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王,是大隋帝国先帝隋文帝,唯一下令诛灭之王,他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还会出山相助吗?

不过,在场众人对于太平王的军事能力,倒是颇为信服。

太平之名,本就取意“太平一出,天下太平”之意,威名功绩可想而知。

“会的,老夫深信。太平王虽然性格暴戾,本质还是忠义重情,这片江山,倾注了他无数心血和大半生涯,与孩子无异,他绝不会坐看江山沉沦!”

高颎眼神复杂眺望远方,语气坚决说道,似乎有很大自信,又似乎是说给自己和在场众人听,更像是在给自己和众人打气。

事实上,大隋九王早就大半退隐,包括他玄相王,早就对大隋帝国失望,甚至颇为怨恨。之所以寿数将近,还出山领兵,不也是因为这点?

要说对大隋帝国和新帝……隋恭帝杨侑,有多么忠诚,多么忠心不二,反倒有些假了。

“时势造英雄,我们一群老不死的还没死,竟然就被一个乳臭小儿,逼到如此地步,可悲!可叹!”

沉默寡言的双枪王定彦平,自嘲一笑叹道。顿了下,战意昂扬接道:

“战吧!终究不能就这么落幕,马裹尸还,本就是合格将士的最佳归宿!”

……

峡谷之中,关在函谷,故名函谷关。

相对于渤海的灭夏之战,东都的灭唐之战,函谷战场实在太渺小卑微,甚至不被怎么天下人重视。

但是,论起血腥惨烈,函谷战场却更胜渤海和东都。

从隋军绕开函谷关,兵围东都开始,就没停止过对函谷关的窥视和攻伐,每天一小战,三天一大战,日常刺客不断,频率和血腥,高得吓人。

德妃李秀宁及其娘子军,也就在隋军撤离,绕开的短短近十日,趁机喘息休息了下,而后就陷入似乎无止尽的血战。

本就不算辽阔,位处函谷的函谷关,之前煞云和血气、死气等凝成的死亡血云,尚未散开,又开始“增补”,使得月余时光,函谷关阴森一片,血腥腐臭味呛鼻。

原本被轰塌,只是粗略堆砌的西城墙,无数次被轰塌、夷平,又无数次简略堆砌。

便是原本完好的东城墙,也被轰塌了两次,只是简单地以碎石、断木等堆积弥补,说是城墙,倒是有些类似于杂物堆。

如今的函谷关,已经完全看不出雄关之貌,前后、东西的城墙,完全是碎石、断木、杂物等堆成,只是作为简单的屏障,根本没有城门,更谈不上城墙了。

如今的函谷关,就像是“闭关锁国,独据深山”,完全没有援兵,有的只是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的敌军。

幸好有离国增援,用储物之宝不停运送补给、药物等,否则光是补给问题,就能尽灭关内娘子军了!

此时,女性的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此高强度的血战,如此贫乏惨烈的环境,就是男儿,不死也疯,精神麻木如行尸走肉,娘子军却依旧井然有序地坚持着,甚至还经常集训练兵,跌碎了无数眼球。

“娘娘!捷报!大喜!”

再次击退了一波隋军的血腥冲击,精神疲惫萎靡,明显瘦了几圈的李秀宁,刚拖着沉重脚步返回庭院,李公公便欣喜高呼。

莲花楼楼主李公公,主要负责保护李秀宁,防止刺客刺杀,出战不多,精神还好,却也被折磨得够呛,得闻渤海战报,大松了口气,兴奋得有些手舞足蹈。

“哦?”满脸疲惫,俏脸枯瘦煞白的李秀宁,疲惫中带着麻木,淡淡应道。

这就是名将的代价。

函谷之战,彻底奠定了德妃李秀宁的顶级军事地位,她也因此付出了足够的代价,连形象也顾不上,整个人几乎变形了!

不过,此时的李秀宁,倒是锐气内敛,沉稳如山,颇有点“返璞归真”的味道,就像是一颗精细打磨后的宝石。

“夏国已灭,夏王已死,我军必会全速汇聚河南,很快将横扫天下了……”

李公公眼露精光,兴奋莫名高声嚷道。

等离国统一天下,身为离国臣子,更是离国四府中暗影府之莲花楼楼主,他自然会随之水涨船高。

“是吗?”

李秀宁愣了愣,神情麻木眺望东都方向,并未喜意和笑靥,反而是忧虑更多。

“娘娘……”

李公公愣了愣,有些疑惑不解且忐忑紧张低声喊道,心中暗自嘀咕:

“德妃娘娘不会是战斗战傻了吧?那就惨了……”

“夏国已灭,夏王已死,我军正在全速汇聚河南,我方的最后考验,也要来了……”

李秀宁摇了摇头,有些解脱般轻轻一笑,平静说道。顿了下,声音沙哑朝左右吩咐说道:

“本宫休息会,注意警戒。超过万人敌袭,再叫本宫……”

话落,自顾自进入屋内,手臂一挥,关门!

“……”

李公公怔怔看着紧闭的房门,张嘴无语。

……

渤海郡。

攻陷渤海,杀入夏宫,看着夏王窦建德陨落后,离王武信并未在渤海城多待,连等待清理战场也没,只是短暂休整,便下令撤军。

神风侯风琊留守渤海,负责灭夏后诸事,包括处置战俘、清理战场、安抚民心等等。

召集母亲河两岸大小船只,让离军尽快渡河,并以燕国公罗艺和魏国公李密为首,全力、全速,率军西行,前往河南站场。

二公所率主力军,自然是旧魏和旧燕大军了,这也将是离军灭唐伐隋的主力军。

当然,信武卫及各路镇军,也会全速西行,反正除了神风军及部分离军,所有离军都要全速汇聚河南。

夏国一灭,武信猜得到隋唐两国的反应,也知晓函谷关娘子军的危机处境,自然会全速增援。

如今离军的最大优势,就是隋唐和各个势力,没料到渤海城如此快沦陷,夏国如此快灭亡,很多部署和反应可能来不及,这就给了离军机会,也是离王武信亲临渤海的主要目的之一,并不只是想亲眼看着夏王陨落,威慑敌军。

以夏国局势,离王武信没亲临,渤海一样会沦陷,夏王一样会死,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直至此时,离唐约定依旧没有结论,唐王李渊依旧以战事危急当借口,一直拖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