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思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必须注重九大科学思维的作用。

(一)以战略思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布局

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一词表明,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不是某一领域、某一地区、某一部门的单项改革,而是各个方面一齐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就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以战略思维来谋篇布局,统筹协调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关系,把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时代进步潮流、我国基本国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联系起来思考,把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探索,形成了对改革发展问题总的认识和根本看法,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布局。

(二)以辩证思维处理好新一轮改革的各种关系

共和国60多年的风雨历程,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奇迹,诠释了“照辩证法办事”的历史伟力。“磨刀不误砍柴工”,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需要我们自觉以辩证思维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治理能力,越需要我们用好辩证思维这个法宝,用思想力量催动改革的步伐,以科学方法善作善成。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就会僵化。思想一僵化,就会教条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工作就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当然,解放思想,提出改革举措要慎重,要反复研究、反复论证,必须立足实际,科学地研究新情况,灵活地解决新问题,绝不能头脑发热、空想蛮干,更不能“打擦边球”, “闯红灯”。

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我国的改革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各领域的全面改革。如果不注重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造成改革的“短板”,就会使改革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成为继续深化改革的阻碍。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但整体推进并不意味着没有重点。如果不能看到这一点,不分重点地推进改革,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使投入和产出严重不匹配,既浪费资源,又贻误时机,同样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会阻碍社会活力的解放和增强。

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辩证统一,是我们党在改革方法论上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改革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及时把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适宜推广的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转化为普遍遵循的政策和法律,即把摸石头过河得到的经验启示加以肯定、推广。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统一起来,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统一,形成顶层决策和基层探索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方法。

处理好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胆子要大,就是要坚定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步子要稳,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相结合,才能既有闯的劲头,又不会犯根本性、方向性的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改革举措当然要慎重,要反复研究、反复论证,但也不能因此就谨小慎微、裹足不前,什么也不敢干、不敢试。搞改革,现有的工作格局和体制运行不可能一点都不打破,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那么,怎么判断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呢?判断标准就是“四个有利于”,即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只要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要大胆试、大胆闯,就要坚决破、坚决改。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交融的态势更加明显,改革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利益调整,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稳定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这样的复杂环境,对于我们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这不仅明确指出了改革发展稳定的价值指向,而且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

现代社会的治理,已经不同于以往自上而下的管理或管控,而是营造以法律为边界的开放空间,让更多的群众和社会组织成为多元治理的主体,从而使各项改革协同配套,使改革与宏观经济运行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协同推进。“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进而通过善法实现善治,既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群众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这一论述深刻阐释了法治对于改革的重要作用,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必须遵循的法治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既是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落实,也是下一步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更是由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法治既是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也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全面深化改革要破除陈规陋习、打碎桎梏和藩篱,必然要求“历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要求立法与改革决策的衔接。与此同时,

改革打破固化了的利益格局,而利益关系再调整更要靠法治。只有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才能为改革凝聚最大的民意基础。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最主要的是运用法治思维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现代社会的治理经验告诉我们,复杂社会需要简约治理,市场繁荣要求权力谦卑。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是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抓手。在现代法治社会,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公民和企业都可以大胆地改革创新;而对于政府机关来说,凡是法律没有授权的,就不可以恣意横行。即“法无禁止即自由,法无授权不可为”。在政府与市场两者作用不可偏废的情况下,更需法治之脑去控制政府与市场之手,弥补它们的失灵现象。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最关键的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如果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缺失、法治素养不高、法治能力低下,就容易出现“以言代法”“人治”“一言堂”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形成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以往,很多领导干部习惯于“拍脑袋决策”,往往付出很大代价。各种“半拉子工程”“政绩烂尾现象”,大都与此有关。为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四)以系统思维统筹全面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系统性的根本要求就是整体性,协同性也是一个良好系统的内在要求,因此上述“三性”可以归结为一性,即系统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深化”二字,以及《决定》中对各项改革的深刻阐述,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所要求的层次性、结构性、关联性等特征。如对于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涉及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联动性很强,必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就是追求一种系统改革的动态性平衡,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另一种诠释。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必须坚持从全局出发看问题。“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坚持从全局出发看问题,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党性修养和博大胸怀,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从全局出发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切不能只看到本地区、本单位的局部利益,更不能受到这些利益的羁绊和束缚。其次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使作出的改革决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再次要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

(五)以底线思维界定改革的红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的事业越向前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也就越多。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用两点论看待问题,既看到面临的机遇和有利因素,又看到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既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又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未雨绸缪、科学研判,守住底线、不破红线,及时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并促进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各项工作的主动权。

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科学方法,更是推动新一轮改革的治理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底线思维考虑改革方面的问题,阐述了一些重要方面的基本底线。

首要的是方向底线。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富裕全体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只有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才能做好中国的事情,才能在道路和方向上不出现颠覆性错误,才能如期而顺利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其次是价值底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改革的价值底线,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果我们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而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那么就无法凝聚改革共识,实现改革目标。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必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价值取向。

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事业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从现实中弊端暴露最充分、群众最关注、改革共识最多的领域入手,把“底线思维”筑牢。每一项重大改革,从制定工作方案到出台具体政策措施,都需要准确地找出短板、划定底线、管控风险,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保基本、守底线,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六)创新思维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持久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领导干部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新风险、新挑战,因此必须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

在经济建设方面,创新思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现途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这同我国将自主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发展的动力,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如,在战略领域超前部署,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来带动产业崛起,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孕育新的产业方向和经济增长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等等。

在政治发展方面,创新思维是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的不竭动力。中国已经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这一阶段按照各国现代化的经验看,往往是利益分化、参政扩大、矛盾多发的阶段。为了能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就要加强制度创新,以体制创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发展方面,改善民生同样离不开创新思维的运用。围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和支持力度,如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防灾减灾等,这些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促进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有效避开或克服资本挤出劳动这个工业化过程的世界性难题,发挥科学技术在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过程中的作用。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创新工作的基本职责,努力使大量创新成果进入千家万户,让亿万群众共享创新的福祉。

在人才建设方面,提升各类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国家人才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看人才,其核心是人脑思维方式的创新。“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创新的思维,便没有创新的方法,因而便没有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先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就难以进行创新活动,所以创新思维无可辩驳地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七)以超前思维谋划改革进程

超前思维是对关系全局的、中长期的和深层次的重大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见的思维过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一个立足当时情况,对中国当时及一个相当时期内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他认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一判断非常重要,因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性质及所处的社会阶段,是认识我国国情的本质和关键所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地制订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问题。邓小平的这一正确判断使许多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迎刃而解,也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了清醒的认识。

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领导干部应运用超前思维对世界经济、政治环境今后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世界某产业今后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工作系统今后五至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方针,确保改革事业顺利进行。

(八)以全球思维深化改革开放

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只有以全球思维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推进自身改革,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开放程度,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这些都体现出运用全球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全球思维不仅仅要求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开放领域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政策法规更加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规则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以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全力强化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这一切都离不开领导干部以全球思维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改革开放。

(九)以历史思维坚定改革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特别是通过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提高我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什么时候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推进改革,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能够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发展;什么时候封闭保守、追求表面上的步调一致,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要遭遇挫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会被挫伤。用历史的眼光正视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反思曾经的惨痛教训,才能让我们坚定继续改革的信心。同样,用历史的眼光正确对待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才能让我们鼓足深化改革的勇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突破“两个凡是”束缚,打破个人崇拜,在思想领域树起了“实践标准”的权威;1992年的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冲破姓“社”姓“资”束缚,打破计划经济崇拜,在经济领域树起了“生产力标准”;1997年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论述,打破所有制问题上姓“公”姓“私”的禁区,使经济社会发展驶上快车道。这些思想解放成果充分说明:解放思想是党把握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根本思想武器,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只有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责任与使命的高度不断深化对解放思想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才能坚定不移地深入解放思想,才能坚定继续深化改革的决心。因此,我们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以历史思维坚定改革的信心,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任务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路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基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广大领导干部作为党的执政骨干力量,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谋划者、组织者、推动者,必须学会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想问题、作决策、出办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如期实现。九大科学思维方式,既是改革的方法论,也是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