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在充分肯定取得新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还存在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腐败和反腐败对垒呈胶着状态,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一是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惠民资金和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腐败问题频发,一些腐败分子仍不收手、不收敛,腐败蔓延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过去所谓的“清水衙门”腐败案件逐渐增多,一些社会中介组织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谋取非法利益问题突出,“一把手”腐败问题仍然严重。

最近,广东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涉嫌受贿案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察机关指控,李兴华涉嫌接受多家科技企业贿送价值超过2160万元的“干股”,并涉嫌收受1991万元人民币、110万港元和3万美元,其中不乏上市公司老总。作为回报,经李兴华审批给他们的科技扶持资金超过2.7亿元。同时,一些基层管理部门和基层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增多,“小官巨贪”问题严重。比如,最近被查处的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家中竟然搜出现金上亿元、黄金37公斤,房产手续68套。当地群众反映,此人名声很差,不给钱就不给你通水,给钱少了就给你断水。

二是有的案件涉案金额巨大、人员众多,系统性、区域性、家族式、塌方式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几百万、上千万元的不足为奇,有的甚至达到几亿、几十亿元。有的大案要案涉及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有的一个领导班子中多人被查处。中石油系列案件、刘志军案件牵涉到石油、铁道系统的多名领导干部,山西塌方式腐败案件、广东茂名系列腐败案件都牵涉到当地党政机关一批干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去年12月,广州市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总经理张新华,在广州中院受审。该系列窝案是广州市至今查办的涉案金额最大的贪污贿赂系列案件。张新华涉嫌在国企改制过程中鲸吞国有资产2.84亿元,受贿近1亿元。据起诉书指控,张新华在担任广州市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总经理、广州有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期间,利用主管全面工作、负责管理公司所属及下属公司资产物业的职务之便,假借企业改制之名,通过虚设债务、低估资产、隐瞒债券等手段,将白云公司所属及其下属公司的多套房产、土地及债权非法转至由其主持成立并实际控制的广州市广田置业有限公司名下。此前,广州市还起诉涉嫌贪污、受贿犯广州市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福来,原总经理助理章国春等人。同时,腐败行为更加复杂、隐蔽。一些腐败分子精心谋划,试图掩盖犯罪痕迹,逃脱法律惩处,给查办案件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有的将黑金、权力、市场融为一体利用权力运作资本,隐蔽性更强。

最近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一书,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复杂性有很多的论述,比如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窝案、串案增多;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权权、权钱、权色交易频繁;官商勾结和上下勾连交织,利益输送手段隐蔽,方式多样。还有的公然对抗,妨碍组织审查,形成拉拢。有些腐败分子先做裸官,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有的跑到国外,买了豪车、豪宅,挥金如土,逍遥自在。这些年来,我们加大追逃力度,抓回了一些外逃的贪官。但是整个来说,还是跑出去的比较多,抓回来的少。所以,追逃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

三是纠正“四风”仍需坚持和深化。经过两年多的治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明显好转,但要防止反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难改。首先,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有待提高。有的没有深刻认识到中央解决“四风”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然存在应付、

观望思想;有的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疲劳、松劲情绪,存在挺一阵子就过去了的想法,思想上行动上尚未达到自觉、自律的要求。现实中,有的人在观望风向会不会转,有的人在怀疑能不能抓到底;有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认识不够、要求不严,对顶风违纪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等。其次,违规行为趋于隐蔽化。在高压态势下,有的党员、干部变着花样规避纪律约束。比如,公款吃喝由宾馆饭店转移到隐蔽场所,穿上隐身衣、进入青纱帐。有的领导干部坐公交、打出租去参加宴请,有的躲进“培训中心”、私人会所大吃大喝;有的党员、干部婚丧喜庆虽然不摆宴席了,但红包照收。再加上电子礼品卡的出现,也给收送礼品行为套上了隐形外衣。可以说,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行为仍时有发生。再次,工作进展不平衡。不少地方和部门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抓得紧、抓得实,纠正“四风”效果就比较好;有的重视不够,搞形式、做虚功,效果就打折扣;有的地方和部门压力传导不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存在上紧下松现象。

四是一些领导干部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普遍存在。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甚至是高级干部,忘记了自己的党内职务和职责,只看重行政职务,一说就是“我是搞业务的”。不仅政府部门,就连党委部门、人大政协、国有企事业单位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也习惯以官职相称,把自己简单地等同于“官”,忘记了自己是执政党的干部,忘掉了党章党规的要求。党的观念淡薄必然导致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有的执行民主集中制度走样,导致行为失范、决策失误甚至干部失足,一些单位领导民主意识不强、独断专行,习惯个人说了算,无视班子其他成员,增大了决策失误和权力寻租风险;有的党员干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特权思想严重,组织观念淡薄,不服从组织管理,目无法纪,什么事都敢做、什么红线都敢踩,将个人置于组织之上、纪律之上,有事不请示、不报告,放任骄纵;有的党员干部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在组织面前唱高调、装样子,而在私底下却信奉“潜规则”,走后门、拉关系、搞特权。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印证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看不到问题,麻木不仁。对于反腐这个问题,社会上还是有一些不同的认识,有的人就认为反腐败就是一阵风,搞一段时间就过去了。有的人认为反腐败这么查下去,打击面过广,影响经济发展,导致消费需求的萎缩。甚至有人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跟反腐败力度加大扯在一块儿。还有的人认为,反腐败会让干部变得缩手缩脚,不愿意或者不敢干事了。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分析上来,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为什么腐败现象仍然多发?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建设性的思路、举措和方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条件、法制保证,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但也应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基本国情。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容易在短时期内集中出现。比如,大批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上马,大量资金流转,产生了较大的权力寻租空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大规模政府投资,容易催生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存在着滥用权力的风险;上学、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

风工作压力巨大;政治和社会生活存在的庸俗化倾向,使腐败风气在社会上很有市场;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交往日益密切,一些国外跨国公司为抢占我国市场份额实施商业贿赂;西方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活动加剧,等等。所有这些新矛盾新问题,都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新课题、新挑战和新考验。

二是一些党员干部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交往更加频繁,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乘机而入,与传统封建主义糟粕、官僚主义固有弊病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汇聚,对人们的政治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产生了一定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社会生活中恶性膨胀。这种思想文化方面的消极因素也影响到了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致使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移位,逐步滑向腐败的深渊。少数干部因收入差距拉大,政治上的优越感变为经济上的失落感,催生了以权谋私的冲动;有的干部把权力当作享乐的工具,视腐败为特权象征,大公无私的献身精神日趋衰微;一些干部和群众一方面在嘴上说要反腐败,另一方面又羡慕别人搞腐败,甚至渴望自己有机会腐败,腐败风气在社会上有一定市场。

三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和条件下,商品交换的原则必然要渗透到党内生活当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缠绕着党员干部,一些人不知不觉就被俘虏。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作风问题,我们党一直在抓,但是有些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的作风就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出来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也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消除腐败的土壤确实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四是一些党组织管党治党不严。有些党组织在抓党风廉政建设上,热衷于开开会、表表态、签责任书,做表面文章。有的单位机关党组织生活变了味,就是看看电影、搞搞比赛,甚至以党日活动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有些党委书记怕得罪人,对眼皮底下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有些党委书记对下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知之甚少、不管不问,甚至捂着盖着,搞歌舞升平,导致问题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甚至成了区域性、系统性问题。有些党委书记在任用干部时当仁不让,而干部一出问题,就认为那是纪委的事情。用人管人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管“戴帽”也得管“摘帽”。也有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自己不正、存在瑕疵,说话就不硬,还敢管别人吗?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识不清,责任担当缺失,必然导致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组织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五是纪检监察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尤其是对其复杂性认识不够深刻。有的纪律检查机关对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与腐败的关系理解不到位,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利益输送、沆瀣一气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监督乏力、责任缺失。有的对本地区本部门党的纪律执行情况不了解、不摸底,监督执纪问责不到位。纪检监察机关深化“三转”进展不平衡,有的纪委、派驻机构没有切实发挥监督作用,监督执纪存在凑数现象。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在有的地方落实不到位。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基层办法不多,打击震慑力度不够。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作为甚至乱作为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强化自我监督,真正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任务依然艰巨。

由此可见,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现阶段彻底消除腐败是不现实的。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将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