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之人皆是不解,这个苏砚脑子肯定坏掉了。

用一棋盘的粮食换一座码头,普天之下没有如此滑稽的交易。

萧嫣然心有不忍:“王兄,只用一棋盘的粮食换一座码头,会不会太过分了一些?”

耶律一休脸带笑意,十分得意:“公主,你何必同情这些楚人?我可是出价黄金千两换他们的码头,他们自己不愿意。”

刘太和附和道:“正是。公主,用一棋盘的粮食换一座码头,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谁也没有逼他。”

萧嫣然当然知道。

现在得到了码头,付出的代价如此之小,小到他们来之前完全不敢想象。

这次的出访无疑是成功的。

先前写序、写诗的挫败,此刻倒都不值一提了。

只不过,这个苏砚为何突然做出如此反常的举动。

这样虽然帮他们轻松的拿到了码头,可他毕竟是楚人。

此事过后,祁王追究起来,他肯定罪责难逃。

不知怎的,面对这个敌人,萧嫣然竟有些狠不下心。

也许是她惜才吧,又或者,是因为对方为她写了三首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这个苏砚,倒还真是会写女人。

在旁边挺尸许久的徐阶渐渐清醒了些。

他深知此次他是出丑出大了。

堂堂江宁第一才子,日后恐怕就要沦为别人的笑柄。

设计陷害他的刘太和固然可恨,不过那是敌人,骗他也是理所当然。

苏砚算个什么玩意儿,也敢来踩上一脚。

如果不是他自以为是出来写序、写诗,他徐阶会显得如此可笑吗?

刚才风头都让他出尽了,现在苏砚脑子抽筋,自寻死路,也怪不得他。

“殿下,臣要检举苏砚通敌!”

“徐阶,你不要在此捣乱!”祁王的语气满是不悦。

虽然苏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尚且不知,但是,事已至此,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足。

果然,看到徐阶开始挑唆场下之人攻击苏砚,萧嫣然站了出来。

“殿下,方才徐才子所说通敌,难道是说我们金国是楚国的敌人吗?”

原本两国军队都在北镇附近对峙了,是不是敌人一目了然。

但是,两国还未开战,签订的合约就还有效。

面子上,还是要维持的。

谁先开第一枪,谁就要担责。

古人打仗讲究师出有名。

若是因为口舌逞能,反而使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实际上造成诸多不便,不太明智。

祁王此刻以为自己吃了大亏,却也没有立马处置苏砚,也是因为这三个辽人还在。

听了萧嫣然的话,祁王也只好强作笑颜:“公主哪里话,我们两国交好,是朋友,是兄弟之国。本王将码头赠予公主,只要一棋盘的粮食,还不足以表明吗?”

耶律一休听出了祁王言语之外的不满。

不过他可不在乎。

他上前一步,反而阴阳怪气地说道:“祁王如此大方,小王真是佩服。既然如此,这番好意也不可辜负。我已经让人送来粮食,就当着这么多人,交付给祁王殿下吧。”

接着拍了拍手:“把粮食带上来。”

大楚国各地主要粮食都不一样。

江宁地区水源丰沛,便是以稻米为主。

两个下人抬着一大麻袋的稻米来到堂上。

耶律一休大手一挥:“不用数了,多的粮食就当我送给祁王殿下的回礼,哈哈哈。”

“来人,带上合约,去把江宁东边的码头接管过来吧!”

“等等!”

苏砚拦住了下人,脸带阴笑之笑。

“一休王爷,合约中可清清楚楚地说了,先将粮食交付足了之后,我们再交割码头。”

“如此大一袋粮食,别说一个棋盘,就是十个棋盘也装满了。怎么,苏砚,你现在又想反悔?”

“岂敢?这两份合约上都盖着两位王爷的印玺,地位如同国书,岂能轻易反悔。”

“那你什么意思?”耶律一休语气冰冷。

苏砚却安抚道:“诶,王爷不要动怒。在下只是想依照合约,当着王爷的面清点粮食罢了。这一小袋粮食,只怕是不够。”

“不够?苏砚,这一袋稻米倒出来,把棋盘都要埋在里面了,你何必多此一举!”

祁王于老等人也一脸纳闷,这还有什么必要吗?

此刻方才耍这些小聪明拖延时间,何不一开始就不要答应。

但苏砚却坚持要当面清点。

“好,便依你。来人,拿棋盘来。”

下人拿来棋盘,将棋盘抄入麻袋中,舀起满满一棋盘的稻米。

“苏砚,看清楚了,一棋盘装得满满当当,这下总行了吧?真是蠢货,现在你连一袋米都得不到了。”

“不不不。”苏砚连连摆手,“王爷,合约上可不是这样写的。”

耶律一休掏出合约:“第一格一粒,第二格两粒,第三格四粒······总之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一倍。”

他的耐心快被苏砚的啰嗦消磨尽了:“你眼瞎吗?第一格一粒,你自己看看,堆得这么满,第一格得有多少粒了?!”

刘太和也站出来指责苏砚:“白纸黑字已成定局,你休想抵赖。我们王爷大气,按照合约数倍的粮食给你,你不要不知好歹!”

苏砚也不恼:“不用不用,说了多少就是多少,一粒我也不多要。”

“但是,贵国一粒也别少给。”

他也吩咐道:“来人,给我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收取。每收完一个格子的粮食,便在棋盘对应格子上打一个勾,谁也别多要,谁也别少给。”

于老心底还是相信苏砚的:“就依苏公子吩咐。”

不一会儿下人将棋盘、纸笔、算盘等物准备齐全。

耶律一休骂道:“胡搅蛮缠,本王就陪你玩玩,数吧!”

“第一格,一粒稻米,清点入账。”

“第二格,两粒稻米,清点入账。”

······

一些文人的也开始急躁起来。

“这个苏砚到底想干什么,把这里当成什么地方了,如此儿戏!”

“以后传扬出去,我大楚国脸面何在,连一粒稻米都要清点记录?”

“普通人家尚且能拿出几百粒米来施舍,我大楚堂堂大国,富有四海,居然连几粒米都斤斤计较。”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却发现不对劲。

“王爷,袋中的稻米已经用完了,不过,这才23个格子不到。”

耶律一休有些不敢相信。

难道是数错了?

“再去买,再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