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几分伤感,玄奘告别了佛陀的故乡,经过一片旷野荒林,向东行二百里,就到了当年释迦牟尼偷偷剃发的地方——蓝摩国。

这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国家,境内有一座阿育王建的塔,据说当年释迦牟尼亲自提刀,在那里割断了自己的头发,他还在那里把自己的宝衣、髻珠等换成了鹿皮,然后让随从回去禀报父王说:“早晚别离,世之常事,恒聚一起,岂可得乎?”然后就开始了到各处山林求师访道的生活。

城东南有一座宝塔,据说是蓝摩国王为了供奉释迦牟尼的舍利所建的。塔旁就是传说中的“龙池”,说是有龙经常化为人形,围绕着塔念经,还向佛祖献花。后来有僧侣陆续从各地前来参拜,却在此看见过一只野象,野象用它的长鼻子卷着鲜花献到佛前供养,它还用象牙割草,用长鼻子喷水,在场的人无不称奇。其中有一个僧侣感慨地说:“大象虽是野兽,却懂得拜佛供佛,还懂得为佛清洁环境,我们是佛门弟子,怎能坐视不管?”于是他就自己一个人留下来,搭一间小屋干起活来,非常勤快地栽花种果,邻近各国的人都纷纷捐款,在池旁建了一座寺庙,由那位僧侣担任住持,由刚剃度受戒的沙弥管理诸项杂务,而后代代相传,香火不断。

离开蓝摩国,玄奘穿过一片森林,避过山牛野象和土匪强盗,终于抵达了释迦牟尼寂灭的地方。

所谓“寂灭”,相当于“圆寂”、“涅槃”。涅槃本意是熄灭,永离诸趣,进入不生不灭之门。凡人不论圣贤与否皆难免一死,但对佛祖菩萨而言,死去的只是他的肉身,至于他的本性本体则不生不灭。所以他们的死叫做“涅槃”。要讨论关于涅槃的问题,就必然涉及一些佛教的基本论点。佛教承认印度原来盛行的“轮回”观念,肯定人生在世是件很苦的事。苦是来自各种欲念,如果人能够摒除一切欲念,就能够进入一种恬静不乱的境界,这就是涅槃的境界。人如果通过修行达到涅槃,那么他死后就可以不必再入轮回,而是进入不生不灭的境地。如果死前就修成涅槃,因为惑业已尽,身体还在,所以叫做“有余涅槃”。至于死亡,小乘佛教认为是“身”与“智”永亡;大乘佛教则认为一切众生成佛,无所谓实灭,意识全体究意灭尽与否是无法断言的,所以死是“息幻归真”。不管是身智永亡,还是息幻归真,都能进入“无余涅槃”至完至全的境界。但佛教严禁人为地将死期提早以便登无余涅槃的彼岸。一般佛教僧侣去世被称为“涅槃”或“圆寂”,就是“归真返本”的意思。

释迦牟尼游化四方,生前最后的心愿可能就是从吠舍釐回到舍卫城的祗园精舍,这里是必经之路,可是释迦牟尼走到这里时就已经心力交瘁。在来拘尸那迦城的途中,释迦牟尼接受了金银匠淳陀供养的旃檀茸,吃了以后就生病了。

释迦牟尼打起精神继续走,到拘尸那迦城郊外时忽然感到腹痛如绞,就对他的十大弟子之一,堂弟阿难说:“你把我的袈裟叠成四折铺在地上,我想坐下来休息。”然后释迦牟尼又想要喝水。稍微休息一阵后,他又勉强走到尼连禅河边,告诉阿难他要到对岸末罗族人游乐的娑罗林去。

日暮时分,释迦牟尼和弟子来到了那片娑罗林,弟子们遵照他的意思在娑罗林准备好卧床,把枕头放在北边。释迦牟尼说:“我很累,我要休息。”然后就静静地躺下,身体朝西侧卧,右膀在下,右手垫住头部,左手放在左大腿上,两脚相叠,就这样再也没起来。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人世间所有事务都是坏法,不可放逸。努力精进吧!”

释迦牟尼涅槃的地方有阿育王建的塔,塔旁建有伽蓝,里面有佛祖横卧涅槃像,此外,释迦牟尼涅槃的事迹也都被刻在了一根石柱上,可是偏偏没有刻上年月日。

玄奘在娑罗林中来回地走,发现四棵长得特别高大的树。据说那里就是佛陀寂灭之处,回想过去的历史,玄奘感慨良深!

释迦牟尼涅槃的七天之后,遗体就在拘尸那迦城国城北河边“荼毗”(梵语之火葬)。随后摩揭陀、吠舍釐、迦毗罗和拘尸那迦城等八个国家,均争相要求供奉其遗骨,最后在一位婆罗门的仲裁下,佛骨由八个国家平均分配,这就是“佛骨八分”的典故。

当年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河畔的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就下定决心要把他悟出的道理传给世人,他首先想到的有两个人,但这两个人当时都已经去世,最后他想到了在他苦修时曾经追随过自己的五个人,经打听知道他们在鹿野苑。

释迦牟尼走了几百里路,终于到了鹿野苑,起初那五人对释迦牟尼的教义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佛陀在苦修六年之后放弃了苦修是一种堕落。后来佛陀循循善诱,使那五个人认真思考他的话,他们才知道释迦牟尼不但没有堕落,而且已经提升到无上的境界,从此,释迦牟尼的弟子与日俱增,很快就增加到了六十多人。

这就是佛教弟子们津津乐道的佛陀于鹿野苑之初转法轮。之所以叫转法轮,是因为佛之说法,能破除众生一切邪惑之见,佛陀运转心中清净妙法以度(救济)众生,所以喻之为法轮。

玄奘在那里看到了一些遗迹,有阿育王所建的高一百多尺的佛塔,也有一根高七十多尺的石柱。石柱所在地就是佛陀最初转法轮的场所。另外有一个大寺庙,里面有僧侣一千五百人,寺院内有铜制佛像,完全按真人大小铸成,雕刻的是有关转法轮的情景。寺外石阶上有一百多座佛宠(安置佛像的柜橱),每个宠内都有金佛像。西面是佛陀入浴的水池,洗器皿、洗衣服的池塘等设施一应俱全,每个池都设有神龙守护。

由鹿野苑沿恒河向东行三百里到战主国,这个国家里也供有佛陀的舍利。“佛骨八分”之后,剩下的佛陀舍利就由那位仲裁“佛骨八分”的婆罗门带回了战主国,战主国特地建塔来供奉。

从战主国东北渡恒河,走一百四十五里就进入了吠舍釐国,位置大致在今印度东北靠近尼泊尔的摩沙法坡一带。这里盛产芒果、香蕉。释迦牟尼生前常来这里说法,所谓“法”,就是一切事物与道理之通称,梵语叫“达摩”。因为一切事理都有自体,具有规则,所以都称之为“法”。释迦牟尼最后在娑罗林涅槃之前,就是由吠舍釐出发,打算继续他的说法传道之旅的。

玄奘来时,这里的都城已经被废弃了。原有的一百多座佛寺大部分都已倾颓,树林形迹全无,池水干涸。幸好还有不少圣迹存留,例如为纪念佛陀讲《维摩经》而修建的佛塔,佛陀对阿难说“这是我最后一次看吠舍釐”的地点等。至于吠舍釐国供奉佛祖舍利的佛塔,玄奘似乎并没有看到,因为他的弟子所著《三藏法师传》中没有相关的记载。玄奘曾经感叹吠舍釐国只剩朽木残株可供怀念,而今天,它的遗址几乎已无法辨认,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了,仿佛果真如佛陀所言,一切都是一场空虚的幻象。

玄奘的下一站是摩揭陀国。但当他来到恒河渡头时,面对这千古不断的滔滔江水,他想起了佛陀十大弟子中的阿难之死。阿难是初期佛教教团的领导者之一,有一天,已经年老的阿难在摩揭陀国的树林内偶然遇到一位僧人。那位僧侣正在边走边念经文,不过他念的经文错误连篇。阿难是释迦牟尼的堂弟,直接受业于佛陀,佛陀涅槃后,就由他向弟子们口诵经文,这些经文才得以传之后世,所以阿难在当时是佛学权威。当他发现那位僧侣念错了的时候,连忙热心地跟上前去加以指正。不料这位僧侣不但不领情,反而大笑说:“大德,您已经老啦!”说完就不再理睬阿难,径自走开了。阿难很失望,感到与这种冥顽不化的人一起生活在世上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于是万念俱灰,想要自求了断,早登彼岸。他打算先到吠舍釐去,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吠舍釐和摩揭陀两国的国王那里,纷纷跑出来寻找阿难。当阿难要渡过恒河的时候,摩揭陀国王怕失去高僧,率兵在后面追赶,吠舍釐的国王则派兵在北岸迎候,阿难一时间百感交集,生怕挑起两国冲突,索性就在船开到河中央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两军见状都为之恸哭,阿难的遗骨由两国各分一半供奉。

阿难,是梵语“阿难陀”的简称,有欢喜、庆喜的意思。他的父亲斛饭王是净饭王的弟弟,阿难出生后斛饭王派使者向净饭王报喜,净饭王听后很高兴,就给孩子取名为欢喜,即阿难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