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足太阳经出现问题时,人们可能会感到腰痛,这种疼痛甚至会扩散到项脊、尻背,使人感觉像背负了重物。为了治疗,医生应在病人的委中穴进行针刺,帮助排出恶血。但请注意,春天时不宜刺出血。
足少阳经的问题也会导致腰痛,这种痛感像被针刺一样,会逐渐加剧,影响人的俯仰和回顾。治疗时,医生应在足少阳经的成骨起点处针刺出血,成骨即膝外侧的突出骨头。但夏天时,不宜刺出血。
阳明经的问题则会使人腰痛,同时颈部难以转动,回顾时可能会头晕目眩,仿佛看到了怪异的东西,并且容易感到悲伤。此时,医生应在病人的足三里穴针刺三次,同时还要在上、下巨虚穴刺出血。但如果是秋天,则不宜刺出血。
足少阴经的问题会导致腰痛,并牵扯到脊骨内侧。治疗时,医生应在内踝上的复溜穴针刺两次。春天时,不宜刺出血,因为出血过多可能会损害肾气,影响康复。
当厥阴经出现问题时,腰痛会使腰部紧绷如弓。医生应在腿肚和足根之间的蠡沟穴进行针刺,如果摸到有结节,就可以针刺。如果病人因此病变得多话或抑郁,可以针刺三次。
解脉的问题会导致腰痛,并影响到肩部,使人视力模糊,容易遗尿。医生应在膝后大筋分肉间的委阳穴进行针刺,待流出的血由紫变红后再停针。
如果解脉的问题使人腰痛如被拉扯,腰部像要折断一样,并伴有恐惧感。医生应针刺解脉,在郄中找到结络如黍米的地方进行针刺,待血色变红后停针。
同阴之脉的问题会导致腰痛,感觉腰部胀满沉重,像有小锤在敲打,病处还可能会突然肿胀。医生应在外踝上绝骨之端的阳辅穴针刺三次。
阳维之脉的问题会导致腰部疼痛并肿胀。由于阳维脉与太阳经**,医生应在腿肚下一尺的地方找到穴位进行针刺。
衡络之脉的问题会使人腰痛得无法俯仰,后仰可能会摔倒。这通常是因为用力举重物损伤了腰部,导致横络不通、淤血滞留。医生应在郄阳大筋之间,上郄数寸处的殷门穴进行针刺,排出恶血。
**之脉的问题会导致腰痛,疼痛时出汗,出汗后想喝水,喝水后想小便。医生应在阳矫申脉穴之上、足太阳郄中穴之下五寸的承筋穴处针刺三次,排出恶血。
飞扬之脉的问题会使人腰痛,痛处肿胀,严重时还会感到悲伤和恐惧。医生应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交会的地方进行针刺。
昌阳之脉的问题会导致腰痛,并牵扯到胸膺部,使人视物昏花。严重时还会导致腰背反折、舌短卷曲、无法言语。医生应在内踝上大筋之前、足太阴经之后的复溜穴针刺两次。
散脉的问题会使人腰痛并发热,心烦意乱,腰部像有横木阻塞。严重时还会导致遗尿。医生应在膝前外侧骨肉分间的巨虚上廉和巨虚下廉进行针刺,针刺青筋缠束的脉络三次。
肉里之脉的问题会使人腰痛得无法咳嗽,一咳嗽筋脉就挛急。医生应在太阳经外侧、少阳经绝骨之端后方的穴位针刺两次。
如果腰痛牵连到脊背和头部,使人头晕目眩、像要跌倒,医生应在足太阳经的委中穴进行针刺出血。
对于腰痛的治疗,还要根据具体症状来针刺不同的经络。例如,腰痛而发寒的病人,应针刺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燥热的病人,应针刺足厥阴经;腰痛无法俯仰的病人,应针刺足少阳经;内热而气喘的病人,应针刺足少阴经并刺委中穴出血。
腰痛的治疗还要考虑到身体的其他症状。例如,腰痛伴有上半身发寒、头部僵直的病人,应针刺足阳明经;上半身燥热的病人,应针刺足太阴经;体内燥热又气喘的病人,应针刺足少阴经。大便不利的病人,也要针刺足少阴经;少腹胀满的病人,应针刺足厥阴经;腰痛如折、无法俯仰和举动的病人,应针刺足太阳经;腰痛牵扯到脊骨内侧的病人,应针刺足少阴经。
对于腰际疼痛牵扯到少腹和季胁之下、无法后仰的病人,医生应针刺腰尻交处的下骼穴。针刺的次数要根据月亮的盈亏来计算,针刺后就能立即见效。针刺时还要注意,如果疼痛在身体的左侧,就针刺右侧的穴位;如果疼痛在身体的右侧,就针刺左侧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