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侨心 再创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林在明

内容摘要:在我们党90周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海外华侨华人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长期坚持侨务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争取广大侨胞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时代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创造性提出了“机遇论”、“优势论”、“统一论”等一系列重要的侨务理论,为我们党的侨务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使侨务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新时期,是我们党侨务工作乘势而上,开拓新局面的重要机遇期。在新形势下开创侨务工作新辉煌,就必须坚持正确侨务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侨情、锐意创新,不断强化对侨务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深入探索侨务工作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为国家服务和为侨服务之间的关系,使新世纪侨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华侨华人;侨务理论;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侨务理论指导和勇于实践创新的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爱国统一战线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侨务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争取广大侨胞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侨务光辉历程和辉煌业绩中,实现了党的侨务理论与中国侨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侨务理论体系。这些富有时代特征的历史实践背后,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执着的思想探索和理论创新精神。为此,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深刻总结党的侨务理论与侨务工作的历史功绩,认识国内外侨务的发展规律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于凝聚广大侨胞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更好地为实现新世纪党和国家的三大任务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侨务工作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新中国侨务工作的路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侨务思想。为新中国的国内和国外侨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的侨务工作,团结教育侨胞,增进与外籍华人友谊,发展中国与居留国的友好合作与交流,为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一)党的侨务理论的形成

思想理论上的创造,来源于创造性的实践。毛泽东的侨务思想的形成,是随着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而产生和发展的。毛泽东的侨务思想可上溯以20世纪30年代为起点,直至1976年为止。这一时期,我们党将祖国的兴衰、强弱与海外侨胞的处境、争取海外侨胞爱国统一战线紧密相联。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中,华侨沟通了共产国际代表与中国共产主义者的直接联系,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了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不分党派的抗日民族爱国统一战线,并通过各种方式向海外侨胞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海外侨胞投身祖国抗战,在海外侨胞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1938年初,毛泽东为马来西亚华侨抗敌后援会代表团题词:“全体华侨同志应该好好团结起来,援助祖国,战胜日寇。共产党是关心海外侨胞的,愿意与全体侨胞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同年,中共中央在香港设立八路军办事处(简称“香港八办”),“动员广大海外爱国侨胞和港澳同胞参加祖国抗战”。1941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延安成立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员会(简称“海委”),朱德为主任,委员有叶剑英、黄华等人。“香港八办”和“海委”对海外侨胞和归侨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赢得了广大华侨的信赖和支持。为了支持抗战,华侨纷纷捐钱捐物,有的万里迢迢从世界各地回国参战,展现了海外赤子报效祖国的赤胆忠心。中共中央在延安的机关报《新中华报》的社论曾指出,广大华侨“所有这些直接间接参加抗战的工作以及对政府财政上的帮助,都说明了华侨在抗战中的伟大作用,没有他们的努力,国内的抗战一定更加困难的”。对于这一特殊群体,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并于1945年提出了“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华侨”的方针。“保护华侨利益”成为中国共产党侨务理论和侨务工作的基础点和出发点。

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领导中国革命的舞台,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争取部分华侨先进分子参加到革命统一战线,两者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最终迎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1946年9月11日,海外华侨陈嘉庚以“南侨总会”的名义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等政要,揭露蒋介石政府“腐败专断”,“以致民生痛苦”;希望美国撤回驻华海陆空军及一切武器,以使中国内政得以终止。陈嘉庚的致电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南洋尤其是新、马华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得到众多海外华侨的拥护和支持。随后,东南亚、欧美等国的华侨纷纷表示反对并谴责国民党破坏民主的专制行径,支持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进入1948年,战争的胜负已露端倪。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得到海外爱国华侨一致响应和拥护,实现了我们党的侨务工作新的转变。1948年9月,美国华侨在旧金山掀起的“美国撤离中国周”活动,向杜鲁门请愿,促请立即撤退驻华美军,全美35个大中城市约40万人参加签名。海外华侨和社团纷纷表示支持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海外华侨社会的支持,并为解放战争纷纷捐款捐物,回国参战或慰问。正如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向海外华侨致函所指出:“在三年的解放战争期间,或回国参加解放战争,或侨居地坚持人民民主立场,与国民党匪帮派往国外的特务走狗做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都是国外侨胞对于祖国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政协的筹备过程中,我们党加强海外华侨的工作,积极邀请他们参加政协会议。陈嘉庚和司徒美堂等17位华侨接到邀请后欣然应允,不远千里回到北京,共商国是。

(二)党的侨务思想的实践与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华侨有13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东南亚各国居多,美洲、欧洲、澳洲和非洲各国均有华侨。早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应尽力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这种规定实际上说明新中国政府已经在法理上承认了所有海外中国人都是中国公民。新政府在承认华侨是中国侨民的同时,也履行护侨的职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十分重视提高华侨的地位及其在未来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政府都会向海外华侨祝贺、慰问、拜年,及时地把新中国发生的变化通告海外亲人,并进一步阐明政府是海外侨胞的后盾和依靠。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邀请华侨和归侨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共商国是。在组织机构中,中央人民政府下设华侨事务委员会,各省设侨务工作委员会,华侨众多的专区设华侨局,县设侨务科,乡镇建立侨属工作委员会或乡侨务委员会。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从海外华侨的实际出发,按照“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方针,制定相应的照顾和保护华侨权益的政策。其主要政策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和政府对东南亚某些国家迫害华侨的行径发表严正的声明和抗议,要求华侨生命财产的安全与其他一切正当权益应当得到侨居国的保护。二是及时出台了《关于华侨受排斥及迫害问题处理意见》(1950年)和《关于在兄弟国家中华侨问题的初步意见》(1950年),处理华侨事务时力求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三是党和政府着眼于华侨的长远利益,高瞻远瞩地作出了解决“双重国籍”问题,并鼓励海外华侨在当地长期生存。四是关心回国定居生活状况,妥善安置归国华侨。五是制定鼓励和便于华侨投资的政策,吸引华侨回国投资。六是争取和保护侨汇。七是争取华侨科学家回国贡献才智,为新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开辟了一条特殊的人才引进之路。这些政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着眼于解决侨务工作中一些带根本性的、实质性的重大问题,既保护了华侨的切身利益,也为新中国的侨务工作和侨务政策奠定了基础。其间,由于社会改造或政治运动中“左”的偏差和错误所致,使侨汇出现几次波动,华侨的利益受到侵犯。

(三)新时期党的侨务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新时期,党和国家不仅把侨务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且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展开,并根据海外侨情的变化与特点,制定并不断调整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使侨务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1.邓小平的侨务思想

邓小平侨务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

领导人邓小平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根据时代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提出了“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独特机遇论”等一系列重要的侨务思想和理论,对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侨务领域的拨乱反正和新时期中国特色侨务工作的开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邓小平侨务思想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华侨华人资金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改革开放伊始,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资本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是邓小平为我国对外开放打开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后来,邓小平将利用侨资与靠近港澳、华侨华人众多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经济特区的先例,为大规模利用外资和逐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前提。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海外华侨华人资本作为外资进入中国的“排头兵”,始终是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主体部分,也是中国在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二是创造条件,吸引华侨华人科学家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生产力的每一步巨大发展,都要依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一直关注奋斗在世界科技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数十万华侨华人科技人才,明确主张“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并提出了著名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许多学有专长的海外侨胞成为中国对外引进智力的重要对象和沟通渠道,同时也受到海外新老华侨华人专家学者的普遍欢迎和热烈响应。

三是海外侨胞是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把广大华侨作为统一战线中的一支重要的进步力量。1979年6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就明确指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国外侨胞心向祖国,爱国主义觉悟不断提高,他们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加强国际反霸权斗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方略上,党和国家重视和发挥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积极作用。随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成为成功实践,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开始普遍认同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并赞赏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而求国家之“同”、制度之“异”的宽广胸怀。

四是广大华侨华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特机遇”。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多次提到海外侨胞是中国发展的“独特机遇”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即“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机遇,比如我们有几千万爱国侨胞在海外,他们对祖国作出了许多贡献。”这一“独特机遇论”是邓小平侨务思想的核心内容,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尤其对侨务工作和海外侨胞积极投身祖国建设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和广大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的积极参与分不开的。

2.江泽民侨务思想和实践的与时俱进

90年代中后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党的侨务思想和侨务实践也随之与时俱进。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侨务理论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在重申并继承邓小平侨务思想理论的同时,根据新的历史时期侨务工作的实际,创造性发展邓小平侨务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华侨华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的思想。

一是江泽民的“优势论”,即华侨华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优势。在第四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归侨、侨眷活跃在各条战线,为祖国贡献聪明才智;海外侨胞捐资赠物,兴办公益事业,或投资合作,促进经济繁荣,或穿针引线,致力于中外交流,或推动海峡两岸同胞的接触和交流,起了积极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江泽民进一步洞察和把握20世纪90年代引用侨资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在世界许多地方,华侨华人都有成就,我看这也是我们的一种优势”。而且更加明确地指出:“海外侨胞作为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的积极力量,有着独特优势,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海外华侨华人科学家是发展科技事业的宝贵资源。江泽民以世界的眼光,准确地把握住时代特征,把利用华侨华人的智力和人才资源与“科教兴国”和“走出去”联系起来,将利用侨务资源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1993年2月,江泽民高屋建瓴地指出:“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其综合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可以说,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在这场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当中,我国有自己特有的优势,这就是在海外有数十万的华侨华人科技专家、教授、工程师和企业管理人才,其中包括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比如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这些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1999年1月,他进一步提出:“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人才资源宝库,其中科技人才就有几十万,既有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也有成绩显著的中青年科技人才,他们在当今一些重要的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江泽民同志对侨务“资源论”的一系列论述,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阐述了党和国家对侨务问题的重视,是继邓小平侨务思想之后,党的侨务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3.胡锦涛侨务思想的新理念新举措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在全面继承邓小平、江泽民侨务思想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侨务思想和工作实践,提出了“两个服务”的思想和“统一论”等侨务理念。

2005年2月,胡锦涛在接见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的重要性,把侨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涉侨工作的重大问题;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侨务工作协调机制,加大侨务工作的投入,为开展侨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同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的意见》,对新世纪侨务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了明确的概括: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国内侨务工作为基础,以国外侨务工作为主导;坚持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在海外发展一支宏大的对我友好的力量,促进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独特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和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而奋斗。”上述重要论断,就是“两个服务统一论”侨务思想,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侨务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发展概括和总结,是对侨务工作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成为新世纪侨务工作根本指导思想。此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促进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崭新的论断,体现当前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党的侨务工作的历史经验

在我们党90周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建立和发展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争取侨心、凝聚侨力,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成为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其光辉的篇章。90年来,我们党在侨务理论和侨务工作的实践中,既积累了成功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这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1.必须坚持党的侨务理论为指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党把侨务理论与爱国统一战线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不同时期党的侨务理论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侨务思想发展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理论核心,即邓小平的“机遇论”、江泽民的“资源论”及胡锦涛的“统一论”。这三个理论一脉相承,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构成了新时期完整的侨务思想体系。正是有了这一正确侨务思想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合法权益,促进华侨华人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够凝聚侨心、集中侨智、发挥侨力,取得他们对祖籍国各项事业的支持,进而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这是新时期党的侨务理论与实践的宝贵经验。

2.必须始终贯彻和执行党的侨务政策。侨务工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

战略方针,是党的总路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45年,我们党就提出了“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华侨”的方针。“保护华侨利益”成为中国共产党贯彻和执行侨务工作的基础点和出发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侨务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将国内归侨、侨眷的政策概括成为“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十六字方针,并重申建国以来党的一系列侨务政策是正确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和贯彻。

3.必须坚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建党九十周年的历程中,党的侨务工作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时期,侨务工作主要任务是将华侨作为革命的统一战线重要组成部分来展开。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建设时期,侨务工作侧重于处理好国家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来考虑,其间由于“左”的错误偏离中心任务而出现了严重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侨务工作与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中心,得到广大海外侨胞的支持与认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侨务工作必须抓住根本,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必须发扬民主,广纳群言、广求善策;必须发挥优势,协调关系、增进共识,从而为完成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和政治保障。实践证明,侨务工作只有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侨务资源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游离于党的中心任务之外,侨务资源就没有用武之地。

4.必须坚持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为主题。不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海外侨胞始终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90周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建立和发展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争取侨心、凝聚侨力,广大侨胞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成为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其光辉的篇章。爱国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争取广大侨胞的大团结,不仅党在力量弱小时需要,发展壮大后仍然需要;不仅党在夺取政权时需要,取得执政地位后仍然需要;不仅在过去搞革命时需要,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仍然需要。坚持争取侨心、凝聚侨力,必须高举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旗帜,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和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海外人士都团结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5.必须坚持维护广大侨胞的合法权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高度重视维护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在国内的合法权益。早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应尽力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1954年全国人大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团结海外侨胞和国内侨眷,维护他们的合法正当权益,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相继制定多部涉侨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涉侨法律体系。如198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为我国新时期侨务立法提供了更多的宪法依据。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后,国务院和各省市相继制定了《实施办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使新时期的侨务工作逐步走上了法治轨道。

6.必须坚持求同存异、团结和谐的原则。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多万华侨华人是多样性的统一体,倡导构建和睦相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华侨华人社会是我们党推进和谐世界的战略组成部分。广大华侨华人之间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过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差异和分歧。身居异国他乡的广大华侨华人中的差异和分歧,具有不同的性质,必须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之争的异,应允许长期存在;对无关宏旨、无碍大局的异,要给予包容;对涉及台湾统独之争的异,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批评和纠正。当前,国外侨务工作应坚持“求同存异、团结和谐”的原则,争取更多的侨胞对我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立场的理解和认同,营造有利于两岸统一的和谐环境。

三、再创侨务工作新辉煌

建党九十周年侨务历史经验证明,海外侨胞在不同历史时期,能为祖国各项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关键是我们党历来重视侨务工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高度重视,并对新世纪侨务工作作出了三个“大有作为”的新概括。这三个“大有作为”的论断,总揽全局,高屋建瓴,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指明了侨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的独特作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为新时期侨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侨务工作乘势而上,开拓新局面的重要机遇期。在新形势下开创侨务工作新辉煌,就必须坚持正确侨务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侨情、锐意创新,不断强化对侨务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深入探索侨务工作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为国家服务和为侨服务之间的关系,使新世纪侨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1.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做好新世纪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从侨胞的精神需要出发,激发爱国热情。海外侨胞虽然身居异国,但他们的根在中国,对祖国、对家乡有着特殊的感情。从侨胞的精神需要出发,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要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来激发他们情系中华的热情。二是从侨胞的经济利益需要出发,鼓励参与祖国经济建设。侨务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从侨胞的经济利益需要出发,要重视保护海外侨胞的在国内投资的合法权益,努力为他们来华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优良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帮助他们处理好有关经济纠纷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从侨胞的现实生活需要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侨胞解决好生活问题,是维护侨益、凝聚侨心、落实侨法的一项重要工作。侨务工作者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诚心诚意为他们解决所需求的实际问题,竭诚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以真诚的服务赢得侨心,汇聚侨智,凝聚侨力。

2.坚持“以国内为基础,以国外为主导”

长期以来,我们侨务工作的重点放在国内,集中落实侨务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制定各项侨务政策,这是当时客观规律的反映。进入新世纪初,海外侨情发生了新变化:一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大大激发了海外侨胞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二是新华侨华人数量与华裔新生代逐步成为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拓展了侨务工作领域;三是海外侨胞的经济、政治、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四是海外侨胞拥有人才、资金、信息和纽带优势;五是海外侨胞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党及时提出了侨务工作“坚持以国内为基础,以国外为主导的”基本原则,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对侨务工作规律性探索的结果。

3.坚持“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

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坚持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作为侨务工作的基本点。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侨、亲侨、爱侨和护侨的理念体现。同时,坚持维护国家大局与维护侨胞利益的统一性,坚持做好侨务工作与实现广大侨胞根本利益的统一性,体现了“国以民为本”和“民以国为重”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侨务工作与时俱进,保持鲜明时代特征和现实要求。因此,新世纪的侨务工作必须坚持在国家大局的前提下,维护好侨胞的利益,做好为侨服务工作。

(四)挖掘潜能,提升素质,培养能力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新时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侨务工作,转变思想观念,用创新思路来引领侨务工作的新发展,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这就要求侨务工作者具备以下综合素质。一是提高分析国内国际形势的能力。侨务工作者要能够细心地观察国内外侨情变化;正确认识侨务工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国家各项工作中的实际定位;科学地提出侨务工作当下和未来应该做的事情。二是提高与人交往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与侨胞之间关系时,既有敏锐细致的眼光,又有宽容大度的胸怀。三是提高侨务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侨务工作能够了解一般的礼仪规范,熟习侨务礼仪的特点和规律;能够调动与整合各种礼仪手段,尽快密切并长久保持与各国海外华侨华人的亲情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