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破匈奴之战

公元前3 世纪前后,当中原七国为争霸权而斗得你死我活、暗无天日的时候,北方大漠南北活跃着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那就是匈奴。他们倚仗着好骑善射的特点,不断给秦、汉王朝以巨大的威胁,严重破坏和影响了中原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汉朝建国之初,由于国力衰弱,无力与匈奴进行抗争,因此,不得不实行和亲政策,选汉家女子嫁给匈奴单于为阏氏,赠匈奴千金,每年还要奉送大量的丝织品、酒、米等。

此外,汉朝还被迫开放“关市”,允许匈奴和汉朝通商。这些举措无疑给汉朝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可是仍不能满足匈奴奴隶主贵族的贪欲,无法换取北方的安宁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

野蛮的匈奴骑兵所到之处,**庄稼,劫夺财产,杀掠吏民,抄掠人口,把大批汉人掳为奴隶。直到汉武帝即位,匈奴骑兵仍是寇盗不止,和亲政策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元光二年(前133 年),马邑地方有个大商人聂壹来找官居大行令的王恢,说:“匈奴在边界经常侵犯,是一个祸根。现在趁刚跟他们和亲的机会,把匈奴引进来,我们来一个伏击,准能打个大胜仗。”

王恢问他:“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匈奴引进来?”

聂壹说:“我经常在边界上做买卖,匈奴人都认识我。我可以借做买卖的因头,假装把马邑献给单于。单于贪图马邑的货物,一定会来。

我们把大军埋伏在附近地方,只要等单于一到马邑,将军就可以截断他们的后路,活捉单于。”

于是,王恢便把聂壹的主意奏告给汉武帝,汉武帝为此诏命群臣商议。王恢原本是燕国人,边吏出身,他对匈奴情况十分熟悉,他在商议中向汉武帝进言:“战国初年,代国虽小,北有强胡的侵扰,南有中原大国的威胁,君臣尚能同仇敌忾,奋勇抗击外侵;匈奴虽强,也不敢轻易侵扰代国。如今大汉强盛,海内一统,陛下威名远扬,然而匈奴却侵扰不止。每次与汉和亲,不过数年即违背约定,正是因为没有坚决抗击的缘故!”

御史大夫韩安国则认为,到千里之外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作战难以取得胜利,就如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一样,主张与匈奴和亲,不可轻率出兵。双方唇枪舌剑,各不相让。汉武帝最终采纳王恢的建议,准备设计伏击匈奴。年轻的汉武帝不能容忍匈奴贵族在他当政时继续为非作歹,不能允许这些屈辱的政策再继续执行下去。他要用武力把匈奴的嚣张气焰压下去,把匈奴侵略者远远地赶出去。

元光二年(前133 年)六月,汉武帝派遣精兵30 万,命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率三万多人出代郡,准备从侧翼袭击匈奴的辎重并断其退路,一举全歼匈奴主力。汉武帝同时派遣商人聂壹前往匈奴诱敌。

聂壹进入匈奴境内,欺骗军臣单于说:“我有手下数百人,能斩杀马邑县令,让全城百姓投降大王,大王可尽得全城财物。但大王一定要派大军前来接应,以防汉兵。”

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因此听后十分高兴,对此深信不疑,亲率十万大军进入武州塞。聂壹回到马邑与县令密谋,杀死一名囚犯,割下首级悬挂在城门之上,伪装为县令头颅,叫人报告匈奴单于说:“马邑长吏已被我斩首,请大王快派兵来!”

单于得到使者的报告后,率领大军向马邑方向进军。大军来到距马邑百余里的地方,发现沿途有牲畜,却无人放牧,引起了军臣单于的怀疑。他冷静下来,心想可能有诈,派兵攻击附近一个亭障,俘获了一个雁门尉史。

在威胁下,尉史将汉军的计谋全部说出。军臣单于听后大惊,继而大喜,说道:“我得到尉史不上汉天子的当,真是上天所赐。”于是封尉史为“天王”,并且立即下令撤军。

这时,王恢、李息率领的三万大军已出代郡,准备袭击匈奴的辎重,在得知匈奴退兵后,非常惊奇。王恢自思自己的军队敌不过匈奴大军,只好退兵。韩安国等率领大军分驻马邑境内埋伏,但好几天不见动静,所以就改变了原先的作战方案,率军出击,结果一无所获。

马邑设伏诱敌失败,汉武帝把怒气发泄在王恢身上,说:“即使不能生擒匈奴单于,王恢也应该击其辎重,这样还能安天下之心,鼓士卒志气,如何能一无所为?不杀王恢,无以谢天下!”

王恢听说汉武帝大怒,自杀身亡。从此之后,匈奴便拒绝与西汉朝和亲,在边境拦路劫掠,或者出兵四处袭击汉朝边郡,以报复马邑的设伏,数量多的数不过来。汉武帝怒不可遏,决心进行大举反击。

元光六年(前129 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出上谷,迎击匈奴;太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各率骑兵一万,攻击在边境关市贸易的匈奴人。

匈奴见汉军轻敌,兵力分散,就采取放开两边,集中力量围歼中间两路的战略。公孙敖与匈奴主力接战,被击败,损失了7000 骑兵;李广在雁门北被匈奴重兵包围,负伤被擒,在被押送的途中夺马逃归,险些全军覆没。西出云中的公孙贺,一路上连个匈奴兵的影子都没见到。

听说中间两路兵败,害怕匈奴回兵包围,急忙退回境内。

只有东路的卫青,因匈奴的主力都集中在代郡、雁门一线,得以乘虚而入,直捣匈奴祭天和大会诸部的首府龙城,杀俘700 人凯旋。

从整个战局来看,是匈奴夺得了胜利。李广、公孙贺的损失严重,按罪当斩,汉武帝允许他们纳金赎为庶人。只有卫青一路获胜,显露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汉武帝封他为关内侯。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汉朝以后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元朔元年(前128 年),匈奴铁骑万人掠辽西,杀辽西太守;侵扰到渔阳,韩安国几乎全军覆没;到雁门,杀掠千余人。汉武帝派卫青率骑三万出雁门,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复召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逃回时,曾夺弓射杀追骑,百发百中,匈奴敬畏,称他“飞将军”,因此几年不敢南侵右北平。

元朔二年(前127 年),汉武帝决心夺取河南。而这时的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了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

汉武帝改变过去那种匈奴在哪里入侵,就到哪里援救、迎击的办法,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命令卫青、李息率数万骑兵先向东北方向发进,拉出援救上谷、渔阳的架势,然后北上出云中郡,再突然西向,夺取河南。卫青受命后,便依计行事。

匈奴人见汉军已经向东进军,以为一定是来解上谷、渔阳的围困,赶忙调集军队,准备迎击汉军。可卫青出云中后,来不及顾及上谷、渔阳,沿黄河西进,潜行千余里,突然袭取了要塞高阙,切断了西部河南地区匈奴的退路。紧接着卫青挥军沿黄河折而南下,直达陇西,出现在匈奴的侧后方。

屯居河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万万没有想到汉军会从北面、西面杀过来,措手不及,连忙率部渡黄河逃命。卫青和李息指挥部队乘势掩杀,歼敌数千人,获牛羊百余万头,收复了被匈奴占领了八十余年的河南地区。

河南地区的收复,终于扭转了汉朝对匈奴作战的不利形势,不仅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而且相当于在匈奴的肋部插了一把尖刀,因为从河南可以直接向匈奴腹地进攻,为一举歼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这以后,汉、匈战争进入了汉对匈奴大举进攻的阶段。

当时担任郎中的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在这一大片丰饶的地区设置郡县。这样,军事上可以抵御匈奴,经济上可以转输漕粮。汉武帝把这个建议交给公卿们讨论,公卿们都说不行,怕匈奴骑兵再来捣乱。

汉武帝非常了解主父偃这个建议的深远意义,果断地批准这一建议,在河套地区设置了朔方郡,并且命令苏建征集十万人建造朔方城,然后修复了秦始皇时蒙恬沿黄河所筑的长城要塞。这是两项极为艰巨的国防工程,耗费了无数的资金,国库因此而变得空虚,劳动人民付出了血汗的代价。

但这两项工程的完成,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此仗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立了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 户。苏建、张次公以校尉从卫将军有功,封平陵侯、岸头侯。从此,黄河以南防务巩固,京城长安确保无虞,奠定了汉朝主动出击匈奴的基础,汉朝从被动转入主动。

元朔三年(前126 年)冬,匈奴军臣单于病死。军臣单于一死,匈奴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夺。军臣单于的太子理应继承王位,可军臣单于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垂涎单于多年,倚仗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自立为单于。

太子於单不等叔叔夺去王位,便与其展开了斗争。可因力量薄弱,被伊稚斜打得逃往中原,投降了汉朝,汉武帝封他为涉安侯。可是於单不习惯中原的生活,几个月之后便郁闷而亡了。于是,伊稚斜便正式做了匈奴的单于。

在这期间,汉朝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去世,汉武帝对他的母亲十分敬重,因此出于孝礼,他决定在两年之内不动用军队。这样,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就停了下来,从此进入一个相持和平时期。为了报复河南的战败,匈奴对汉朝边郡攻掠更加频繁。

元朔四年(前125 年),匈奴又使各三万骑攻入代郡、定襄、上郡。

元朔五年春,朝廷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命令卫尉苏建做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当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当骑将军,代国之相李蔡当轻车将军,他们都隶属车骑将军卫青,一同从朔方出兵。

朝廷又命令太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从右北平出兵,他们全都去攻打匈奴。匈奴右贤王正对着卫青等人的大军,以为汉朝军队不能到达这里,便喝起酒来。

晚上,汉军到了,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不已,连夜同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个精壮的骑兵,急驰突围,向北而去。轻骑校尉郭成等追赶了几百里,没有追上。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无数。

卫青功高,拜为大将军,加封食邑8700 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被汉武帝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无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1300 户。

卫青谦让着说:“出师大胜,都是诸将的功劳。”于是,汉武帝遍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将士。

正当汉朝君臣为获得大胜而兴高采烈的时候,匈奴统治者却跌入了失败的深渊中。他们不仅没有从汉朝捞到便宜,反而被汉军打得一败涂地,连牛羊都被汉军顺手夺去了。他们检点损失,越想越忍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汉朝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这年秋天,意图报复的匈奴人又入侵汉朝边界,在代郡杀死都尉朱英,俘虏汉人一千多人。

元朔六年(前123 年)春、夏,汉武帝命卫青为大将军先后两次率领十万骑兵出击匈奴,结果歼灭匈奴军过万。二月,以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领六路大军,统归大将军卫青指挥,浩浩****,从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

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获匈奴军一万多人。但汉军损失了三千余骑,翕侯赵信兵败投降匈奴。赵信本是降汉的匈奴小王,降匈奴后,被封为自次王,为伊稚斜单于出谋划策。伊稚斜采用赵信计策将王庭迁到漠北,引汉军深入,以逸待劳。

卫青的外甥,17 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带领800 轻骑长驱数百里,俘虏匈奴单于的叔父和国相,斩单于的祖父等2028 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斩杀了单于的祖父一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1600 户受封冠军侯,因此很受汉武帝重用。

元狩二年(前121 年),汉武帝任命19 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军四万余人。

俘虏匈奴王5 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一百二十多人,同年秋,霍去病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

元狩四年(前119 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先选精兵攻击单于主力,卫青打击左贤王。

后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在东方,两军对调出塞线路,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

霍去病率军北进二千多里,越过了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共歼了敌军7 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 人。他们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

经过这次战争,匈奴被汉军在漠南**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

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却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卫青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自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对抗单于主力。

卫青下令让武刚车排成环形营垒,又命5000 骑兵纵马奔驰,抵挡匈奴。匈奴也有大约一万骑兵奔驰而来。恰巧太阳将落,刮起大风,沙石刮到了人们的脸上。双方军队都无法看清对方,汉军命左右两翼急驰向前,包抄单于。

单于看到汉朝军队很多,而且战士和战马还很强大,倘若交战起来,对匈奴肯定不利。因此,在傍晚时单于就乘着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同大约几百名壮健的骑兵,径直冲开汉军包围圈,向西北奔驰而去。

这时,已近黄昏,汉朝军队和匈奴相互扭打,杀伤人数大致相同。

汉军左校尉捕到匈奴俘虏,说单于在天没有黑的时候就离开了,于是汉军派出轻骑兵连夜追击,大将军的军队跟随其后。

匈奴的兵士四散奔逃。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汉军已经走了两百余里,没有追到单于,俘获和斩杀敌兵一万九千余人,到达了窴颜山赵信城,获得匈奴积存的粮食以供军队食用。汉军留住一日而回,把城中剩余的粮食全部烧掉才归来。大军回营时才遇到迷路失期未来支援的李广赵食其部。

“飞将军”李广在战斗中十分不利。他在漫无边际的沙漠中行军,由于没有找到向导,以致迷失了道路,没有跟上卫青的大部队,失去了战机。

卫青回营,把李广叫到军营里来,严厉责问:“为何失期?”

李广说:“校尉、将领们无罪,是我迷了路,责任在我。”汉朝法律规定,战斗中失期当斩。李广深知问题严重,悲愤地对部下说:“我自结发以来,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这次从大将军与匈奴作战,可惜迷失了道路,岂不是天命?我李广已六十多岁了,我不能再受刀笔之吏的审讯。”

说罢,引刀自刎而死。

李广不仅作战勇敢,善于骑射,而且每发必中,为人廉洁。他当二千石大官前后40 年,家无余财,所得赏赐都分给部下。他对待士卒如同子弟,在大漠中用兵,士卒饥渴到极点,每见到水源,便拥向前争水喝,李广不等士卒喝够,决不走近水边;不等士卒吃饱,决不吃饭,因此深得士卒热爱。

士卒听说李广自刎,全军上下都泣不成声。百姓听说李广死了,老老小小都泪流满面。“飞将军”李广,用他悲壮的一生,为汉朝抗击匈奴战争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颂歌。

霍去病在这次战争中,依然是天之骄子。他率领士卒,出代郡两千余里,没有携带辎重,只带很少的粮食,以极快的速度行军,深入匈奴内部与左贤王交战。他的骑兵来去无踪,经常用奇袭突击匈奴兵,生擒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活捉匈奴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 人,前后歼敌七万多人,一直打到狼居胥山。

在那里,霍去病代表汉王朝举行了封禅礼。他英姿勃勃登上高山,眺望茫茫大漠,庆祝汉军的胜利。漠北大决战,匈奴的主力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将士被杀俘八九万之多,经济受了严重破坏,元气大丧。匈奴势力不得不再次北徙,终于造成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他们还几次派使者到长安,希望同汉朝和亲。直到太初二年(前103 年),17 年间双方没有发生战争。

同时,汉朝的胜利标志着西汉王朝重新占据了朔方以西直至张掖、居延泽之间的大片土地,从军事上为汉开通西域提供了保障。从此之后,汉匈战争的重点由中原北部转向对西域的争夺。匈奴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再无力组织对中原的大规模入侵,至此大汉立朝以来危害北部郡县安定的匈奴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汉武帝得到霍去病等人的捷报时,非常振奋,再次下诏表彰。他设置武功爵,以筹集军费。汉武帝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战功,特加封他们为大司马,但霍去病的战绩远远超过卫青,所以,汉武帝对卫青不再另外封赏,部将中也没人晋爵封侯。而对霍去病则恩宠益盛,加封食邑5800 户,令秩禄与大将军卫青相等。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部将也特别赏赐,封右北平郡太守路博德为邳离侯,卫山为义阳侯,复陆支为杜侯,伊即轩为众利侯。从骠侯赵破奴加封食邑300 户。

李广的儿子校尉李敢赐爵关内侯,封食邑200 户。军中的下级官吏和有功士兵也都赐武功爵。霍去病所受的恩宠大大超过了他的舅舅大将军卫青。霍去病虽然职位高升得到了皇帝的恩宠,但他却不追求个人的安乐,立志献身国家。

汉武帝非常喜欢这个沉默寡言、敢冲敢打的青年将军,曾想教他学吴起、孙武兵法,霍去病说:“看作战的方略如何,又何必拘泥于古代兵法呢?”

汉武帝为他造了一座华美的府第,让霍去病去看看,霍去病回答说:“匈奴不灭,何以家为也?”

汉武帝因此更加重视和喜欢这个以国家为己任的青年将军。霍去病有他的缺点,他自幼显贵,不知民间疾苦,也不像李广那样爱护士卒。汉武帝在霍去病出征时,曾送了好几十车好吃的东西给他。

回来时,吃剩下来的好肉、好米都腐臭了,只好抛弃掉,而当时军中士卒每每有吃不饱的。在塞外作战,士兵吃不饱,饿得走不动路,霍去病丝毫不知爱惜,一个人玩他的“蹋鞠”游戏。虽然霍去病有这些毛病,但他在抗击匈奴的斗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还是值得表彰的。

元狩六年(前117 年),霍去病因疾病去世。汉武帝对他的早逝十分伤心,下令让匈奴浑邪王降部的匈奴人全部身穿黑甲为他致哀。送葬的行列,把他从长安城一直护送到茂陵东侧的霍去病墓地。汉武帝为他建立了象征祁连山的大墓,纪念他抗击匈奴的战功。

元狩四年(前119 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后,匈奴元气大伤,不得不远途逃遁,从此漠南无王庭。而大汉朝廷也因连年战争耗尽了资财,战马损失无数,无力继续进行远征。所以,此后,汉匈双方十余年无战事,往来使者穿梭不停,进入了所谓的“和汉”时期。但双方和议终无结果。

然而,就在农民起义军反抗西汉王朝剥削压迫的同时,匈奴贵族也开始骄横起来了。伊稚斜单于采用赵信给他提出的意见,一方面继续向西汉王朝假意表示求和,另一方面又不断侵扰汉边境,随时准备挑起新的战争。元狩六年(前117 年)遣使者到汉朝请求和亲。

此时,由于西汉王朝实力的相对下降,汉武帝对匈奴的阴谋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放松防范措施,而且用将不当,导致对匈奴新的战争的一系列失利。

元鼎三年(前114 年),伊稚斜单于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乌维单于立为王。元封元年(前110 年)十月,汉武帝封禅前巡视朔方,勒兵11 万骑,旌旗千余里,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示威行动。紧接着又采取外交行动,派遣郭吉出使匈奴,示意乌维单于向汉称臣。乌维大怒不已,扣留了郭吉。但乌维知道自己的兵马弱,很少寇边,只是在漠北休养士马,练习射猎,并屡次派使者到长安好言相告,要求和亲。

汉武帝多次派使者与匈奴往来和议。元封四年(前107 年)夏,汉武帝派王乌到匈奴摸情况,王乌尊重匈奴风俗得见乌维单于,乌维假惺惺表示要派太子入质于汉,以结和亲。而后,汉武帝派杨信作为正式使者去谈判。

乌维在穹庐外接见杨信,杨信提出:将上次非正式协议确定下来。

乌维觉得后悔,说这不符合传统的和亲。谈判因此失败。汉武帝再派王乌出使匈奴,乌维想多得财物,就哄骗王乌说:“吾欲入见汉天子,当面结为兄弟。”

王乌回到都城,把消息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信以为真,在长安为乌维修建官邸。可是不曾想,乌维又提出要汉派高级使者到匈奴,同时派匈奴贵人到汉朝的要求。匈奴贵人病,服药无效而死。

汉武帝派路充国佩二千石印绶,带数千金护送其丧。乌维误会汉朝杀了他的使者,扣留路充国。于是和议中断,乌维单于不断制造边境事件。于是,汉武帝便派郭昌为拔胡将军,会同浞野侯赵破奴屯兵朔方以东,加强边备。

汉武帝太初(前104―前101 年)年间,匈奴经历詹师庐、句黎湖、且鞮侯三代单于。这一时期匈奴内乱,上层多变动,五年中换了三次单于。这时的汉朝国内已经无大事,东、南、西三面开土斥境的军事行动大都结束。

元封六年(前105 年),乌维单于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詹师庐立为王,年龄小,号为儿单于。此后,匈奴愈加远离东部,向西北迁移,左方兵在云中郡正北,右方兵在酒泉、敦煌正北。双方互相扣留使节。

詹师庐年轻气盛,喜好杀戮征伐,使得匈奴内部动**不安,内部矛盾加深。左大都尉想杀单于,便派人暗中报告汉朝,他准备降汉。太初元年(前104 年)夏,汉武帝派因将军公孙敖在五原郡北长城外筑受降城,准备接纳来降匈奴,再派赵破奴将两万骑出朔方,向西北行军两千里,抵达匈奴障蔽浚稽山。

这时,詹师庐觉察到左大都尉计谋,杀左大都尉,发左方兵迎击赵破奴。赵破奴捕获匈奴数千人后立即退兵,在距受降城北400 里的地方被匈奴8 万骑追上围住。赵破奴被生擒,2 万汉骑全部覆没。詹师庐大喜,派骑兵攻受降城,劫掠汉边而去。到这时,元鼎、元封间的和议彻底破裂,边疆上的挑衅又开始了。

太初三年(前102 年),詹师庐去世了,匈奴立乌维单于弟右贤王句黎湖为单于。汉武帝针对匈奴左右两翼,相应修筑边防设施,加强警戒,派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郡榆林塞外,西北走向到卢朐一线筑城、障、列亭,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兵其间,又派路博德在居延泽筑军事设施。

这些边防设施在阻遏匈奴南下方面显示了潜在的力量,匈奴一心想破除它们。这年秋天,匈奴全力大肆扰掠定襄、云中,杀掠上千余人,沿途捣毁汉所筑城、障、列亭。右贤王攻略酒泉、张掖,掳略数千人,被汉军正任文救回。当时汉廷大臣都主张专力攻击匈奴,汉武帝正一心西顾征伐大宛,边境纠纷才没扩大。

正好句黎湖死,继立的左大都尉且鞮侯单于怕汉朝趁他统治未稳时出袭,主动表示尊崇汉朝。天汉元年(前100 年)三月,把元封四年乌维单于扣留的路充国等送回汉朝。

太初四年(前101 年),大宛降服后,汉武帝原打算乘伐宛的余威,继续解决匈奴问题,因且鞮侯尊服,才改变主意。天汉元年春,汉武帝组成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的大型使团。

苏武字子卿,是杜陵人,将军苏建的二儿子。年轻的时候担任郎官,后担任中厩监,负责管理御马。在苏建的三个儿子中,他是最有节操和才干的一个。一直被同僚所称赞,颇受汉武帝的赏识。

天汉元年(前100 年)初,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长安城门旌旗飘扬,人头攒动,原来苏武将作为汉使率百多人前往匈奴,而城门中皇帝一行人正准备为他们送行。

到了城门,苏武等翻身下马,向送行的人拱手致谢。御史大夫杜周举杯,代表皇帝向他敬酒,苏武接过一饮而尽。

“谢圣上。”

“圣上祝你们一路平安,你们要好好地完成朝廷使命,要让匈奴知道大汉天子的威力。”

苏武忙朝皇宫方向拱手道:“请圣上放心,苏武是大汉使臣,绝不辱使命。”说完,苏武便骑上马向送行的老母、妻儿、同僚、亲友道别,带领使团踏上了去往塞北的征程。

刚刚40 岁出头的苏武,骑着一匹雪练似的高头骏马,手持旌节,神色凝重,走在队伍的前头。那根旌节,以9 节之竹为柄,长8 尺,顶端系索,索上垂挂三重白色旄牛尾为饰,它是使者节操和信守的象征,苏武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对于这次出使匈奴,苏武深知任重事险。汉、匈两国交恶多年,互相仇杀,结怨甚深。何况匈奴人一向狡诈,且鞮侯单于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还很难猜测。一路上,苏武想到了种种方案,以期圆满完成使命。至于他个人的安危,倒很少考虑。

苏武一行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了匈奴王庭。苏武拜见且鞮侯单于,递交了汉武帝表示愿意释放匈奴使者的名单,彬彬有礼,不卑不亢,并且赠送了礼品,说:“这是我大汉天子向贵邦赠的礼物。”

单于看是一匹匹的锦缎丝绸和黄金,顿时眉开眼笑、面现狂色,他哈哈大笑,转过头对左右说:“这是汉王朝给我敬献的礼物,哈哈……”

苏武见单于的狂相,心中甚为反感,但想到自己的使命,他还是不亢不卑地说:“大汉愿与贵邦结为友好,互通商贸。大王给天子的使函大王自称是小辈,对此,天子很赞赏。”

“哈哈哈……”单于又是一阵大笑,“是小辈吗?以后还要请天子老儿多加指教。”

苏武听了立即沉下脸来:“请大王自重。”

“自重,我们匈奴是小辈吗?我们原来也在中原生活,是你们大汉把我们赶到西域来的,总有一天我们要打回去。”

苏武听了严正地回驳:“大王,我汉朝是在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疆域里生活,从炎黄与蚩尤战于涿鹿,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再到当朝天子西征,我们都在自己的家园里生活,我们赶走的是豺狼……”

“住口!你把谁比作豺狼了?”

“再重申一遍,我们把侵犯我们漠北、偷袭我们西疆的豺狼赶走了。”

“那是你们的地盘吗?”

“有万里长城为证。”

“万里长城……”单于不屑地说,“早晚我要把它全拆了。”

苏武严肃地说:“万里长城可拆,但大汉民族用脊梁筑成的长城你可拆不了。”

“万里长城拆得了拆不了,不是谁说了算,我们以后走着瞧……不过你这个来使还是很厉害的,钦佩,钦佩。怨话归怨话,交往还得交往,摆宴,给汉使接风。”单于被这个使节镇住了。

“是。”

单于在庭外摆上了酒宴,单于偕阏氏坐在上座,左右两排的宴几,右边是他的重臣,左排是苏武、张胜、惠常等大汉使臣。

单于举杯谢汉使送了厚礼,作为回赠,他向汉使送了酥油奶茶。苏武起身施礼道:“汉使苏武代汉朝廷谢过大王。”

苏武等在匈奴住了一些日子,且鞮侯单于正准备将汉使遣还,想不到此时发生了一起意外的事件,使苏武等人的命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前汉朝有个使者叫卫律,本是匈奴人的后代,是协律都尉李延年的好友。在李延年的举荐下,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后来,李延年因罪下狱。正在匈奴的卫律怕回国受到牵连,便投降了匈奴。

卫律熟稔汉王朝的内情,又多谋略,正是匈奴侵汉最需要的人。卫律的从人虞常被迫随降,但内心仍然忠于汉朝,总想寻找机会逃归。此时,汉将缑王在随赵破奴时被俘,送到匈奴王庭。

缑王是原匈奴昆邪王姐姐的儿子,随浑邪王一同降汉。尽管他是匈奴人,却有归汉的心。虞常、缑王两人成为知己,密谋杀卫律,而且准备劫持单于的母亲,一同归汉,得到了苏武使团中的副使张胜的支持。

过了一个多月,单于出去射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等人在家。

虞常等七十多人便想趁这个机会起事。谁知有人逃出告密,单于的子弟立即发兵捉拿。缑王等人战死,虞常被擒。单于得知王庭有变,火速赶回,派遣卫律审问追查。

张胜听说虞常、缑王起事失败,心中恐惧,不得已将内情报告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一旦虞常供出你来,势必会连及到我。我身为汉使,受匈奴之刑而死,就是对大汉国的侮辱,不如自杀而死,以维护国家的尊严。”说完,便要抽刀自刎。

张胜、常惠急忙拦住,企图侥幸。果然不出苏武所料,虞常熬不住重刑,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要杀掉汉朝的使臣。

左伊秩訾劝阻说:“这样的处罚太重,不如饶他们一死,迫令他们投降,既可使汉朝难堪,又可以让他们为我们出力。岂不一举两得?”

单于认为不无道理,便命卫律把苏武等人叫来,传达了招降的意思。

苏武听了,大义凛然地说道:“我是大汉的使臣,若是屈节辱命,即或能够苟且偷生,又有何面目复归于汉?”这既是对卫律的回答,又是对同伴的鼓励。说完,愤然拔刀向自己的胸部刺下。

卫律听完后大吃一惊,一把把苏武抱住。但苏武已经身负重伤,鲜血喷涌,昏死过去。卫律赶忙找人抢救。过了好长时间,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常惠等痛哭,用车子将苏武拉回汉使的营帐。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每天早晚都派人来问候。只把张胜等有牵连的人监禁起来。

苏武的伤势渐渐痊愈,单于又设法逼迫苏武投降。有一天,卫律奉单于之命审讯虞常和张胜,让苏武等人也都参加。卫律宣布:“虞常叛乱犯有死罪,当斩!”说完,就当着众人的面,一刀把虞常的头颅砍下,再看苏武,他的神色坦然。

卫律接着拉过张胜,说道:“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罪在当死。

但单于有诏,降者赦罪!”说完,举刀在张胜的脖子上晃了两下。

这时的张胜早已吓得浑身颤抖,连忙说:“愿降!愿降!”

卫律又用余光看看苏武,他原本以为苏武会害怕,谁知苏武正在蔑视地看着张胜,好像在说:“你这个大汉国的叛徒,无耻的败类!”卫律向苏武的身边跨了一步,对苏武说道:“副使有罪,你这个正使罪该连坐!”说完,又举起手中的刀。

苏武面不改色,义正词严地说:“我跟张胜本未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凭什么要连坐?”卫律理屈词穷,又挥刀在苏武的头上晃了晃。

苏武淡淡一笑,慢慢站起身,一点儿也不顾卫律剑锋。他脱下外面罩衫,上前一步蹲下,将虞常头颅并数颗牙齿裹住,然后走到旁边侍立的一个小校面前道:“烦先生将虞将军身首合并,留个全尸。豺狼尚且有伙伴,卫将军自此必是孤身一人甚为寂寞,无人之时定会忆起虞将军以前跟随他的好处,可惜那时悔之晚矣!现你将虞将军身首合并,或可减轻卫大人的愧疚之情,想必日后会提拔于你……”

小校不由自主地接过布包,眼睛望着卫律。卫律朝他挥了挥手,接着还刀入鞘,哈哈大笑后说道:“果然一张利嘴!”

“大人过奖。”

卫律走过去拍了拍苏武肩膀,就像对待老友一般,说道:“苏将军,你看我归顺之后,受爵封王,手下拥兵数万,马畜遍山,金帛满仓,享尽人间富贵。将军如若今日归降,明日便可和我一样飞黄腾达,为何倔着性子做个枉死鬼!”说完,他急忙观看苏武的脸色。

只见苏武的目光坚定不为所动。卫律又说:“将军若肯归顺,你我便是兄弟,如若不从,恐怕今日之后,再无见面的机缘了!”

苏武听后,不由得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指着卫律道:“卫律!你身为大汉臣子,不念皇上恩义,甘降胡虏,我苏武根本不屑见你!况且单于命你审讯乃是要你公平从事,你却凭空诬陷于我,反欲借此事挑起事端,坐观成败,此事于你有好处么?鼠目寸光的小人!”

苏武说得激动,上前一步又道:“你且仔细想来!南越杀汉使,大汉出兵屠城九郡;大宛王杀汉使,自己头颅落地;朝鲜杀汉使,国破家亡,现匈奴尚未至此。你明知我不肯降胡,所以多方威逼。既如此,我死便罢!不过你今背上诛杀汉使之罪,汉武帝必兴兵讨伐,匈奴势如累卵,一朝倾覆,试想你何处幸免?卫大人,你可多想想你脖子上人头!”

这一席话说得卫律面红耳赤,汗流浃背,哑口无言。他再不敢拿死来吓唬苏武,只好回报单于请求定夺。

且鞮侯单于还真是个惜才之王,听了苏武的事更是钦佩不已,降服之心愈是浓烈。但是以苏武之刚烈坚韧,单于很难想出办法,只好幽禁苏武,徐图良策。

转眼已至初冬,单于见苏武仍是决心不改,于心不服,于是将苏武囚于幽暗的大窖之中,既不给饮水,也不给饮食。天下起了大雪,苏武又冻又饿,但他不屈不挠,他想要活着,想让匈奴人看看大汉的使节有着什么样的脊梁,于是就把毡毛扯下来嚼,然后用落到地窖里的雪和着毡毛咽到肚里充饥。

几天之后,单于打发人去地窖里看苏武死了没有,不料,他还活着。

单于十分惊奇,就来到地窖旁,让人把他抬了出来。只见苏武虽然面容消瘦,乏力喘息,但目光如剑,单于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暗想,汉人竟有如此刚毅的人,这样的人既不为我所用,就更不能放他回去。于是便问道:“苏武,吃苦了吧?我单于很器重你的气节,你若能归顺我匈奴,我一定重用你,让你享尽荣华富贵,怎么样,考虑好了吗?”

苏武把头一歪,回道:“宁死不屈!”声音虽然微弱却很坚定。

单于听了愈加钦佩,说:“苏武使者,你重气节,我也很讲义气,凡是归顺我的人,我都把他们和匈奴人一样看待,不分彼此,你看卫律,现在已是我的重臣,你的副使张胜我也待他不薄……”

“住口,请你不要再在我面前提这些小人。”

单于恼怒地说:“你们汉人有句话叫作敬酒不吃吃罚酒,好吧,既然你已铁了心,那我就成全你,来人啦!”

“在。”

“把他给我押到北海去,让他去放公羊。”

苏武所牧的羊是一种叫“羝”的公羊,从不产乳生子。单于告诉苏武说:“什么时候这群羊产了羊乳,才能放你回去。”事实上是让苏武永远放弃回国的念头。

在苏武的感召下,常惠等其他汉使也坚决不降。单于下令把他们全都分散安置,使他们互不相见。

苏武来到冰天雪地的北海,举目一望,白茫茫的湖面,雪花飘飘,四周荒无人烟,刺骨的寒风刮来,几只羊冻得嗷嗷直叫。

苏武在寒风中手持旌节向东喊道:“大汉朝廷,我苏武在此起誓,绝不有辱汉节。”

苏武冒着寒风在岸边找到了一个被人丢弃的草棚,就把羊赶了进去,然后拔了一些荒草来喂羊。他自己挖野鼠的地洞,掏一些野草籽充饥,晚上就蜷缩在羊群中,让羊身上的皮毛温暖自己的身体。

就这样,苏武每天都在北海边手持旌节放牧羊群。春去秋来,日复一日,苏武的头发逐渐发白,容颜消瘦,但一双眼睛依然目光四射。春天来了,北海碧波**漾,岸边的绿柳迎风飘扬。

苏武手持旌节一边牧羊,一边不停地眺望着东方,他在想念中原,想念家人。眼前浮现出他和儿子在山坡上追赶羊群,儿子跌倒在草地上哇哇大哭,他跑过去抱起儿子哄着的情景。

“唉,不知老母和妻儿此刻如何?我的儿子啊,父亲想你啊……”

忽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一队狩猎人来到了北海。他们安营扎寨,准备在这儿狩猎一段时间。一个王爷穿着打扮的人在湖边看见苏武持旌放羊十分惊奇。

“看你是汉人穿着,莫非你就是汉使苏武?”

“正是。在下是大汉天子的使臣苏武。”

“噢,你就是苏武,失敬、失敬。”那人从马上跳下施礼道,“我是单于且鞮侯的弟弟於靬王,早就听兄长说过你的大名,今日得见,不胜荣幸。”

苏武也抱拳道:“幸会,幸会。”

於靬王把苏武请到自己的帐篷内以酒肉款待,他说:“没有想到你竟然活下来了,真了不起。”

苏武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忠于职守是为臣的天职。”

“了不起,了不起,来,干上一杯。”

“谢谢。”

於靬王去看了苏武的草棚,十分感动地握住苏武的手说:“你太苦了,我给你留下一个帐篷。”

“不,不用。”

“苏大人,这不是单于给你的,是我自己给你的,你不用介意。”

於靬王走时,又给苏武留下了一些食物。可是,有一天,苏武牧羊回来,见帐篷和食物都被人偷走了。苏武只得住回草棚。

年复一年,汉节上的旄毛落尽了,苏武的须发白了,他还是手持汉节,遥望着南方,那里有他的祖国。这一天,他的朋友李陵为单于来劝降苏武。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字少卿,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年轻时便在朝廷任职。他精于骑射,礼贤下士,汉武帝称他有李广之风。

因为率800 骑深入匈奴两千余里侦察有功,他被任命为骑都尉。

汉武帝命李陵招募荆地区的骁勇壮士5000 人,教以骑射,严格训练。这5000 勇士个个力大过人,手可扼虎,射技精绝,百发百中。奉命驻扎在酒泉、张掖一带,防御匈奴。李陵谦让爱众,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拼死效力。

汉武帝让李陵独当一面,确实是对他莫大的信任。可能正因如此,李陵才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导致后来的败绩。

李陵曾深入匈奴两千余里,越过居延侦察地形,未遇到匈奴顺利返还。后升为骑都尉,带领精兵5000,驻在酒泉、张掖等地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

几年后,汉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命李陵带其5000 兵马随后。行至边塞,汉武帝又诏令李陵,要他留下手下将士,只率500 轻骑出敦煌,至盐水,迎接李广利回师,然后仍驻屯在张掖。

天汉二年(前99 年),李广利统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汉武帝召见李陵,想要他为大军运送粮草。

李陵来到武台殿,向汉武帝叩头请求说:“臣所率领的屯边将士,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力可缚虎,射必中的,望能自成一军独当一面,到兰干山南边以分单于兵力,请不要让我们只做贰师将军的运输队。”

汉武帝说:“你是耻于做下属吧?我发军这么多,没有马匹拨给你。”

李陵答道:“不须给马匹,臣愿以少击多,只用5000 步兵直捣单于王庭。”汉武帝为他的勇气所感便同意了,并诏令强驽都尉路博德领兵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队。

路博德以前任过伏波将军,羞于做李陵的后备,便上奏:“现在刚进秋季正值匈奴马肥之时,不可与之开战,臣希望留李陵等到春天,与他各率酒泉、张掖5000 骑兵分别攻打东西浚稽山,必将获胜。”

汉武帝见奏大怒,怀疑是李陵后悔不想出兵而指使路博德上书,于是传诏路博德:“我想给李陵马匹,他却说什么‘要以少击众’。现在匈奴侵入西河,速带你部赶往西河,守住钩营。”

又传诏李陵:“应在九月发兵,应从险要的庶虏鄣出塞,到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徘徊以观敌情,如无所见,则沿着浞野侯赵破奴走过的路线抵受降城休整,将情况用快马回朝报告。你与路博德说了些什么?一并上书说清楚。”

于是,李陵率领他的5000 步兵从居延出发,向北行进30 天,到浚稽山扎营。将所经过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手下骑兵陈步乐回朝禀报。陈步乐被召见,陈步乐说李陵带兵有方,得到将士死力效命,汉武帝非常高兴,任陈步乐为郎官。

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单于主力,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李陵军驻扎在两山之间,以大车作为营垒,李陵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队伍,前排持戟和盾,后排用弓和弩,下令:“听到击鼓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匈奴见汉军人少,径直扑向汉军营垒。

李陵挥师搏击,千驽齐发,匈奴兵应弦而倒。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匈奴兵数千。单于大惊,召集左贤王、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李陵向南且战且走,几天后被困在一个山谷中。连日苦战,很多士卒中箭受伤,三处受伤者便用车载,二处受伤者驾车,一创者坚持战斗。

李陵说:“我军士气不如前,又鼓不起来,是什么原因?莫非是军中有女人么?”原来,军队出发时,有些被流放到边塞的关东盗贼的妻女随军做了士兵们的妻子,大多藏匿在车中。

李陵把她们搜出来后,用剑把她们全部杀掉了。第二天再战,果然斩匈奴首三千多。他们向东南方突围,沿着故龙城道撤退,走了四五天,被大片沼泽芦苇挡住。

匈奴军在上风头纵火,李陵令将士放火烧出一块空地才得以自救。又退到一座山下,单于已在南面山头上,命自己儿子率骑兵向李陵发起攻击。

李陵的步兵在树林间与匈奴骑兵拼杀,又杀匈奴兵数千,并发连驽射单于,单于下山退走。这天李陵捕得俘虏,俘虏供出:“单于说:‘这是汉朝的精兵,久攻不能拿下,却日夜向南退走把我们引到塞边,会不会有伏兵呢?’而许多当户和君长都说:‘以单于亲率数万骑兵攻打汉朝几千人,却不能把他们消灭,那以后将无法再调兵遣将,也使汉朝越发轻视匈奴。务必在山谷间再度猛攻,还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地,即使不能破敌,返回也来得及。’”

这时,李陵军处境更加险恶,匈奴骑兵多,战斗一整天不下几十回合,匈奴兵又死伤两千余人。匈奴军不能取胜,准备撤走。

正巧,李陵军中有一个叫管敢的军侯,因被校尉凌辱而逃出,投降了匈奴。他对单于说:“李陵军无后援,并且箭矢已尽,只有李陵将军麾下和成安侯韩延年手下各800 人排在阵式前列,分别以黄白二色做旗帜,派精兵射杀旗手即可破阵了。”

单于得到管敢,特别高兴,命骑兵合力攻打汉军,边打边喊:“李陵、韩延年快降!”接着挡住去路猛烈攻打李陵。李陵处在山谷底,匈奴军在山坡上从四面射箭,矢如雨下。汉军坚持南行,未等冲到鞮汗山,一天之中50 万支箭已全部射光,便丢弃战车而去。

当时,李陵还剩士兵三千多,赤手空拳的就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军吏们也只有短刀。又被一座大山所阻,只能折入狭谷,单于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在险要处放下垒石,很多士卒被砸死,不能前进。

黄昏后,李陵换上便衣独步出营,拦住左右说:“不要跟着我,让我一个人去干掉单于!”过了很久,李陵才回来,叹息说:“兵败如此,唯求一死!”

军吏说:“将军威震匈奴,陛下不会让您死,以后可想别的办法回去。浞野侯虽被匈奴俘获,但后来逃回去,陛下仍以礼相待,何况对将军您呢!”

李陵说:“你别说了,我不战死,不为壮士。”于是他要部下把旌旗都砍断,把珍宝埋藏在地下,又扼腕道,“再有几十支箭,我们足以逃跑了,可现在无武器再战,天一亮就只有束手待擒了。不如各作鸟兽散,还可能有逃回去报告陛下的人。”

他令将士们每人拿上二升干粮,一大块冰,约定在边塞遮虏鄣会合。准备夜半时分击鼓突围,但鼓没有响。李陵与韩延年一同上马,十多名壮士和他们一道冲出。匈奴数千骑兵紧追,韩延年战死,李陵长叹:“我无脸面去见陛下呀!”于是下马投降了。

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余人。李陵兵败之处离边塞只有百余里,边塞把情况报告了朝廷,汉武帝认为李陵已战死,就把他母亲和妻子叫来,要相面的人来看,却说她们脸无死丧之色。后来得知李陵已降匈奴,汉武帝大怒,责问陈步乐,陈步乐自杀了。

文武百官都骂李陵,汉武帝以李陵之事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则说:

李陵服侍母亲孝顺,对士卒讲信义,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危难。他长期以来养成了国士之风。今天他一次战败,那些为保全身家性命的臣下便攻其一点而不计其余,实在令人痛心!况且李陵提兵不满5000 人,深入匈奴腹地,搏杀数万之师,敌人被打死打伤无数而自救不暇,又召集能射箭的百姓来一起围攻。他转战千里,矢尽道穷,战士们赤手空拳,顶着敌人的箭雨仍殊死搏斗奋勇杀敌,得到部下以死效命,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身陷重围而战败,但他杀死杀伤敌人的战绩足以传扬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赎罪以报效朝廷。

起初,汉武帝派李广利率领大军出征,只令李陵协助运输,后来李陵与单于主力战斗,李广利却少有战功。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诬罔,是想诋毁贰师将军为李陵说情,于是把他下狱施以腐刑。

很久以后,汉武帝悔悟到李陵是无救援所致,说:“李陵出塞之时,本来诏令强弩都尉接应,只因受了这奸诈老将奏书的影响改变了诏令,才使得李陵全军覆没。”

于是,汉武帝派使者慰问赏赐了李陵的残部。李陵在匈奴一年后,汉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

公孙敖无功而返,对汉武帝说:“听俘虏讲,李陵在帮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接不到他。”汉武帝听到后,便将李陵家处以族刑,他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陇西一带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节而累及家室为耻。

此后,有汉使到匈奴,李陵愤愤质问使者:“我为汉将,率5000 人横行匈奴,因无救援而败,我哪里对不起大汉而诛杀我全家?”从此,他死心塌地投入了匈奴的怀抱。李陵的投降,使且鞮侯单于兴奋异常,为了笼络李陵,他把女儿嫁给了李陵,并立他为右校王,身居显位,每逢国有大事,单于都找他商议。

苏武见到李陵一副匈奴显贵的装束,大为吃惊。李陵为苏武摆酒设宴,席间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又趁机对苏武说:“单于知道你是我的老友,特让我前来劝告。你被幽禁在这荒远之地,返回汉朝已是不可能的了。你在这里受尽了苦难,可有谁知道你的信义节操呢?”

为了让苏武彻底放弃归汉的念头,李陵又说:“你的兄长苏嘉为奉车都尉,因扶车辇下台阶,不小心碰折了车辕,被弹劾为大不敬罪,自杀而死;你的弟弟苏贤为骑都尉,受皇上命追拿畏罪逃亡的宦官未果,惧怕皇上问罪,服毒自杀;你的老母已经去世,妻子听说也已改嫁。”

苏武多年未闻家音,听了这些不禁老泪横流,泣不成声。李陵又深为同情地接着说:“唉!人生苦短,犹如朝霞,你何必这样与自己过不去呢?现在皇上年事已高,反复无常,大臣们无罪被诛的,已有数十家之多。做臣子的安危不保,你这样做又是何苦呢?”

苏武擦了擦脸上的泪水,郑重地说道:“我父子本无功德,蒙皇上圣恩,官为将军,爵至封侯,我常想肝脑涂地去报答圣上。而今幸有这个机会,即使刀斩鼎烹,我也在所不辞。臣子对君主就同儿子对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是毫无怨言的,少卿就不必再劝我了。”

李陵在苏武那里每天都摆宴设酒,闲述往事。又过三五天,李陵乘着酒兴又对苏武说:“子卿何妨就听我一句呢?”

苏武说:“为大汉朝,我愿意肝脑涂地。请不要再说了。一定要逼我投降,我马上死在你面前!”

李陵听罢,仰天长叹:“义士啊,义士!我李陵和卫律的罪过真是通天啊!”他淌着羞愧的泪水,告别了坚贞的苏武。

李陵见苏武生活艰苦,于心不忍。过了一段时间,让自己的匈奴妻子出面,送给苏武几十头牛羊,又为苏武找了一个匈奴女子为妻。苏武考虑到自己的儿子生死不知,怕绝了后嗣,就接受了李陵的美意。苏武有了个匈奴妻子,减少了许多寂寞。不久得了一子,苏武在心理上又得到了一些安慰。

后来汉武帝病死,李陵又来到北海,将这一消息告知了苏武。苏武向南放声痛哭,直哭得吐出血来。他为不能直接向汉武帝复命而悲痛,旦夕哭祭。

汉昭帝继位后数年,匈奴与汉和亲,在汉使的一再要求下,匈奴答应放还苏武。李陵摆酒为苏武庆贺。李陵百感交集,对苏武说道:“今足下归国,我又是高兴又是悲伤。你坚守汉节,扬名于匈奴,显功于汉室,即使是古书所载、丹青所画的那些圣贤也不过如此,你将流芳千古。

我李陵亲人被族诛,世人厌弃我,我还有什么可值得顾恋的呢?罢了!

罢了!你我以后就是异域之人,此番便永别了!”

李陵说到这里,已经是泪如雨下,他离开座位,起舞作歌: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李陵的悲歌,唱出了一个孤独求败者的内心痛苦。

苏武被囚禁在匈奴19 年,直到昭帝始元六年(前81 年)春天,才在汉使的坚决要求下,回到长安。苏武出使匈奴时,正当年富力强;归汉时,头发胡须已一片雪白。在19 年的漫长岁月里,他献出的是一颗对祖国无比坚贞的心。

对待匈奴,汉武帝集中了全国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组织并指挥了反击匈奴的战争,是完全符合汉朝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匈奴经过屡次打击,力量已大为削弱。

太初三年(前102 年)以后,匈奴虽然还有几次侵入汉朝,但已不是汉朝的大患了。对匈奴的战争,打击和抑制了自秦末、汉初以来匈奴对中原人民几十年的残杀掠夺,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也保证了汉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为这次战争的最高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汉武帝建立了伟大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