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粮是十二文钱一斤,三百斤新米,就是三两六钱银子。

绿豆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三十斤绿豆不过才一百五十文钱。

腊肉贵一些,属于风味特色,要二十七文钱一斤,元宝掂量掂量自己买了五十斤这样子,也才一两三钱。

几样物资加起来,抹了零头,要给五两银子。

元宝特地从荷包里挑了几块偏重的银角子,递上去,称了下差不多五两一钱了,因为腊肉铺和粮食铺的掌柜是夫妻,账是凑一块结的。

掌柜夫妇给元宝拆了零,找了八十六枚铜钱,零头这不来了吗?

麻烦小二哥把粮食搬上马车,元宝回到书摊,借了两文钱给裴瑜结账,然后让小乞丐帮忙送信的时候,还不忘给了小乞丐两个肉包子做盘缠。

裴父裴母收到信,心安了的时候,元宝和裴瑜也回到靠山村了。

颖婆子见他们带回来那么多东西,嗔道:「你们这俩孩子,带那么多米粮做什么?颖奶奶说了,你们借助就借助,不用你们给银子。」

元宝和她玩文字概念,「颖奶奶,我没有给您银子呀,接下来我们可能还要在这里多住一段时日呢,所以这些米粮不仅是给您的,更是我们几人的吃食呀。」

「原来如此,但你买那么多绿豆作甚?」

颖婆子听到他们还要在住一段时间,高兴得不得了,却没将喜色溢于言表,年轻时候的生活,早让她熟练将情绪收拾好了。

元宝说:「俗话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颖奶奶,我说句不尊敬的话,我看您生活过得清苦,想必没有亲人在身边。

所以这几天我观察过了,靠山村外头是一条官道,平日里甚多车马经过,不如我教您做一道绿豆汤,等我们走后,您也可以凭此做个营生,赚些钱给自己养老,如何?」

米粮终有吃尽之日,但掌握了技术和本领,却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的。

她这些天都看在眼里的,颖奶奶会做的,仅仅是那几道菜而已。

颖婆子感动,「孩子,你有心了……」

她日常的起居用度,都是靠着绣些帕子,让人带到城里售卖维持生活,还要被中间的掮客抽去一半利润。

加之这些年岁数上来了,穿针引线的活儿她干起来很费劲,日子过得不就一天比一天辛苦了吗?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颖奶奶您收留我们,这份情义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元宝说着,招招手,理所应当的让「家里」唯一苦力,也就是净晦过来。

「把这两袋米扛进去,放桌子上,别放地上,不然老鼠会啃的。」元宝吩咐。

「知道了。」

净晦扛起麻袋就走,他也算半个武僧,只是颖奶奶看着他有点「吃力」的样子,格外心疼。

因为她也有一个从出生就被送去寺庙出家修行的儿子,净晦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颖婆子的代餐,自然心疼。

米粮收拾完了,元宝就和颖婆子蹲在天井处,舀了些绿豆开始过水清洗,准备熬些绿豆汤出来,吊在井里冰着,晚上吃了饭,可以当做甜点。

不然这夏日真是难熬,太遭罪了。

元宝这样想着的时候,清洗绿豆更加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