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春秋变换四季新,人间温情永相随
新春又至,东风吹进千家万户,而我们的村子里更是热闹非凡,"农家乐″的客流量与日俱增,村子里的硬化路四通八达,这是去年政府的"利民″工程,现在在这里真的排上了用场,游客的车子进出"随心所欲″,这时,银锁锁和云兰兰在便利店门前说着话…
云兰兰说:″锁锁,见于今年的游客多,怕是要破例优惠吧!初六到二十三的各种消费打二折,你看行不行?″
银锁锁说:"行呀!″
于是,两个人马上安排有关事宜,付诸于实施。
安排完毕后,银锁锁来到机井前,打开水泵给人工湖补给水,这个理想在三年前就实现了,现在水的成本大大减少,股东们一个个欢心鼓舞。
云兰兰穿着平底鞋,穿上″工作服″,拿看剪刀和锯子在树木间来回穿梭,不时地东瞧瞧,西望望,认真观察着这些生长茂盛的树木,开始修剪起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呀!讲的就是这个理儿。
二壮哥在家里悠闲的喝着小酒,守着体育频道看球赛,这时电话响了,传来了小河的声音:"爸…"
电话暂停了五秒种…二壮却马上又问道:"啥事?小河!"
"爸,娃他姥姥说,今年上半年给我们看娃后,她就回老家呢!等上半年枸杞摘完后,您就别再种地了,给我们看娃行不行?"二壮不假思索地答道:"行呀!让娃姥姥先看着,等枸杞结束后,我就过去…"
小河说:"那最好!,不过种地您多注意身体,我妈又不在您身边,我和哥都挺挂念您的!"
二壮答到:"会的,儿子,是你工作忙,我在家里挺好的,别太在意!挂了!″
二壮放下电话,沉默了一会儿,接着,又想起调皮可爱的小孙子,脸上挂满了笑,心里美滋滋的,这可是他先前一直的渴望呀!
"咚咚"的礼袍声响了,把大家的注意力瞬间集中,问明原因,原来是小五的"钢楼"动工了,这是他在高速公路进出口处选择的门面房,他希望这段"黄金"地带有更好的发展,因为两个儿子,一个上大学,一个读高中,这急需的"经济效益"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目标,虽然他"铁匠"出身,挣了半辈子钱,但是因为一次次再投资,让他时不时地出现"经济危机",而这"钢楼″的投资,他不得不再去贷一些,从而"成功圆满"。
话说这高速路口的服务区周围,也真成了乡亲们的一直向往,蒙杰他第一个盖起了三层楼,开超市,开酒楼,办旅店,因为他是天生的好厨师,做的饭菜一个个司机都称赞,这样一来,他的利润超过了任何一个同行。
另外,烤馍店,理发部,百货部,水果店,蔬菜部,汽修厂,五金店,彩钢厂…一个个排列在这里,像是展开胸怀,等待着一个个顾客的到来,选择自己必须的选择,爱好自己的爱好!从而繁荣了家乡的经济,活跃了乡亲们的生活。
"人七″过了,剪枸杞的乡亲们开剪了,他们有说有笑有斟酌,这时章麟带着妻子奋战,话说"隔行如隔山″,章麟虽然一身本领,可是在枸杞面前,他只是"画匠的妈会说不会画",他婆婆妈妈地说,但是妻子胸有成竹,剪过的枸杞有"专家"的典范与行家的风度,章麟自然而然地默认了,只拿着铁叉在地里"刮刺″,把地打扫的干干净净,他对枸杞的热爱不言而喻,希望的"星火"在内心点燃,向自然的索取更是万般心切…
万春华他养的是二百只品种优良,肉质鲜美的"大羊",加上他用心饲养,这样一个个都是"肉蛋蛋",但是,他的要价总是"高人一筹",所以没能卖出而数量很快翻了一翻,可很快羊价从高峰跌入低谷,羊价低的吓人,可这羊要吃呀!草和饲养的投资让他几乎要崩溃,不得不将四百羊整群推了,亏了本,将他一下子"撸"到底。万般无奈,他就承包了一些乡亲们"闲置"的枸杞,加上自己原有的,静下心来"务实",也希望自己像"银锁锁″一样,东山再起。
然而,过去因为他"鱼和熊掌都想着兼得″而将枸杞的生产而"荒凉″,于是,老万找来了二壮作向导,教给他们修剪技术,二壮毕竟是行伍出身,在枸杞园里讲得头头是道,句句精典,因而万春华也做得很自然,把枸杞剪得干净利落,一股生气在杞园里缓缓回升,眼前像是一片生机勃勃的世界。
枸杞开花了,结果了,春风吹拂过,迎来了初夏的炎热,那一棵棵身姿显得挺拔而又洒脱,想要告诉大家:
绿带红缨串串甜,日光照射映长天。
寻宝遍地花缠絮,美梦添酒醉庄园。
纤手挥动汗流下,花篮集思万万千。
十年变迁村貌改,高楼仰望览重山。
枸杞的绿果,串串在微风中摇晃,三四个一簇,四五个一串,镶嵌在一个个果条上,吸引着大伙来看,笑容向大家说明,丰收在望。
二壮在地里,望着他的这一片杞园,有喜有忧,心里想着说:"今年务了你们,我该看我那小孙子去了,你们只能在风中呼唤,而我会听见,因为你们的生长,而养活了我们,何年何月再相逢,只能由缘…″枸杞好像听懂了他的语言,在风中摆的强烈,摆的兴奋,摆的郁闷,摆的思绪万千…
枸杞马上要红了,这可急坏了大家,因为今年宁夏的学生放假迟,上学早,希望回民来摘枸杞恐怕要落空,银锁锁和章麟站在一块眉头紧锁?忽然章麟对银锁锁说:"我和一些劳务输出的公司联系了,我们可以找一些河南人给我们摘枸杞,你看行不行?″,银锁锁说:"只能这样了,否则会误事的!″章麟说:"但是他们的衣食住行怎样安排也是个难事。″银锁锁说:"再问问劳务输出的老板,他会告诉我们如何安排。他们毕竟经验多。″
于是章麟问了老板,安顿了工人的各种生产活动,只等枸杞红了。
大家听章麟安排好了,装在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枸杞红了,千里迢迢的几百个客人在我们这里"安家落户",开始在杞园里早出晚归,不畏烈日晒,不怕流汗多,奋战在"一线″,而乡亲们仍然分别形成一个个"互助组″,熟练地操作着一道道生产规程。天再长,长不过一个跋涉的心,夜再短,可以拉长乡亲们勤劳致富的梦,因为只有这样,生活才有保障,家庭才能富有,孩子才能上学,老人才能有所养。
经常听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河南人…"。这些河南摘工他们能吃苦耐劳,毫不逊色于回民兄弟,她们热情奔放,在杞园里边说边笑边挣钱,一会儿,一篮篮枸杞先后摘满,挣钱的欲望让她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从而生活的意义在这里拓展,眼前的光亮和这红色的"宝石″一样。
四十天过去了,主人和客人都一个个"满载而归″,车轮在时光中滚动,最终的意义达到了"互利互惠",因此,他们答应"明年再来″,而乡亲们高兴地喊“欢迎欢迎″。
一直以来,枸杞摘结束后,是乡亲们"暖"学生的热潮,村子里今年又考了九个本科生,赵慧以六百多分考上了"哈工大",成了村子里的"女状元″,大伙们怀着兴奋而又激动地心情去"大暖特暖",美酒以它的"高度″而提升了大家的"兴奋度",唱呀!跳呀!把秋色的浓艳重重地写下了一笔:儿辈耕作状元郎,收获满载乐无疆。
二壮哥自从枸杞摘完后,便开始筹划,卖了枸杞,装满腰包,收拾好院子,又依依不舍地看了几回他的杞园,心里想着:要走了,离开乡亲们,去看护心爱的小孙子,有悲有喜,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他决定,今年的双节必须在老家过,因为今年国庆与中秋"碰头",和父亲们一起再过了双节,他便出发…
双节来到,离乡的一个个"精英″们全回家过节,在这里,有亲人的温暖呀!有"母乳″与甘泉,他们在这里品尝了"团圆"的幸福,他们出生生长在这里,回乡的梦里都传来一阵阵温馨的回忆与母亲亲切的呼唤…
七天过去了,放假结束,那天清晨,返程的大学生,高中生以及在外工作的"精英"们和送行的亲人们都在广场"小聚″,″精英"们的小车排列到位,那里还停着两辆大客车,学生们一个个赶上去坐客车,一瞬间,两车座满,亲人们焦急地目光四周环视,刹那间,这一排小轿车上的″精英"们全拉开车门,招呼这,招呼那,攀谈的攀谈,"顺路″的上车,"终站″的召呼,一会儿工夫,二十几辆小轿车已经坐满,二壮哥也提着沉重的行囊,也坐上了车,回过头,深情地望着送行的乡亲们,招了招手,说了声"再见",然后,二十几辆小轿车和大客车一起出发,踏上了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