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
就在秦王吐血的第二天,魏冉再度奉召进宫,然后就看到了两个十分熟悉的人。
蒙骜和白起一左一右跪在秦王的面前,两个人都是一动不动,头低到了地面之上。
蒙骜是前几天就已经逃回咸阳,而白起则是昨天刚刚到的。
秦王看上去似乎已经恢复了过来,虽然脸上还带着几分苍白,但是无论是那种从内到外的冷峻还是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威严,都和平日里给人的感觉一般无二。
秦王看了行礼的魏冉一眼,点头示意魏冉落座,然后才淡淡的开口道:“穰侯觉得,寡人应该怎么处理这两个败军之将呢?”
魏冉先是一愣,这事情怎么还征求起我的意见了?
但马上他就明白了过来。
蒙骜是秦王的爱将而白起是魏冉推荐起来的人,把这两人拿来一起说,这意思还不明显吗?
魏冉装模作样的沉吟了一会,道:“大王,此两人虽然都吃了败仗,是大秦的罪人,但是眼下赵国大军逼近,若是将这两人治罪处死的话一时间也找不到更加合适的领兵人选了。不如让这两人戴罪立功,继续领兵为大王和大秦作战赎罪吧。”
秦王闻言脸色顿时变得和缓了不少,好一会之后才道:“原本寡人是想要将这两人处死以儆效尤,但是既然穰侯都这么说了……蒙骜,白起,你二人爵降三级,暂且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蒙骜和白起自然是连连谢恩。
秦王哼了一声,道:“坐吧。”
蒙骜和白起各自起身落座。
秦王环视三人一眼,直接开口道:“眼下的局势尔等也都知道了,廉颇所部已然抵近咸阳,赵王率领的赵韩联军主力距离咸阳也不过只有几日的路程了,大秦究竟如何抉择,尔等都来说说。”
虽然十分不爽,但秦王非常清楚秦国众多将军之中确实也就只有蒙骜和白起是最为出色的,他们两个要是不行的话别人上来更加的不行。
不然依照秦王的性格是肯定没有这么痛快就放过这两个家伙的。
魏冉看了一眼蒙骜和白起,知道这两人其实对于眼下的国际形势还不是十分了解,于是便开口介绍道:“魏国之中相邦田文发动了叛乱,魏王已经将芒卯所部召回,一时半刻想来魏国是自顾不暇了。至于楚国,原本楚王已经被大秦使者说动,命令楚军北上援助函谷关,如今……也无法预知楚国什么动向。”
在听完了魏冉的解说之后,蒙骜和白起各自陷入了沉思之中。
魏冉心中暗自焦急。
眼下的情况对于秦国来说是相当不利的,明明情况危急但是却外无援手,如今城中谣言四起民心大乱,然而秦王却还在这里犹豫不决,实在是……
没错,咸阳确实是秦国的都城,确实象征意义极大,但是那些在眼下这种局势下拿出来说有什么意义吗?
难道一定要大家都陪葬在咸阳城里才能够显出高风亮节不成?
但魏冉也很明白,自己该说的早就已经在昨天说过了,今天再说这些除了平白增加大王对自己的反感之外没有任何的益处。
只能看接下来的这场军事会议能够议出一些什么东西了。
归根结底,这毕竟还是一场战争。
终于,蒙骜率先开口了:“大王,咸阳乃是大秦国都,重要性毋庸置疑。眼下唯有死守咸阳逼退赵国,才是大秦的唯一出路了。”
听完了蒙骜的表态之后,魏冉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死脑筋!
秦王将目光投向了白起。
函谷关的失败似乎对于白起没有造成什么很大的影响,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这样,他依旧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沉静模样,坐在那里十分认真的思考着。
等到蒙骜的话语说完之后,白起才终于开口了。
“臣斗胆,请大王立刻出咸阳南巡,否则的话就真的来不及了。”
魏冉轻舒一口气。
虽然昨天已经让人去给白起送了信,但肯定真的说出来了才能让人放心。
秦王问道:“为何?”
这位秦王提问的时候表情十分冷静,看起来是早就有所预料。
白起道:“臣并不是想要推卸责任,但是臣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王,函谷关是在一天内就被攻破的。”
大殿之中突然安静了下来。
足足过了好几息时间之后,秦王才皱眉道:“一天?”
白起点头,道:“赵军之前的所有进攻都是在虚张声势,臣如今回想,或许赵军在兵临函谷关的第一天就能够攻克函谷关了。”
白起这句话说出来,在场其他三人的脸色彻底变了。
能攻破函谷关和能在一天内攻破函谷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无论怎么样的雄关建城,只要不停的打下去迟早都能攻破,但是一天内攻破的话,只能够证明函谷关的关防在赵国人的面前完全不堪一击!
就连魏冉都震惊的看着白起,他事先其实也不知道这件事情。
魏冉忍不住开口道:“这是什么意思?”
白起开口,将当日赵国如何用重炮轰破函谷关的事情一一道来。
其他三人听得是目眩神移,一脸的无法置信。
秦王忍不住道:“你的意思是说,赵国人用那种……很像是冲车的装备发射的巨型石弹,仅仅半天就轰破了函谷关?”
白起点头道:“是的。此事当时在关墙上的上万大秦兵士都可以作证,臣也愿意用人头担保。”
又是一阵死寂。
好一会之后,魏冉才十分艰难的说道:“若是以此推断的话,那么赵国人岂不是只用一天的时间就能攻破咸阳了?”
白起没有回答,但魏冉也没有指望白起回答,因为他自己都已经明白了这个结果。
只要赵国人还有那种能够攻破函谷关的可怕武器,怕是攻破咸阳都不需要一天,半天都足够了。
秦王沉默良久,脸色无比的挣扎。
原本以为死守咸阳说不定还是一条出路,但是就眼下白起所说的这个情况来看的话,死守咸阳……那就真的会死了。
终于,秦王无比痛苦和纠结的一咬牙,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么就……”
一名大臣突然冲进了大殿之中,带来了一个让众人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大王,不好了,太后的车驾已经离开咸阳往南而去,城里很多人都看到了,都跟着太后逃了!”
秦王和魏冉大惊失色,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怎么回事?”
宣太后之所以突然逃亡,还要从半个时辰前说起。
就在半个时辰之前,泾阳君赢芾突然秘密求见了宣太后。
“母后,大事不好,赵国人已经打到关中来了!”
对此,宣太后一开始其实是颇为淡定的。
这位正在教导自己最小儿子读书的秦国太后有些不耐烦的抬起头,说道:“不就是三万骑兵么,老妇已经和大王沟通过了,没有什么大问题。”
说着,宣太后甚至还反过来将赢芾教育了一番:“你好歹也是这么大的人了,将来等你舅舅老了死了,说不定还能够接过你舅舅的位置当一任大秦相邦。可是你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不要以为你远在泾阳母后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了,一天天就只知道女人女人女人,你就不能好好的造福一方,当一名真正的好君候吗?”
赢芾顿足道:“我的好母后啊,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我告诉你吧,不是廉颇的三万骑兵,是赵王赵何带着二十万赵军已经打进关中来了!”
宣太后顿时大惊失色:“你说什么?”
赢芾脸上的表情比吃了屎还要难看:“儿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白起根本就是个废物,手握二十万重兵却连区区一个函谷关都守不住,反而被赵国人打进关中来,而且据说他还全军覆没了!”
宣太后倒抽一口凉气:“这、这怎么可能?”
“这就是事实啊母后!”赢芾顿足道:“现在整个咸阳之中的人都已经逃跑了,母后你还在这里傻傻的等着呢。这要是等到赵国人来了,那么一切就都全完啦!”
宣太后顿时被吓得浑身发抖,好一会才道:“都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大王那边怎、怎么也没点消息?”
“大王?”赢芾呸了一声,道:“母后啊,我刚刚去咸阳宫想要求见大王,但是却被拒绝了!那守城的将领闪烁其词,我看明显就有问题!说不定您的那位好王儿早就已经脚底抹油溜走了!”
宣太后彻底呆住了。
赢芾看着宣太后,沉声道:“母后,事到如今只有速速撤退了!若是再不离开咸阳城,那么就一切都来不及了!”
宣太后不由开口问道:“能去哪里?”
赢芾赶紧道:“如今关中已经完全乱了,要去就只能南下,去成都!请母后放心,这一次儿回到咸阳还带了五百甲士,有着五百甲士在,一路上足以护得母后的安全了!”
宣太后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有些犹豫:“是不是先去问一问大王……”
赢芾十分不耐烦的打断了宣太后的话:“母后,不是都已经和你说了,大王恐怕此刻都已经出城了,你还能问谁去?要问,也等追上他之后再问吧!”
宣太后毕竟只是个久居深宫之中的女人,此刻早就已经完全没了主意,被赢芾连吓带骗这么一说,终于也是听了赢芾的话,草草的收拾了一些贴身的东西,就带着两个小儿子,跟着赢芾一起出宫去了。
守卫宫门的将领原本有心阻拦,但是太后一出面自然就只能够乖乖开门,然后赶紧前来禀报大王。
秦王和魏冉听完之后,两张脸已经完全是面若寒霜,带上了毫不掩饰的杀机。
“赢芾这个蠢货!”魏冉气得一拍膝盖,破口大骂。
昨天晚上,赢芾其实是悄悄的来找过魏冉的。
当时魏冉看在赢芾毕竟也是自己这一边的人又是自己亲侄子的份上,自然也就提点了赢芾几句,说是接下来的话秦王随时都有可能离开咸阳南巡,让赢芾先做好准备把该带上的人和东西都弄好,免得到时候仓促上路手忙脚乱的。
然而这赢芾可能是因为昨天被魏冉一番大骂之后会错了意,觉得魏冉这边应该是和秦王那边沟通好了这两天就跑路了,所以等到天亮之后马上就跑去找太后,反而先带着太后一起跑了……
这让魏冉不由得啼笑皆非,都不知道是说这个赢芾是脑子被踢了还是该夸赞这小子都临到跑路了还不忘记拉着自家老妈一起跑,难道他真的以为魏冉和秦王会把宣太后丢在咸阳不成?
但事到如今说什么都已经迟了,既然事情都已经发生了,除了想办法解决之外再无他路。
魏冉一抬头刚刚想要说话,就碰到了秦王十分坚定的目光。
“好了,都不用再说了,寡人意下已决,即刻撤出咸阳,前往成都!”
“穰侯,你立刻去传令咸阳城,让诸大臣迅速撤退!”
“白起,你和蒙骜立刻组织各自的军队,护卫寡人和诸多民众南撤!”
秦王也是个果决之人,反正原本都已经打算要撤退了,那么就跑吧!
魏冉几乎是立刻就跳了起来,高声道:“臣领命!”
为了等这个决定,魏冉可是已经等得太久了,真真是度日如年啊!
秦王这个命令一下,整个咸阳城终于彻底的混乱了起来。
无数得到命令的大臣匆忙无比的组织起了自家的子弟,心思通透一些的直接就带着人拉着几辆马车跑路了,而比较守财奴一些的则还要让人一车车的装着财货,打算尽可能多的搬走,免得留下来给赵国人夺取。
半个时辰之后,数万秦国兵马护卫着秦王离开了咸阳,开始南下。
至于普通的平民,虽然他们一开始并不了解真正的情况,可是当一辆辆大人物的马车不停的沿着自己面前的街道出城,甚至到了后来连太后和秦王都已经南逃的消息传来之后,再迟钝的人也都知道,这是真的要坏事了。
那就逃,大家一起逃!
一时间,咸阳城外南边的道路上充斥着无数的人流和人流,数以万计的秦国民众拖家带口,沿着大马路跟随着人流,仓皇无比的朝着南方逃去。
这座秦国有史以来最为磅礴大气、壮观巍峨的都城,终于完全被混乱所淹没了。
但一切都还并没有结束。
就在当天黄昏时分,密集的铁蹄声突然从西边传来。
廉颇率领的两万五千名赵国铁骑,终于在肆虐了半个关中之后,堪堪在此时杀到了咸阳城外!
第342章 秦王想跑?给本将军追!(第三更,万更完毕求订阅)
从冀县到咸阳,廉颇其实在路上花费了不少的时间,这也是他刻意为之。
在廉颇看来,自己这边虽然是已经打赢了蒙骜,但毕竟还是一支偏师,而且还是骑兵偏师,中一次埋伏怕是就要完蛋了。
虽然从俘虏的口供啊,地方官员的口供等等来看都说明秦国在关中似乎并没有什么埋伏,但廉颇还是决定小心为上。
对此,廉颇在表示惊奇的赵奢面前振振有词:“大王都已经说过了,兵者就是要张弛有度,缓急得当,既然之前在冀县之中已经选择了急,那么现在就是本将军应该缓缓而行的时候了!”
反正关中这边经过了秦国数百年的经营而且又极少经历战乱,人口和村镇城邑相对而言是比较稠密的,作为就食于敌战略的忠实执行者,廉颇即便远离自家本土几百里也根本不担心补给问题,就慢慢往前推呗。
在廉颇想来,等自己推到差不多靠近咸阳的时候,秦国人如果有伏兵那肯定是早就沉不住气出击了,要是那时候还没有出现伏兵,就说明秦国可能是真的没有兵力来对抗自己。
那样的话就装模作样的把咸阳围上两天,威吓一下秦国人然后转向北边,回到义渠那边再收割一波,接着看情况北返赵国上郡境内或者选择其他方向。
然而廉颇慢慢悠悠的来到咸阳之后,眼前的景象完全让他呆住了。
这种大逃亡一样的情况是个什么鬼?
楞了好一会之后,廉颇才对着身边的赵奢说道:“老赵啊,你说说这是个什么情况,总不可能秦王在听说了咱们杀到之后就吓跑了吧?”
赵奢同样也是无比疑惑的注视着面前的这一幕,好一会才道:“可能这些都是关中咱们弄出来的秦国流民?”
廉颇摇头道:“不对吧,如果是流民的话他们应该往城里跑,但是你看现在这些人都是从城里往外跑的!”
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对视了一阵,廉颇终于忍不住一拍大腿,道:“管他呢,先派一支部队去试探一下,抓几个俘虏一问不就什么都明白了?”
下一刻,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在赵奢的率领下犹如利箭一般的朝着远处马路上众多急急忙忙逃难的民众冲去。
在远处的时候许多秦国民众因为心急跑路还没有注意到,可是等到三千赵国骑兵冲到了面前之时秦国的民众们也终于是醒悟了过来。
“赵国骑兵来了!”
一时间,虽然拥挤不堪但还算井然有序的马路瞬间就变得大乱起来,有些人四散而逃,有些人想要退入城中,有些人则恨不得加快速度继续南逃,都说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眼下这马路之上的秦国民众可是数以万计!
大规模的冲撞和踩踏顿时发生,车辆在狂奔,马匹嘶鸣不止,人群之中的惊叫、哭叫和惨叫更是响彻云霄。
这一幕也直接打消了赵奢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一路过来赵奢见过太多太多的秦国流民,真的还是假的他只需要一眼就看的出来。
这是真的逃难真的混乱,不是装出来的。
眼看距离将近,赵奢直接从背后的箭囊之中抽出了两支响箭,随后猛然回身,朝着骑兵大队的右方射出。
两支响箭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刺破苍穹,赵国的骑兵们纷纷收起了长弓,将手中的马刀长枪拿了出来,瞬间分散开来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包围圈,直接切断了秦国的逃难大军,将其中的数千名秦国民众包围了起来。
“不要乱动!谁再乱动本将军就要杀人了!”赵奢用力的呼喝着,心中多少感到几分荒谬,我明明是赵国将军,怎么就跑来给秦国人维持秩序了?大王这个军令还真是……
当然这也就是小小的吐槽而已,通常来说经历过多次战争的人要么成为冰冷无情的杀戮机器,要么就会成为真正理解和平是多么宝贵的人,而赵奢无疑是后者。
一个明白和平宝贵的人是根本不可能肆意擅杀平民的,无论有没有自家大王的军令都是如此。
在慌乱之中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听懂了赵奢的话,但是三千名高头大马的骑兵和手中明晃晃的刀剑摆在那里,加上赵奢下令直接斩杀了几十个企图冲击赵军阵型的秦人之后,一切都还是很快就被控制住了。
赵奢将染血的长剑入鞘,沉声道:“谁会说雅语的,站出来,本将军饶他不死。”
其实赵奢并不打算杀人,但他也很清楚面前的秦国人不会相信,所以这样的说话方式反而更加容易取得信任。
果然,在片刻之后,十几名看上去就像是士人的家伙陆陆续续的站了出来。
赵奢指着其中一名看上去最为年长,手里牵着孙女的老者问道:“你可是咸阳人士?”
老者慌忙点头,用带着浓重秦国口音的雅语说道:“回将军,某正是咸阳人士。”
赵奢问道:“既然你是咸阳人士,那么为何今日要弃城而走?”
老者楞了一下,用一脸“你不是在逗我吧”的表情看着赵奢,直到从赵奢的脸上看到了不耐烦的表情之后才回过神来,慌忙答道:“将军,是这样的,具体的情况某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但城里都说你们赵国的大王已经攻破了函谷关,马上就要打到咸阳了。而且大家都说看到我们大王和太后等等贵人都已经离开咸阳准备逃到南边的汉中去,所以我们看到大家都逃了,就一起跟着逃了。”
赵奢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短短的一番话,对于赵奢的冲击力真真是非同小可。
大王居然攻破了函谷关?而且马上就要打到咸阳城下了?
……
当赵奢将这个消息带回去告诉廉颇的时候,廉颇的嘴巴同样也张得像个鸭蛋一样:“你说大王攻破了函谷关?由白起率领二十万秦国大军镇守的函谷关?”
赵奢十分用力的点头。
廉颇倒吸了一口凉气,突然一把抓住了赵奢的肩膀:“老赵,你是不是听错了,还是说这些秦国人其实是在骗我们?”
赵奢想了想,道:“不可能。我可是接连问了好几个人,所有人的说辞都是一样的,应该不会是骗人的。”
这两位主将此刻还不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信使已经在听说了函谷关被攻破的消息之后提前联络到了赵何的主力部队,并且正带着命令昼夜兼程的朝着自己这边赶来的事情。
两人面面相觑了好一会,两万多赵国骑兵部队就静静的在那里,等着这两名主将发呆。
终于,廉颇开口道:“天马上就要黑了,这样吧,我们派出一些斥候再去打探一下。”
赵奢想了想,问道:“如果真的是证明了秦王逃亡呢?”
廉颇嘿嘿一笑,眼中一抹寒光闪过:“老赵啊,你说要是咱们两个把秦王活捉了,有没有希望博一个封君?”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都觉得十分口干舌燥。
那可是封君啊!
下一刻,两人异口同声道:“那还等什么?快派人啊!”
夜色之中,赵军骑兵开始大举四出。
此刻,在距离咸阳大约三十里地之外的一处平原上,一座刚刚扎起的营帐之中,秦王和众多大臣们相对而坐。
这处营帐虽然足够容纳上百人,但是对于在场这些习惯了在恢弘大气富丽堂皇的大殿之中开会的人来说,他们都觉得很挤,非常挤,简直挤到自己都无法呼吸了。
魏冉就坐在秦王的下首,他不动声色的看着在场的一张又一张熟悉的面孔,突然觉得有些好笑。
这个周震,昨天晚上在大殿之中不是号称要和咸阳共存亡吗?怎么共存亡到这个地方来了?
对了,如果本侯没有记错的话,周震带着上千名族人加入到逃难队伍里的时候好像还带着几十辆马车的财物和家眷?从那飞快的速度和井然有序的秩序来看,怕不是昨晚从宫中回到家里之后就开始打包财物做好跑路准备了吧?
哦,还有这个赢圊,昨天要和咸阳共存亡的也有你一个吧,怎么你也在这里了呢?
魏冉不动声色的一路看过去,果然在大帐之中发现了昨天不少口口声声和咸阳共存亡的家伙。
倒是还有一些没到,只不过现在也不好说到底是真的和咸阳共存亡了,还只是没有跟上大部队的脚步而已。
但很快,这种好笑的感觉就从魏冉的心中消失了。
大家都是逃难的丧家之犬,这个时候来一个五十步笑一百步也还真的是挺没意思的。
其他的秦国大臣们大抵也是魏冉这般想法,所以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的坐在那里,并没有说话。
虽然大家多多少少都带了一些财物,但是大部分诸如土地田宅还有产业之类的东西都是无法带走的,可想而知在赵国占领了这些地方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这要是能高兴得起来就奇怪了。
还是秦王率先开口了。
说起来,在场众人之中的“财产”丢的最多的无疑就是秦王了,毕竟其他人丢的只是田宅产业,秦王丢的可是整个关中,是义渠、是河东、是陇西,是整整半个秦国!
但这样的逆境似乎并没有让秦王沉沦下去,有些人就是总能够在逆境之中不屈不挠,去争取每一丝可能反败为胜的机会,秦王无疑就是这样的一种人。
直到真正倒下的那一刻,否则他永远都不会被困难所打倒。
秦王缓缓开口问道:“白起,寡人问你,还要多久才能够真正安全?”
虽然蒙骜才是自己的心腹,但是在综合考虑之后秦王还是决定让白起来统帅如今秦国仅剩的七万兵马,蒙骜则率领八千战斗力最为骁勇的兵马作为秦王的亲卫队。
逃出咸阳并不代表安全,这是秦王从一开始就知道的事情。
因为廉颇就在附近,而赵何所率领的赵国主力部队其实也并不算远。
白起显然对此早有准备,站了起来侃侃而谈:“大王,只要依照日前的这个速度,大约在明日黄昏时分就可以进入子午道之中了,到那个时候只要不是赵王率领大军亲至,即便是廉颇所部赶到也是无忧了。”
从关中前往巴蜀首先要抵达两者之间的汉中盆地,而从关中到汉中一共有三条路,分别是最西边靠近雍都的故道、稍微东边的褒斜道,接着是最东边的子午道。
在这三者之中,子午道其实是最偏僻难行的一条,但却又是距离咸阳最近的一条。
考虑到廉颇所部是从故道和褒斜道所在的西方而来,在逃亡路线上秦国君臣并没有其他选择。
但好消息在于一旦能够全军进入到子午道之中,那么秦军只需要少量兵马断后就可以挡住赵军大量的追兵,尤其是眼下距离咸阳最近的赵国廉颇所部大队骑兵更是无法在这样的地形之中对秦军造成任何威胁了。
在听到了只有一天就能够安全之后,大帐之中许多人顿时就长出了一口气。
钱财还没什么,只要有命在就能够东山再起,听白起现在这个意思,显然大家的命应该是很容易就保住了。
秦王的语气同样也变得和缓了不少:“既然如此,那么大家就各自散去,今夜好好休息,明日还要继续赶路呢!”
众多大臣们闻言纷纷站了起来,朝着秦王行礼之后散去。
这些大臣们平日里都是养尊处优,经过了这半天时间急急忙忙的逃命以及一路的担惊受怕之后早就已经是心力交瘁,恨不得沾到枕头就要睡去了。
除此之外,由于秦王的这个决定过于匆忙,因此除了少部分昨夜参与过会议的重臣之外,绝大部分人对于秦国突然抛弃咸阳这件事情其实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也需要这个晚上来消化这件事情,以决定自己和整个家族接下来的对策。
在更加北边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的秦国难民跟随着秦国大军一路而来,比起有大军护卫的秦王和众大臣来说,混乱、抢掠和杀戮是这支难民部队之中的主题曲,无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就在秦王的身后、甚至是秦王大营的营外发生。
然而这个时候,大营之中的秦王已经顾不得自己的这些子民了。
但松了一口气的秦国君臣并不知道的是,危险其实并未远去。
在天色完全黑下来一个时辰之后,一直焦急等待着情报的廉颇终于通过大量的俘虏口供确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秦国确实放弃了咸阳,包括秦王、秦太后以及魏冉在内的绝大部分高层和军队都已经在大半天前离开了咸阳,朝着子午道入口而去。
在确定这个消息之后,大呼失策的廉颇气得捶胸顿足,后悔自己过于求稳,白白浪费差不多两个时辰的追击时间。
此刻摆在廉颇面前的有两个抉择。
第一个是直接占领无人防守、城池之中乱成一片的咸阳城。
第二个则是继续南下追击秦王,争取将秦王等一干秦国核心高层给抓住或者杀死。
前者是就在眼前、只要想拿就能稳稳拿到的功劳,后者的功劳虽然更加丰厚,但也有鸡飞蛋打一无所获的风险。
廉颇几乎没有多想就做出了决定。
“追!赵奢,你带着大部队休息一晚,明天再追上来。本将军跟龙骧军先追上去,一定要撵上他们,拖住他们!”
片刻之后,廉颇率领着四千龙骧军在夜色之中高举火把,如同一条浩浩****的红色长龙,马不停蹄的朝着南方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