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叶城县的胡杨林泛起一片金黄。李明和阿依古丽驾驶着医院的越野车,沿着盘山公路向海拔三千多米的江格尔乡进发。

车里装满了便携式B超机、心电图仪等医疗设备,还有几大箱常用药品。这是他们留任后的第一次山区义诊,他们要把“关爱风烛”项目推广到更远的地方。

“前面就是江格尔乡了。”阿依古丽指着远处的村落说,“这里的牧民常年在高海拔地区放牧,医疗条件很差。去年我来过一次,发现很多老年人都有关节炎问题。”

李明点点头:“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很容易导致风湿病。我专门带了一些治疗关节炎的药物,还有几台理疗仪。”

车子刚驶入村口,就被一群热情的村民围住了。一位穿着艾德莱斯绸衣裙的维吾尔族大妈,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迎上来:“医生,快喝口奶茶暖暖身子。”

“谢谢阿姨。”李明用流利的维语道谢,惹得村民们惊喜不已。

“哎呀,这位汉族医生会说维语啊!”

“是啊,说得真好!”

“古丽医生,你找了个好搭档啊!”

阿依古丽的脸微微泛红,赶紧招呼大家帮忙搬运医疗设备。

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很快就排起了长队。李明和阿依古丽分工合作,一个负责内科检查,一个负责B超筛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努尔阿姨,您的关节炎已经很严重了。”李明一边检查,一边用维语耐心解释,“我给您开一些外用药膏,再配合理疗,应该能缓解疼痛。但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保暖,不要在寒风中待太久。”

“李医生,你这么远来给我们看病,还说维语,可真是太贴心了。”努尔阿姨感动地说,“以前腿疼得厉害,想看病还要坐三个小时的车去县城。现在好了,你们把医院搬到了家门口。”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医生!快来救救我爷爷!”

一个十几岁的维吾尔族少年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爷爷在山上放羊,突然胸口疼得厉害,现在动都动不了了!”

“快带我们去!”李明和阿依古丽对视一眼,迅速收拾好急救箱,跟着少年往山上跑去。

山路崎岖,海拔越来越高,稀薄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但两人依然坚持着往前走,生怕耽误了救治时机。

终于,在一处山坡上,他们看到了躺在地上的老人。老人面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右手紧紧按着胸口。

李明快速检查后,面色凝重:“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阿依古丽,准备硝酸甘油,要快!”

阿依古丽立即从急救箱中取出药物。李明一边给老人服药,一边进行心肺复苏。关键时刻,他们的配合天衣无缝。

“马木提大爷,坚持住!”李明用维语不断安慰老人,同时掏出卫星电话,联系县医院派直升机支援。

半小时后,医院的直升机终于赶到,及时把老人送往了县医院。

“感谢真主,感谢你们!”老人的儿子握着两人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夜幕降临时,李明和阿依古丽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村民们舍不得他们走,特意在村委会准备了一顿丰盛的维吾尔族晚餐。

“李医生,古丽医生,你们以后一定要经常来啊!”

“是啊,有你们在,我们心里踏实。”

“下次来,我给你们做手抓饭!”

看着村民们真诚的笑脸,李明和阿依古丽心里暖暖的。这一天的劳累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回程的路上,夜色渐浓,天山的星空格外璀璨。

“李明,”阿依古丽突然说,“今天在山上救人的时候,我特别庆幸有你在身边。”

李明笑了:“我也是。有你在,我才能这么快融入这里,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和这里的父老乡亲打成一片。”

“你知道吗?”阿依古丽望着远处的星空,“在维吾尔语中,‘医生’这个词的本意是‘驱散痛苦的人’。今天,我们不仅驱散了病痛,更送去了关爱和希望。”

李明若有所思:“是啊,这就是‘关爱风烛’的意义。不仅要治愈疾病,更要温暖人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和阿依古丽的身影出现在南疆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走进大山,深入牧区,带着医疗设备和满腔热忱,为各族群众送去健康和关爱。

他们在天山脚下为牧民看病;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为农民体检;在帕米尔高原为孩子们普及卫生知识……

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关爱风烛”项目的足迹,也收获了各族群众的真挚情谊。

一个月后,县卫健委召开工作总结会。李明和阿依古丽的工作获得了高度评价。

“‘关爱风烛’项目走出了一条医疗下基层的新路子。”县卫健委主任说,“特别是在民族地区,你们不仅带去了先进的医疗技术,更架起了一座连通医患感情的桥梁。这种做法,值得在全疆推广。”

会后,李明和阿依古丽又一次来到医院天台。夕阳西下,天山连绵的雪峰镀上了一层金边。

“这一个月,我们跑了十几个乡镇,行程超过三千公里,诊治病人近两千例。”李明翻看着工作日志,“虽然很辛苦,但看到父老乡亲们的笑脸,一切都值得。”

阿依古丽点点头:“是啊,能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出一份力,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阿依古丽,”李明转过身,认真地说,“这条路还很长,但有你在身边,我就有信心。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把‘关爱风烛’的光芒,送到更多需要的地方。”

“好!”阿依古丽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