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为何能成为宇宙的总主宰,让三清四帝这么多大神俯首称臣?就是因为他掌握着一个重要的资源一蟠桃,可以让仙人修身延寿,这其实就相当于现实中的皇帝私赏。能发钱的人当然就是大佬,不过能提供类似资源的也并非皇帝一人,很多人总能找到除国家(皇帝)以外的利益孔道。这些利益孔道就能形成小势力,当这种小势力大到超过皇帝时,就形成所谓篡权,大到超过皇帝实际资源和正统威望总和时,就可以篡位了。比如曹操总揽大权,官员们升官发财都指望他而不是汉献帝。那么到明朝,官场呈何种态势?作者又是如何通过《西游记》来描绘的呢?
3.1玉帝的核心资源——蟠桃俸禄
蟠桃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甚至霞举飞升,同时还具有两个特性:一是垄断,只有玉帝的蟠桃园才能产出;二是产量,蟠桃园里三千六百株桃树,其中一千二百株三千年一熟,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一千二百株九千年一熟。这个产量不算很多,多了就不值钱了,但也不少,够神仙们分。所以玉帝靠这个资源当上了老大,那么别人还有类似资源吗?应该说有,但都不如他。
首先,太上老君就有比蟠桃更强的神物一金丹。这东西甚至可以打破天地间最基本的法则,让死了三年的乌鸡国王直接活过来!但金丹产量太小,不能像蟠桃那样当月薪发,不足以供养一个朝廷,所以太上老君只能作为一个势力很大的臣,立不了国。同理,镇元子大仙的人参果,福禄寿三星的枣、梨,乃至唐僧肉也都号称有类似功效,但都苦于产量太小,所以这些人都只能作为小势力存在。
而佛祖有什么资源呢?他就有成佛这种独辟蹊径的成仙之路。《西游记》将道家“金丹大道”设定为修仙正道,修成可到天庭任职。但道家修成的标准太难,成佛不失为另一种选择。而且这条路似乎不一定要有什么硬杠子,只要能把人事做通,佛祖一句话,您就成佛了。
玉帝暗喻明朝皇帝,他虽然掌控不了金丹大道,但蟠桃就是他发出的私赏,可以作为一种极好的补充。这个赏赐是广义概念,既包括赏金,也包括晋级带来的人生、事业成就。蟠桃还分三千年、六千年、九千年的档次,恰好比官员也分高、中、基层。佛教集团则暗喻了玉帝的私臣,提供了一种旁门,不必读书考试,可以通过军功、恩荫、阉割等多种途径获得官职。尽管这种官职不是天庭(朝廷)的清要官职,但好歹也是官,关键是清资官那边考不上啊!私臣本质上是皇帝私人的奴婢,只要把主子服侍得好,说提拔就提拔,没有文官考试、会推、票拟那一套,所以很多人没有读书的禀赋、毅力,便渴望一个旁路,比如傍上一个主子,就能提携着自己往上走。在科举制度成熟后,这个旁路就变得越来越窄,但越窄就越需要加劲儿钻呐!
李春芳的时代出现了一个新情况一青词宰相。这是指嘉靖帝当了皇帝后发现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文官们都不听他的话,于是他独辟蹊径,以青词为标准选拔官员。所谓“青词”是一种道教辞文,和文官们的儒家孔孟之道、程朱理学不是一个路数,很多文官都很鄙视,但也有极少数人投其所好,苦练青词以邀宠。大奸臣张璁、严嵩都在“青词宰相”之列,这相当于是在传统主流文官中分化出来一部分充当了皇帝的家奴。李春芳很辛苦地考中了进士,为了加快升官,也选择了投身此列。这正是孙悟空己经修成了大道,仍投身在佛教集团之意。
3.2猴子偷桃还管桃园?
众所周知,猴子偷桃,玉帝怎么偏偏让一只猴子去管桃园?有人说这是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这岂止是昏庸,简直是弱智!但官场小说不能这样看,智力正常的玉帝这样做自有深意。
封了一个齐天大圣虚衔后,玉帝又给了孙悟空一个主管蟠桃园的差遣,这可以说是把核心资源交给他掌管了。这样做有两方面原因:其一,玉帝一开始就把孙悟空当心腹培养。御马监某些时候比司礼监更贴皇帝腹心。孙悟空在御马监时就干得不错,把天马养得膘肥体壮,算是通过了第一轮考验,可以把更重的担子交给他了。其二就有点阴暗了,玉帝老儿其实是想让猴哥背一个大黑锅。
某人明知猴子偷桃,却偏偏让孙猴子去管桃园,其实就是想让他偷几颗。果然,孙猴子没有辜负期望,进了桃园就开始偷。那么他到底偷了多少?这个很难精确计数,且看他偷桃的大致效率:“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哪众仙果退。那猴王脱了冠着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跳下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1)孙悟空只是支开了下属独自偷吃,一只身高不满四尺的瘦猴儿,食量不会很大;
2)他也不是每天守着当饭吃,“迟三二日”才去一次;
3)孙悟空明白自己的职责,如果蟠桃明显少了,他脱不了干系。所以他不敢撒开了吃,也不敢让更多人参与,更别提批量处理了。他只是认为三千六百株桃树很多,枝繁叶茂处偷几个,别人发现不了。
结果呢?蟠桃胜会如期召开,玉帝该给神仙们发俸禄时,便“只有两篮小桃,三篮中桃。至后面,大桃半个也无,想都是大圣偷吃了。”我的妈呀,这猴儿的食量比猪八戒还大?三千六百株桃树被他一个人啃光了?很显然,孙猴子一人偷不了这么多桃,但猴子偷桃的事实倒也坐实,问题只在于猴子到底偷了多少?这就是标准的神仙数字了,都吃到猴肚子里您还能点数不成?那就把三千六百株桃的消失都算在猴子头上?不这样也没别的办法呀!
说到这儿,您应该明白玉帝为什么要找一只猴子去管桃园了吧?
没有错,桃子其实都是被玉帝收起来了,却栽在猴子头上。这就是官场上常用的“火龙烧仓、阴兵借粮”技巧,只不过一般都是栽到“火龙”“阴兵”这种虚诞概念头上,让人无处追究。玉帝何其狠毒,栽到一个实体责任人头上。
当然,这种实体栽赃也比虚栽更需技巧,玉帝可不能直说:“众位仙卿,今年我不高兴,不发桃子给你们了。”那就换个说法:“众位仙卿,今年我没有不高兴,要发桃子给你们一可惜都被那只猴子偷吃光啦!”其实大家也不是傻子,但政治就是这样,明知是那么回事儿,但只要你找到一个理由,我一时也不好驳你,除非撕破脸,否则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吞。
历史上,明帝和文官的主要斗争方式就是罚俸。因为文官是靠科举入仕,又靠会推(宋明文官制度中,相关文官组织集会,推举人员晋升,推举结果由吏部、内阁呈给皇帝象征性批准的人事制度)来晋升,受皇帝个人的影响其实不大,所以很少有谁依附于皇帝,反而常在工作中顶撞他。皇帝被谁顶撞太过,心里过不去,只能逮住点小过错罚几个月俸禄,稍出一口气。当然,这里玉帝还不仅是找到了理由罚大家的俸,更有可能是试探一下停发俸禄这种动作他们会做何反应,试着提醒一下一你们的俸禄还掌握在我手中哩!别太不把皇上当回事儿。
那么,道家神仙是怎样回应玉帝这次政治态度问询呢?作为道家领袖,太上老君很快给
出了回应:您说桃子没了,那金丹也没了。
孙悟空在蟠桃宴上吃得酩酊大醉,本来急着回齐天府睡觉,却“不知怎的”走到三十三天之上的兜率宫去了。这比过一会儿他要从兜率宫一路打到位于九重天的灵霄殿还要神奇,因为打过去无人阻拦虽然很不合理,但好歹是认准了方向动脚走过去的,这里他一个醉汉怎么就“走”到兜率宫去了,有这么巧?也很巧的是老君正巧不在家,而且不是一个人不在,是把全兜率宫的人都带走了。更巧的是,有五壶仙家至宝九转金丹赫然摆在显眼位置!醉猴一眼就看见了,拿起来“如吃炒豆相似”。
之后七仙女、王母娘娘、主持宴会的仙吏依次向玉帝奏报齐天大圣搅乱蟠桃会,玉帝都没有做出太大反应,甚至都用“笑道”回答。直到太上老君来报:“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这一次却是“玉帝见奏,悚惧。
皇上这次真被吓着了。也许他设想过很多种神仙们可能会对蟠桃没有了的反应,并研究了下步对策。万万没想到,他演了这么多内心戏,然而太上老君早己看穿了一切,就一句:您说桃子没了,好,那我这儿金丹也没了。什么?您质疑一只猴子不可能把兜率宫的金丹一口气吃光一就像也有人质疑一只猴子不可能把三千六百株蟠桃吃光一样?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但无为绝非无能,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老君这个回应可谓绝妙,不露声色,一副可怜巴巴的受害者模样,却直击根本,一招轻巧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暗合太极运数。这其实是博弈论中的对称博弈技巧,不管你出什么招,我只需出一个对称的招数,无论你有多么绝妙,我也和你一样绝妙,你拆穿我的同时也就拆穿了自己。更妙的是,玉帝想用这招警醒道家神仙:蟠桃掌握在我手中。老君却是一招太极推手,让这个警醒尚未传达到众位仙卿,却掉转方向,重重地警醒玉帝:金丹掌握在我手中。
您会火龙烧仓,我还会乾坤大挪移呢。
当然,蟠桃和金丹这次小小的交锋,跟我们还将详解的宏大官场博弈相比,只是一次垫场表演。不过它很出色地描绘了明朝皇帝的劣势与窘境,文官的油滑与成熟。
3.3万历帝栽赃御马监的闹剧
皇帝金口玉言,说不得半句假话,故意栽赃下属更是天大的忌讳,一旦暴露有此行径,简直丢脸到三十三天之上。玉帝这种故意让一只猴子去管桃园,然后栽赃给他的行径其实是有原型的。
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是大学士张居正的学生。张居正因为主持改革得罪了李春芳等很多高官,但他在李春芳退休后一年多就当上了内阁首辅,并与李太后以及御马监太监冯保结为政治同盟,笼罩了皇室、文官、太监几个权力源,成为明朝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比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还要大八倍。李春芳本就不是个廷争面折的硬汉,退了休哪还敢跟他们当面对着干,他就敢写写《西游记》而己,他把万历帝的一个大笑话精心编排,揉入了小说中。
张居正死后,他的权力网全面瓦解。冯保被贬为奉御(正六品宦官),南京闲住,第二年就郁郁而终。其弟冯佑、侄子冯邦宁均官至都督(正一品武官),都免官下狱,最后死在狱中。朝廷抄没冯保家产,抄出来金银百余万,还有价值连城的珠宝、字画、古琴等艺术品。
事实上,冯保的财产恐怕远不止这么多。冯保被发配南京,他女朋友李太后肯定要过问。万历帝对老妈撒了个谎敷衍:“老奴被张居正蛊惑,没什么大过失,去去就召回。”但不久潞王(李太后另一子朱翊缪)结婚,需要大量珠宝作彩礼,李太后当然找大儿子解决。万历帝舍不得给,于是又撒了个谎:“近年来无耻臣僚大量收购珠宝,送给张居正、冯保两家,导致市价暴涨,皇室都买不起了呀!”李太后说:“不是己经抄家了吗,应该把这些珠宝抄出来呀!”万历帝只好用新谎圆旧谎:“这老奴狡猾,先转移了财产。”李太后说:“转移了就得追查呀!”万历帝也只好下诏再深查冯保的财产,结果捅了马蜂窝,查出锦衣都督刘守有及其下属张昭、庞清、冯昕确实在抄没过程中私吞了大量财产,均获罪。但万历帝一门心思查刘守有案,至于最初说的追查冯保转移的财产,也就忘了继续深究。李太后见她一句话捅破马蜂窝,也没好意思再追问,这事儿最终不了了之。
此事一经大白,天下哄笑,倒不是笑贪官凶猛,也不是笑锦衣卫查案时趁机贪墨赃款,这种事儿在当时己经不好笑了。大家笑的是皇帝舍不得给亲弟弟办彩礼,不断撒谎,而且是以栽赃家奴的形式对亲娘撒谎。你个不仁不孝的大骗子,还当皇帝哩!朱翊钧啊朱翊钧,你是要存心笑死猪一群呢!
李太后娶儿媳妇,要用珠宝办彩礼,皇帝不想给,就栽赃给御马监太监冯保;王母娘娘办蟠桃胜会,要用蟠桃,玉帝不想给,就栽赃给御马监弼马温。嘿!好你个玉帝老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学,学个万历小儿!
3.4玉帝的培养课程
当然,玉帝悉心培养孙悟空也不仅仅就为了背这个黑锅,取经工程也早就在计划中。根据时间判断,孙悟空是作为第十次取经的梯队培养,他出师不久,金蝉子就走上了取经路。在金蝉子前几世取经尝试时,孙悟空正好有空挂职锻炼,玉帝给他安排了这几个培养课程。
1)在花果山挂职当山大王
取经路上主要面对的障碍就是占山为王的妖怪,所以先让孙悟空自己去当一次山大王,熟悉妖怪占山为王的运作模式。比如白骨精变作娇俏美女来诱唐僧,孙悟空便解释他当年“在水帘洞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变化成金银或女色,将人迷到洞里,尽情享用,劝唐僧莫着了道儿,这就是下派锻炼的基层工作经验。水帘洞的设施一应倶全,显然是早就安排好了给美猴王挂职锻炼用的,不是让他真正从头打造一个独立王国。孙悟空作为妖王,虽然抓了不少人来给群妖吃,但取经路上他多次强调是胎里素,从没吃过肉。这就更符合下派干部的特征了一只看不吃,熟悉基层,积累经验,但不过多沾染。另外玉帝还派了围剿队,让孙悟空进一步熟悉妖怪应付天庭派人来找麻烦时的解决办法,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充分锻炼,熟悉基层。
2)与龙宫和地府打交道
地府指代监狱,龙宫指代资本家。这是现实社会的两个重要构成面,但明朝官员多数是从小一心只读圣贤书,考取功名后走上仕途,小太监更是在深宫中长大,绝少有人有机会和这两个阴暗的层面打交道,更别提深入了解了。但西天路上却有这个现实需要,所以先让孙悟空接触一下,増进了解。如果按现代标准,孙悟空不但有基层工作经验,还是个有经济和法律工作经历的干部。
不过小说中有一段孙悟空闯入地府,无视地府权威,强销死籍的精彩描写。有些解读称这是为了体现孙悟空本领高强、富有反抗精神,而地府的封建统治者外强中干。说真的,这让我倍感忧虑。这种持棒打进地府去强销死籍,分明就是私自破坏司法体系啊!阎王们怕他,哪里又是因为他本领大,无非是害怕他御马监的背景呐!这哪里是什么反抗封建统治的赞歌,分明就是一出御马监的死太监目无王法,为所欲为的丑剧呀!
3)以齐天大圣头衔广泛交游
孙悟空要一个“齐天大圣”头衔,玉帝毫不迟疑就给了。此衔不带职能,但地位崇高,有了这个头衔,孙悟空才好去和高级神仙称兄道弟,广泛结交。这一方面是为孙悟空积累人脉。不少人说孙悟空有诸般神通,但其中最厉害的一般还是搬救兵,靠的就是这段时间积累的人脉。另一方面,这也是让孙悟空全面了解天庭的权力运行机制,遇到问题时知道该去找谁帮忙。别小看了这个,比如车迟国斗法,他就得先清楚降雨的程序,才知道该找雷公电母龙神来解决。
3.5玉帝憋屈只因人事权太软
御马监和蟠桃园,一是核心禁卫,一是核心资源,可以说是玉帝私人手中一文一武两个最核心的位置,重视和栽培不言而喻。但玉帝掌控了禁卫、薪资两大核心权力,他还缺什么以至于掌控不了天庭显得那么无能?因为法力太低?尽管《西游记》没有正面描述过,但我认为玉帝本人的法力并不重要,如果一个组织的老大是靠个人武艺维系统治,那这是黑帮,不是天庭,明朝也没有哪个皇帝是靠个人的学术水平统领三千进士。所以这还得从玉帝掌控的资源来寻找答案,那他到底缺了什么以至禁卫和薪资两大核心资源都无法弥补?
答案是——人事权。
人事永远是最最核心的政治权力,尚书六部的秩序中吏部高居第一,吏部尚书号称“天官大冢宰”,可见地位殊崇。掌握了官职任免,可以在关键位置上安插“自己人”,也就掌握了权力根源。官员们走仕途,图的就是晋身,谁掌握了人事权,谁就是真老大。那玉帝在天庭到底有多大人事权?应该说有,但是很软。
道家的法则是“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蛇虫鼠蚁都可以凭自身努力,通过一个公正、明确的路径“金丹大道”修炼成仙,这主要是靠自身努力,而不是靠玉帝或哪位大神的私人恩赐,也就是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道家神仙并不是玉帝的贴心豆瓣,甚至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防玉帝提拔私人,挤占他们的官位。二郎神其实颇有本领,但就因为是玉帝外甥,无法在天庭捞到一官半职,只能“听调不听宣”,这正是道家神仙对玉帝私人高度提防的一个极端事例。这些道家神仙几乎完全占据天庭要职,严防任何私人关系插入,所以玉帝在天庭可谓举目无亲,真的成了孤家寡人。甚至孙悟空都己经挥舞着金箍棒打到灵霄殿前了,道家神仙还能集体忍住无一人出手救驾。当然,玉帝也不是完全没有自己人。您看,如来佛祖不就在关键时候积极救驾了吗?这正因佛教集团便是玉帝的私人班底。
佛教集团的升官法则和道家完全不同,修炼只是一个参考因素,更重要的是领导提拔。取经团最后叙功封赏,完全是佛祖一口说了算,没有什么客观标准。所以在佛教这个集团,巴结逢迎领导才是晋身之途,这样一个团体才能成为某人的私人班底。只不过,道家神仙己经完全把持了天庭要职,佛教神仙只能在地上西牛贺洲的灵山地界自己玩玩儿。玉帝想提拔取经团这几位关系户,也只能往灵山送,天庭没他们的位置。
这正是人类历史发展到明代的一个重要现实:皇帝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文官队伍的人事权,所以文官不那么听话。
这种严格的科举考试选官制度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汉唐以前的官职由皇帝随意分发,所以想当官就得巴结好皇帝,一个二个非常听话。但能巴结上皇帝本人的毕竟是少数,也有很多人选择巴结其他权臣,这样一些权臣就形成了所谓的门阀世族。门阀提拔的官员听这个权臣而不听皇帝的话,历代的篡权篡位便是这样来的。所以到隋唐,中国皇帝就搞了所谓的科举,以客观公正的考试来选拔官员。唐太宗(李世民)曾在科举放榜后,看着新科进士从端门鱼贯而入,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从民间出身,不是哪位权臣的附庸,反而会抑制权臣安插“自己人”,在这个制度下,门阀世族的社会基础开始消融。
但时至明代,皇帝和文官共同的敌人一门阀贵族早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那主要矛盾就由皇帝害怕门阀贵族威胁皇权的矛盾转化为皇帝对科举文官不那么听话心生不满的新矛盾。文官彻底占据了所有重要官位,一个不剩。皇帝的私人很难考上进士,无法染指哪怕一个清要官职,这样一来皇帝毕竟有些不爽,甚至怀疑自己当了个假的皇帝,于是有些皇帝开始想方设法地绕开科举,安插私人。文官们当然也要想方设法防止这种人插入,这种博弈可不是战场上堂堂正正地两军对垒,而是君臣之间、同僚之间、公权力与私人关系之间的复杂博弈,《西游记》整本书讲的就是这么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