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的街道上到处都睡满了逃难的难民。对于粮食的压力更是陡然增大。

此时,袁惠新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绍兴中、西八县百姓人数不下三十万,粮食供应绝对不是小数目。恐怕这里的军粮辎重支撑不住……”

“将军勿忧!”马钰笑了笑,宽慰说道,“粮食负担虽重,但还不至于无法承受。去年荆、扬两州大获丰收,余粮甚多。凭借绍兴、新州两地的存粮,暂时还支撑得住。实在不行,还可从丹阳、金坛征调。”

杜范不愧一代名臣,什么事情总是想到头里去,马上提醒袁惠新道:“袁大人,万一战争一起,绍兴物资缺乏,大量的物资需要从湖广地区征调,属下以为还应该加紧准备车、马、民夫,修缮道路,以便物资从湖广地区向江南运输。”

杜范所说属于非常紧要之事,要是不着手准备,到时就算是有物资也难以从邵州运到绍兴来,秦九韶和孟拱深表赞同,就是马钰也点头道:“对对对,深谋远虑之术。”

“不。”袁惠新连想也没有想就否决了,道:“至于运输一事,我另有看法。湖广险阻,自古号称天险,难以逾越,再加上南方天气温暖,雨季长,道路泥泞,运输的时间很长,成本高昂。再者,岭南之地和湖广多幛气,民夫很容易中毒,有损健康,不人道。我决定,运输就走海路。”

象粮食这种无论王公贵族,富商巨贾,平头百姓都需要的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很大,如今绍兴府库失火,造成无数的难民,这一需求就更大了,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天文数字,要是从湖广运送,成本太高,收效甚微。如此大规模的运输,根本就承受不了。经过考虑后,袁惠新决定粮食从广州走海路,时间短,运量大,更重要的是不给百姓增加负担,可以让不堪其苦的百姓获得喘息的机会。

杜范等人只觉眼睛一亮,赞道:“好好好。”

秦九韶却笑道:“袁兄,你不会去外路运粮进来吗?粮价再高,也不过是外地粮价加上运费了。从湖广沿运河运粮,从广州走海路运粮,都不算太麻烦吧?何况

如果价格长得太高,史相爷不会坐视的。”

袁惠新稍稍算了一下价格,就表示压力太大,自己目前手边总共才两三百万两银子了。实在是够寒酸的。

……

今年自己为新州购买战略物资就花完了两次征讨明匪时所有的收获,几十万两银子的物资储存在新州外岛上。

袁惠新所部亲卫所需的一些特殊的物资,都是由亲卫士兵亲自押送运输,并没和大军的辎重一道运输。

于是,袁惠新派出几批人扮作商队,带着些银两,大量收购布匹,粮食和武器,明的或暗的,总之是大量储备战略物资。

金坛县尉杜范手拿公文进来。

杜范向袁惠新深施一礼道:参见袁大人!

袁惠新急忙说:杜大人,休要多礼了,我让你统计城中青壮年人数,你统计的怎么样了?

杜范:城中青壮年数目和粮仓中的粮食数目都在这里,请大人过目!

杜范把公文递给袁惠新。

袁惠新接过公文放在桌上。

袁惠新:杜大人,粮食充实了吗?

杜范:新州的老百姓听说军中缺粮,都积极捐粮,粮仓已满之后,一些配套措施也陆续跟上,趁农闲时,征集民工,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修筑道路,修建粮仓,并把北方一些较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农具在南方。

十五天后,运输物资的商队进入了天目山区一带。这里道路要穿过很长一段峡谷,再翻过天目山坳后,路况就会逐渐平坦下来,也就快到绍兴府城了。

又了八天才到,若以这种速度,漫游大宋的话,怎么也要十年才能把大宋有名的地方看个遍。

钱塘江北岸日运输队到达钱塘江北岸,战旗飘飘,人山人海,队伍整齐的排列在钱塘江北岸,钱塘江水浩浩荡荡奔流而下。

袁惠新、秦九韶、杜范、孟拱等骑马列于队伍最前面。

绍兴城外十里地,运输物资的大军都停了下来,袁惠新已经派出慰问使来迎接了。

袁惠新方一出城门,就看

见了一处红旗招展的营地。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布置好营地,足以说明这支禁军的素质修养,袁惠新见了自是又多了一番欢喜。

运输队的统领洪咨夔早已携了一名浑身金灿灿年轻将领在营前等候。初见这名年轻将领,真个把袁惠新吓了一跳。

这名年轻将领的模样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张大众脸,但是他身上这套金黄色铠甲实在是太闪了!在袁惠新的印象中,黄金甲似乎只有皇室成员才能够穿着的,莫非洪咨夔这老哥弄了个皇亲国戚来助战?

洪咨夔见了袁惠新,立刻向他引见这金甲将领:“贤弟,这位兄弟便是杜杲杜大人了!”

袁惠新与杜杲拱手见礼,赞道:“杜大哥穿的好个宝甲!险些晃了咱的眼睛!”

杜杲听到袁惠新夸赞金甲,顿时沾沾自喜。他面有得色道:“袁兄过奖了!咱这身上这甲乃是雁翎金甲,有个雅号唤作‘锁子甲’,乃是咱家代代相传的宝甲,倒是让袁兄见笑了!”

三人谈论了一番,杜杲偶提起袁惠新的经历,袁惠新脑子因为还没有组织好,只得支吾一番,杜杲也不相迫,只是问:“袁兄以后不知有什么打算?”袁惠新苦笑道:“我初来乍到,没钱没物,还真是一片迷茫啊。”杜杲道:“袁兄一身技艺,还怕不能立足?”袁惠新心想:“说的也是,老子可比你们多了八百多年的经验,谁怕谁呀?”就笑道:“那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洪咨夔道:“贤弟如此才学,将来荣华富贵那是少不了的。”袁惠新叹道:“我现在一无所有,如何立足还真是难说。”

洪咨夔笑道:“这个贤弟倒不用顾虑。这样吧,如果贤弟你不嫌弃,就先到我们那儿落下脚来,我在绍兴城外有一幢旧宅,就赠与贤弟你,你只管在这儿落脚,再谋发展,如何?”袁惠新大喜,连忙起身致谢。

袁惠新心满意足,这杜杲将会是自己以后发展当中的一只重要力量,还不用花费自己多少金钱和精力。

袁惠新正式给洪咨夔、杜杲提出以后绍兴府的生产要求,发展方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