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这个家伙,平日里面虽说多少没正调一些,但看待某些东西的这个眼光还是挺准的。这番话,甚至可以说一语中的。这些年,黄琼在这一世的母亲手中,岂止是不好过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用度日如年,来形容都一点不过分。

想想一个人,从三岁开始便全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十二个时辰之中,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全年无休的在学习、练武。甚至到了后来,每天睡一个囫囵觉都是一种奢望。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腊月寒冬,每天半夜里面都要爬起来练功。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黄琼可谓是一点都没有耽误。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暴雨雷鸣,到了练功的日子,母亲向来不是看天气的。到了出宫练功的日子,哪怕是外面下刀片,该出去一样得出去。

即便是不出宫练功的日子里,每天睡觉的时候也要调息。呼吸的频率稍微差了一点,一戒尺就打了过来。什么时候调整过来,什么时候不再出错,才能在继续入睡。不管头一天是几时休息的,早上起床读书的日子永远都不会变。

从自己“三岁”那年来到这个时代,一直到自己出宫就府整整十五年。有时候黄琼,自己都不知道这些年,究竟是怎么撑下来的。不过虽说这十五年的日子,几乎是不堪回首。可黄琼到现在依旧认为,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永远都不是过时的。

只是心中这么想的,可在永王面前黄琼却没有半点的表露,只是淡淡的道:“我从三岁开始束发读书,每天从卯时起床读书,一直到子时才可以休息。诸子百家无一不读,琴棋书画无一不学。我虽是独子,但母亲在学业上,一向是要求严厉。”

“字写错了,虽说不会罚饭,可也得照抄百余遍。书读错了一个字,一板子便是打过来。三岁束发开始读书和修习明算,当年便学完千字文、大字描红。五岁开始读《论语》、《诗经》,学习音律,七岁的时候开始学围棋、泼墨山水,读《中庸》、《大学》。”

“反正这么说吧,诸子百家的书,我十岁之前便已经读完。明算一科,也是十岁之前都修完。其实刚开始也觉得苦,想想一个三岁的孩子,手腕还没有长成,便要端坐练字,你说辛苦不辛苦?”

“后来想想反正在宫中连个玩伴都没有,每天除了读书也不知道自己做什么,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那时候在听雪轩一个人,想看看外面都没有机会。想要知道什么,便只能向书中去寻找。没有这些书,我估计现在连牛马都不认识。”

当然,黄琼不可能与永王说实话。他在听雪轩的时候,其实每天的日子过得比这个还苦的多。读书对黄琼来说,其实不是一个真正负担。至于明算,对于他来说更是不值一提。好赖他前世也是正经一本毕业生,数学从小学开始也学了十多年。

围棋这种高雅的玩意,开始学的时候感觉很无聊。真学进去之后,到也感觉到妙趣横生。偶有闲暇的时候,与母亲对弈一局也算是一种消遣。真正的负担,是后来的每天习武生涯,那才是真正的难熬。

而在经历过那次遇刺之后,黄琼才真正懂得了陈瑶那句你母亲,这是在教给你最后保命本事话的真正含义。若是没有母亲这十余年来,苦心的教导,自己那天很难逃过一劫的。想到这里,黄琼才明白母亲看得远比自己长远的多。

哪怕是她这么多年,几乎没有出过听雪轩一步。但考虑问题,以及看待事物的眼光,却依旧不是大多数人能够相比的。只是这些东西,自己无论如何是不能往外说的,即便对方是永王也是一样的。

黄琼说的虽然轻描淡写了一些,可永王听得依旧不由的咋舌不已。自己这个九弟,从三岁便开始束发读书,每天卯时开始读书,直到子时才能休息。还诸子百家无一不读,琴棋书画无一不学。别说身临其境,便是听起来就够吓人的了。

都说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管教严格,可皇子读书也不过是辰时开始,到酉时便结束。那些师傅尽管是老爷子精挑细选的,可毕竟面对这帮祖宗,一般人也不会要求太严格。再说除了太子,这些皇子就藩之后,等闲连藩地周边一百里都不许出。

除了每天混吃等死,唯一还有点用的事情,便是尽可能多的为皇家开枝散叶。书读的再多,哪怕一个个的都满腹经纶,也是屁用都没有。反正也不能指望他们,自己出去考一个状元回来,给皇家光宗耀祖。

更何况书读太多,人容易生出一些不好的心思。所以,那些师傅虽说都是翰林或是学士出身,可在教导上除了少数死心眼的之外,一般的也不会太严格。只要能糊弄过皇帝的考核,也就基本上差不多了。

再说这帮活祖宗,也实在有些不好管。你管的太严厉了,到自己母妃那里哭诉一顿,倒霉的还不是自己这个师傅。管的太松了吧,皇帝还是不愿意的。这轻重尺度,也的确是难以有些掌握。大部分的师傅别说打了,便是连骂都不敢骂一句。

在读的书上,也都是皇帝亲自挑选的。诸子百家之中,墨子和荀子的书基本上不读的。除了儒家经典之外,便是皇帝极其崇尚的韩非子的书。至于诗词歌赋虽说也读,但《诗经》一书,皇帝是不允许教授的。

除了读书之外的六艺之中其他各种,除了骑射以皇帝不能忘了祖宗创业之艰难为由之外,其余的那基本上就是随缘了。其实便是骑射,皇帝也只要求皇子们会骑马。至于会不会射箭,皇帝也没有什么要求。

皇帝不强求,不想没事找事的师傅们也乐得清闲。而本朝这些皇子之中,明显对吃喝玩乐喜欢的更多。对于什么琴棋书画一类的杂艺,除了八皇子沈王还有些兴趣之外,其余的皇子没有一个人热衷的。

虽说要求有点低,可对于大齐历代先帝的教子方式来说,永王与黄琼的这位皇帝老子已经很不错。本朝太祖虽说秀才出身,但对于诸子的教育其实并不放在心上。即便定鼎关中后,对诸皇子的教育也是三心二意。想起来便找个师傅教几天,想不起来便自由发展。

祖宗都这个德性,后世的皇帝可想而知。除了太宗对诸子教导还算严格之外,其余皇帝丢皇子教导大多数都是放飞自我。历代皇子之中虽说不识字的没有,可连一本《千字文》都读不下来的也大有人在。

黄琼的那位皇帝老子当年读书晚,倒也不完全是世宗皇帝真的把他给忘了。原本生性就不喜欢读书世宗皇帝,自己书就读了一个七零八落。虽说皇子五岁束发读书是祖制,可黄琼的这位皇祖父,对自己那些皇子的教育根本就不上心。

尽管也按照祖制选择几位翰林学士,作为自己皇子的师傅,设立了宫学,可这宫学开的时断时续的。若是那位师傅辞职或是告老还乡,下一位师傅什么时候能选出来,得看这位世宗皇帝的心情,或是说啥时候能想起来。

最长的一段空白期,曾经长达整整五年。也就是说那些在京的皇子,五年的时间没有师傅传道授业。黄琼那位皇帝老子就学的年龄,正是宫学放鸽子的时候。宫学之中连教授的师傅都没有,他便是想学上哪儿去学去?

不过,老爷子能有今天的才能,终归还是自己要强,在得到就学的机会后,开始拼命的读书。无论其他兄弟再怎么讥笑,也没有放下手中的书本。虽说受制于天分和师傅的能力,琴棋书画等杂艺基本不精通。但那一手字和学识,在世宗诸皇子之中绝对是状元。

到了黄琼父皇这里,虽说教育严格了许多。但这些皇子毕竟不是太子,将来也没有皇位需要他们去继承。别说参赞政务,便是看折子的权利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帝约束这些皇子读书,更多的是想要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品行罢了。

再多,恐怕也是担心这群无法无天的主,出去干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丢了他皇家的颜面而已。皇帝本身出发点就不对,无论那些身为师傅的大学士,又如何会真的用心去教?每天教授的课程虽说不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也主要是应付皇帝考核为主。

再加上诸皇子陆续长大,开始读书的时候,老爷子也已经读过了那段最紧张的时日。大部分的皇子,不仅没有受过老爷子当年那样的屈辱,更没有尝试过那种朝不保夕的生活。除了少数嗜文之人外,读书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说,不过是一种极其无聊的事情而已。

虽然在皇帝的严令之下,不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这课堂上师傅说什么,以这位永王为代表,基本上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对于他们来说,反正又不用自己去考进士,书读不读是无所谓的。

所以,这才有了永王听到黄琼,在听雪轩这些年每日读书生活,下巴差一点给吓掉。这在其余皇子之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永王知道黄琼这些年全部的生活,恐怕就不是单单只吓掉下巴了。

对于永王的诧异,黄琼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下去。对于黄琼来说,那段时日的确难熬,但却也是一种异样的磨练。自己前世时那些小毛病,在母亲的磨练之下,几乎都已经彻底的改掉。

原来性格之中多少有些软弱的缺点,也在母亲的教导之下彻底得到了改正。这十五年来,与这一世的母亲学到了许多自己前世,根本就不曾学到的东西,这对于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磨难,更多的时候也是另外一种磨练。更何况,黄琼根本不认为那是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