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成名之战堪称全书乃至整个人类文学史上的经典一大闹天宫。无须掩饰,你的童年是在多少次大闹天宫的梦里一路走来。多少次你梦见自己就是那个身披黄金甲,手持金箍棒,打得满天神仙哭爹喊娘,玉皇大帝直钻桌底的无敌战神。大闹天宫,它太容易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然而,今天我可能需要直接而非间接地告诉您:这场激励过您童年的英雄赞歌,其实只是一场闹剧,而且还不是孙悟空一个人的闹剧,而是几乎所有人联合演出的一出天大的闹剧。

4.1齐天大圣究竟实力几何?

大闹天宫这部恢弘壮丽的英雄史诗,其实从一开始就带着一个逻辑上的矛盾一各个角色的实力严重无法评估。

如果按照大闹天宫时的实力展示,孙悟空简直就是天地间第一神力。神到什么程度?神到个人的力量可以对抗整个天庭!然而作者是明朝中后期一官僚体系高度发达时代的宰相,混了一辈子官场,他难道不明白组织力量和个人力量的悬殊吗?他怎么会写出这种意**小说呢?而西天取经时那些看似无能的满天神佛,他们的坐骑、童子下界为妖,就能让孙悟空无可奈何,最后还得低声下气地去求他们解救。这是一个严重且明显的逻辑矛盾,对此有人解释孙悟空被压了五百年,实力退化,妖怪们却升级了。但明朝还没有普及打怪练级的网络游戏,这种解释只能当段子听听。真正说得通的解释有且仅有一个:大闹天宫时,天庭诸神都默契地隐藏了实力。

隐藏实力,官场常用技术。您去请一个当官的帮点小忙,或者履行正当职责,他可能就会拧着眉头说:“哎呀,这个确实应该给您办,但确实又有什么什么实际情况,或者超出我职能范围,我也没办法呀!”

其实即便在小说中,孙悟空也只是在通明殿外闹腾了一番,根本没有摸到灵霄殿的地板。很多人热衷于讨论“五百年前打遍天庭无敌手,五百年后取经路上却谁也打不过”的逻辑矛盾,其实根本没有矛盾,因为这个问题的题干本身就不成立,五百年前他也没打过谁。孙悟空从八卦炉里跳出来后直奔灵霄宝殿,天兵天将是“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更无一神可挡。”但是这里打败谁了吗?其实一个也没有呀!若说是孙悟空一顿棒,打死一群神将,剩下的抛下玉帝落荒而逃了,这可称大胜。但问题是根本没有任何人接上一棍,直接就消失了呀!五百年后取经路上吊打猴哥的那些神魔,其实也没谁在这一战被猴哥打败过。

86版电视剧将大闹天宫的场景改编成孙悟空挥棒激战,打败了诸天神佛,甚至创作了玉帝钻桌子的场面,这确实更精彩,更能尽情释放个人英雄主义情怀,但进一步放大了原著暗藏的误导。只不过这其间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太动人,让我们都深陷其中,根本舍不得自拔。回到原著,我们冷静地看大闹天宫,完全是上至太上老君,下至天兵小卒,全都默契地选择了隐藏实力,拒不出面制止正在闹腾的孙悟空。诸神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玉帝为什么容忍呢?因为他们都需要演这场大闹剧。

孙悟空第一次号称嫌弼马温官小,反下花果山。天庭派托塔天王李靖率兵讨伐,李天王派巨灵神、哪吒三太子两将依次与孙悟空单挑落败,班师回朝。天庭二次招安,孙悟空如愿获封齐天大圣头衔。人们赞颂孙悟空通过一场胜仗为自己争取到升官的壮举,也讥笑天庭这个封建统治者的外强中干。要真这么外强中干早就被推翻了,还等得到孙悟空?再仔细一看,李天王为何只派两员将领单挑一下就认输呢?这不还没真正开打么?而且哪吒战了三十回合就被孙悟空一棒打中膀臂败逃,这不是他的水平。后来取经路上,哪吒也曾下界助取经团降妖,比如面对独角兕大王(太上老君的青牛),哪吒和孙悟空都和他打成平手,可见哪吒和孙悟空武艺相当,断无三十回合就败走之理。

之后孙悟空搅乱蟠桃会,二次革命,李天王率十万天兵天将会剿。这次天兵认真多了,猴子也应付得很辛苦。但大杀了一整天,天兵却“止捉得些狼虫虎豹之类,不曾捉得他半个妖猴”。这可是十万级的大会战呀!想抓谁就抓谁,别说打仗,军体操汇演能控制到这程度也得令人赞叹呐!嘿嘿,这恰是我大明天兵看家的本领。明中后期,明军经常体现出这样的“素质”。对面往往是多个游牧部族组成的联军,明军可以对其实施精确打击。没关系的部族,砍你脑袋回去报功;暗中勾结好了的部族,您还可以顺手带点友军的财物回草原。所以这根本不是精准打击,是精准扶贫。清朝创始人努尔哈赤本是东北女真诸部中较弱的一个,但成功申请到了辽东都指挥使司的精准扶贫项目。每次围剿,明军都打击女真、蒙古其它部落,偏偏留下他的建州左卫发展壮大,最终被他统一东北。

观音菩萨派弟子惠岸行者(李天王次子木吒)出战,又单挑失败,李天王又向天庭发出败报。玉帝“笑道:巨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尽管作者用了极大篇幅渲染战斗过程的精彩激烈,但我们还是能够发现:李天王根本没认真打,试想十万天兵一起拥上去,谁扛得住啊?但他始终象征性地单挑一下就认输。尽管这第二次围剿花果山,样子做得倒是比第一次足,但还是没动真格。玉帝其实也看出来了,所以才会“笑道”,而不是“悚惧”。

4.2皇亲与狗不得入内

见以李天王为代表的众天兵都不卖力,观音菩萨举荐了二郎神。

二郎神的身份相当微妙,他法力不弱,也为天庭立过功,但却不能在天庭任职,只能在人间灌江口居住。究其原因只有一个一他是玉帝的外甥。这个角色恰是代表了宋明以来一个非常尴尬的群体一皇亲国戚。若在前代,皇亲国戚可不尴尬。若能跟皇帝沾上点亲,就算您是废物点心也能受重用,更别说有点真本事了。但在宋代以后情况就反过来了:皇亲国戚一律不得为官,哪怕像二郎神这么有本事的。

宋朝明文规定:宗室不得为官,更不能为相。但南宋有一位名相赵汝愚,却是宋朝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赵匡义)长子楚王赵元佐之后。不过宋太宗驾崩后由第三子宋真宗(赵恒)继位,所以赵元佐这一系从此就偏离了帝系。赵汝愚是在第十三任皇帝宁宗朝才当的宰相,隔了两百年,早就跟现任皇帝出了五服,其实根本算不上宗室,所以才能为相。不过政敌却抓住他这个把柄,大力攻击,把他赶下了台,可见宗室为官的高度敏感性。明朝比宋朝更严格,明代其实颇有一些才华横溢的宗室成员,比如创立“十二平均律”的数学家朱载堉、被曰本誉为现代启蒙之父的思想家朱舜水等,但他们虽可凭宗室身份得到国家供养,却绝无可能捞到一官半职。

玉帝和二郎神就面临着这样的苦恼。玉帝看着李天王这帮出工不出力的官吏,心里焦急,多想用一些“自己人”啊。二郎神有通天彻地的本领,却摊上个皇帝舅舅,升不了天(当不了官)。但这次围剿妖猴就是个立功的机会,你们都解决不了这猴子是吧?行,我来解决了,总能让我当个什么官吧?这是凭实打实的军功,而非血亲。观音是个很乖巧的人,适时地推荐了二郎神,所以玉帝调二郎神出战,圣旨结尾处专门加上一句“成功之后,高升重赏。”二郎神也是“大喜”,立即率梅山六兄弟、一千二百草头神,“霎时过了东洋大海,径至花果山。”这帮私人武装比国军积极多了。

二郎神进入战场,他让李天王的正规军无论胜败都不用相帮,只求他立个照妖镜不要让猴子变化逃走。但即便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其实李天王还是没有满足。后来二郎神与孙悟空赌变化,靠的是自身经验和判断(很多神话说二郎神有三只眼,有相当于照妖镜的功能,但《西游记》并无此说,同样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无此功能),李天王架着个照妖镜却始终没吭声。李天王的副将巨灵神和两个儿子跟孙悟空单挑时,都是数十合败走,唯独二郎神和猴子大战三百余合,“抖擞神威”,愈发卖力。梅山六兄弟更是率兵冲杀,一举擒获了两三千妖猴。

十万天兵天将,半个妖猴都抓不住;一千二百草头神,一战擒拿两三千。您说这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

之后二郎神的亲兵将孙悟空团团围住,眼见就要成擒,玉帝的外甥马上就要立下大功了!就在此刻,观音菩萨提出掷净瓶下去打猴头,助二郎小圣一臂之力。太上老君却以净瓶易碎为由,拿出他的至宝金刚镯(有些较权威版本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西游记》根据世德堂刻本作“金刚琢”,但此宝是一个手镯形状的圆圈,为便于理解,本书作“金刚镯”。(此句可考虑用脚注),打翻猴头,二郎神率众擒下孙悟空,穿了琵琶骨,使其不能变化,押回天庭受审。

二郎神立下这份大功,可惜玉帝先前承诺的“高升重赏”却未兑现,只是给了金花、御酒等赏赐,没有让他入朝为官。二郎神也只好“谢恩,回灌江口不题。”

因为你是皇亲,哪怕立下擒拿孙悟空这么大功劳,展现出这么高的本领,甚至战前圣旨写明“高升重赏”,结果依然别想入朝为官。我们这圈子就是文官的,皇亲与狗不得入内。你丫不但是皇亲,还真的带一条狗(哮天犬,《西游记》中叫细犬),就你这样还想入朝?这就是明朝的时代特征,忽略或对这个特征视而不见,就无法看懂《西游记》的内涵,只能停留在一猴一棒包打天下的层次。

有人说玉帝和二郎神因为“斧劈华山救母”之事,关系不好,所以二郎神不愿上天庭为官,“听调不听宣”,体现了一种不屑为官的丹心傲骨,也体现了玉帝外甥有一定特权。被排斥在体制外的特权?二郎神这个角色在民间神话传说中其实很丰富多彩,但在《西游记》中就是一个皇亲与狗不得入内的尴尬角色。

事实上,明朝对军功封爵也有很严的规制,如果二郎神真的立下军功,文官们恐怕也阻不了他“高升重赏”。也正因如此,当二郎神的私人武装击溃妖猴大军,团团围住孙悟空时,形势己成定局,太上老君偏偏要去帮一下手,就是为了分二郎神的功。他这个圈儿一掷,显得是他打翻了猴头,二郎神才趁机拿下对方,功劳就小多了,“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可以打发,官您就甭想了。

4.3亲昵私臣如来救驾

擒住了猴子一更重要的是打发走了二郎神,接下来就该审判执行了。反贼当然是死刑,但行刑人员“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太上老君解释说孙悟空吃了蟠桃,饮了御酒,更重要的是吃了他五壶金丹,“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遂提议由他将猴子放进八卦炉锻烧七七四十九日,炼出丹来,猴也成灰了。玉帝准奏,于是“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结果猴子“躲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四十九日锻炼下来,毫发未损。影视作品总爱表现他的衣服甚至毛发被烧光了,其实不对,火根本没舔到他身上。

老君一揭炉盖,猴子一下子冲出来,老君和众道士来揪他,却都被他掀翻在地。尤其是鹤发苍髯的太上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真是引得不少人捧腹大笑。但笑完我们得想想:堂堂兜率宫,当真连一个能挡挡这猴子的人都没有?没叫您拿下,只是挡一挡啊,亲!西天路上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独角兕大王这么多兜率宫下派干部,都让取经团吃尽苦头,此刻他们怎么不挺身而出呢?还让大老板亲自去抓猴,出那么大洋相?弄得来孙悟空冲出兜率宫,“耳中掣出如意棒”,直冲灵霄殿——冲着玉帝去了!险些造成一粧弑君的重大事故。

孙悟空在八卦炉中没有炼死,却炼成了狂战士,直奔玉帝而去,打得天兵天将是“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更无一神可挡。”所幸还有一位佑圣真君佐使王灵官,使金鞭挡住疯猴,“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还发文?没

错,这就叫痕迹管理,没正式文件,玉帝脑袋被敲爆了人家也没责任呀!作者“发文”二字简直用得妙到毫巅,道尽了官场不尽沧桑。

这时惊动了玉帝,亲自下诏宣西天佛老前来降伏,如来佛祖急忙赶到天庭,骗猴子说他可以安排猴子当玉帝,条件是到他掌上来翻一翻。结果猴子就上当了,被压在了他手掌变的五行山下。孙悟空还一度想凭神力掀翻五行山,又被如来加了一张帖子,稳稳压住,并安排专人出任土地,配合五方揭谛看管。至此,大闹天庭这场大剧总算落幕。玉帝召众神欢宴,并请如来取名“安天大会”。

很多人理解成这是玉帝的道教天庭无法降服孙大圣,所以去西方佛教世界请来外援,甚至是到上级部门求救,其实作者通过玉帝请如来救驾的礼仪措辞,很明显地标定了他们的君臣关系。

如来收伏妖猴,连玉帝的面都还没见着就准备转身回凡间的灵山,看来按官方礼仪,如来干了这活儿玉帝连接见都不用,这不但是明确的君臣关系,而且还是个品级不怎么高的臣子。《西游记》设定了如来佛祖在天庭位居“五老”之一,大致是四品官。按明代官制,六部侍郎(正三品)以上可称公卿,皇帝应亲自接见,如来正好差一点点。但玉帝很给面子,亲自出来接见,说要设宴致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不敢违悖”“救驾”“宣命”等措辞都进一步坐实了君臣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来坚持官方礼仪措辞,玉帝本人却没有。最初玉帝“传旨着游弈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二圣到佛前也称“玉帝特请如来救驾”,都是用的“请”而不是“宣”,之后更违背礼制亲自接见如来。这充分说明玉帝和如来的私人关系非常亲昵,不是官品问题。安天大会上道教众神和四海散仙纷纷“向佛前拜献”,这也是君臣之礼,所以很多人认为如来才是天庭真正的君主,其实这恰恰说明如来是玉帝的私人代表。按明代礼制,司礼太监在很多场合作为皇帝私人代表,官民和外国君主都应跪拜如见皇帝陛下本人。

所以在《西游记》设定中,玉帝是明朝皇帝,如来是其最宠幸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无疑。不过这也暗示了明中后期有些人渐渐乱了礼法,皇帝不以法定礼制称呼太监,而称“大伴儿”甚至“翁父”。这不得不令人想起汉灵帝(刘宏)宠幸太监,以至于公然宣称“张让是我父,赵忠是我母”,从而引发“十常侍”乱政的历史教训。明代某些宠监如刘瑾、冯保、魏忠贤等,也正是不断突破礼法,要求官员不分场合只要见到自己都要跪拜,从而打造“阉党”。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某些自诩“民主自由”的大国,大统领常让他没有任何公职的超模女儿作为他本人的代表行使职权,很多国家在外交礼仪上待之如大统领本人,充分说明这些国家的公权体系己被私人关系盖过。虽然我并不反对他这种行为,那也只是因为他女儿太漂亮了而己。我不说穿他名讳,也只是因为我是四川人,说出来是川普。

其实玉帝和如来这种君臣关系作者表达得很清楚,而且当时的政治氛围是“大礼议”刚过,人人心有余悸,这样写相当敏感,时人一看便知,只是后世很多人不了解明代礼制所以产生了误解。但还有人认为佛祖法力高强,您看孙悟空从八卦炉中冲出来,道家神仙无人能挡,只有佛祖能收伏他。如果这样想,那就真上了作者的当了。

4.4道家故意放孙悟空去冲击御驾

没错,他们是故意的,尤其是太上老君。

什么?您坚持认为是孙悟空本领高强,把天庭诸神打缩头了?尤其是86版电视连续剧,玉帝被打得钻桌子,这是多么令人开怀的一出英雄赞美诗啊!

好吧,且不说拿下,神仙们挡一挡猴子的功力总该有吧?很多神仙都在取经路上与孙悟空交过手,比如二十八宿中的奎木狼,也就是宝象国碗子山波月洞的黄袍怪。他一个人就能和孙悟空打成平手,但大闹天宫时二十八宿加起来却挡不住孙悟空一个(其实根本没去挡)。而且黄袍怪在取经路上见了孙悟空,只是觉得有点面熟,半天想不起是谁。这说明什么?说明大闹天宫对于他根本不是多大回事儿,他只是象征性地咋呼了两声,过了就忘了。如果真是打得他当了缩头乌龟,连皇上都不顾,岂非刻骨铭心?

最恐怖的是,孙悟空跳出八卦炉后,从“耳中掣出如意棒”。他怎么就能从耳中掣出呢?二郎神抓住妖猴,第一件事就应该是缴械,岂能容他将此等神兵留在身上?有人说二郎神不知道金箍棒可以变成针藏在耳朵里,但金箍棒是“made in兜率宫”,亲手打造的太上老君不可能不知一问题恰恰出在他身上。

二郎神即将抓住猴子时,老君掷下了金刚镯打翻猴头。这个金刚镯是全书最顶级的法宝,第五十二回独角兕大王用它大显神通,任你什么兵器法宝,包括如来的十八粒金丹砂,一律可以收进来。太上老君号称是他当年西出函谷关,带着早晚防身的至宝,但这里却只当砖头扔一下,是不是杀鸡用了牛刀?其实这个细节大有玄机一老君正是利用金刚镯套物的神技抢先套走金箍棒,以免被二郎神缴械。如果真让二郎神把这缴获的兵器呈给他舅舅,好哇!李老君,这反贼用的可是您打造的兵器呀!那李老君可就说不清楚了。而且二郎神抓住孙悟空时是钩了琵琶骨的,斩妖台上始终没有放开,但老君主动请缨用八卦炉将其炼化,入炉前偏偏要把他放开,而且故意留了个巽位有风无火。嗳!我们蒸大间蟹尚且知道绑好了蒸,而且不留死角,老君这个用八卦炉的祖师爷,居然会犯这样的错?

孙悟空出炉那一刻,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我说别光顾着笑,就是这一把,将金箍棒塞回了猴子身上,然后指示道家诸神放开一条路,放那猴子从兜率宫一路打到灵霄殿。

无量天尊!兜率宫在三十三天之上,灵霄殿在第九重天,这么远的距离,就没一个神仙稍微挡挡?相当于从京城外就开打,一直打进紫禁城,冲到乾清门皇帝面前,无一兵一卒护驾!换您是皇帝,您觉得这是敌人太强大,还是我军让您太心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