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公主府不久,楚荇就收到了萧老夫人离世的消息。

尽管她心里早已有了准备,还是忍不住心里颤颤发凉,终究是叹了口气。

从萧家盖了个通敌叛国的名声以来,外祖母的身子哪里就好起来过,用宋琼枝的话说,能撑到今日也是外祖母努力了的。

青雉站在门口处,看着自家公主一时呆滞地模样,先忍不住红了眼。

“公主,马车已经在门口备好了,咱们去看看。”

她跟着公主的这些年,自是知道公主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

眼下萧老夫人的离世,公主心里肯定难受的紧,但她也不会多表现出来。

楚荇嗯了声,抬步就往外走。

她勉强将心里的阵阵刺痛压了下去,“带过去的丧仪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青雉赶紧应声。

主仆两人一前一后,还没等出了院子,就见影九匆匆着脚步过来。

影九也知晓萧老夫人离世的消息,他看到楚荇脸色时,便不准备多提,而是将另一个新得的消息说了出来。

“公主,皇上已经下令让景王统率十万大军,去虞城再汇合五万,二皇子为副将,连……安阳侯同为副将。”影九说的稍顿了下。

毕竟。

景王这些日子已经在皇上面前表现出了自己的本事,他自然做的了主将,二皇子的身份摆在那,副将也配,可这个安阳侯……算哪根葱?

影九露出一副不太服气的模样,在心里暗暗嘀咕。

倒不是他瞧不起女子,而是这安阳侯的侯爵本就来的莫名其妙,现在还能当个副将!

她要是真凭着本事当副将,那眼前的公主都能凭着本事当主将了。

“什么时候走。”楚荇问了句。

主将副将的人选,包括连雨烟同去的消息,她本就提前知晓,并不觉得惊奇。

唯一一点就是父皇让连雨烟当副将……有点意思。

既然人选定了下来,那应该离京也快。

“明日一早。”影九侧开身子,“公主先去萧家,等过会儿景王会去寻您的。”

他说完,见楚荇抬步,又忍不住补了句。

“景王现在跟三皇子在一起呢。”

楚荇的步子顿了一瞬,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大步离开。

后面的影九挠了挠头。

有一说一,他是真带了点着急,这两个主子前段时间还显得暧昧不已,最近怎么就不凑了?

如今小景王又要带兵去边关,那公主在京城……

万一又寻个驸马怎么办。

楚荇乘着马车,一路到了萧家的门口,就见外面已经架起了白帆,里面也传来了哭戚戚的声音。

门口的小厮见她过来,红着眼跟她请安。

在京城里住的这些时日,萧家的小厮和丫鬟一部分是从公主府里拨过去的,也有一部分是重新采买回来的。

可他们在萧家待了半年,也知晓了萧家对待下人的好,很难不生出情谊。

萧老夫人一死,众人都落了泪。

小厮将楚荇带去了里面的院子,边走边道,“如今家中连个成年的男子都没有,也不知道萧老夫人的后事该由谁来摔盆。”

处理丧事好说,萧家的夫人们也都能顶一顶。

可摔盆的人须得是家中顶的起来的男子,若是舅舅们在,这个活儿自然是舅舅干,但现在没人在这。

眼下京城里只传三舅舅他们战死,但尸首运回京城也不太可能。

萧家甚至不能明目张胆地为他们送行。

让人不得不苦笑的是,萧老夫人的去世,反而给了众人放声大哭的机会。

“没有成年男子,但本宫记得有个十四岁的孙辈。”楚荇步子快行,“十四岁也不小了,萧家不算是一门妇孺。”

当时萧家的将士们离京的时候,都是十五岁以上的。

小于十五岁的孩童们,则同妇人们一起,留在了京城。

其中最大的那个孩子,她记得是大房的。

大舅舅在这个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就在跟越国的一场对战中,丢了性命。

楚荇说的坦然,没有半点的紧张和慌乱。

跟着她的小厮也渐渐挺直了腰身。

是。

萧家并不是后继无人,还有即将长成的孙辈,日后还会有孙孙辈。

郑氏自从前几日就一直不太好,整个人都昏昏涨涨的难受,所以今日出面的是萧大夫人和萧二夫人。

萧大夫人叹了口气,“三弟妹她这两日滴水未进,荇儿等会儿去看看她吧。”

至于婆母的去世,大家早就心里有了准备,丧服棺材之类的也都备下了,反应起来倒也还好。

可郑氏那边顶不住了。

萧家不缺人手,灵堂很快也搭建了起来,陆陆续续听了消息过来吊丧。

楚荇在灵堂里拜了之后,便去寻了郑氏。

她进屋时,郑氏正阖着眼躺在**,被旁边的丫鬟端着粥,劝着多吃两口东西。

郑氏的眼泪顺着鬓角落下来。

不过两三日的功夫,她已经见了丝丝银发,看上去整个人都衰败了许多,足足老了将近十岁。

“先下去吧。”楚荇接过丫鬟手中的碗,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

郑氏听到她的声音,有些抗拒地往里面偏了头,滚烫的泪水再次流进了头发中。

楚荇叹了口气,“三舅母,我不会让三舅舅白死的。”

许是这句话触动了郑氏的心里,她眼泪流的更欢,嘴角却讽刺地勾起。

“如何是不白死呢?公主的意思是,将越国灭了,还是将那人灭了?”她手指抓紧了身上的锦被,“荇儿,我不是针对你。”

她只不过是……不能原谅有些人罢了。

若不是那人的疑心,萧家不会遭此横祸,更不会引来越国进攻。

她的婆母会好好地坐在饭桌的主位上,她的夫君,她的侄儿也会都在巡视边防后,一如既往地回萧家用膳。

“我知道。”楚荇沉默了下来。

大舅母让她过来劝一劝,可是她能劝什么?

因着父皇的疑心,且不说萧家死了好几个,就说那边关的百姓,多少家破人亡的。

越国占下一座城池,依着越国的残忍和粗鲁,那段时日里百姓焉有好?

现在没了夫君的,没了儿子的。

是三舅母和四舅母。

人命面前,她又能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