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经是扶植佛教、压制道教的活动,道教大佬太上老君多次出手阻挠,取经路上从他身边来的妖魔最多,还有很多不是他身边人,但也带着他的法宝。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他的贴身秘书,一口气带了他五个法宝下凡,这或许算是佛道双方第一场硬实力比拼。只是不知佛家有没有注意,太上老君虽然放行,但也悄悄打了一个很麻烦的广告。
16.1报复猪八戒的同时取得兵权
孙悟空破解了黄袍怪的老虎幻术,还唐僧清白,师徒感人重逢,取经团破镜重圆,离开宝象国,再度踏上征程。不久,取经团来到平顶山,暗中保护(监视)取经的四值功曹中的日值功曹出来报信,说这里的妖怪厉害得不得了。类似情况在整个取经途中只有两次,下一次要等到狮驼岭三大魔王,足见妖魔凶狠。说起来取经团之前遇到的险阻花样百出,但真正硬拼硬打的降妖伏魔,这其实是第一战。某种程度上说,这算得上是裁判一声哨响,佛道双方正式比拼——开始!
不过攘外需先安内,恰如观音给孙悟空戴了紧箍,孙悟空必须报复她,以至于烧了观音禅院,制造金池长老惨案。打死白骨精后,猪八戒进谗言导致孙悟空被逐,这个仇都不报,俺老孙还怎么在取经团混下去?
其实在黄袍怪一节,孙悟空己经在一定程度上报复了猪八戒。当时猪八戒被迫来请孙悟空回归,孙悟空表面热情接待,却以暗中偷听到猪八戒在背后说他坏话为由,将其绑了起来,好一番折辱。不过彼时大敌当前,齐天大圣还是以大局为重,没有太过狠辣报复。而且猪八戒甘冒风险到花果山来请他,也表现得颇以大局为重,如果此刻太过计较,反而显得俺老孙因私废公。所以把猪八戒绑起来后,孙悟空还是很快冷静下来,没有狠治猪头,而是大度地回归了取经团。但如果猪头就此认为恩怨己清,那便大错特错了,这次不把你治服帖了,等下次你又进谗言赶我走?
孙悟空得了日值功曹报信,故意夸大妖魔凶狠,甚至用出了装哭的伎俩,吓得师父、师弟魂飞魄散,又说要散伙的话。唐僧求悟空想办法,悟空趁机说自己势单力孤,斗不过妖魔。唐僧便说:“徒弟啊,你也说得是,果然一个人也难。兵书云,寡不可敌众。我这里还有八戒沙僧,都是徒弟,凭你调度使用,或为护将帮手,协力同心,扫清山径,领我过山,却不都还了正果?”明确将另外两个徒弟的指挥权交给孙悟空,“那行者这一场扭捏,只逗出长老这几句话来。”
取经团的组织目标导向非常明确:西天取经,这是不以任何组织成员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取经团的组织架构也早早明确:一师父、三徒弟、一脚力、一大堆暗中护佑的监控人员。很显然,唐僧是绝对核心,但孙悟空试图发挥专业特长,至少要把作战这个单项划定为自己的分管工作。为此,孙悟空借力打力,巧借这场硬仗顺理成章地从唐僧手中取得了军事指挥权,一举奠定在取经团中的地位。
孙悟空这个动作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他汲取深刻教训明白过来的道理。白骨精一节,他看清俊俏女子是妖怪幻化人形,在没有经过唐僧批准的情况下,对妖怪实施了空袭,己经让唐僧非常恼火。紧接着又两次在未经唐僧同意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打死白骨精。唐僧出于维护“一把手”权威的原始动机,再加上猪八戒的挑唆,气急败坏地恨逐了不听命令的大徒弟。其实猪八戒恶意挑唆也是正常的政治站位,毕竟唐僧是一把手,他和孙悟空发生矛盾时,正常人第一反应都是站一把手一边,这可以理解。被逐回花果山的孙悟空冷静下来总结教训,己经省悟自己绕开一把手实施军事打击确实是犯了政治忌讳,现在唯一能弥补的办法就只有一举将兵权捞到自己手中,不然在团队中再也抬不起头。正因如此,孙悟空要多耍些手段,一方面敲打猪八戒,另一方面也是明确自己分管兵权,奠定团队地位。
孙悟空从唐僧那里取得兵权后,开始整治猪头,派他去巡山。猪八戒一时没料到政治形势发生如此逆转,非常愤懑,不过无奈只好孤身一人踏上巡山路。孙悟空趁机在唐僧面前说了猪八戒必定偷懒的坏话,并通过远程监控坐实,将取经团队中唯一的军人整治得服服帖帖,从此掌稳了兵权。
妙的是,作者这一段完全没有写得阴暗深沉,反而是妙趣横生,甚至充满童趣,很大程度上转移了读者的注意力,让人在银铃般的笑声中略过了如此阴暗深沉的政治博弈。
16.2仙风道骨的道家妖魔
动物修炼的一大目的就是修成人形,所以妖怪既然成其为妖怪,那表面上应该是人形,不用照妖镜看不出原形。但影视作品总爱把妖怪妆扮得青面獠牙,尤其爱突出其原形的动物特征。《西游记》的描写有部分是支持这种提法的,比如详细描绘了狮驼岭三大魔王的外貌,大魔青狮精:凿牙锯齿,圆头方面。声吼若雷,眼光如电。仰鼻朝天,赤眉飘焰。但行处,百兽心慌;若坐下,群魔胆战。这一个是兽中王,青毛狮子怪。二魔白象精:凤目金睛,黄牙粗腿。长鼻银毛,看头似尾。圆额皱眉,身躯磊磊。细声如窃窕佳人,玉面似牛头恶鬼。这一个是藏齿修身多年的黄牙老象。三魔金翅大鹏雕:金翅鲲头,星睛豹眼。振北图南,刚强勇敢。变生翱翔,鷂笑龙惨。抟风翮百鸟藏头,舒利爪诸禽丧胆。这个是云程九万的大鹏雕。
三者成精后仍具有明显的狮、象、鹏特征,类似的还有牛魔王、九头虫、九头狮等。其实真正最突出的还得算取经团这三位,具有显著的猴、猪和那啥的特征,经常吓得施主大呼小叫,闹了不少笑话。所以《西游记》为人们留下了“妖怪具有动物特征青面獠牙外表”的刻板印象,化妆师每次都忠实按照动物原形来妆扮。但不知进度拍到金角、银角时,化妆师有没有打一个咯噔:这两位用什么动物特征呢?其实同样问题还有小雷音寺的黄眉老怪,他是弥勒佛祖的童子,不是动物。更难办的还有朱紫国的赛太岁,他是观音坐骑金毛犼,犼是个什么物种?嗳,先弄个狮子头算数吧!
然而这完全是剧组传递给观众的一种误解,《西游记》中大部分妖怪都是修成人形了的,在表面上看不出动物特征,死后才会现出原形。比如第八十六回的南山大王,直到“八戒上前一钯,把老怪筑死,现出本相,原来是个艾叶花皮豹子精。”再如第七十三回,毗蓝婆菩萨助取经团降了百眼魔君,请取经团不要打死它,孙悟空便提出:“但只是教他现本象,我们看看。”然后百眼魔君才现出本相,原来是一条七尺长短的大蜈蚣精。也就说在此之前,与妖精搏斗许久的取经团也并不清楚他们到底是什么成精,直到最后现形方知。这里需要再次强调,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并不具备照妖镜的功能,他只是善于根据别人的“气场”模糊判断此人的层级,所以妖怪现原形前,他也最多能感觉到妖气,无法判断具体原形。
其实从原著的描写看,很多妖怪都是仙风道骨。人家修炼那么久,图的就是修个人形,既然修了就修个漂亮的,比如白素贞就是个赵雅芝、刘涛级的大美女而不会成天吐着条血红的信子。《西游记》描绘大多数妖怪的外形都是很好看的,尤其是金角、银角这两位太上老君的童子,该是何等仙风道骨?何况人家本来也不是动物。但电视剧因为金角、银角的名字,愣是把别人妆扮成头上长角的农业重金属狂魔,86版甚至把银角大王妆扮成诺维茨基,这都是极大的误解。不妨来看看原著对他们的相貌描写。
金角大王:头上盔缨光焰焰,腰间带束彩霞鲜。身穿铠曱龙鳞砌,上罩红袍烈火然。圆眼睁开光掣电,钢须飘起乱飞烟。七星宝剑轻提手,芭蕉扇子半遮肩。行似流云离海岳,声如霹雳震山川。
银角大王:头戴凤盔欺腊雪,身披战曱幌镔铁。腰间带是蟒龙筋,粉皮靴靿梅花摺。颜如灌口活真君,貌比巨灵无二别。七星宝剑手中擎,怒气冲霄威烈烈。
这种气质相貌评价是非常高的,放到《三国演义》中也是大将之才,金角大王“威风凛凛欺天将”,银角大王甚至“颜如灌口活真君”,将其比作神界颜值担当二郎神,如此推崇,绝对不是诺维茨基。
两位大王还在凡间认了一个九尾狐狸当干妈,老干妈的外貌也有描写:雪鬓蓬松,星光晃亮。脸皮红润皱文多,牙齿稀疏神气壮。貌似菊残霜里色,形如松老雨余颜。头缠白练攒丝帕,耳坠黄金嵌宝环。这就是个很普通的老奶奶形象,孙悟空打死她之前也没有看出半点狐狸特征。她还有个弟弟狐阿七大王,形貌描写:“玉面长髯,钢眉刀耳。”也是个典型的古代美男子形象,除了名字丝毫不带狐狸特征。
不过他们死后好歹现了原形,金银二位大王其实也被孙悟空装进紫金红葫芦化为脓水了,只是最终被太上老君救活。老君“揭开葫芦与净瓶盖口,倒出两股仙气,用手一指,仍化为金、银二童子,相随左右。”切要注意一个“仍”字,着重强调了二位大王的原形就是太上老君身边的仙童,我相信老君不会让两个青面獠牙的怪物甚至诺维茨基“相随左右”。那既然原形就是仙童,请问他们下了凡又故意幻化成青面獠牙说得过去吗?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真正值得怀疑的恰恰是那些故意保留鲜明外貌特征的妖魔,他们难道是在故意向孙悟空透露来历?取经本是考验性质,不是真想弄死取经人,通关的一大要诀就是弄清对方的背景来历,找他背后老板解决。很多时候取经团完全不是妖魔对手,孙悟空大费周章只为打探出妖魔主人是谁,一打探到,请来主人立即收工。
官场便是如此,遇到一个“铁面无私”的官员,无论如何都做不通工作,但只要你找到他背后老板,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西游记》中的妖魔其实也大都和取经人有旧,有时通过外形暗示来历的方式小小地放点水。尤为明显的不是别人,正是狮驼岭三大魔王!孙悟空本来是在城外看了一眼妖魔王国的架势被“吓了一跌,挣挫不起。”结果一进门见了三位魔王,反而是“行者见了,心中欢喜,一些儿不怕,大踏步径直进门。”这明显是看到几位老熟人,哦!原来哥几个呀!我不怕不怕啦!
16.3大家快来吃唐僧肉呀
取经路上神通广大的妖魔不少,但既然大家都明白取经是测试性质,也没几个下狠手的。孙悟空与妖魔比拼武艺,平局之多,让比赛监督委员会徒叹奈何。平顶山金银双童一战,算是少有的硬实力比拼。
银角大王先变作断腿道士,骗孙悟空背他,若说这还有计策取巧的成分,但他移山倒海,遣来须弥、峨眉、泰山三座大山,压得孙悟空“三尸神咋,七窍喷红”,差点首战丢命,也足见功力一如来用五行山压猴子也没见这么大劲儿呀!这也是孙悟空第一次被妖怪打哭,还边哭边叹“既生瑜,何生亮”。可见银角大王展示出这个强手如林的官场,让最初企图凭一身硬功夫打出一片天的孙悟空受到多大打击!难怪哭得活像个三十斤的孩子。
金角大王持七星剑与持金箍棒的孙悟空比拼武力,基本打成平手,但芭蕉扇取出来一扇火,立马烧得猴子上蹿下跳。师徒四人都当过两位大王的阶下囚,孙悟空甚至一度被装进紫金红葫芦,差点化为脓水。多亏孙悟空战斗意志顽强,屡败屡战,智计百出,多次巧计骗来葫芦,最终将二王都收入其中。说起来,这是全书唯——次以正面硬刚贯穿始终的关卡,太上老君只是最后来收走了败方,中途确实没有任何神仙插手,不信看看其它关:
黄风怪:灵吉菩萨给出定风珠;
黄袍怪:二十八宿下凡来唤走奎木狼;
乌鸡国:太上老君给出九转还魂丹;
灵感大王、独角兕大王、九灵元圣、玉兔等:老板直接下凡来带走;
红孩儿、牛魔王、九头虫、小雷音寺黄眉佛祖、狮驼岭三大魔王、金平府三只犀牛更是天庭或灵山直接派出大批援军来战。
当然,白骨精、南山大王这类妖怪过于弱鸡,一棒子就敲死了,不论。真正实力够强,孙悟空又忍住了没请救兵,纯靠三兄弟斗智斗勇,用实力战而胜之的,唯有金银双童一关。这也是全书篇幅最长的一关,足足用了四回(第32?35回)。不过这也点出:如果真是每一关都这样过,先不说猴哥的法力神通,唐师父的阳寿也等不起呀!
然而就在这场硬仗中,金角、银角却有一个做法很不合理一他们画影图形、大张旗鼓地缉拿唐僧,这不是打草惊蛇吗?
金角大王情报非常准确,对刚刚组建完成的取经团了如指掌,在从未打过照面的情况下就己有师徒四人甚至白龙马的准确图形,这和之后靠听小道消息的妖怪们可不在一个档次。也难怪,他们可是太上老君的身边人,又号称是观音菩萨专门借来考验取经团诚意的,出发前配备好任务说明书似乎说得过去。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该如此打草惊蛇呀!众所周知,抓猎物的要诀就是要隐秘追踪,趁其不备,一击致命。有时还要设陷阱、布迷踪,诱猎物在不知不觉中上钩。总之,隐秘是狩猎的第一要务。这两位倒好,拿着取经团的图形,点起三十名小妖,大张旗鼓地在山上巡逻,生怕全世界不知道他们在抓唐僧。
说来也巧,银角大王听了金角哥哥的话,第一次出来巡山,便堪堪撞上这边也在巡山的猪八戒,一番激战抓了回来。结果金角说这头猪没啥用,要抓唐僧。于是银角老弟点起更大的五十名小妖队伍出击,用移山法压倒孙悟空,又一番激战抓来唐僧、沙僧和白龙马。
奇的是,银角大王遣须弥、峨眉、泰山压住孙悟空,却不动手杀掉,自顾抓了唐僧回洞府去也。暗中监视取经工程的揭谛出来训斥按银角大王号令依法行政的山神、土地,向本不知情的山神、土地交待来龙去脉。相信这几位听了这么爆炸的新闻,回去肯定会大讲特讲,将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大战取经团的精彩故事散布到三山五岳。至于他们大战的原因?就是为了吃唐僧肉呀!这唐僧肉好啊!连太上老君身边的童子都看得上,吃了不用打坐练功,直接长生不老哟。客官,快来吃呀!至于后来银角大王派精细虫、伶俐鬼拿紫金红葫芦来装孙悟空,却被孙悟空用“装天”小把戏骗走宝贝一节,又是作者在以精彩的斗智斗法转移读者的注意力。
前文就分析过,说唐僧肉有类似于蟠桃的功效,这完全是天界放出的一个谣言。但之前这个谣言似乎流传不广,连奎木狼这样的大神级妖怪都完全没听说过(也有可能是没当回事儿)。所以,太上老君需要推送一下。他的动机很明确一既然西天取经损道肥佛,作为道祖自然要阻挠,但过于直接出手又得罪玉帝、如来。那就不直接出手,只打个广告,让一路妖魔出洞,疯抢唐僧肉,被谁吃了就不怪我咯!
道祖这个广告非常巧妙,且看他的精心设计。
第一步,巧借观音来借童子充作一难的机会,让贴身秘书金银双童出马。为何要派两位?因为很多时候需要两个人演双簧,两人在任务中的地位、作用还不同。应该说金角是主,银角是辅,犹如相声中的逗哏、捧哏。很多人认为莲花洞实施的是双首长制,金角、银角是平级,其实并非如此。金角很清楚任务的前因后果,因为老君向他交代了取经团的画影图形,布置了散布唐僧肉谣言的任务,甚至保持联络,连取经团到了平顶山的动向都及时向他传达。反之,银角大王恐怕未必清楚任务详情,很多时候只是按金角哥哥的指挥行事,或者说捧着哥哥,让他的表演更能感染观众。
第二步,金角大王开始推送唐僧肉的广告。金角第一次说起唐僧肉时,银角老弟的反应是:“我们要吃人,哪里不捞几个?这和尚到得哪里,让他去罢。”可见金角大哥带着银角老弟下凡来许久,守口如瓶,从未提过什么唐僧肉,直到唐僧来了才作为爆炸性消息放出,这符合广告传播学宣传时间紧贴产品推送上市的基本理论。这也说明当时“唐僧肉吃一块长生不老”的说法还没扩散开,连银角大王这么高级的妖怪都还不知,一旁的小妖们更是被这样突如其来的惊人消息震撼得无以复加。
第三步,金角大王派出深受广告毒害的银角老弟带着毒害程度更深的三十名小妖出去巡山。银角老弟毫不遮掩,大张旗鼓,这是广告的全面扩散阶段,将效果传播到普通消费者。
第四步,孙悟空派出毫不知情的猪八戒前去巡山,与第一次巡山的银角大王撞个正着,形成初步冲突。如果说金角大王和孙悟空没有事先协调好,这撞上的时间也太巧了。
第五步,你来我往,冲突升级。银角大王召唤三座大山,山神、土地得知实情,比小妖们更加震撼,事件的影响成功扩散到了三山五岳。
由此我们又明白了一个重要道理:谁是政治谣言的传播主力?不是普通群众,恰恰是那些官场人士,尤其是一些中下层官僚。像金角大王、大鹏这些高级妖怪(低级神仙)接近消息源,在老百姓面前又是“官场中人”,说话似乎很权威,他们说出来的一些传闻,有时明显不合逻辑,但基层官僚和老百姓就是愿意信,甚至被戳穿了仍为之竭力辩护,以捍卫自己“得到内幕消息”的荣耀。试想峨眉山土地去向山中群妖宣贯自己得到了“唐僧肉吃一口长生不老”的内幕,群妖无不崇拜土地消息灵通,唯独某白蛇提出质疑,土地必会大怒:“老子是当面听太上老君的金炉童子亲口说的(你有资格跟道祖的童子当面交流吗?)人家都在拼了命抓唐僧,你个死蛇精居然还不信?给我压葫芦山下,等一千年后穿山甲来救你吧!”所以某些大佬故意将一些谣言借由中下层官僚之口散布出来,往往效果好到想澄清大家都不信的地步。
16.4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
金银双童大张旗鼓地抓唐僧,不是真的为了吃唐僧肉,只是为了打个大广告。这一方面是作者的剧情设计,另一方面又是他在阴险地嘲讽明朝甚至后世很多人。
恰如银角大王所说,唐僧其实就是肉体凡胎,根本没吃头,类似于蟠桃的功效只是个谣言,但就有那么多人信,前仆后继地疯抢,甚至搭上了小命。这在知道内情的人来看,是值得嘲笑的,就像明朝历史上也有一件类似的谣言惨遭李春芳嘲笑。
永乐帝(朱棣)造反抢了侄儿建文帝(朱允忟)皇位。朱棣最初以“奉天靖难”为名,号称“清君侧”,率大军打进南京。但打进南京后有件事儿很棘手——俘获的建文帝怎么办?把他咔嚓掉?那不是弑君吗!那不杀留着怎么办?您是来“清君侧”的,现在君侧己清,四叔您可以回北平去继续当燕王了,小侄继续当皇帝。就算说建文帝自杀都不行,因为他显然是被四叔给逼得自杀的。事实上就算真自杀了还是不行,因为他毕竟当过皇帝,死了也要奉入宗庙。更要命的是他当时己经立了太子,他若驾崩了也该太子继位,轮不到你朱老四!《明太宗实录》便称建文帝自焚死,这应该是明太宗(朱棣)最初的托词,但很快他又发觉说不通,于是又改变了说法,所以后来《明史》等均不采纳此说。
那这又不能死又不能活的,建文帝的处理就只剩一个一莫名消失。于是朱棣登基后,开始散布说法:称建文帝在南京城破前一刻逃出城去了,从此与世人相忘于江湖。
这种说法比唐僧肉的谣言更不合逻辑。当时建文帝是正统皇帝,朱棣是反贼。虽然不小心被打到南京,但天下依然认可的是建文帝而非朱棣。建文帝若能逃出南京,那他应该做的是立即在某地立起大旗,号召天下勤王,哪有好不容易逃出来又躲起来的道理,还一躲躲到死?所以建文帝在南京城破时己死无疑,所谓逃亡无非是朱棣无法处理他而散布的一个谣言。为了推广这个谣言,朱棣还配套了许多措施,散布了更多谣言,尤其是装出一副在民间寻找建文帝的姿态。民间也受此影响,将永乐帝的一些行为视为在暗访建文帝行踪,产生了许多衍生谣言,其中一个最令人震惊的便是一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这简直就是银角大王大张旗鼓抓唐僧的做法。谁都知道搜寻逃亡之人,靠的是明察暗访,行事最需隐秘,哪有郑和下西洋这样大张旗鼓,相当于扯起嗓子大吼一声:“大侄子,四叔抓你来啦,快藏好呀!”而且找个建文帝找到非洲(甚至有可能包括美洲)去了,永乐大帝真是以天下为家呀!不过您确定这真是正常人类的思维方式?
然而这个谣言就是有不少人信,把郑和下西洋这么伟大的国家工程理解成“找建文帝”这么卑微的理由。我若告诉纽约土地其实并非如此,他恐怕还会怒道:“人家郑和公公找到非洲甚至美洲都在找,你个死作者居然还不信!”不过在李春芳眼里,这种人是值得嘲笑的。但请注意,李春芳笑的不是永乐皇帝,而是那些相信“找建文帝”的人,这些朋友当真是比当真以为银角大王当真想吃唐僧肉的天蓬元帅还要可爱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