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吃出来的》主要讲的内容是“吃错了会生病”,而本书主要写“生病了怎么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属于生活方式病,与饮食关系非常密切。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食方面的错误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慢病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的。

例如,多吃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导致糖尿病、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等疾病,这叫作一因多果;而造成高血压的原因有饮食不当、运动减少、情绪激动、过度肥胖、吸烟饮酒等,这叫作一果多因;熬夜、暴饮暴食等生活方式的问题可以引发多种慢性病,这叫作多因多果。

所以影响健康的因素不是只有“饮食”这一项,也不能妄下“吃对了就什么病都没有”的结论。

但饮食确实对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在我多年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我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三十年,后来创建了我们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同时还参与了许多健康管理的工作。这样的跨界工作经历,使我在面对患者时,不拘泥于药物治疗,而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疾病,从患者的行为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因素综合考虑致病原因,找到用营养素治病的切实依据。

其实,如果你把这本书看完,你会发现,我所讲的临床营养和现在国内大医院的临床营养有些不同。我说的临床营养有更多的营养医学的思路,告诉大家如何去分析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营养在疾病的发展轨迹中所起的作用。关于临床营养在医院里面如何操作,我这里讲的不多,因为这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在其他图书中以及互联网上找到。

什么是营养医学呢?

营养医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学问,整合了中医学、西医学及临床营养学,研究营养素与疾病预防、治疗的关系。

营养医学的核心理念是:找到伤害自身细胞的原因,去除这种伤害,给人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修复细胞,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达到从源头上治愈疾病的目的。营养医学既有中医学的“不良反应小、整体的辨证理念、注重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的优势,还有西医的“尊重循证医学,注重微观层面的变化,治疗效果快,针对性强”的优点。

这些年来,我用营养医学的思路给慢病患者或者重症患者治疗,不少人的病情都获得了好转。这种方法解决了很多药物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这让我很兴奋。营养医学绝不是大家认为的食方、食补这么简单,而是一套科学的营养诊疗体系。我很愿意把自己摸索出的这些营养治疗经验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受益。

临床营养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宽、很深,而我在书中讲的内容是临床营养学中的营养医学的内容,是站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角度去说营养的作用,所以在整本书中,我依然用的是“临床营养学”这个词汇。

临床营养学是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实践性非常强,可以说,是我门诊中的大量患者,让我理解了营养的作用,让我警醒,也让我提高。在书中我讲了很多患者的故事,都是我所接触的实例,相信可以让正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患者有所借鉴。

那看完本书之后,你会有什么具体收获呢?

首先,你能学到一种梳理病因的思维方式。

当你面对慢病的时候,不再茫然,不再盲目地用药或者道听途说地乱用营养品,而是冷静地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产生原因梳理出来,了解这些慢病的上游因素、中游因素和下游因素的关系,从上游因素里找到自己出现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其次,你会了解到临床营养诊疗流程。

营养治疗的过程有固定的诊疗模式,不管患者病情有多么严重、多么复杂,诊疗流程都是不变的。在每一章中,我都介绍了针对每一种病的诊疗流程和思路,并一次次地加强阐释这个概念,相信你看过后,也能清晰地了解这个流程。

最后,树立正确科学的营养观。

不少人生病后会问我说:“夏老师,我看谁谁谁吃了什么营养品后,恢复得特别好,我也可以吃点吗?”看完本书,我相信你不会再有这样的疑问,因为你会明白临床营养与大众营养的区别,也会明白用营养治病非常讲究个体化和精准化,每个人的方案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段的营养治疗方案也不一样。

同时,要特别强调,由于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到机体功能程度的不同,所以,要立体地看待患者,从生理代谢和病理代谢的角度去思考病情。慢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要经历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而且错误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不良习惯是造成慢病的上游因素,是自己可以把控的因素,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可能扭转疾病发展方向的机会,关键是要找到核心错误,认知错误,并愿意改变。

患病的时间越长,可能牵涉的器官和身体代谢情况就越复杂,不同的合并症与并发症都会影响营养方案的设计,所以即便患同一种疾病,不同人的营养治疗方案也可能千差万别。因此,针对每一种疾病,我在每一章的开篇都讲解了与这种病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这样,后面的营养方案的建立才能有依据、有方向。我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我的思路轨迹和大致营养原则,希望你能通过了解我的思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营养治疗方案。

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识更迭得飞快,临床营养学方面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被研究透彻。我不敢说我讲的都对,我只是写出了基于自己大量治疗经验对营养的理解和我现在采用的方法。与你分享本书,愿共同进步、共同受益。

夏萌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