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主导的政治变革,应该说到了1911年都在比较顺利地进行着,多少年的宪政追求终于有了一个结果。按照宪政编查馆奉旨编制的政治日程表,清廷于1911年5月8日公布了内阁官制和内阁办事暂行章程两个重要文件,标志着宪政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当时革命派报纸登载的揭露皇族内阁真相的漫画。

然而在同一天公布的第一届内阁组成名单却出了大问题,从总理大臣至各部大臣总计13个大臣中,皇族出身的竟然占有7名,半以上;汉族出身的只有4人,不到三分之一,这就是后来所说的所谓皇族内阁。这个内阁使许多人大跌眼镜,使那些原本想通过政治改革分享部分政治权利的立宪党人深感失望。

清廷的失误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皇族内阁名单出台的第二天,内阁副署了全国铁路实行国有的诏令,这就从经济上剥夺了非国有资本对铁路的经营权力,这对刚刚兴起的民族资本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5月14日,湖南各界首先发难,要求清政府收回成命,维护商民的基本权益,坚持湘省铁路由湘人自主修建。

对于湖南人的要求,清廷拒绝考虑。于是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很快发动了规模宏大的保路运动,终于为清廷敲响了丧钟。

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昌发动起义。消息传到日本,章太炎正在与弟子一起上课,弦歌之音不辍,或许是因为他对国内政治发展速度之快有些不尽了解,在看到这个消息时他不敢轻易相信。几个月前的黄花岗起义也是轰轰烈烈,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谁知道武昌起义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辛亥革命前的武昌城。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八月十九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在这里爆发。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

即便在武昌起义的消息被确认后,章太炎也没有想到回国。他只是随着事态发展,对留学日本的满洲学生发出警告,因为这些满洲学生鉴于国内形势的危机,请求日本政府出兵帮助清政府镇压湖北新军,这当然使章太炎怒不可遏。章太炎警告这些满洲学生,所谓民族革命,只是恢复中华主权,不让他人攘夺而已,并不会像满洲人当年入关那样,大肆屠杀,将满洲人斩尽杀绝,所以满洲人在这个时候不要恐慌,更不能丧失理智向日本借兵,因为说到底,经过两百年的交流融合,满洲人其实也是中国人的一部分,南方的共和政府果真建立,新中国境内的满汉蒙回藏一定会重建一个平等的新型关系。应该说,章太炎的这个解释是有道理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满洲学生的心理压力。

半个月过去了,湖南、江西相继光复了,章太炎觉得这一次武昌起义的结果可能会与先前的那些起义不一样,因此章太炎准备结束在日本的讲学,返回国内,直接投身于政治活动中去。

11月3日,上海光复。三天后,沪军都督府成立。章太炎获悉这些消息后,急不可耐赶了回来,11月15日抵达上海。上海各界对章太炎的到来给予热情欢迎,盛赞他是近代中国的大文豪,也是一个大革命家,是新中国的卢梭。

回到上海时,国内的形势正在突飞猛进地变化着,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相继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的省份就有湖北、湖南、江西、山西、云南、上海、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福建、广东和山东等,清政府已经四面楚歌,摇摇欲坠。

光复会自从重建后,与同盟会虽然有合作,但更多的时候是有抗争、有冲突。上海是南方最大的政治中心,其影响远比武昌要大得多。然而上海光复后却建立了两个军政府,一个是以同盟会成员陈其美为首的沪军都督府,一个是以中华民国光复军总司令李燮和为首的吴淞军政分府,两家分庭抗礼,互不相让。

李燮和与章太炎同属光复会,两人关系也非常密切,所以章太炎回到上海后,立即人住李燮和的吴淞军政分府,成为李燮和的高级顾问。但在当时特殊背景下,章太炎似乎并没有介意光复会与同盟会曾经的关系,对陈其美也没有视为对手或敌人,他劝李燮和去掉都督称号,希望两家携手,希望正在归国途中的孙中山早日抵达,以便协商北伐克复南京,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稳定东南,以定大局,以解民困。

早在《民报》时期,章太炎就对革命后的政治架构作过许多设想。现在革命即将成功,章太炎对于未来政治架构在曾经的设想基础上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并及时将这些想法公诸报端,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政治发展。

在中央政府政治层面上,章太炎主张,承认武昌首义的价值和意义,承认武昌临时政府,但表示武昌临时政府的首领只当称元帅,不应称大总统。因为大总统应该经过民选,而不能自封,在目前北方尚未光复的条件下,全国范围民选大总统还不可能。即便全国范围的民选不能实现,也应该由新的国会或议院进行选举,以强调权力来源的合法性、正当性。

在过渡时期,章太炎主张以元帅、副元帅的方式进行变通。具体的人选,他主张有首义之功的黎元洪可以出任元帅,黄兴可以出任副元帅,由他们组成一个过渡政府,稳定大局,并为未来的正式选举作准备。未来的中央政府结构,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和体制,议会政治,责任政府。

至于未来政府人选,章太炎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大总统或可在黎元洪、袁世凯两人中间选出,这也是孙中山一再表示的意思。至于孙中山,章太炎根据自己的了解,认为孙中山长于议论,此盖元老之才,不应屈之以任事。言下之意,如果将来议会、国会建立了,孙中山倒是可以去当个议长,或者干脆就在野主持舆论,成为全社会意见领袖也是不错的。

至于内阁总理人选,章太炎虽然对宋教仁不完全满意,但仍然认为,在当时情形下宋教仁是比较理想的人选:略读政书,粗有方略,智略有余,且小心谨慎,能知政事,识大体。

对于第一届内阁成员,章太炎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如果宋教仁为总理,那么,邮传部可以交给汤寿潜,学部可以交给蔡元培,财政交给张謇,外交交给伍廷芳,法部不妨仍交给沈家本。从这个大名单看,章太炎的推荐超越了党派,甚至超越了新朝与旧朝。

章太炎不仅在精心构思着未来中国政治发展蓝图,而且对政治发展本身也投入相当大的兴致和努力。在章太炎抵达上海的当天(11月15日),光复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在上海江苏教育会召开,会议公认湖北军政府为民国中央政府,以鄂军都督执行中央政务。这个决定无疑意味着,在新的中央政府没有成立前,临时的中央政府设在武昌,实际上就是承认黎元洪的军政府为临时政府。

担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的黎元洪

针对这种情形,章太炎11月24日在国民自治会发表演说,认同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的决定,建议就以武昌为中央政府。12月1日,他又建议当务之急既要出师北伐,又要派兵援鄂。前者是积极的进攻,后者是积极的巩固后方,为重建统一准备条件。

章太炎主张将中央政府设在武昌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他的一个重要主张。他认为,从目前局势看,建都武昌,必然促动革命党人出兵援鄂,有助于巩固武昌首义的成果。如果现在就宣布建都南京,那么援鄂之心必然懈怠,武昌必然很快失守。武昌失守,清军顺流而下,南京、上海等长江中下游还不是很容易得而复失吗?

然而当章太炎的这个建议在12月2日与革命党领袖集会讨论时,却遭到了各方面的反对。黄兴主张建都南京,宋教仁不愿表态,与会的程德全、汤寿潜没有发言。

担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的黄兴

在建都问题上,章太炎认为黄兴坚持建都南京,是私心作崇。按照章太炎的说法,黄兴在武昌已经接受黎元洪的委任,就任汉阳总司令,但当南京光复后,黄兴竟然接受大元帅的拥戴,以黎元洪的部将转而成为主帅,且先前以推武昌为中央,现在却改南京为中央。章太炎认为这样做很不妥,这不仅不利于武昌方面坚守抵抗,与北方抗争,而且势必开革命党在未来政治中争权夺利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