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畅紧紧咬着自己的牙关,两颊的肌肉不断的跳动,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从客栈经过,李泰二人来到一个无人的小巷。

 深呼一口气,李泰说道:“看来赵毋为、钱宁等人已经决定了谋反,咱们要想办法尽快出城才是。”

 眼下山东被赵毋为经营的铁桶一块,只怕朝廷并未得到任何消息,由不得李泰不着急。

 理智恢复过来的周畅说道:“我有办法,只要不出现什么意外,今晚咱们兄弟保管能够出城。”

 见周畅这么说,李泰诧异的看了周畅一眼,但并未多言……

 巡抚衙门内,当赵毋为得知钱宁将户部所有官员都给杀了的消息之后。气的暴跳如雷,恨不得将钱宁给千刀万剐了。

 毕竟,即便已经决定了谋反,赵毋为也明白要师出有名。

 就连起事的名义,赵毋为都已经想好了。

 清君侧!

 这便是赵毋为想到的起事名义。

 可如今倒好,钱宁竟然将户部在济南府的官员给杀了个一干二净。

 如果此事传扬出去,只怕没有人会支持他们的。

 毕竟,能在户部做事的,谁背后没有一些能量?

 极有可能,那些死去的户部官员之中,便有人出自江南望族。

 而且这样一来,‘清君侧’这个名义便不再那么好用了。

 此刻赵毋为便恨不得将钱宁给千刀万剐了。

 要不是钱宁手上有兵权的话。

 最后,赵毋为还是生生忍下对钱宁的杀意,喊来一名小吏问道:“客栈之中可有漏网之鱼?”

 小吏回道:“巡抚大人,在钱指挥使离开之后,小人曾进去瞧了一眼,发现那些尸首之中,并无户部主事李泰和周畅二人的。”

 “什么?”赵毋为一听,这还了得?

 “赶快传令给钱宁,让其搜索全城,务必要将李泰、周畅二人给拿下!”

 周畅、李泰二人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今年恩科的状元、榜眼,所以对待此二人,赵毋为并不敢轻视。

 ……

 临近傍晚时分,周畅带着李泰躲过搜索的兵丁,来到一个小院门前。

 轻轻敲了一下大门,周畅便耐心的等待了起来。

 李泰虽然疑惑周畅居然在济南府城内有熟人,但也不敢多问,沉默的呆在周畅的身后不言不语。

 不一会儿,院子大门被打开,走出一名三十多岁的壮汉。

 “孙兄!”周畅抱拳道。

 “原来是周兄弟来了!”壮汉一看来人,登时便哈哈大笑起来,而且嗓门很大。

 “孙兄,禁声!”周畅对壮汉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

 “周兄弟这是怎么了?”壮汉诧异的问道。

 周畅苦笑一声,将事情没有一丝隐瞒的给解释了一遍。

 闻言,壮汉惊讶的根本就合不拢嘴巴。

 见此,周畅对李泰解释道:“这位孙兄姓孙名义,在钱宁手下的担任指挥俭事一职,但却不是钱宁的亲信。”

 “在下李泰,见过孙兄!”见周畅如此解释,李泰心中长出一口气。

 也难怪,身为济南卫的指挥俭事,如果孙义对钱宁今天所做之事丝毫不知情,只怕根本就说不过去。

 除非一个原因,那就是孙义同钱宁的关系并不和睦。

 “李兄弟好!快请进来!”孙义道了一声,便将二人引进家中。

 “真没想到,钱宁胆子居然这么大,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感叹了一句,孙义问道:“不知接下里二位有何打算?”

 周畅说道:“眼下朝廷还不知情,所以愚兄想请孙兄帮个忙,今晚将我二人送出城去。”

 “我以为是什么事呢?这事好办,今夜正好我负责卫所的巡逻,待我找两件盔甲给两位兄弟穿上,你们只管大摇大摆的跟着我出城就是。”孙义拍着胸脯说道。

 见孙义如此说,李泰心中多少有了几分狐疑。

 毕竟,如果这么顺利就能出城,想想李泰都觉得不大可能。

 这时,门外响起了‘嘭嘭嘭’的敲门声,并且伴随着一阵士兵的呼喊。

 听到声音,周畅、李泰二人互相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慎重。

 孙义却不以为意的说道:“两位兄弟且先去后院避上一避,待我赶走那帮兔崽子。”

 说着,孙义便起身,大步离开。

 “周兄,你同这个孙义究竟是何关系?他可不可信?”

 周畅笑道:“李兄只管放心就是,我同孙兄乃是生死之交!”

 说着,二人亦来到后院躲避起来。

 “那个小兔崽子在外面咋咋呼呼?”刚走到院子,孙义大嗓门的喊道。

 打开大门,孙义横眉道:“你们这帮兔崽子做什么?不知道这是小爷的家吗?”

 “原来是孙俭事!”来的兵丁之中,自然有人认识孙义。

 “你们这么大呼小叫的,做什么?”孙义问道。

 “城内出了反贼,钱指挥使正命令小的们全城搜索呢!”那人赔笑道。

 “搜反贼搜到小爷家中,莫不是钱指挥使以为小爷我就是反贼不成?”孙义依旧一副欠揍的表情。

 “怎么会?小的们不知道这是孙俭事的家。如果小的们知道,就是再借小人几个胆子,小人也不敢前来不是?”

 “有眼力,会说话!”孙义‘赏识’的看了那人一眼,又问了那人的名字,说道:“待过几日小爷寻个空闲与钱指挥使说上一句,给你提拔提拔!”

 “谢谢孙俭事!”

 那人没想到居然还能碰到这样的好事,急忙道谢。

 自然,这些兵丁是不敢闯入孙义家中。

 又在门口恭维了孙义几句,这几个兵丁便匆匆走了。

 关上大门,孙义来到后院将周畅、李泰二人喊出,说道:“事不宜迟,为了以防万一,两位兄弟还是赶紧换了衣服,同我一同去兵营去。”

 说着,孙义便寻了两套兵甲让周畅、李泰二人穿上,带着二人匆匆出门而去。

 此时天色已黑,并未有人认出周畅、李泰二人。

 况且,没到一处地方,看到有兵丁路过,孙义便会大着嗓门喊上两句,这样反而不那么吸引搜查兵丁的注意。

 况且,孙义还是济南卫的指挥俭事,就更加没人去注意孙义身后的周畅、李泰二人了……