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有地位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跟随,而贫穷卑贱的人却很难。就像晋文公流亡的时候,他四处漂泊,处境非常困窘,身份也很卑贱。但是介子推并没有离开他,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后来晋文公回国成为国君,拥有强大的势力,介子推却选择离开,不愿意享受荣华富贵。这说明介子推能够在艰难的时候坚守,却在容易的时候选择放弃。这也是为什么晋文公虽然回国成为国君,但最终没有能够统一天下的原因。

晋文公回国后,想要赏赐介子推,但介子推却不肯接受,还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他把自己比作一条龙,飞遍天下,有五蛇跟随辅佐。龙回到自己的故乡,得到了安身之所,四蛇也跟随得到了庇护。但有一蛇却感到羞愧,死在了荒野之中。介子推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不愿意享受荣华富贵,宁愿隐居山林的心志。他把诗挂在公门上,然后躲在山下。晋文公听到后,知道这是介子推所写,于是改变住处和服饰,寻找介子推。他下令说,谁能找到介子推,就封他为上卿,赏给他百万田地。有人在山中遇到了介子推,但他却背着锅和雨伞,不肯透露自己的行踪。当被问到介子推在哪里时,他说:“如果介子推真的不想见人而想隐居,我又怎么会知道他的下落呢?”于是他就走了,再也没有见过介子推。这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想法和追求是多么不同啊!现在那些追逐名利的人,每天早出晚归,口干舌燥地思考如何得到更多,却仍然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介子推却得到了荣华富贵却选择逃避,他的境界和追求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东方有个人叫爰旌目,他准备出门远行,却饿倒在路上。一个名叫丘的狐父盗贼看到了他,就拿来一壶饭给他吃。爰旌目吃了三口后才能够睁开眼睛看清楚东西,他问丘:“你是什么人?”丘回答说:“我是狐父人丘。”爰旌目说:“啊!你不是盗贼吗?为什么要给我吃东西?我按照道义是不能吃你的东西的。”于是他两手撑在地上把吃进去的东西吐了出来,但吐不出来,最后喀喀几声就趴在地上死了。这个故事和前面介子推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介子推在得到荣华富贵后选择逃避,而爰旌目却在饥饿的时候坚守自己的道义和原则,宁愿死去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这说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和信仰,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