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辩证思维把握本质

“天下之理,有张必有翕,有强必有弱,有兴必有废,有与必有取”,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运用辩证思维来论述深化改革所面临的现实状况,强调要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各种重大关系,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多个角度想事情,读懂中国国情,把握改革大势。

㊣“两点”与“重点”

辩证思维是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辩证思维是要用联系和本质的眼光来看问题,而不是孤立地、表面地看问题。辩证思维方式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相对的,辩证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事物的有机联系及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反映和把握规律,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全面地认识事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辩证思维是人们按照辩证逻辑规律进行的思维活动,其最主要的特征是,重视事物之间以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把握事物本质、正确认识世界、揭示发展规律的根本方法,是思维主体的理性思维方法,更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辩证思维要求领导干部要学会用两分法认识事物,要从两方面看待问题,如主观和客观的问题、片面和全面的问题、孤立和联系的问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是孤立地看待问题,就事论事。比如,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唯GDP至上,只重视经济发展,却忽视

了环境保护,以至于最后经济片面增长,却破坏了绿水、青山。这类由于党员领导干部缺乏辩证思维,以至于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的现象屡见不鲜。

辩证思维是以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和对立统一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是领导干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当前,全面改革、加快发展的任务艰巨而又复杂,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因此,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掌握并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领导干部运用辩证思维方式来看待改革发展稳定,运用辩证思维方式来谋划改革发展稳定,运用辩证思维方式来引领改革发展稳定。领导干部要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来思考问题、谋划工作、解决问题。这里主要包括“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就是要防止片面性,“重点论”就是要抓住关键点。运用辩证思维必须将矛盾对立双方统一起来,防止割裂开来,必须学会在对立统一中考虑问题。不同的事物、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环境,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同的,领导干部要因事、因时、因地制宜,考虑问题也要全面周到,统筹兼顾,既要发展经济,也不能轻视民生;既要GDP的增长,更要绿水青山良好环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既要坚持全面发展,还要强调突出重点,克服那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的做法。在发展中、联系中和全局中把握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真正自觉坚持运用辩证思维去干工作。

具体来说,领导干部是否掌握辩证思维的“两点”和“重点”,关键在于是否善于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历

史地看问题;是否善于从多种矛盾中理出主要矛盾,遇事不眉毛胡子一把抓,千头万绪抓根本。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在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有一个主要矛盾,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方向,抓住并解决好主要矛盾,其他矛盾的解决就好办了。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据此确定的中心任务,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所以各个领域、地区和单位,都受这个主要矛盾的支配和制约,都要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去开展工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证明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它符合辩证思维的“两点”与“重点”。邓小平既看到了世界并不太平,许多地方还存在冲突甚至局部战争,又看到了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既看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国际经济秩序并不完全公正合理,又看到了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发挥自身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利用机会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运用辩证思维对时代主题做出正确判断后,领导党和全国人民制定了相应的国内政策,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通过改革开放等各项政策,吸引外资和技术,同时利用国内充足的人力资源发展生产,实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