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的治水方针不是什么“束水攻沙”或者“宽河滞沙”,这两个对于治水确实大有用处,但是前者只能行一时之效,治标不治本,后者则干脆就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科技根本无法达成的。

对于“束水攻沙”还有“宽河滞沙”,都是属于常识范畴的东西,平常稍微多看点历史书的人都会了解,李毅恰好就是属于多看书的那一类,当然了,并不是他自己想看,在以前的那个时代,身为家族的继承人,想不看书都不可能。

“束水攻沙”的概念,在历史上最早由明朝潘季驯在万历年间提出来,并且亲自实验,“宽河滞沙”则是在民国时期由王化云提出,并且亲自实验。

实际上早在上古时期,华夏民族就已经在利用“束水攻沙”“宽河滞沙”来治理水患了,共工是炎帝的后裔,其治水方法是水来土挡,也就是修一些简单的土石堤埂来约束洪水。大禹的父亲鲧沿用共工的方法,“鲧障洪水”,用堤防约束洪水来保护人民的安全,结果洪水更加肆虐。鲧死后,禹承父志,改用疏导和分流的方法,“予决九川距四海”,“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共工、鲧采用堤埂堵水的办法,实际上就是束水,客观上起到攻沙的效果。禹利用疏的办法,让河流分成多股,顺其势流动,泥沙也顺着河道沉淀下来,并形成了九州,客观上起到了“宽河、分流、滞沙”的效果。

从大禹到北宋,黄河流向北方入渤海,入海流路周边人口稀少、土地辽阔,主要治黄方略是“宽河、分流、滞沙”。大禹开九河分流,汉代贾让不与河争地,王景宽河固堤利用水门分流滞沙的思想就是在此条件下形成的。西汉王莽时期,大司马史张戎指出:“黄河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华夏民族是智慧的,从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充分认识到治理泥沙对于预防洪水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黄河,放到其他大部分的河流,都是这个道理。

河道深宽,河水清澈,则不易发水,河道浅窄,河水浑浊,则多半遇暴雨就泛滥。

治理水患,核心思想和根本目的,就是清理河道,让河水清澈,河道深宽,这样就能达到预防洪水隐患的目的了。

但是就李毅而言,两种法对于他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不适用,“束水攻沙”也好,“宽河滞沙”也罢,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程,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前后用了十多年的事情,而王化云“宽河滞沙”,则耗尽了一生心血,才算小有成就,为长久的治理黄河水患提供了一个基础,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人们也不敢说完全解决了黄河水水患。

如果李毅在汉江上实验“束水攻沙”或者“宽河滞沙”,那根本不是治水,是害人,而且害人不浅,“束水攻沙”成功了,则下游要遭殃,想要下游不遭殃,下游也要“束水攻沙”,一层层的攻下去,到了长江,也要继续“束水攻沙”直到入海,这特么得多大的工程量啊?

“宽河滞沙”更不现实,“宽河滞沙”要“蓄水拦沙”,也就是建水库,这年头你来建水库?怕不是蓄足了水,来一次大洪水,水淹兴元府哦。

两个最有效的方法放在汉江上都不太合适,李毅就只能用另一个方法了,可以说是笨方法,那就是人工方法来挖河道底下的淤泥河沙了。

虽然是笨方法,却也是眼下放在汉江上最合适,最有效的方法了,汉江本身水质不错,比起起源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黄土高坡的黄河来说要好到天上去了,本身水里的淤泥河沙就并不占多少,只是因为的常年没有人清理,才会逐渐淤积起来,洪水的时候冲走多余的淤泥,等过几年,淤泥淤积起来,再来一次洪水,循环往复,当然了这只是发洪的原因之一,洪水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河底淤泥阻塞河道只是主因之一。

不过说来简单,做起来却是男上加男,之前也说了,这年头的手工挖砂,深一点的地方只能潜水,汉江这种大河,潜水挖淤泥河沙,简直就是拿命在挖。

李毅把自己打算人工清理河道的想法提出来之后,那边梁州别驾潜意识里就想着摇头拒绝了,毕竟乍一听下周王所提人工清理河道,简直就是“人命清理河道”,但是因为前几次被周王打脸太凶,而且周王治水方面的才能,就目前来说,简直就是神乎其技匪夷所思,最主要的是,周王殿下爱民如子啊,为了保护堤坝,一直奋战在第一线,这样子的周王殿下,梁州别驾相信他是不会拿人命来开玩笑的。

梁州别驾学聪明,这次没摇头了,先问了一句——咋弄啊?

简单,捻河泥,有些地方也叫罱泥,给一艘船,用麻布,绳子,撑篙等等原始工具做一套捻河泥的工具就可以了。

这是李毅以前笔记本电脑里保存的写作用的资料,他曾经看过,凭借着好记性还能记得起来。

当然了理论是理论,具体能不能实现,还要实验一下,七月末,水患已经完全褪去了,汉江水下降到了平常的水位上了,李毅估摸着时机差不多了,就让梁州别驾招呼兴元府和附近的百姓们汉江边上来学习一下怎么挖河,顺带让梁州别驾宣传一下,河泥能够有大用处,能当肥料还能喂田!

百姓们一听,周王殿下又发明了能够安全清理河底淤泥沙石的方法了,号召大家一起去学习学习,还说河泥能当肥料还能喂田呢!

这还说什么,百姓们立马都呼朋唤友的朝着兴元府那边的汉江河堤那边赶过去了。

主要是周王殿下一个月前抗洪时候的表现真的太神了,这一代的百姓们已经把周王殿下传说成了天上星宿下凡了,也有说是大禹再世,反正各种吹就对了,听说还有在建生庙,立碑立象什么的,这会有周王殿下一声号令,那号召力没的说的。

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们,很快都赶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