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申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价值观

中国古代有关自然和人生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产物,它与精神文化的其他部分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实地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智慧,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儒、墨、道、法等众多哲学。由于中国古代在社会结构方面形成了家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儒家思想则从根本上适应、反映并且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这一特点,而儒家学者一般也大都强调学术思想必须与政治相结合,力求使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能够经世致用,为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并且还特别强调了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正是这些诸多的原因,使得儒家文化自从汉代以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始终都处于独尊的地位,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儒家文化继承了中国优秀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传统,并且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至上。儒家文化一方面把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维护民族的团结与人际和谐作为重要的政治和伦理目的,一方面把道德视为达到这些目的的重要力量,力图通过道德手段,来达到政治管理的目的。

“义利之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重义轻利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它通过对义利关系的回答,来体现自己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向。传统的“义利观”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这就是义论的义利观和功利论的义利观。传统的“义利观”既包括道德行为和物质利益的关系,也包括动机和效果的关系。在功利论的义利观中,“利”指个人私利,而“义”的价值规定则为“利人”、“利天下”。相对于物质利益的“利”,又有公利和私利之分。

义利观对于强调道德作用的中国传统思想是一个很关键的标准,甚至从取什么样的义利观,就能判断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传统的“义利之辩”强调“义以为上”、“义以为质”,而且个人的层次越高,“义”的地位就应该越突出。《庄子》中说:“小人则以身衔利,士则以身徇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孔子曾提出了著名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孟子则更明确地指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苟子则认为应该“先义而后利”……这些都是儒学中很典型的义利观。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的学说将义利统一起来,在利的基础上强调义的作用,墨子说:“义,利也”。这一学说在本质上代表着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它的原则不是为道义而道义,而是以一定的功利为目的,以利集体、利国家、利天下为价值取向。“义贵有功”,功在利国利民。“贵义”就是要把人民、整体、国家的公利放在首位。墨子认为,“义”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兼利万民,而不必考虑自己是否被重用。还有近代一些思想家如颜习斋、梁启超等人都极力主张“利”的作用;也有一些思想家认为应该兼顾义利,二者皆不可去,持这种观点的人有苟子、陈亮、叶适等人。当然,传统的“义利观”重“义”,并不表明它不言“利”,相反,它主张义利双行,因为“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在言利的时候,不能以利害义,要见利思义,当二者不可得兼时,要先义后利,舍利取义。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是非常突出的。当年,李白曾写诗称赞鲁仲连:“齐有惆侥生,鲁连特高妙”,说的就是鲁仲连重义轻利的品质。在战国时代,有一次秦军围住郎郭,情况十分危急。魏国派辛垣衍来说服赵国平原君,建议赵国尊秦为帝,指出这样秦兵就能退。这时别国人都逃走了。可是,鲁仲连不但在重围中不肯逃走,反而去见辛垣衍,晓以尊秦为帝的害处,并证以历史事实,有理有据,终于说服了辛垣衍。郎嘟民心因此安定下来。秦军听说有这样的能人在帮助赵国,也未敢妄动,退却了五十里。后来,魏国信陵君率军来救援,邯郸之围遂解。平原君十分感谢鲁仲连,要给他封地,他不接受;要给他千金,他也谢绝了。鲁仲连说:“正直的人,应该能够为别人排除危难,调解纠纷,而不要什么报酬。要是接收了人家的东西,那就成商人了。我是不愿意那样干的。”鲁仲连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就离开了赵国。其实,鲁仲连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但是,两千多年以来,他一直为人们所称颂。这就是因为鲁仲连是一个重义轻利的君子,他的高尚行为与儒家提倡的重义轻利的人生价值观十分相符。

公义无私是体现中国道德传统的一个重

要标志。春秋时晋大夫苟息、曾经说过:“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晋人尚公,这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也是其能成为强国的重要道德基础。当国家危难之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之时,当原则面对私情之时,甚至当亲人做了不德不义的事情之时,道德传统提倡的都是以公为准,以义为先。据《后汉书·列传》记载:汉顺帝时,苏章曾担任冀州刺史。一次,在审理积案的时候,苏章发现清河太守是一个大贪污犯,而此人正是他以前最好的朋友。在开庭审理的前一天晚上,苏章特意备下了酒菜,请来了那位老朋友。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叙旧,十分惬意。酒过三巡,清河太守对苏章说:“别人头上只有一重天,而我头上却有两重天。”苏章不解,问此话是什么意思,清河太守颇为得意地说:“不瞒老朋友讲,千里做官,还不是为了占点儿贪点儿。原先心里也挺害怕,现在,有你在这儿当刺史,我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这不是比别人多了一重天吗?”苏章想不到当年的好友竟然变得如此庸俗卑鄙,他严肃地回答说:“朋友之情,是你我之间的私事,守法与执法则是公事。虽然我们过去的友情不错,但是倘若你真的贪赃枉法了,我是不徇私情的。今天我请你来饮酒,讲的是你我私情。明日,我作为冀州刺史来断案,那必定会公事公办的!”第二天,苏章正式开庭审理清河太守的案件,最后将其审判正法。冀州境内的吏民都知道冀州刺史苏章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大家对他都很敬畏,冀州一带的社会风气迅速好转。冀州刺史苏章的做法正是继承公义无私的道德传统的生动体现。

另一位历史人物徐有功,也是公义无私、刚正不阿的人。唐代武则天当政时,徐有功是掌管司法的左肃政台侍卿史,他反对酷吏来俊臣、周兴等人罗织罪名陷害无辜的做法,常常推翻他们的原判,依法办事,为被告平反冤案。徐有功不畏权势,经常为案子的是非曲直和武则天当面争论。为此,徐有功时常激怒武则天,武则天甚至气得下令杀他,但是,徐有功毫不畏惧,仍然坚持真理。许多酷吏和赃官嫉恨徐有功,他们千方百计诬陷他,致使徐有功多次丢掉乌纱帽,被贬为庶人。一次武士们奉命拖着徐有功去午门斩首,他还不住地回头冲着武则天大喊:“臣虽身死,但法律却没有更改呀!”徐有功三次被判死刑,后来又死里逃生。徐有功知道自己随时有被抓被杀的危险,但是他深明大义,依然秉公执法,仗义执言,不惜以身护法。徐有功曾对身边的人说:“我身为法官,判案人命关天,所以不能一味顺从圣意,保全自身荣华。”人们对徐有功十分钦佩,在他被重新起用的时候,大家都奔走相告,有的人甚至激动得落泪。徐有功是诲谏之臣、正直之士,为历代有识之士所推崇,清朝的著名学者袁枚还专门写了一篇《徐有功论》,文中说:“廷尉司寇者多,而如有功者少也。”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一个人只有抛开私念,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才能做到不阿权贵,实事求是,公正执法,仗义执言。中国历史上的“清官”都具有公义无私的共同特点,他们或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明代,以寡敌众击溃瓦剌军、保卫北京城的民族英雄于谦,被奸臣陷害致死后,官吏奉命去抄没他的家产。在于谦家中,官吏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多余的钱财,只有一间屋子的门被牢牢地锁着,打开一看,原来是早先皇帝因功赏赐给于谦的鳞袍、刀剑之类的东西正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这恰恰是对于谦一世清白、刚正不阿品格的最好说明。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有体现公义无私、公正廉明这些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佳话,还因而留下了一些与此相关的诗篇,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有: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后,派侍讲刘憬去交州、安南颁诏。刘憬在安南(今越南)宣诏后启程返京前夕,安南王派人给他送来了黄金、珍珠、犀牛角等珍贵礼物,刘憬一概拒收。上路后,安南王派人截住他,定要他带走礼物,刘憬仍然坚辞不受。入关后,刘憬感慨作诗说:“咫尺天威誓肃将,寸心端不愧苍苍;归装着有安南物,一任关神降百殃。”还有一则关于明代朝官李汰的。有一年李汰到福建主持科举考试,当时,有人为了求得功名,在夜里给他送来了黄金等物,当即遭到李汰的拒绝,李汰还就此挥笔题诗一首: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在清代这样的事例也有不少。清代张伯行在福建和江苏任巡抚、总督的时候,非常反对以馈赠为名,行贿赂之实,为此,他曾专门写过一篇禁止馈送的檄文,文中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

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二、社会价值决定人生价值

强调以群体乃至民族、国家利益为重,这是中国传统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在中国古代,有识之士看重的人生价值,是人在与社会结合的角度上实现的价值,也就是人的社会价值。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对人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荀子在《荀子·王制》中曾经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人的可贵之处在于社会性的结合,只有结合起来,人才能战胜自然,而一旦削弱了这种结合,则会被自然所降伏。这一思想的实质,是要人们按照“义”的要求来维护群体的利益,维护群体的存在,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人生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一方面强调了个人对群体的依赖,另一方面,也看到了社会要发展,要战胜自然界,同样也离不开个人的组合。这一观点同时还看到了“利”的作用,看到了社会分工的作用,认为如果人人都尽力于自己的社会职责,社会就会强盛起来。实际上,这种人生价值观已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价值选择,那就是个体利益应该从属于群体利益。

中国古代的先哲评价人生修养的最高标准就是“止于善”,也就是达到善的最高境界,而只有家齐、国治、天下平,才能“止于善”。为此,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孟子则主张“修其身而天下平”,也就是先使自己有好的修养,才能为社会作贡献,即所谓的“内圣外王”。

在古代先哲的眼中,“圣”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王”是事业功名的最高境界,而对于圣王的衡量标准则是“用”。这就是后来的“经世致用”的思想,著名思想家王安石、李贽、顾炎武等人,都是这一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身体力行的实践者,顾炎武更是将此升华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使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伦理道德是社会中的一种精神动力,而利己营私、自甘堕落则是人生中最大的耻辱。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不能说不重视人的价值,《孝经》中说道:“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经常总结人生经验,反省自我,努力认识人与事物之间的主客观联系,则是发挥人的精神力量的关键之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论及的修养并没有局限于道德品质的陶冶,而是对思想、理论、方法、技能等各方面的知识求之以博大,攻之以精深,并且还要使自我认识能力不断完善。孔子曾经教育他的学生要进行认识能力的全面反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则说出了为人熟知的“吾日三省吾身”。可以说,中国人在提倡人的精神作用、完善人的认识能力方面有着丝毫不亚于西方人的“反”与“内省”。

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注重个人修养、谦虚、忍让、吃苦、耐劳、崇尚和平、和谐等,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对待社会、对待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上,中华民族有着许多高尚的价值追求,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的人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的人生价值观和献身精神;“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生吾所欲也,义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的人生追求和道德境界;还有扶困济贫,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美德,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一笔财富。

中国古代明君或有识之士大都深知“正人先正己”的道理,并且引以为戒。三国时的曹操率军打仗,曾明令:践踏庄稼者斩。后来,曹操的马惊了,践踏了百姓的庄稼,于是他要拔剑自剔,后经部下夺剑相劝,他就割了一段头发代替。从此,民间留下了曹操割发正军纪、三军悚然的佳话。曹操只是割了自己的一点头发就足以震慑三军,正说明了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从唐太宗的“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到白居易的“责于下者,必先禁于上”,以及欧阳修的“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古往今来,凡受到百姓拥戴的为官者或志士仁人,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到正人先正己,言必信,行必果,这样的人才富有榜样和人格的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