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告别了婆罗门,向东行五百多里就进入了至那仆底国境内。“至那仆底”的意思是中国的封地,所以又叫“汉封”。之前玄奘路过迦毕试国时听到的有关汉人天子的传说中,就提到了至那仆底国。据说那位汉王子夏天住在迦毕试国的沙落迦寺,冬天就移居到至那仆底来。玄奘住在这里的突舍萨那寺一年多,跟随寺内的高僧毗腻多钵腊婆学习《对法论》《显宗论》和《理门论》等经典。

出了至那仆底国,玄奘往东北行一百五十里进入阇烂达那国,在那里待了四个月,其间向那里的高僧旃达罗伐摩请教学问。再往东北,经过一段断崖绝壁,就到了屈露多国,然后往南及西南行,先后到达设多图卢国和波里夜呾罗国,往东途径秣菟罗国(今印度首都新德里东南的穆特拉),就进入了中印度,这里是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佛迹极多,各宗各派都有。

玄奘以激动的心情,一步步地接近心中的圣地。在通过了萨他泥湿伐罗国和窣禄勤那国之后,玄奘第一次站在了“圣河”恒河的岸边,玄奘向远处望去,八百里以东就是它的发源地喜马拉雅山,这条大河向东南流入孟加拉湾。《西域记》中关于它的描写很多,说它“灵怪虽多,不为物害,其味甘美,细沙随流”,还记载了当地人的一些相关风俗,人们认为恒河水是“福水”,“罪咎虽积,沐浴便除”,可以用恒河水洗掉自己的罪孽。不过这些在佛教的经典中都找不到根据,这只是婆罗门教的说法。玄奘在此停留了五个多月,其间一直跟高僧阇耶毱多学习。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玄奘前往秣底补罗国,打算向德光论师的弟子蜜多斯那学习《辩真论》等。

四个多月以后,玄奘来到了一个特别的国家,那就是北边的婆罗吸摩补罗国。巍峨的喜马拉雅山就在其北方,这里是传闻中的“东女国”,国王通常由女人担任,男人只负责战争和农耕等事务。

玄奘马不停蹄地赶路,又南渡恒河到毗罗删拏国,原本这里有一座阿育王建的佛塔,由于婆罗门教再度兴起,佛教式微,最终导致佛塔无人供养,已有一半倾毁。东行二百多里,玄奘一行进入了劫比他国,佛教在这里的情况较其他地方好些,佛教僧人在一千人以上。王城的东方有一座大寺庙,内有著名的三宝阶。之所以建这样一个三宝阶,是源于佛教中的一个典故。

在佛教的生死轮回中有六道,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前三者是善道,后三者是恶道。天道有二十八重,四王天分别在须弥山腰的四面,忉利天在须弥山顶,此四王、忉利二重是为地居天;再往上的二十六重则为空居天。“忉利”是三十三的意思,因其宫殿在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中央为帝释天,掌管三十二天,共计三十三天。

传说释迦的母亲生下释迦后就去世了,依其生前之造业,死后升忉利天,释迦后来升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中央的统御者帝释天用神力造三列台阶,以方便释迦返回下界。这三列台阶,中央一列用黄金打造,左侧是用水晶打造的,右侧则是白银的,释迦从中央的黄金台阶走下去,两侧都有人陪同,走在右侧银阶上的是手持白拂的第九重天的大梵天王,而帝释天则手持宝盖走左侧水晶台阶。相传那些台阶一直到数百年前还存在,只不过均已被破坏。玄奘所见到的三宝阶,是后世国王在原来的地方以砖石砌成的,然后再饰以宝石和黄金。台阶长达七十多尺,两侧还供有佛像及左右陪侍的帝释天及大梵天王的立像。旁边七丈高的石柱是阿育王所建。

玄奘往西北行二百里就进入了羯若鞠阇国境内。黑公羊割其势而为羯,在这里“羯”的意思就是女性;“鞠”,弯曲的意思;“阁”指城门台。这个名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曲腰女之城”,也就是曲女城,坐落于恒河岸边。这里的统治者是印度的中兴名君戒日王,他同时也是一名伟大的护教者,在他的统治下,曲女城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关于“曲女城”这个名字的由来,玄奘听过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叫做花宫城,国王在周边的国家里很有威望,那里的人可以活到几百岁甚至几千岁。国王有一千个王子和一百个公主。王城附近的恒河河畔有一个上万岁的大树仙,他的身体像一棵大枯木,鸟儿无意间把嘴中所衔的种苗掉在大树仙的肩上,树苗就在他肩上长成大树,鸟儿就在上面结巢。有一天,曲女城的公主们来河边树林嬉戏,引起了大树仙的兴趣,大树仙就跑到了国王的面前,要求国王将公主中的一个嫁给他。国王觉得很为难,并没有当场答应,只是用好话把他先打发回去了。国王叫来女儿们商量,公主们没有人愿意嫁给他,只有一个年纪还小不太懂事的小王女,不忍父王为此担忧,就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国王无奈只好带着这个小女儿去见大树仙。大树仙一看是个毛丫头,非常地不满意,就问国王为何带这么小的来,国王实话实说,因为其他的女儿都不愿意。大树仙闻言大怒,说:“好个不愿意,那我就诅咒其他九十九个王女全部变成既丑陋又曲腰的丑女人,让她们这辈子都嫁不出去!”国王大惊,赶忙回宫一看,自己的女儿果然全部变成了那副丑样子,从此花宫城就改名为曲女城。

在玄奘出生之前,光增王在北方兴起,经过了多年的南征北战,终于在传到儿子戒日王时发展成了统一北印度的帝国,然而相传戒日王的继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还出现了一些波折。光增王死后,先是由戒日王的哥哥王增王继位,他贤明能干,甚得民心,导致邻近的东印度金耳国国王沙桑加十分妒忌他,沙桑加认为邻国有贤主,必为本国的祸端,于是假装邀请王增王共进晚宴,趁王增王赴宴时将他杀害。于是群臣才拥立戒日王登上王位,戒日王即位后整军经武,席卷北印,攻破金耳国为兄复仇。

戒日王颇懂得和平必须有武力做后盾的道理,他注重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他拥有一支由六万象军和十万马军组成的部队。这支军队帮助他维持国内外的稳定秩序,而后他才能在稳定中致力于和平及弘扬佛教事业。天下太平后,戒日王下令没收民间武器,广设“福舍”,兴建了许多佛塔伽蓝,禁止杀生肉食,每年供养各国僧侣二十一天,五年举办一次“无遮大会”。“无遮”在梵语中的意思就是宽容无阻,即不分贤圣、道俗、贵贱、上下,众人皆可参与,平等地进行财施及法施的大法会。

财施、法施是佛教中所谓布施的三种方式中的两种,第三种叫无畏施。财施指舍财济贫;法施就是说法度人的意思;无畏施就是以无畏施与人,救人出厄难的意思,我国的少林寺和尚的武道精神,大致就是源于无畏施的观念。

戒日王把国库财产都拿到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上用来布施,这样的大手笔是很少见的。他以佛教的教义来治理国家,使得佛教能够在婆罗门教复兴的压力下出现一段回光返照式的兴旺。玄奘在此停留了三个月,跟随毗离耶犀那三藏学习《毗婆沙》。不过并没有史料记载到这段时间玄奘与戒日王之间的来往,他们之间的相逢,进而迸发出的灿烂耀眼的光芒,还是以后的事情。

印度曲女城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