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办公室,李明正在电脑前整理高原儿童先心病筛查的数据。
忽然,一封来自自治区卫健委的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全疆援疆医生经验交流会?”他轻声念出邮件标题。
“李医生,”护士小玛依拉敲门进来,“张教授来电话。”
电话那头,张国华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看到邮件了吗?这次交流会很重要,上海、北京、广州等多地援疆团队都会参加。你们这次高原儿童筛查的经验很有价值,要好好准备。”
“明白。”李明答应着,心里却有些忐忑。
说起来,他已经半年没见过这位导师了。
放下电话,阿依古丽正好推门进来:“我刚收到努尔医生的消息,亚普拉克村的远程会诊室已经建好了,设备也安装完毕,准备下周试运行。”
“太好了。”李明眼睛一亮,“正好可以把这个也写进交流会的材料里。”
“交流会?”
李明把邮件转给她看。
阿依古丽快速浏览后说:“其实我们可以分享的不只是高原筛查,还有这半年来中维医结合的一些尝试。”
“对,还有远程会诊网络的建设经验。”李明若有所思,“不过材料准备起来工作量不小。”
“我来帮你。”阿依古丽在他对面坐下,“反正这些工作都是我们一起做的。”
两人开始整理材料。
从最初的病例发现,到紧急转运,再到长效机制的建立,点点滴滴都浮现在眼前。
“对了,”阿依古丽突然说,“你还记得王野吗?”
“王野?”李明一愣,“我们医学院的王野?”
“对,他现在在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昨天他给我发消息,说他们那边也在做类似的工作,希望能交流经验。”
李明记得这位性格爽朗的同学,当年实习时还一起值过很多次夜班。
没想到他也来援疆了。
正说着,阿布都·卡德尔院长走了进来:“在准备交流会材料?”
“是的,院长。”李明站起来。
“好好准备,”院长说,“这次机会难得。你知道吗?和田那边的王医生前几天还特意打电话来,说想和我们合作,建立跨地区的儿科急救网络。”
李明和阿依古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
如果能把经验推广到更大范围,帮助更多的孩子,那该多好。
“对了,”院长又说,“张国华主任让我转告你,让你准备一下,交流会期间他要带你去看个病人。”
送走院长后,李明陷入沉思。
张主任这么说,肯定是遇到了棘手的病例。
看来这次交流会不只是简单的经验分享。
“在想什么?”阿依古丽问。
“在想很多事。”李明轻声说,“刚来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来帮助别人的。现在才发现,其实是在互相成就。”
阿依古丽露出温暖的笑容:“这就是‘援疆’的意义吧。不是简单的帮扶,而是共同成长。”
傍晚,两人整理完初步材料。
走出医院时,天边的晚霞格外绚烂。
“晚上一起去吃抓饭?”阿依古丽提议,“听说老城区新开了一家,据说很正宗。”
“好啊,”李明笑道,“不过这次我请。之前你教我的那些维语医疗术语帮了大忙。”
夜幕下的老城区灯火通明。
两人走在古老的街巷里,空气中飘着烤羊肉和孜然的香气。
“其实我一直想问,”李明忽然说,“你为什么会选择留在喀什?以你的成绩,完全可以去大城市。”
阿依古丽沉默了一会儿:“可能和你选择来援疆是一样的原因吧。觉得这里更需要我们。”
李明点点头。
远处传来悠扬的都塔尔声,让他想起那个雨夜里的山路。
正是有无数像阿依古丽这样扎根本土的医生,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援疆医生,共同编织起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守护网。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收到了王野的视频通话请求。
屏幕里的老同学晒黑了不少,但笑容依然爽朗。
“听说你们搞出了不得了的成绩啊!”王野一开口就很兴奋,“高原儿童先心病筛查,这创意太棒了。我们这边也想学习经验。”
李明谦虚地说明情况,却被王野打断:“别太谦虚。这次交流会上,我们得好好聊聊。对了,你知道张教授这次要带什么病人来看吗?”
“不知道,他没说具体情况。”
“我听说是个很特殊的病例,可能需要多地会诊。”王野说,“所以这次交流会可能不只是简单交流,说不定能催生出更大的合作项目。”
挂断视频,李明望向窗外。
阳光下,帕米尔高原的雪峰若隐若现。
他突然意识到,这片土地上的医疗事业,正如这连绵的山脉,需要更多的人携手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