不懂,这些东西交给专业人士来弄或许更加合适点。

当然了,李毅提出稻草为原料制作纸张,也只是拓展了纸张的原料,但是在工艺方面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进步,没办法缩短纸张的制造时间,短时间内提高产量等等,机械造纸,那更是需要工业革命作为基础,很多零部件,动力问题,现在这个年头压根就没办法办得到,而想要达到工业革命的水平,那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是需要众多闪光发明还有沿着科技书一路攀登才能达到的程度,那时候李毅有没有老死都是一个问题了。

一想到造纸,就乱七八糟的事情出来了,李毅最怕麻烦,这麻烦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什么工业革命,什么化学造纸,这些东西都不想了,顺带一提,这年头的造纸业,不存在什么环境污染问题,造纸产生污染,是在化学造纸法出现之后才有的问题,而现在的手工造纸,产生的那些废料渣排放到水里之后,大自然自己都能净化掉了,不存在任何问题。

因为集英社开业,李毅这边忙的连轴转起来了,宫里的高阳公主自然也很忙,但是高阳公主就算再忙,也总会抽点时间和李毅一起画画漫画,实际上也就是让李毅指导一下分镜的问题,现在高阳公主已经完全进入状态了,俨然就是一名社畜漫画家助手了,一天到晚就是醒了画画,画完吃,吃完画,画完睡这样子,对于高阳公主,李毅是无比佩服的,这大概就是爱好的力量了,你要让李毅全神贯注的干一件事情,短时间内还行,但是时间要是长了,那真的是要命了,对了,摸鱼这件事情李毅倒是可以全神贯注完全没问题的。

只不过李毅在忙着买漫画,开造纸厂,想着改良造纸工艺的时候,那边魏征已经拿着《周刊少年》去了太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