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说,明思宗是个励精图治的好人,只是不幸地遇到了末世。但事实上,他只是有一腔志愿,却连励精图治的门都没摸到。明末的问题很多,明思宗只是想先解决最容易的那个,就已经先压垮了自己,最可悲的是,到最后他自己都没找到症结之所在,就孤苦地自缢煤山。

辽东将门,两百年来军功显赫,无数公侯从苦寒之地走出,他们不愿意就这样结束。关宁铁骑,天下无敌。但也是可怕的友军黑洞,有来无去。袁崇煥,他到底是负屈含冤的精忠良臣,还是北京市民分肉食之的奸贼?他到底是明朝的岳飞还是秦桧?其实根本没那么复杂,他无非是想为辽东儿郎们捞一点“应得”的利益罢了。

明思宗不怕死,但他就想知道一件事:到底谁是忠来谁是奸?可惜这么筒单的问题他到整个大明王朝都死了还是没得到答案。

9.1明思宗先定个小目标

在信息时代之前,政界就流传一个段子:美国总统肯尼迪有一百个保镖,其中一个要暗杀他,但他不知道是谁;法国总统密特朗有一百个情人,其中一个有艾滋病,但他不知道是谁;苏联主席戈尔巴乔夫有一百个经济学家,其中一个是正确的,但他不知道是谁。这个段子深刻形容了信息的重要性。其实还可以加一个人上去:明思宗朱由检有一百个忠臣,其中一个真的是,但他不知道是谁。

毫无疑问,明思宗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慢性病己成绝症晚期。但人都有求生的本能,更何况一个曾经伟大的王朝。十六岁登基的明思宗从小接受皇室教育,认为皇帝的励精图治是王朝兴盛的关键,他立志要用自己的一生操劳,换回太祖太宗留下的大明王朝。

但书上没有教他,皇帝的励精图治也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且是在某些限定条件下才有效的因素,他现在己经不符合这些条件了。那现在到底该怎么办?他只能自己慢慢去咂摸。等他咂摸透了,大明己经亡了——其实到最后他也没咂摸透。

明思宗一上台就铲除魏忠贤及其阉党,大快人心,但他自己却有几件事堵在心里很难受。首先就是在铲除阉党时没有抄到他们的家财,历史上查抄贪官,大车小车装不下的盛况不复再现。要说阉党全是海瑞,家无余赀,明思宗是无论如何都不信的——换谁也不能信。那是贪官死前就转移了财产,还是抄家的人吞没了?其实历史上不乏抄家时吞没赃银,事发也获罪的情况,但这事儿得有证据。更让明思宗堵得慌的就是这事儿,他想查一查却没人动,一说要查全都一脸无辜的样子。最让他堵得不可理解的是,他明明找了韩煻、钱龙锡这几个阉党的大仇人来牵头处理阉党案,他们却都推三阻四,一副害怕得罪人的样子。所谓有仇不报非君子,那他们肯定就是小人了。但阉党的对头是小人,那谁是君子?明思宗己经完全混乱了,官员们似乎全都处于既是君子又是小人的量子叠加态,只有某个行状被外界观察到的一瞬间才会坍缩成其中一个确定态。其实以明朝的情况,忠臣和奸臣区别不大,反正体制在,全都是忠臣,体制一倒,全都要叛国,这是明朝体制的内在特征。但清官和贪官、智者和蠢货、老成谋国和牛皮大王还是有区别,作为皇帝还是得把这几类人分清楚了才知道大致怎么用人。但从一杯清水中找到一滴墨水容易,从一杯墨水中找到一滴清水就难了,他现在根本不知道到底谁说的话可信,这样的问题对于明思宗来说己经智商欠费,但就是没有人来给他充值——因为他没钱充啊!

不过明思宗也顾不得为这些小事儿添堵了,他还有更大的问题需要解决,总结起来说有以下几条:

一、党争造成巨大撕裂。这是明中后期始终存在的问题,并且越来越严重,尤其令明思宗揪心的是,即便阉党覆灭,党争的形势似乎并无改变,新上台的人还是很快立起了新的阵营继续斗。新任的两位宰相周廷儒、温体仁在短短十年间又掀起了一波党争的**,虽然他们没有分别取一个党名,但其实斗争之激烈,不亚于阉党和东林党之争。

二、海量白银涌入造成货币体系失控。这是明中后期最宏大的一个社会问题,当时全世界贵金属供应量暴増,其中大部分又都涌入了中国,明政府原有的货币体系己经失控。当然这是一种很客气的说法,不太客气的说法是其实它原来根本没有货币体系。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又堪称是向“银泵”投降,明朝政府彻底失去了对经济社会的掌控源,这回直接点不客气地说:社会己经开始觉得既然没有掌控源,那就不需要这个政府了呗。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是那句话,什么封建社会、农耕文明都不是理由,这个问题放在宋朝是机遇,放在明朝就成了挑战,这是明朝自身公共管理水平拙劣的问题,需要明思宗从根子上解决。

三、严重的小冰河期造成农业减产,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突然大幅南移。宋朝的北方边界比唐初南移了不少,其实这不是什么强唐、弱宋的问题,原因很客观:地球从唐末宋初

(约公元900?1000年)进入了一个严重的小冰河期,全球气温变冷。气象学家竺可桢认为南宋是这一次小冰河期的末尾,平均气温比北宋低3°C,北宋比唐初的差距则会更大。气温变冷会减少陆地和海洋间的水汽输运,造成气候干旱,北半球而言越往北越严重。这样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就会南移,所以每逢这样的时期,中原王朝的北方边界就会南移,有时候顶不住游牧民族南移潮,会把分界线冲到更南方的位置。约从明世宗嘉靖年间起(约从公元1522年起),地球又进入了一个严重的小冰河期。竺可桢认为前几次小冰河期都导致中国人口减少80%左右,明朝这一次只减少了50%。竺可桢当然不会认为这是因为明思宗厉害,

他认为只是因为碰巧当时从美洲输入了土豆、甘薯和玉米等抗旱高产作物而己。农耕区己经南移,但由于强大的长城防御体系,明朝顽强地挺住了北方边界,然而这也形成了军事防线和社会经济分界线的错位。明初修建长城实质上是按当时的200mm等降雨量线来规划的,到明末这里的实际降雨量己经降到140mm以下,长城附近己经不产粮食了,农户纷纷南迁,这道最重要的国防工程其实己经失去了当地的经济支持,是一道远远悬在农耕区之外的孤墙。理论上讲拆了长城,恢复北宋的镇、定、高阳三关防御体系(约在北京以南220公里)倒是个办法,但你也知道明朝不可能这样做,明太宗“天子守国门”的祖训己经把京师牢牢地钉在了北京,朝廷每年都只能投巨资通过运河勉强向北京运输资源,并且投更巨的资维持长城防御体系的基本运行。而这样的巨资有多少进入了贪腐的盘子,这就是天文数字了。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人类指望明思宗能解决,但至少可以指望他挺过去,挺到玉皇大帝来解决,大明就能迎来中兴。

四、后金(满洲、清)的崛起。其实在当时看来,这未必能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问题,因为当时的后金(建州女真卫)只是东北诸多小部落中的一个,算不上很强大,比传统的瓦剌、鞑靼、甚至朵颜三卫都小多了。不过当时后金发展很快,再加上有宋朝“靖康之祸”的深刻教训,这个问题也不容小觑。

那么,要解决这么多问题,以明思宗的能量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要先定一个小目标,尽快解决了再集中资源依次解决另外几个。他会先选哪一个呢?看来看去还是第四个可能解决得快点。

9.2辽东将门养育大清崛起

毋庸讳言,明末最大的战略局势剧变正是后金的崛起。后来后金发展成为清朝,入主中原取代了明朝。

所谓后金,其实最初是东北的一个小部落。东北是古代鲜卑、契丹、女真等强大民族的发祥地,后被蒙古征服。蒙古帝国崩溃后,东北裂解成无数零散的小部落,这些部落到底是蒙古、契丹、女真还是朝鲜或者渤海的分支己无从考证,明朝将他们泛称为女真。后金(清)最早可考的祖先叫猛哥帖木儿,蒙古封其为斡朵里万户,所以后来很多人认为他们是蒙古的一个分支。明太宗永乐三年(1405年),猛哥帖木儿入贡,授建州(今辽宁朝阳)左卫指挥使。明朝把很多部落建成卫所,但实际上不在正规明军体系之内。这些部落领主继续领有原部落,部落民仍是他的私有财产而非国家公民。朝廷发给这些领主一些俸禄,需要用兵时他们也有义务率私兵参战,立功了更有奖赏。当然,他们需要用钱、用奴隶的时候也会入关来抢。所以这是一种且战且和的羁縻关系。

整个明朝的主要陆上防御对象是蒙古草原上遗留的无数蒙古部落,大蒙古帝国崩溃后,草原上不说一千,至少也有八百个部落。这些部落一旦被某个强人统一还是相当强大,明朝依托长城工事,设立了九个重要边镇: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也称山西或三关镇)、延绥(也称榆林镇)、宁夏、固原(也称陕西镇)、甘肃,实际上后来増加了昌平、真保、山海、临洮四镇,但习惯上仍称“九边”或“九镇”。早期九边的重心在中、西方向,陆军名将杨洪、石亨、王越、仇鸾、曾铣、马林、杜松都是镇守中西部的几个镇成名,因为主要的蒙古部落都集中在这几镇对面。至于东北早己不复辽、金的强大,零散的女真部落构不成太大威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事情正在起变化。中西部的蒙古部落其实也都是逞蒙古帝国之余威,两百多年下来,分裂、内斗越来越严重,整体实力也越来越衰落。相反,东北的女真部落一直惨淡经营,随着大明和蒙古的各自衰落,他们反而蒸蒸日上。更重要的是,他们一旦统一起来,恢复辽、金的态势,其强大不言自喻。

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汗入贡标志着东北亚局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长城东段的战乱渐少,大明、蒙古、女真都迎来了一个经济大发展的阶段。明神宗“万历三大征”更是女真崛起的黄金机会,就在这时,李成梁来到了辽东战场。

李成梁,生于明世宗嘉靖五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526?1615年),辽东铁岭(今辽宁省铁岭市)人。李成梁本有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军职,但怀揣着进士梦奋战科场多年,可惜直到四十岁都没上演范进中举,只好放弃理想,参军报国。从李成梁身上也可以看出明朝的卫所制度己经崩坏。唐宋兵制是国家出钱招募公民自愿来参军,明朝则出现了很大倒退,设计了一套军户卫所制,即一些国民被划定为军户,世袭军职,每一代固定出一个男丁来承袭这个军职(当然,这个所谓的军职大多是普通士兵)。每百户编为一个百户所,数个百户所编为一个千户所(共1200户),数个千户所编为一个卫所(共5600户),数个卫所编为一个都指挥使司。全军的每个职务,上至指挥使,下至百万士兵,理论上都是世袭的,一个人离职了他儿子接着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和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严重脱节的制度,由于市场上有找到更好工作的机会,很多人并不承袭祖传的军职,比如像李成梁这种,不但不承袭军职,朝廷还允许他参加科举。要是他考上这一户的兵源就自动消失了,要是他考不上一直考或者出去找工作了你也拿他没辙。明中后期兵源紧张,朝廷只好重启募兵制,但明朝又没那么多钱,所以呈现出一种兵制完全崩溃的惨状。而来当兵的大多是在社会上找不到更好工作的人,来也是来吃军粮混日子的,兵源数量和质量都极低。更可怕的是,这些人既然只是把当兵当做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那他们的目标取向是保家卫国还是赚钱呢?

这种慵懒腐糜的风气很快会蚀透一支哪怕传承自徐达、常遇春、明太宗、戚继光的铁军。由于兵源枯竭,辽镇不敢随意处罚败兵,甚至容许逃兵“戴罪立功”,后来大家发现临阵脱逃己经相当于无罪,渐渐军纪无存。辽东边军的训练也几近废弛,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校阅辽东兵,让30名火枪兵在75米射距上每人发射3发,共90发,结果只有一发上靶!这根本不是真正的军人,这就是一帮专门来吃军粮的饭桶!

不过就李成梁个例而言,参军是一个正确的人生选择。李成梁奋战辽东二十二年,累官至辽东总兵官,立功无数,能让皇帝告捷于太庙的大胜就有十次,号称明朝后两百年军功最盛的边帅,封宁远伯,授太子太保、都督同知,世荫锦衣都指挥使。但李成梁也开始变得骄横无度,不但在军中一手遮天,甚至连东北的商业贸易都要统一到他家的盘子里,大有将辽东建成他李家藩镇的势头,于是遭到大量弹劾。朝廷对他的处理应该说很合理——将其召回京师闲住,保留宁远伯虚衔。“万里三大征”开启时,御史梅国祯举荐李成梁统兵,但给事中王德完坚持不可。最终,李成梁之子李如松出战,参加了三大征中的两场,屡立奇功,威震四海,成就不在其父之下。

除李如松外,李成梁的另外几个儿子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以及部将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等都在三大征中立功无数,加官进爵。结果三大征下来,辽东军中的李成梁系将领更加强盛。另一方面,李成梁免职十年间,辽东各部叛乱频繁,朝廷八易辽帅均不能镇抚,最终首相沈一贯只好请出了75岁的老李。老李一回辽东,立马讨平几股大的反叛势力,重塑和谐辽东,自己也加官至太傅。

其实这其中奥秘并不复杂——整个军事指挥体系己经成了李成梁体系。明朝号称文官掌兵,但军职都是世袭,两百多年过去,很多军官都是十几世的世交,你一个空降文官怎么撬得动呢?而且随着整个社会风气的糜烂,尚方宝剑恐怕真不如私人感情好使。明思宗想调韩煻、钱龙锡等阉党仇人来整治阉党,他们尚且不卖力,你区区一个辽东巡抚、经略凭什么让辽东的老军头们卖力?

仕途起落的李成梁肯定也会思考这其中的个人得失,他清楚他在辽东就是威风八面的大帅,在京师就是混吃等死的宁远伯,他的身份始终是一名职业公务员而不是分封建国的领主。尽管不断立功,官爵噌噌噌地涨,但朝廷一纸调令,什么势力、威望全都成浮云。中国的这套公务员体系号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换谁来都差不多,但现在辽东不就离不了我老李吗?但再需要我,也不会让我当这里的国王,我最多过过土皇帝的干瘾,朝廷一纸调令,随时还是可以让我离开。但朝廷不是不能调我,我却可以让朝廷不敢调我!只要辽东需要我一天,我就能在辽东做一天土皇帝。那么,我就要让他一直需要下去。从此,辽东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其实各部落并不是被李成梁镇抚安宁,而是和他暗通款曲。李成梁默许诸部发展,甚至劫掠汉民,诸部则时不时让他打一下立军功。在朝廷看来,李成梁不断地立军功,维持着辽东的和谐,没他真不行。但实际上,这些部族正是在李成梁的抚育下茁壮成长。这就是所谓的养寇自重。

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无疑是李成梁养寇战略最大的受益者。《清史稿》称努尔哈赤也被李成梁抓过,但因为长得英俊,被李夫人偷偷放了,然后就崛起了。但更多研究认为他早己归附李成梁,正是他带着李成梁打残了女真诸部,所以在女真内斗中脱颖而出,一统诸部。经过李成梁数十年“经营”,东北蒙古、女真各部斗争激烈,又逢严重小冰河期,可谓民不聊生,相对强势的努尔哈赤趁机大肆兼并,实力越来越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李成梁卒,这下再也没人管得了努尔哈赤。第二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覆育列国英明可汗”,年号天命,由于当时他自称是宋代女真族的后裔,所以国号“金”,史称“后金”。从此,后金取代蒙古成为明朝最大的边患。

辽东战场的形势当然不是明军守着长城,后金天天来打这么简单。朝廷、后金、东蒙古诸部、朝鲜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战和博弈关系。对于后金,抵住朝廷的征剿,争取东蒙古诸部,发展壮大自身是基本战略。而对于辽东的将门子弟而言,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局面,朝廷越重视辽镇,投入的资源越多,他们报账就越愉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朝廷因辽事紧急,加派“辽饷”,即每亩田加征银九厘,全国共520万两,全部投入到辽东战场,辽镇将门笑开了花。后来明思宗又以练兵和征剿高迎祥、李自成农民起义为由加征了“练饷”和“剿饷”,合称“三饷加派”,共计一千七百余万两,是正常赋税的五倍!正如前文所说,这多出来的五倍都从田税中挤,一分都不是从商税中来的,正在忍受小冰河期连年旱灾的农民阶层即将被压断腰,就差两个人了——哦,不差,高迎祥和李自成刚才己经提过了。

不过这些情况将门子弟不会管,他们只管“三饷加派”这么大的盘子,能切块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当然,对于辽镇具体而言,还有一件烦心事,那就是李成梁毕竟死了。尽管辽镇的利益盘子越滚越大,但也需要操作技巧才能尽可能多地切块到自家腰包。朝廷空降些文官来虽然撬不动辽镇的基本盘,但如果他不乖乖做人的话,也很影响我们切块,我们急切呼唤一个能够接替李成梁地位的新辽帅。

而在后金方面,形势也发生了巨变。明熹宗天启六年(清太祖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病死。他的四个儿子代善、阿敏(侄)、莽古尔泰、皇太极继位为四大贝勒,执掌后金八旗联盟,其中正白旗旗主皇太极后来称帝,史称清太宗,当时也是八旗联盟的实际牵头人。皇太极疾速改变了东北的局势,首先是统一后金内部,并改名为满洲帝国(Manju),汉名清。击败了统四十万众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林丹?巴图尔,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位领主共尊其为博格达?彻辰汗,相当于又统一了蒙古。皇太极弃用了努尔哈赤四面出击的暴躁战略,大力发展经济,尽管时值严重小冰河期,但东北还是有一个优势——肥沃的黑土地,东北的耕作条件比关内的河北相对要好。皇太极采取优惠政策大肆招徕,不少汉人、朝鲜人跑到东北去种田——内地的田赋实在太重了!皇太极在满洲八旗的基础上,又设立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使得归附的蒙古人和汉人都融入了满洲。

军队建设方面,皇太极也颇有建树。后世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八旗军的优势是骑射,这可能是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我满洲以骑射为本”一句的误导,他这句其实指的是锻炼身体,不是军事建设。恰恰相反,建州女真早期对阵蒙古部落,优势就在于东北铁矿发达,打造了一支强大的重装步兵。后期清军对明军的优势更在于火药武器,大量的汉人降将带去了火器部队和战术战法,以及火器制造方法,配合东北极高的钢铁产量,打造了一支堪称17世纪初最强大的重装火器部队。皇太极重用汉人炮手,规定来投的一等炮手赏银80两,二等炮手赏银50两,管红衣炮甲喇章京(相当于明军的参将)各赏牛一头、妇女二口。相比之下,明军的先锋营精锐士兵月入才二两银子。当时贵金属通货膨胀很厉害,银价己经严重下跌,但腐朽的明朝仍然不涨工资,导致优质兵源涌向敌方,军事形势就此逆转。法国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名著《草原帝国》(厂将满清列为人类历史上三大“火药帝国”之一,绝非浪得虚名。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军事因素——棉花。宋代从印度、阿拉伯引进了粗绒棉(也叫亚洲棉),但产量低、纤维粗,在中国推广不多。晚明又从美洲引进了长绒棉(海岛棉)、细绒棉(陆地棉),非常适合中国种植,大面积推广,配合江南的机械织造工艺,明末的棉花产量剧増。皇太极深知东北寒冷气候对战局的影响,购买了大量棉花,升级军服。八旗兵的装束包裹全身,尤其是连接头盔的高领,耗费大量棉花,但保温效果确实很好。反观明军,直至明亡都没有普及全身棉衣,甚至有资料称有些部队穿着短袖。试想,在严重小冰河期,一支穿着短袖的部队和一支穿棉衣的部队相遇,哪需要什么火药帝国,我先看着你冻僵了再战。无数军事家都论证过,后勤装备是大规模战役的决定性因素,更是一个超级大国军事战略的重点,明朝比起后金虽是庞然大物,但由于自身的腐败,军事建设尤其是后勤装备方面出现了严重短板,实际上己经远远落后于清军,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什么,您说大明皇帝战至緬甸,不穿棉衣?好吧,这次算您说得通。

不过皇太极还是有一个相当头疼的问题,就是盘踞在朝鲜打游击的毛文龙。毛文龙于天启元年(1621年)率197人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后金万万没想到明军会出现在大后方,被毛文龙乘虚攻克了镇江(今辽宁丹东)。紧接着毛文龙又收复附近的宽甸等六堡,一时名声大振,辽东汉民纷纷来投,在后金东面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根据地。从此只要后金一进攻蒙古或辽司,毛文龙都会围魏救赵,成了后金的跗骨之蛆。皇太极无法在战场上正面击垮毛文龙,他也需要一位贴心的辽帅,能够帮他治住毛文龙。

9.3关宁铁骑,天下无敌

比完贪官、清官、大太监,我们再比比部队。秦有白起、蒙恬的大秦锐士,汉有卫青、霍去病的虎贲校尉,晋有谢玄的北府兵、陈庆之的白袍军,唐有李世民的玄甲天兵,宋有岳飞的神武后军,金有完颜兀朮的拐子马、铁浮屠,元有成吉思汗的怯薛近卫。那大明武功远迈汉唐,有什么经典的铁军?明太宗的神机营?郑和的无敌舰队?张经的狼兵?曾铣的车营?秦良玉的白杆兵?还是被誉为现代军事学之父的戚继光用现代理念重新训练的新式军队?其实都不是,论名气他们在关宁铁骑面前全都不够看。

既然说到岳飞,那我们也忍不住还要比一比被朝廷冤杀的伟大将领。秦有蒙恬,汉有韩信,唐有高仙芝,宋有岳飞,大明呢?很多人认为与他们比肩的正是——袁崇焕。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任邵武(今属福建南平)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转兵部职方司主事,恰遇王化贞、熊廷弼广宁兵溃。后金既然能袭取固若金汤的广宁,那自然也能袭破居庸关,直取京师了!一时满朝震恐,君臣不知所措,甚至有夸张的史料称明熹宗被吓哭了。这时袁主事却自作主张,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单骑出关,视察关内外情况!安全回来之后还丢了一句豪言:“只要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个人都能守住此地。”

英雄啊!

全靠英雄您守住雄关,才避免了京师沦为下一个广宁,您拯救了整个大明,实在是力挽狂澜的超级英雄啊!

注意,北京的君臣们幻想努尔哈赤能杀进居庸关,其实只是他们的幻想。袁崇焕说他能守关,但他并没有守啊,是老努自己没打进来——他也不可能这么做,是这些人自己把自己吓崩了。但无论如何,在满朝君臣的眼里,事情就是这样的:

老努袭取了固若金汤的广宁城——所以他也能轻松袭取京师——那我们就无力抵抗了——袁崇焕说他一个人就能守关——关真的守住了(因为根本没人来打)。

英雄,请接受我们的赞美吧!

于是,袁崇焕走上了辽东一线,被辽东经略王在晋提拔为宁前道兵备佥事,并派出关外作为文官监军。袁崇焕在辽东表现不俗,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明军多年的劣势,最著名的一次战绩莫过于天启六年(1626年)的宁远大捷,努尔哈赤起十三万大军围攻宁远,宁前参政袁崇焕坐镇城中,坚守不下,最终老努悻悻而去。此战也算是一场不错的胜绩,不过后来不知怎么就被严重夸大了。不少人说老努挨了袁大人一炮,然后死了,所以袁大人是炮毙敌酋的民族英雄。但正史绝无此说,而且老努在此之后亲率大军西征蒙古,东拒毛文龙,精光四射,全然不像挨了炮子的人。八个月后老努身患毒疽,以67岁高龄过世,显然不是中炮牺牲的。袁崇焕在天启年间战绩尚可,但也远没有某些人吹得那么神。

天启七年(1627年),明思宗继位,决心集中力量先解决辽东问题。袁崇焕敏锐地察觉到机会,向新皇帝张开了大嘴:“给我足够的钱粮,五年可以平辽!”

五年平辽!英雄啊,请接受我的赞美吧!

明思宗接手的烂摊子太大,辽事这个小目标不但要解决,还要立即解决,满朝文武只有袁大人一个人贴了他的心。袁崇焕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还提了很多要求,要户、工、吏、兵四部在各自职能上支持他,明思宗立即依言谕令四部臣全力支持。据研究,袁崇焕在辽东一年要用去全国一半的财政收入,明思宗不遗余力供给。袁崇焕又要求持尚方宝剑,便宜行事。其实明朝督抚普遍持有尚方剑,给一柄也不足为奇,奇就奇在袁崇焕要求朝廷收回王之臣、满桂等另几位辽东督抚的尚方剑,让他一个人大权独揽,明思宗居然同意了!然而唯有太子太保、平辽将军总兵官、挂征虏前将军印、东江总兵官毛文龙的尚方剑未被收回,而且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没有把毛文龙的东江镇(驻地在今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平壤市椴岛)包括进来,这让袁督师非常不爽。

袁崇焕总揽辽事后主要做了四件事:

一、提出“以辽人守辽土”。李成梁死后,朝廷空降多位大员主持辽事,当地势力遭到严重削弱,但又缺乏李成梁这样的扛把子,无力抵抗。现在广东人袁崇焕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他们就把袁督师当成了新的核心。这倒是激发了辽人的积极性,但客观地说并不符合明朝祖制,也不符合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很多御史言官指出这是放纵袁崇焕在外镇结党专权,但明思宗己经认定了只要袁督师能五年平辽,这个黑锅也替他背了。

二、排挤外来势力。辽镇有了新老大,当然就要排挤外人,蒙古人满桂、陕西人王之臣、甘肃人赵率教都被挤开,辽人抢回不少职权,欢呼雀跃,坚定了跟着袁督师走的信念。但浙江人毛文龙远在朝鲜,无法实施有效排挤,袁督师和皇太极一样,认为这个人非常讨厌!

三、打造出一支“关宁铁骑”。袁崇焕将世守辽东的将门子弟们整编成一支“关宁铁骑”,据说是辽东乃至全国第一战队、唯一能在野战中对抗后金骑兵的明军。现在不少人很崇拜这支部队,甚至将其与岳飞的神武后军相比。

四、提出与后金议和。这就不对了,皇上重用你就是想快速平辽,现在老努刚死,机会大好,你却偏要议和?不是给对方喘息之机吗?朝廷己经在辽东投了那么多银子,等他歇够了气你还得投更多来处理——但其实就这意思,哥,你懂的。何况明朝是著名的“不和亲,不纳币,不议和”,对外姿态一直很强硬,你个小小的建虏还要议和?袁督师解释这是缓兵之计,你看以前急于进攻总是失败,现在应该先稳住皇太极,再步步为营修堡垒挤死他——当然,修堡垒要花很多钱,得找您报账。明思宗很快又接受了新理念,顶住满朝文武的压力表扬了袁崇焕。当然明思宗也不敢公开议和,只是默许袁崇焕私下议和。说实话,这就是在玩火了,为后来明思宗被黑锅压断背埋下重要伏笔。

然而袁崇焕不复“炮毙老努”的神勇,连后金的一个小贝勒都没宰到,反过来还要议和,17岁的明思宗智商又欠费了。还没等他筹到钱充值,袁督师给了他一个惊喜——宰了个大人物——不是皇太极,是毛文龙。

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袁崇焕到双岛(今大连金州海域)视察东江镇,突然出示一份圣旨,宣布毛文龙有十二条大罪当死。这道圣旨当然是袁崇焕自制的,但毛文龙信以为真,当场自尽。也有资料称袁崇焕是用林冲火并王伦的方式,趁毛文龙跪在地上听旨时拔剑砍了。总之,袁崇焕是未报朝廷,直接把毛文龙宰了。

且先不论这十二条罪名是否成立,罪犯论死尚且要三奏,你就这样杀一个太子太保?估计满朝文武把袁崇焕撕来吃了的心都有了。不过另外一边皇太极却是欣喜若狂,史载他“置酒高会”大肆庆祝。

这自然会引来朝臣们火药帝国般的弹劾狂轰,但令人惊讶的是,明思宗没有从众意惩处袁崇焕,反而帮他背了这个黑锅。很简单,他己经在袁崇焕身上寄托了太多希望,也投了太多银子,现在撤掉袁崇焕,那之前的投资不都打水漂了吗?不行,我得让他给我把局势捞回来。这其实就是你股票跌了一大截,明知还要继续跌但也死活不肯割肉,非要等这支票“解套”的心情。但你知道,等解套的散户往往会被套得更深,袁崇焕马上就要给明思宗一个更大的惊喜——皇太极直接到北京城下来问候您了。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极率女真、蒙古兵马近十万,从长城喜峰口关突入,直接攻打了北京城!尽管没有攻克,但在富裕的京畿爽抢了一个月,然后又安然退回关外。尤其重要的是,跟着他进来的蒙古诸部也抢了个盆满钵满。此举的重大意义在于皇太极向后金联盟,尤其是还有些犹豫的蒙古诸部展示了强大的实力——可以直薄北京,还可以带着你们抢这么多战利品,以后就跟定我吧!游牧部族最大的弱点就是联盟松散,某个强人一死,很容易分崩离析。后金更面临朝廷、林丹汗、小冰河期的多重围剿,努尔哈赤的死——其实死前己经将这个联盟送上了绝路,但皇太极的北京一月游解决了所有问题。问题在于这北京一月游又是如何做到的?

明太宗以天子守国门,河北、山西一代重重防御,强大如阿鲁台、也先、小王子、俺答汗,也不是说破就破,皇太极是怎么带着几十个部落的十万杂牌军,悠哉游哉入关来逛一大圈,抢够了又轻松回去的呢?这个问题很关键,不得不探。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初,皇太极率八旗精锐从辽阳(今属辽宁)出发,与蒙古诸部大会于蒙古喀喇沁部驻地喀喇城(今河北溧平),共集结兵力近十万,这几乎是后金乃至蒙古的全部家底。朝廷己经探知他要入关,袁崇焕对此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将主力集结在最东面的山海关和西面的密云,后发现皇太极从喜峰口入关,宣布由他亲率关宁铁骑镇守喜峰口关-遵化-蓟州-通州-北京这条直线。

由图可见,后金联军从喜峰口入关后立即就要面对一座要塞三屯营,然后才是遵化。按常理蓟辽督师首先应派兵救援三屯营,他派太子少傅、平辽将军总兵官赵率教率四千精骑从山海关先行,急趋三屯营。其实三屯营离山海关有三百里,离喜峰口却只有五十里,等赵率教赶到,别说三屯营,没准儿遵化都早己陷落了。所以他只能考虑尽快赶到遵化,如果四千精兵入驻大城遵化,挡住金军几天,袁崇焕率主力赶到,皇太极就只能带着他的旅游团出关了。然而奇迹却发生了——赵率教赶到遵化却发现后金连三屯营都还没打!那他就应该将防线前移,入驻三屯营。结果三屯营总兵朱国彦却拒绝他进城,没办法,只好又退往遵化。三屯营距遵化仅三十里,精骑一日可达,然而就在这短短三十里,赵率教遭到后金的精准伏击,前后堵截。近在咫尺的两座要塞均未出援,赵率教全军覆没。

在自己的国土上遭到这么精准的大规模伏击,是不是有点神奇?皇太极敢让十万大军在关内两座尚未攻克的要塞之间埋伏一个星期,是不是有点过于神奇?后金全歼赵率教这场战役怎么看都像是预先排演好的一样,不可否认,皇太极也堪称一代战神,但他毕竟是人类,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一、皇太极事先和赵率教的同事们策划好一条死路,放他去钻。

二、赵率教忘了取手机电池,被后金的卫星定位追踪了。

两者你至少采信其中一种,不然事情没法解释。本来我是比较倾向于相信第二种的,但我发现了一件奇事:后金对朝廷的胜仗全都这样赢的。

没错,萨尔浒战役、松锦战役、赵率教战役以及后来的大凌河战役等等,金(清)军总是以精准的伏击取胜。而且明军往往会分成几路,金(清)军兵力不足,只能伏击其中一路。没关系,努尔哈赤有一句名言:“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我伏击完这场再去赶下一场就行了,反正你们跑不掉。当然,也不是绝对跑不掉。关宁铁骑,天下无敌,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只有那些陕西人、甘肃人、四川人、浙江人才总是记不住取电池。

甘肃人赵率教送死后,皇太极才开始攻打三屯营和遵化,在内应的帮助下轻松攻克。皇太极只留八百兵驻守遵化,大军继续南下。

留八百兵驻守这么重要的后路!你疯了吗!

没疯,现在全东北的明军都被袁督师集结在山海关,而且他只会拼命堵我的前路,又不会抄我后路,八百兵只是用来维持治安而己啊!

没错,袁崇焕向朝廷奏报,他己率关宁铁骑拼命堵截金军,最初计划在遵化阻截,结果晚了一步没挡住。于是袁大人在蓟州设防,可惜被皇太极绕过去了。然后袁大人又赶到通州设防,唉,又被绕过去了。

千里奔援,外镇友军总是被金军精准地伏击,袁崇焕却是被精准地绕过去。对此《明史》的解释是皇太极害怕袁督师的关宁铁骑,不敢正面碰他,所以只能绕开。你这就不给力了,才绕这么几个小城,你把北京、武汉、广州都绕过去,看袁督师坐京广高铁堵不堵得住你呀!

其实皇太极突破遵化后明思宗己经坐不住了,诏令袁崇焕必须在蓟州堵住金军,就算被绕过,也不能再离开,以断其后路。而且在袁崇焕之前,右佥都御史,总理蓟、辽、保定军务刘策己率重兵从保定赶到蓟州,昌镇总兵官尤世威率兵从居庸关赶到通州。你们这两个云南人、陕西人真是碍手碍脚,不是说好了中线我亲自守吗?谁让你们擅离职守?袁督师一纸军令,让他们带着蓟州-通州一线的部队全都滚到密云去,蓟州他亲自守。然后——然后当然就是被绕过去咯。之后皇太极又绕过通州,这时袁崇焕没办法了,只能率军直趋北京城下,准备背靠北京城以捍金军。这时,又一个奇迹发生了:袁崇焕比皇太极先到北京。

不是说他绕过您吗?怎么您先到呢?

其实此时太子太师、大同总兵满桂己率宣府、大同镇军前锋赶到北京,五千精骑背城列阵,可以先抵住皇太极的正面进攻,然后袁崇焕的九千关宁铁骑正好腹背夹击,绝对可以把皇太极打爆,您怎么偏偏要早一天到呢?一时城内纷纷传言是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引金军入关。别误会,这只是传言——至于十五年后,袁崇焕的弟子吴三桂真的率这支关宁铁骑引清军入关,那只是个巧合——绝对是——只能说太巧了。

不过朝廷明令你留在蓟州,你非要到北京,而且来得这么可疑,这可是很危险的,连袁崇焕的副将都劝他不要这样做。但袁督师慷慨陈词:“君父有急,何遑他恤?苟得济事,虽死无憾。(皇上要挂了,我哪还顾得其它?只要能帮上忙,虽死无憾!)”袁督师这种不顾职场潜规则,宁肯自己受猜忌,也要忠心为国的精神极大地打动了后人,很多人正是抓住这一点拼命赞美这位奋不顾身的大忠臣,把无数人感动得泪流满面。

接下来,袁崇焕、满桂便在城下与金军奋战。据说关宁铁骑个个奋勇,袁大人更是身先士卒,身中十余箭,还好盔甲厚,没受伤。而宣大军呢?人家文官出身的袁大人中了十几箭都没死,满桂这个精壮的蒙古汉子居然死在了阵前!五千宣大军被十万金军打成了筛子。关宁铁骑号称“友军黑洞”,杜松的秦军、戚继光的浙军、秦良玉的川军,都曾威震一方,但只要做了我关宁铁骑的友军,一律扑街,你宣大军也不能搞特殊。现在毛帅挂了,赵帅挂了,满帅也挂了,能与后金一战的就剩你袁督师了。然而袁督师却说:不能打,要议和。

明思宗坐不住了,皇太极十万重兵突掠京城,这是有点吓人,但也不至于攻克吧?多挺几天,勤王军聚个十万二十万还怕他?如果能堵死他的退路,没准儿还是个一举歼灭的机会,怎么能议和呢?然而袁崇焕就是要议和,不但要议和,还要违制让关宁军进城(明朝祖制外镇兵必须在城下死战,不得入城),甚至偷偷带蒙古喇嘛进城来议和。更恐怖的是,满桂在城下奋战时,挨了一些箭,上面刻着关宁军的标志……城内都在传言,是袁督师故意把皇太极放进关,恫吓北京,以达到议和的目的,至于满桂这种拼死抵抗的,袁督师就要做了他,跟毛文龙、赵率教一个道理。

这终于突破了明思宗的底线,这黑锅背不下去了,诏令将袁崇焕下狱。这时更大的奇迹发生了,唯一可以仰仗的袁督师下狱了,皇太极反而撤军了!那关宁铁骑赶紧从背后追击金军呀?但这时关宁铁骑又像来的时候一样,冲到了金军前面。辽东总兵祖大寿怒吼:“你们居然把这么忠义的袁督师抓了?不跟你们玩儿了!”率关宁铁骑猛冲到山海关,从关内攻破了此关。您没有看错——从关内攻破了山海关!本来山海关大量驻军正在筹划断皇太极后路,被祖大寿突然冲乱,皇太极从容带兵出关,回头说:“谢谢,我走啦,再见。”

带进来还负责带出去?你这个团还是双飞?袁崇焕这次嘴再大怕也是说不清了。经过八个月漫长审讯,朝廷终以“袁崇煥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及至城下,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罪名处以磔刑,传首九边。你“五年平辽”,第二年就平到北京城下?北京市民两百年不曾见过敌军打到皇城根下的场面(上一次还是也先),行刑时市民拥塞刑场,付钱买袁崇焕的肉片生吃,可见民愤之大,古今罕见!当然,这种死法比岳飞更惨,所以袁督师的冤屈比岳武穆更大,更加震撼心灵!而杀他的明思宗、群臣,包括买他刺身吃的百姓,你们居然这样对待这么伟大的一个英雄,你们良心大大的坏了!直到今天,还有无数小说、网文甚至论文在为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鸣冤洒泪,造就了无数袁督师的拥趸——老实说我也曾是其中一个——而且还是很热血的那种,经常半夜梦见含冤而死的袁督师都会哭醒。我甚至准备为他写点什么,这时我才发现我居然还没有读过相关的正史,这么多年来看的都是些现代文,于是赶紧补补课,这一补很多东西都豁然开朗了。

其实袁崇焕这人本不复杂,只要稍微读一丁点正史——哪怕是一丁点就很容易看清他的真面目——当然,除了我这种要骗稿费的,谁没事又会去读文言文呢?这就给一些忽悠软文大行其道创造了条件。

袁崇焕死后十五年,清朝就建立了。清人创作了很多大忠臣袁崇焕的故事,其中最搞笑的莫过于皇太极山寨“蒋干盗书”的“反间计”。有些史料语焉不详地记载了袁崇焕下狱后,皇太极率军北返,他故意安排人在两个被俘的太监面前说话,“透露”他和袁崇焕之间的密谋,然后故意放这两人逃掉,传话给明思宗。明思宗一听,立即相信袁崇焕确实和皇太极有勾结,冤杀了赤胆忠心的袁督师。这个故事更凸显了袁督师天大的冤屈,也更强烈地控诉了昏庸刻忌的明思宗。尽管正常人类稍一动脑筋就会觉得这事儿不那么靠谱,但己经被强烈主观感情充塞的读者哪还有空去动这份脑筋。类似这种吹捧袁崇焕、控诉明思宗的故事还很多,都很容易让没大多数没认真读过这段历史的人所接受。当然,这主要不是为了吹捧袁督师,而是控诉明思宗等明朝君臣的昏庸。

可能有人还不禁要问:袁崇焕这样卖国,他到底图个啥?要知道当时还没有任何人——包括皇太极——都没想过后金(清)能入主中原。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

袁崇焕勾结后金,绝不是看到了后金(清)能入主中原,我甚至相信正是因为在他眼里后金成不了大气,所以他才敢这样搞。他并未想过投靠后金,其实也是在利用后金。他的动机和李成梁完全一致,利用后金这个黑洞,吸引国家不断投资,自己从中渔利——这个利包括银子,也包括官爵和实权,也就是所谓养寇自重。

袁崇焕巡抚辽东时,也就是努尔哈赤当政后期,后金己命悬一线,明思宗从表面上看己经可以一举剿灭,所以才会相信“五年平辽”。但袁崇焕决不能让后金真的灭了,灭了他手下一大帮辽东将吏就断了财路,所以他杀毛文龙、卖粮食给后金、甚至封锁亲林丹汗的蒙古部落、放纵亲后金的部落劫掠,并且拼命要求议和,都是在给后金续命。至于后来朝廷逼急了,袁崇焕便出了一个狠招——让皇太极率女真、蒙古诸部入关大游行,打到北京城下吓你一跳,看你还议不议和。而要做到这一步,他就必须先杀掉毛文龙,解决皇太极的后顾之忧;让赵率教送死,让刘策、尤世威等部离开蓟州、通州,清空喜峰口到北京这条直线,解决皇太极的前方通道;在北京城下关宁军号称血战,结果几无伤亡,宣大军却背靠着本国京城全军覆没。尽管没有确切史料明证,但我眼前总是忍不住要浮现出满桂将军那张怒不可遏的血脸,还在咬碎钢牙地喊冤:“是袁督师射我!”袁督师也咬牙切齿:“就是老子射你,谁让你碍事。掉那妈,硬顶上!辽东好儿郎,给我射死这个断财路的骚鞑子!”

尽管清人所留史料绝口不提皇太极和袁崇焕之间的密谋,但皇太极敢带着全部家底,甚至透支了蒙古诸部的信任,像逛超市一样深入京畿又安然而回,您说不是蓟辽督师事先给他安排好了来回路线谁又能信呢?

现在有些人把袁崇焕吹捧成岳飞一样的民族英雄,这真的有点黑色幽默,因为袁崇焕显然是以秦桧为模板的,甚至有点刻意模仿秦前辈,毛文龙反倒有几分岳飞的样子。当然,这两对组合的层次大不一样,秦桧&岳飞玩儿的是全盘大局,袁崇焕&毛文龙则和你身边某些人只能玩转处室一样,只能玩玩儿辽东一隅,不过格式真的差不多。四人的对比如图所示:

现在袁督师被吹成了岳飞,他的秦老师也有不少人翻案,这个问题开始越来越乱。其实南宋以来九百年,包括清朝,秦桧这个案一点都不乱,是他与金人勾结,阻挠北伐,杀害岳飞,导致南宋不能恢复中原故地。但近几年开始有人说秦桧并不想杀岳飞,真正想议和、杀帅的是宋高宗,秦桧只是执行。然而当时南宋站稳脚跟,灭金指日可待,宋高宗作为皇帝凭什么就不想恢复故土?他的祖坟还在开封呢。现代人拼凑了许多理由,比如“岳家军”是私军、岳飞妄议立储、宋高宗怕岳飞救回他老爹老哥会威胁皇位之类的理由,最后干脆说这小子就是**,不敢打仗。这些理由其实都跟皇太极的反间计差不多,稍微看点正史或者动点脑筋都知道不靠谱,但封建皇帝在现代的名声是很臭的,给皇帝扣屎盆子,那多愉快呀,谁还去动这脑筋。

其实秦桧杀岳飞、促和议的动机就和袁崇焕杀毛文龙一模一样,他也不是想投靠金国,也是利用金国来打造自己在宋朝的权位。他和金国关系最好,宋朝要与金议和,就得仰仗他秦大人。但如果宋高宗和岳飞呼啦啦把金国给灭了,还要你干啥?所以,要在宋朝揽权,就要靠金国的外部支持,就得保持宋金战略平衡,就得议和,不议和的就得杀了。可惜秦前辈的水平袁崇焕就比不上了,同样是养寇自重,人家秦桧就真能做到宋金均势,两边守着江淮一线干瞪眼,谁也奈何不了谁,都等着我秦太师慢慢给你们协调吧。袁崇焕这一搞就搞砸了,不但身败名裂,十五年后明朝就亡了。所以,秦桧下的这种大棋,也不是人人都下得起的。

不过袁汉奸得的好处便比不上秦汉奸吗?这可未必。秦桧一死,他儿子孙子都被革职,秦家其实什么也没留下,袁佳氏那可就不一样了!清军入关后,当然不能忘了恩公,让他的后裔加入了正白旗。正白旗,上三旗啊有没有!尽管比李成梁家的正黄旗略逊一筹,但也够阿敏的后代自惭形秽了。袁崇焕六世孙袁佳?富明阿当到了吉林将军,七世孙袁佳?寿山当到了黑龙江将军。这什么概念?清朝实施民族隔离,东北满洲本部只有旗人才能进入,其余民族严禁入内。吉林、黑龙江将军自然是满洲核心上层人物才当得到的,这真是皇恩浩**啊!袁佳氏也不负皇恩,富明阿及其子永山在甲午战争中血战捐躯,而寿山在俄军制造“海兰泡大屠杀”后,自杀谢罪。清朝有几个高官这样轻生死重大义的?唯有继承袁督师忠勇血脉的袁佳氏一脉呀!号称明朝最精忠的袁崇焕,他的后代恰恰是清朝最精忠,这不得不说是历史的黑色幽默。

袁崇焕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慢性病发展到极致的一种症状,到这个阶段到底还有没有救?或许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会有吧,但明朝显然己经不行了。其实这种养寇自重的方法只是官僚腐败体系诸多弊端中的一个,袁崇焕也只是这个庞大队伍中的一个点。至于他这种做法也不是创新发明,而是从两百年前起杨洪、石亨、仇鸾、赵文华、李成梁就一以贯之的做法,还有更多的人在做更多更坏的事,而且他们每个人也都只想在帝国的肌体上剜一小块肉而己,要说袁崇焕剜的这一块其实不算大,真正的问题在于剜的人太多,结果就剐死了。

所以有人说明朝剐了袁崇焕导致“边事益无人”从而灭亡,其实哪里是大明剐了袁崇焕,分明是袁崇焕和万千贪官一起剐了大明。

9.4亡国亡天下

如果说袁崇焕真的只是一个小点那就更可怕了,抹一个点也没用呀!

其实明朝灭亡的原因并不是清军入关,而是闯王高迎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建立大顺政权,然后关宁铁骑才引清军入关来灭了大顺。后金(清)的强势崛起,是引发农民起义的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在于明朝政府自身拙劣的公共管理能力,在天灾的同时不但不能收取更多的工商税来赈济灾民,反而还要“三饷加派”刮取更高的田税,这样势必造成大规模的农户破产,形成农民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明军的表现比面对外族时更加暧昧,军官贪污,士兵又都来自底层,和起义的农民其实是骨肉同胞。李自成的部队其实战斗力很差,甚至可以说连正规军都算不上,但明军就是节节败退,这不是战斗力的体现,而是明军根本不想打。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闯军攻入北京,明军四散而逃,只剩下御马监的腾骧四卫、旗军、勇卫营这些皇帝私军以及一些魏忠贤当年训练的净军还在为皇帝浴血奋战。不过大势己去,御马监就算真的有孙悟空,也挡不住大军压城。明思宗自缢煤山(在今北京市景山公园内),临死前抛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我固然是个德行凉薄的人,以至遭到上天惩处,但也是被诸臣所误。)确实,明思宗所遇天时不利,但如果诸臣用心,能与社稷共渡难关,也未必不可支撑到贵金属流通増速趋于平缓或者地球气温转暖。所以,根本问题还是在于自身,不能怨天尤人。

明思宗为帝十七年,兢兢业业,据说从来没有出过北京,每天焦头烂额地忙到深夜。官员们也每天陪着他忙忙碌碌,但就是不见工作有什么成效,也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办——告诉他自己是怎么贪污的,有这逻辑吗?不过明思宗自己也清楚,其实他就缺一样——钱,只要有一点点钱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不需要太多,真的只需要一点点,少一点可以充作军费镇压起义治标,多一点则可以赈济灾民治本,但就是没有。抄贪官的家捞点钱就别想了,你现在只能重操你们朱家的旧业——化缘。明思宗几乎是放下帝王之尊,每天带着哭腔,像当年朱八八当和尚讨饭时一样,求高官富户们出一点点钱与国家共渡难关,但他们就是不给。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吝啬,而是对这个腐败的体系失去了信任。之前明思宗己经掏空了内帑,但是投进去的钱如同光粒进了黑洞,连堙灭能都探测不到一电子伏特,那我们再出钱不也是喂贪官吗?

其实在整个明朝灭亡的过程中,几乎全社会都采取了同一个态度——坐视。大家己经嫌弃这个腐败透顶的政府,都不在乎改朝换代了。但改朝换代总是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巨大伤害,挺过去或许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挺不过去被趁虚而入就完蛋了,大多数人的想法还是过于意气用事了。果然,李自成农民军的大顺政权不堪一击,不足百日就被入关的清军击溃,中国进入清代。这时国人突然又都表现出一种极其血性的反抗精神,史可法、张煌言、李定国、张同敞、柳如是、夏完淳、郑成功??????这些人原本有的是官,有的是民,有的是妓女,有的是闯贼,有的甚至是海盗,此时全都不计前嫌,纷纷抛头颅、洒热血,无数感人事迹不断涌现,名动青史,与之前坐视明朝被李自成攻灭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惜为时己晚,人虽上亿,金银如海,更兼气血如虹,但却没有一个朝廷统一组织,只能被高度组织化的清军愉快地收割。

明朝的一些藩王也在南方组建了政权继续抵抗,企图以南宋的方式中兴大明,史称“南明”。但干这事儿的不止一个藩王,不同的大臣拥立了不同的藩王。然而就在这种天下危亡,关键是自己的政权都还立足未稳时,某些人还没改掉党争的习气,依然斗得不亦乐乎。最后这些小政权也被清军毫无悬念地——收割。这其中以阉党余孽阮大铖最为可耻。魏忠贤覆灭时,这位由东林党转投阉党的叛徒并未受到清算,只是免官回家。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李自成己兵临大同,朝野惶惶。阮大铖却觉得是个机会,向首相周廷儒行贿,谋求复官。本来受到极大阻力,但周廷儒以“用人之际”为由,强行起复阮大铖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庐陵、凤阳等处军务(今江西、安徽一带)。明思宗煤山殉国后,福王朱由菘(明神宗第三子福忠王朱常洵之子)在南京称帝,改元弘光,召阮大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巡阅江防。弘光政权前后只存在了八个月,在这短短八个月中,被寄予厚望的阮大铖不是思报国恩、救亡图存,而是急于报复东林、复社敌党,顺便中兴阉党。当然,卖官招贿也不能忘了。当时兵势大乱,很多将领打了败仗,残部逃到某个地方,跟兵部联系上就号称重新召集“义军”再战,要求重新授官。阮大铖不辨真伪,只要有贿赂就一律大授高官,时人称“职方不如狗,都督满地走。”(兵部职方司本是任免武官的部门,但现在还不如狗,都督到处都是。)清军攻至南京,阮大铖率一众官员乞降于江边,之后又随清军继续进攻南方,死于路途。家乡人耻于阮大铖的人品,都不承认他是本地人。桐城和怀宁(均属今安徽安庆)人都极力考证他是对方而非本县人,阮大铖的籍贯竟成悬案,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贪官。

清朝统治中国后,开始进入一个长期的低迷期,整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了剧变。之前明朝固然有很多堪称暴政的措施,比如火耗、漂没、三饷加派等等。但清朝却将这些措施都定为制度,固定征收,然后宣布这个征收比例再也不能变了,号称“永不加赋”。尤其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三饷加派”中的“辽饷”分明就是针对他们自己的,现在他都当政了还要征收剿他自己的税?但总之就是那四个字——悔之晚矣。

一个政权的全面腐败,让全天下都对它失去信任,人民必将背弃,甚至有可能背弃它就会得到一个更坏的选择,当发现新的选择更坏时悔之晚矣,这是历史最大的悲剧。秦桧、袁崇焕的例子重重地警醒着每一个为政者:无论官位高低、权力大小,贪腐不分轻重,合起来就能剐尽骨血,让百姓彻底背弃,千万不要幻想“他比我更烂”就能成为人民不推翻你的极端理性依据。亡国,更是亡天下,持续的腐败不但会造成自身政权覆灭,还会拉上全天下的百姓为之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