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道:“我已经很清楚了那些因为气机在上部郁结,吃完就吐的上膈症。但对于因虫在下部积聚,吃完一天后才吐的下膈症,我还不太明白其中的缘由,希望你能详细解释一下。”

岐伯回答道:“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情绪控制不佳,饮食过量,以及对气候变化的不适应,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肠道里积聚了寒凉的汁液。这种寒冷环境使得肠道寄生虫聚集在一起,它们在下脘部位积聚,导致肠胃扩张,阻碍了正常的卫气运行,也让邪气有了停留的机会。吃饭时,寄生虫被食物的气味吸引,上行觅食,下脘部位就变得空虚,邪气便趁机侵入并滞留。时间一长,就会形成痈肿。由于肠道内部的痈肿,肠管变得狭窄,食物无法正常通过,所以吃完一天后还会吐出来。如果痈肿发生在下脘内部,疼痛会比较深;如果发生在下脘外部,疼痛则较浅,同时痈肿部位的皮肤会发热。”

黄帝又问:“那我们该如何用针刺来治疗呢?”

岐伯说:“我们可以先轻轻按摩痈肿部位,观察它的大小和病气的发展情况。然后,先在痈肿四周进行浅刺,再逐渐深入。这样反复针刺,但不要超过三次。针刺的深浅要根据病位的深度来决定。针刺后,还需要用熨法来帮助热气深入到体内。只要阳气能慢慢温暖并畅通病处,邪气就会逐渐消退,内痈也会慢慢消散。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还需要适当地调养身心,保持清心寡欲的状态来恢复元气。同时,可以服用一些咸苦的药物来软化并消散积聚的食物和虫体,帮助食物向下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