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里关于“专利”的热度还在继续着,油印印刷的技术反而是无人问津,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印刷变来变去都离不开模板,说到模板大家惯性思维就是雕版。而且李毅那边有意封锁技术,就算五金的白菜价卖给了李二为“专利”做做宣传,官署那边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油印印刷传到民间去的,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见到成效才能够传播开来的。

而成效的话,也就在长安城和洛阳城两城纸张供应链连上的那一刻就出现了。

李二最近渴求纸张,能够用来印刷的纸他都要,连带着李毅新开的造纸厂造出来的第一批试验稻草纸,都被李二征用了,李毅的第二期《周刊少年》自然是要继续鸽下去了,长安百姓们哀嚎遍野,但是没办法,有本事你们民变去,去逼迫李二给我纸张让我印漫画啊!

当然这种想法李毅也就没事想想逗逗自己而已,真要因为漫画更新问题民变了,第一个完蛋的就是他李毅了,想都不用想的。

而当李二收集了两城纸张,并且命人带着油印机和会制造的油印机的工匠前往江南一带以杭州为首的印刷中心的时候,长安城里的众多的油印机,也开始展现出他们的威力了。

首当其中的就是国子监,太医署,大理寺管辖之下的各个官学之所,隋唐年间,人们对于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这时候的教育也并非是大家脑袋里所想象的什么应试教育,八股教育,反而是颇为类似现代的教育方式。

隋文帝初年,定国子寺,后来改称国子监,设祭酒一人,属下有主簿和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学,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设置专门教育行政部门和专职教育长官之先河。

在中央除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还设有书学、算学和律学。书、算、律三学即初创于此。它是继汉代鸿都门学之后,封建社会专科学校教育的又一新发展。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与算学统归国子寺领导,律学则由大理寺直接管理。此外,在太医署中,也招生纳徒,传授医术,培养医学人才。在地方上设置州郡县学。而炀帝之时,“国子、郡县之学,更盛于开皇之初”。

唐朝继承隋朝,对于教育一项也尤其重视,所以说在隋唐的时候,官学所办的教学,是分为文科和理科甚至于还专分了一个医学专科出来,就连在科举考试时候的试卷,也并不是只考经义文章的,算学,律法,乃至于建筑土方等等涉及到科学技术方面的东西也都考!

所以说隋唐时候,真正凭自己实力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没有一个是死读书死脑筋的腐儒书生,而是真正的全科人才,是真正的能办事的人才。

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唐朝之后,这种种类繁多,而且颇为科学全面的教育方式渐渐就衰落下去了,影响也变得微乎其微,之后的教育渐渐就变成了死读书,读死书,一手文章走天下的情况了,李毅了解这段历史,也是颇为感慨啊。

但是想要教育兴旺,你得有书可看,李世民虽然建弘文馆,收录天下文书典籍,但是碍于雕版印刷技术的限制,很多书籍丢没办法的第一时间的印刷出来,但是有了油印印刷就不一样了,这不就等于拿着蜡纸抄一遍书吗,抄完放上去印就是了,一个人摇把手,一个人换纸的,以前一本书印半天印完,现在一本书几十台油印机一起干活,几分钟就印完了一本了,有些薄一点的书,一分钟都要不到啊!

不仅快,而且没技术含量,你就是放个猴子来,训练好了都能帮你印!

等纸张一到位,长安城里的书籍那就直接井喷式爆发了,先是国子监为首的一众官学之中,各种书籍成堆成堆的送进去,学生们看着到手的一本本书籍,那都是目瞪口呆啊,啥情况啊这是啊?!

边上就有知道详情的人说了:

“这都是依靠周王殿下啊,周王殿下看雕版印刷制作繁杂,做工简陋,一本书籍要印刷需要准备几个月的时间,这样的速度要让天下人人有书读,得到何年马月啊,周王殿下面对着长鸽门外的那棵老歪脖子树,坐而悟道,冥思苦想三天三夜,才创造出了油印印刷之法,具体怎么印的我还不知道,但是听说啊,其法之玄妙惊天地泣鬼神啊,啧啧,该说真不愧是周王殿下呢。”

那人吹完,边上就另一个老实的学子愣住了,说道:

“等等,我怎么听说是周王殿下为了方便印刷《周刊少年》然后发明了油印印刷之法啊?”

“混账之言!周王殿下确实喜欢写小说画漫画,但是又怎会为了印刷漫画而发明油印印刷之法呢,这《周刊少年》只是周王殿下试验油印之法的东西而已,没见着周王殿下没几天就把油印之法献给陛下了吗!当然不可否认这《周刊少年》画的真好看!”

那老实学子听人说完,又纳闷的挠了挠头,说道:

“不对啊,周王殿下不是当作专利卖给陛下的吗?不是献吧?”

“粗鄙之言!什么叫卖!文人的事情能叫卖吗!你这样子简直就是诋毁周王殿下的人品!周王殿下那是为了效仿古之商君搬木立法,又如当世之千金买骨之法,为了让专利推广开来,鼓励我大唐子民献计献策,五金卖油印之术,此乃当世之美谈,周王殿下之良苦用心,到你嘴里怎的就一股子商贾之气!”

那老实人被喷的一脸委屈,旁边的学子们也是一脸义愤填膺的表情,一副“你说谁都行,说周王殿下就不行!”的表情来了,周王殿下发明了油印之术,让我等莘莘学子都有这么多书可看,这等功德,是你一个学子听那些风言风语就能否定的吗!

开什么玩笑!谁要跟周王殿下过不去,就是跟我们国子监学子们过不去!

这边国子监们群体拍周王殿下马屁的时候,在长安坊间,也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了,最显著的,就是书变得多了起来,超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