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道:“我听说人体内有精、气、津、液、血、脉这六种东西,但感觉它们其实都是一种气。为什么要分成六类呢?我不太明白。”

岐伯解释道:“当男女结合,能够孕育新生命的时候,人体形成之前的基本物质,我们称之为‘精’。而当食物被上焦消化后,其精华被发散到全身,温暖肌肤、充实身体、滋养毛发,就像雾露滋润万物一样,这就是‘气’。”

“有时候,我们的皮肤会出汗过多,这是因为皮肤的毛孔过于疏松,这种汗我们称之为‘津’。”

“我们吃的食物进入胃里,其中的精华充满全身。一部分会流入骨髓,使关节活动自如;另一部分会滋养大脑和皮肤,保持皮肤水润,这就是‘液’。”

“脾胃位于中焦,它们接收食物并吸收其中的精华,然后将其转化为红色的**,这就是‘血’。”

“而‘脉’则是约束血液,防止它随意流出体外的管道。”

黄帝又问:“那么,当这六种气过多或不足时,会有什么表现呢?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气的多少、脑髓的虚实、血脉的清浊呢?”

岐伯答道:“如果‘精’损耗过多,可能会导致耳聋;‘气’不足时,眼睛可能会看不清东西;‘津’虚的话,人会容易出汗;‘液’虚的话,关节会不灵活,面色会枯黄无光,大脑可能得不到充分滋养,小腿也会酸软无力,还可能有耳鸣的症状;‘血’虚的话,面色会苍白且无光泽;而‘脉’虚则意味着脉管空虚下沉。这些都是六种气不正常的表现。”

黄帝继续问:“这六种气在人体内的重要性有什么不同吗?”

岐伯说:“这六种气分别由不同的脏器管理,它们的重要性和功能是否正常都取决于它们所属的脏器。不过,这六种气都是由五谷的精华转化而来的,而这些精华又是在胃里生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六气的根源都在于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