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跟我一起进宫见父皇。”

随即江城和赢曌便进了宫。

御书房,赢苍倚靠在龙椅上,手中把玩着一对玉器。

“儿臣见过父皇。”

“微臣参见陛下。”

赢苍闭着眼睛,语气淡然。

“护卫说你们有要事要见朕,说吧,什么事?”

赢曌将手里的宣纸交给魏闲,魏闲再转交给赢苍。

赢苍接过宣纸看了看,也是没发现什么异常。

“你们要给朕看什么?这上面什么都没有。”

赢曌手肘轻轻碰了一下江城,示意他来说。

江城随即上前一步。

“陛下,这是微臣制作的宣纸,您看看这个宣纸如何?”

赢苍仔细看了看,又摸了摸质感。

“宣纸而已,除了比正常宣纸白皙一些,柔软一些之外,并无什么特殊之处。”

“陛下,如果微臣说这样的宣纸成本只需要一百文一刀呢。”

“什么!”赢苍直接激动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魏闲见状立马将御书房所有人全部带走并关上了门。

等到整个御书房只剩三人后,赢苍才继续说道。

“你刚才说的可是真话?当真只需要一百文?江城,你想清楚了再回答,欺君可是要重罚的。”

“微臣不敢欺瞒陛下。”

“可能大量生产?”

“回陛下,可以。”

得到江城的回答,赢苍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

“好!好!好!江城,没想到你这么快就给了朕这么大一个惊喜,此番你立了大功,朕要重重赏你!说吧,你想要什么?朕无有不允。”

听到这话,江城内心大定。

“陛下,微臣不要赏赐,只求陛下能允许微臣开办报刊,发售报纸。”

赢苍听到这两个新颖的词很是疑惑。

“报刊?报纸?这是何物?”

“陛下,这报刊就是售卖报纸的店铺,报纸就是......”

江城又给赢苍解释了一遍报纸是什么。

听完江城的描述,赢苍坐回龙椅,手指轻轻敲击着案桌,思索着这件事的利弊。

报纸能巩固统治者的地位,也能方便百姓的生活,还能解决诸多问题,肯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但玩意报纸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握,那威胁太大了。

这样的东西只能掌握在皇室的手里。

想到这,赢苍抬头看了眼江城,又看了眼旁边的赢曌。

然后说道:“曌儿,你先出去。”

“诺!儿臣告退。”

赢曌出去后,赢苍慢悠悠的起身走到江城身边,围着他转了一圈,上下打量着,又伸手锤了锤他的肩膀,最后满意的点点头。

“不错,壮实了一些,在习武?”

江城冷汗都要下来了,这皇帝老儿要干集贸啊,不会是个GAY吧。

“回陛下,最近学了点微末把式。”

“嗯,不错,男人是得学点武艺,说说吧,看看你都猜到了些什么。”

闻言江城瞪大双眼,后背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微臣不懂陛下在说什么。”

赢苍笑了笑。

“文正说的果真没错,你还真是个滑头。”

“赵南征已经告诉朕了,你那天想灌醉他,在他嘴里套话,还有你调查柳长风的事情朕也知道。”

听到赢苍的话,江城冷汗直冒。

‘坏菜了,这特么可是皇宫,这咋跑。’

“不用紧张,朕不打算杀人灭口,朕还要留你大用呢,你只管大胆说,让朕看看有没有看错人。”

闻言江城稍稍松了口气,不杀他就行。

“回陛下,您在演戏吧。”

“演戏?就是你那个白玉京里捣鼓出来的东西吧,倒是很贴合。”

江城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上来。

‘擦,连白玉京里的事情都知道,那奎木达......’

赢苍见他紧张,不再站在他的身边,转身走回龙椅坐下。

“韩谷是朕给曌儿的,朕知道白玉京的事情应该不奇怪吧。”

江城又松了口气。

‘还好,这皇帝老儿还不是手眼通天,奎木达那里没有用白袍军的人,应该没事。’

“陛下手眼通天,微臣佩服。”

“别贫嘴了,继续说,你都猜到了什么?”

江城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陛下,柳长风应该没死吧,并且他应该就在东山菌的拿出山林中。”

“上次匈奴攻打淮阳关,他们应该出手了吧。”

“周长安是世家安插在柳长风身边的棋子是吗?所以陛下借助柳长风的事情顺手除掉了这颗棋子。”

“三殿下被派往拒北城应该也是陛下的缓兵之计吧。”

赢苍脸上笑意更深,“不错,继续说。”

“南境东境应该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了,北境本来应该已经被藩王掌握了,但匈奴过后,拒北城换防那段时间,陛下应该已经将那边也收入囊中了。”

“朝中长孙首辅和吴大人一览大权,随时可以对朝中来个大清洗,现在只差西境的防务还不曾收入囊中。”

“等西境再收入囊中,陛下应该就要落下屠刀,将朝野上下的毒瘤彻底清除。”

“而陛下做的这些只为一件事,那就是为未来的储君铺路,不知道微臣猜测的可对。”

江城说的这些都是有理有据的,北境那边白玉京传来消息,之前城主府的那个师爷消失了,没有去白玉京找麻烦。

江城就猜测北境可能已经换人了。

而赢曌回京的途中屡次遭遇刺杀,应该就是北境正处于权力交替的关键阶段,所以才对沿途的防守疏忽了。

否则那么多死士潜入北境,当地的一把手不可能不知道。

至于周长安,江城也是大胆猜测,除了这个可能他想不到其他更合理的解释。

听完江城的话,赢苍轻轻的鼓起了掌。

“不错不错,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猜到这些的吗?特别是柳长风,他可是连妻女都不管不顾了,你是怎么知道他在东山郡的。”

“回陛下,柳长风是东山郡人士,并且他刚死,东山郡便出现了一股土匪,这实在可疑。”

“并且朝廷一直没有征讨,微臣便查了那边的地形,发现那边有一处山林可以藏兵,并且地形十分有利于抵御赵国。”

“再加上上次匈奴袭击淮阳关却没有打下来,微臣便大胆猜测,那里藏的并不是一股土匪,而是一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